第118章 万年未有之大变局、师来!
第118章 万年未有之大变局、师来!余缺看着那人,面色怔怔,眼睛中顿时露出了惊疑之色。
因为人群中那张熟悉的面孔,其不是旁人,正是他的师父黄归山!
余缺脑中一时发木,怎么也想不到,会在山上瞧见自家的师父。
要知道根据那枯竹道长所透露的,上山可是比下山更难。
而黄归山混在饭堂的人群中,此人瞧见余缺后,其眼神也是变化,顿时露出了惊喜之色,其心间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不过立刻的,黄归山就挪开了目光,并没有看余缺太久。其佯装成不认识余缺的人,自顾自的在饭堂中打饭。
饭堂中人来人往,人多眼杂。
余缺心领神会,估摸着自家的这师父乃是偷偷的摸到山上来的,不能过于引人注意,所以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和他相认。
但他心间更是疑惑:“黄师此番山上来,所为是甚……该不会,是为了我罢!?”
他的心头砰砰跳,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升起。
不过外表上,余缺依旧是平静的行走在饭堂内里,混在人群中,并没有显得出格。
只是当他取好了饭食,选座位坐下时,其所选的位置靠近黄归山,还正好就是黄归山刚才落座一下,然后又起身放弃了的位置。
甫一坐下,余缺在桌面上一扫,并没发现什么东西,但是当他盘坐着,在桌案下一摸时,一张贴在桌板背面的符纸就被他捏住,收入袖子里面。
余缺修有神识,他将神识放出,在符纸中一扫,便知晓了这张符纸的作用。
此乃传音符,能方便仙家之间隔空传递消息。
其用途不少,款式也多,有一次性的,也有捏住之后,一段时间内可以一直使用的。
不过后者的距离限制,就极大了。
譬如黄归山留给余缺的这张传音符,只能点对点传音,并且两端的持有者一旦相距超过了百丈,便无法再相互联系,并百丈范围内,其传音的距离还会受到山石草木种种的影响。
但优点便是此物不贵,只是九品上等符咒,黄归山稍微咬咬牙就能掏出来,且这张传音符在传音间的波动极小,即便当着旁人的面使用,进行密谈,对方也不一定会发现。
况且余缺两人现在就在饭堂当中,相互间除了用饭的道人们之外,便没有其他遮挡,且距离也近。
他只需要晃动神识,在传音符中轻轻动声,黄归山那边就会有所反应。
“道友,你留这符纸是作甚?”余缺开口。
符咒中,顿时就传出黄归山哈哈的笑声:
“叫个甚的道友,直接叫师父。
你且放心,你我通过传音符闲谈,就算院中有人能察觉到波动,也无甚问题,犯不着来窃听你我二人的言语。
且此地人多嘴杂的,不少人也在使用法术密谈。只是你尚未修炼类似的传音法术,察觉不到,为师也只能通过符咒来和你交谈罢了。”
余缺闻言,也就不再假模假样,开口就道:
“余缺拜见师父。师父您老上山来是作甚的,您不是说此生再难上山了么?”
黄归山没好气的道:“为师说的只是‘再难上山’,又不是说终生无望。真正终生无望,是登上上三大主峰,特别是天都峰。
还能作甚,自然是来看看你这傻小子的!为师在你上山前,就给你交代过,山上可能会有人留你,让你小心行事。
但是你上山很有几日,县学中却丝毫消息都没有收到,连你祖庙的再次考评过没过都不晓得。为师思来想去,发觉还是得上山来看看你。”
对方从符咒中,还舒声说:
“现在看来,你的状态甚好,师父也就放心了。若是山上无人拦你,师父看看你之后,今日在去仙城中重温一番故地,今夜就要离去了。”
黄归山并没有说自己是怎么上山来,但是很显然,其所费的代价并不小,并且对方身上所穿着袍子,余缺若是没记错,其应当是杂役的袍子。
也不知此人究竟是使了何种门路,能伪装成杂役上山来,并溜到了考评院这边来帮工。
但余缺听闻对方的所讲,心间顿时一股热气翻滚,让他更是难以言喻。
一时间,余缺很想让黄归山不用担心,赶紧的下山去,免得被道宫中人察觉到了。
但是他沉吟几息后,压下了这等不成熟的想法,而是沉声的对黄归山开口:
“师父,徒儿也就不瞒你了。山上确实有人想要强留徒儿在山上,且此人并非是世家中人,而是那师徒一脉中的上人!”
