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213章 机会来了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13章 机会来了

    第213章 机会来了
    3月伊始,陈光良便从旧金山的消息渠道获知——加拿大国营铁路公司为了渡过危机,准备拍卖产业;其中 6艘货船,10年前价值 200万美元,如今仅以每艘 2万美元的价格拍卖。
    因为是有针对性的‘打听消息’,所以基本上是消息一经放出,陈光良就知道。
    这6艘货船的船龄只有11年时间,属于二十年代初的产物,算是‘次新船’(四十年的船都有人在使用);其次,这6艘的排水量在4000~5000吨,都是比较庞大的货船。
    综合之下,陈光良果断邀请已经合作过的华伦洋行代表普洛斯,准备让其‘代表’。
    普洛斯一到陈光良的办公室,就立即询问道:“陈先生,莫非你又准备买船?你放心,我们华伦洋行实力强劲,手中有足够的货船提供给你,而且价格便宜!”
    虽然说,上次的‘金山号’确实被陈光良占了便宜,但现在华伦洋行的处境不算好,欧美经济大