这话顿时就让隔壁几桌中的黄归山,眉头紧锁。
余缺没有浪费时间,当即就将自己并未发誓不可透露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全都说给了黄归山,至于不能说的,比如道门兵人一事,他则是以自己成了彼辈算计的一颗棋子,而一笔带过了。
一番话说完,双方一时间陷入了沉默之中。
黄归山的心间愕然无比。
此人其实是有所准备而来的,但是正如余缺所说的,他们俩原本的估计,都是认为余缺会被世家之人阻拦。
因此黄归山此行,他大概有两个办法来帮衬余缺。
其一是指点余缺投靠师徒一脉,直接在考评院中拜拜码头。至于应该拜那些码头为好,黄归山已经在上山时,打听了一番。
其二,则是第一个法子还行不通,黄归山便干脆以黄家支脉的身份,引荐余缺加入黄山。
如此一来,余缺或许得付出一些代价,诸如签订入赘婚约等。
但是他们师徒俩相识在开庙之前,且他黄归山好歹是黄家在山下的一支脉家主,其徒弟本就算是黄家的自己人,不至于在投靠黄家后,连族中的客卿都不如。
而有着山上黄家的认可,山上的世家门阀一脉,或许依旧会轻视余缺,但大概率也会将余缺视为半个自己人,不再特意针对打压。结果现在和余缺一相见,黄归山着实是没有想到,余缺所面临的打压竟然是来自于师徒一脉!
特别是余缺口中所透露的,彼师徒一脉,既打压余缺,又想要拿他作为日后相争的工具使用。
“师徒一脉,怎会这般待人?”
黄归山口中喃喃:“莫非,彼辈已经知道缺儿你拜我为师了,所以故意的在敲打于你么。”
余缺当即出声:“多半并非如此,而是彼之一脉在灵气复苏一事上,另有大计!”
他顿了顿,又连忙传音问:
“敢问师父,‘灵气复苏’一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黄归山慢慢的从惊疑中回过神来,他搜肠刮肚的,将自己所知道的一点儿消息,全都告诉给了余缺:
“此事我略有听闻,传言本朝寿近千年时,会有万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此变局的一大可能,就是天地灵气复苏,仙道复苏。
因此许多家族都在为此做准备,甚至早几百年前就开始准备了。传言世间一些修成了元神的长生仙家,彼辈也都要投胎转世,重活至灵气复苏之时,好在灵气盛世中,争夺成仙的机会……”
黄归山沉声开口:
“严格算来,缺儿你今年十六七岁,此生若是能够修炼到五品罡神境界,即便不自封、不吞服秘药,也大可活至一百五十岁,赶上灵气复苏!
一旦灵气复苏,到时候尔等这一代人,岁寿增长,会有比前人更大的可能突破成为元神仙家,乃至于一口气的修炼成仙。”
余缺听见此话,不知为何,顿觉气血都振奋了起来。
他在心间喃喃道:“竟然是这般,我出生于香火历八百五十五年,若是依据师父的说法,推论而言,便是生在灵气复苏前的一百四十五年,恰好能赶上灵气复苏的头班车!”
另外一边,黄归山还在搜肠刮肚的想着,慢慢其所有知晓和灵气复苏有关的消息,都说了出来。
最终,此人叹声道:
“话说此等传言,在为师小时候,亦有传播。
当时说是香火历九百年时,就会有灵气复苏。在更早之前,听说还有过‘香火不过头七’的说法,说香火一朝撑不过七百年,七百年时会有大灾。
奈何一代代下来,就是没个应验。因此为师也只当千年时灵气复苏的说法,依旧只是个传言。
但现在你所说的若是当真,灵气千年复苏之事,恐怕是板上钉钉了。到时候,这一轮复苏,即便不是万年一遇的大复苏,也定当会复苏一甲子,的确是几千年来难有的长生成仙之大好机会!”
“多谢师父解惑!”余缺听得更加的心潮澎湃。
旋即,他在心间又暗暗嘀咕:
“难怪在那枯竹道长的口中,将来与我竞争真传的,会个个都是天庙。就好似在彼辈的口中,天庙在山上都成了大白菜似的……
如果我这一代,当真是会赶上灵气复苏的头班车,或许连转世的元神仙家,都可能来竞争这几代的真传之位!”
余缺思量几番,心间并无多少畏惧,反而更加觉得自己不能轻易的就丧失了真传身份!
他在心间咬牙:“即便是不拜入这劳什子的黄山道宫,去考取其他道宫,也务必不能丧失了争夺真传的机会!”
毕竟真传者,其得享一宗之供养,即便在灵气未复苏时,彼辈也是有一定的机会修成元神,得享长生。
若是灵气复苏,这一身份所能占据的先机,必将更大。
比如余缺到时候如果想要延命增寿,有一宗的底蕴傍身,他再多活个几十年完全不再话下,甚至有可能将寿命恢复的同古时修士一般!
当即的,余缺不再迟疑,他脱口就朝着黄归山道:
“师父,徒儿无能,不知如何脱困,还请师父带徒儿下山。”
他将自己和枯竹道长的密谋之事,也说给了黄归山,不过在言语间,倒是隐去了枯竹的身份。
黄归山闻言微怔,其眉头紧锁,但是并没有犹豫,立刻就轻笑开口:
“傻小子,山上都有人欺负你了。为师没甚出息帮你出头,但既然是上山来了,拼着这把老骨头,也会带着你走。”
余缺心间热气上涌,有诸多话语要讲出,但停顿几息,最终只是在传音符中道出了三个字:
“是,师父。”
不多时,两人继续相谈了一番,定好了在傍晚时分,再行碰头的计划。
而白日时分,他们在用餐过后,则是继续佯装成互不相识的模样,各自都去忙活了,为夜间下山做准备。
其中余缺需要再去找那枯竹道长通通风。
其不求能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帮助,只求能从这老油条的口中,探知一番考评院中的气氛如何,以及那炼丹上人是否回心转意了。
至于黄归山,则是披着杂役的道袍,混在考评院中,东瞅瞅、西逛逛。
踩点一番后,他为免自己记忆中的下山法子有所变更,两人直接从“下山”变成了私逃,便又急匆匆的离开考评院所在,前往了道宫的其他山峰,以及黄山仙城中走了一遭。
没错,在黄归山为余缺所盘算的下山计划中。
他俩其实并不需要如余缺所设想的那般,私自穿越山林离去,而是可以离开考评院后,从容不迫的通过山中固定路线下山。
须知余缺现在只不过是被禁足在了考评院里面,甚至严格来说,考评院压根就没有理由禁足他,如今也只是·磨一磨他的心性,令他屈服。
这等情况之下,余缺即便是要大张旗鼓的闯下山去,也顶多是落人口实,给人也一个“狂悖”的借口,让人趁机的将他真正圈禁在考评院中,强留在山中。
但除此之外,师徒一脉明面上无法再做更过分的事情。
毕竟余缺此番,乃是被请上山验明正身的天庙道种,并非歹人,甚至连道宫弟子都不是,不受宫中规矩束缚。
当然了,他和黄归山都认为,能不与彼师徒一脉发生正面的冲突,便不发生,最好还是悄悄的溜下山去,才最为稳妥。
等到了山下,到时候大可从长计议,直接转学离县都是可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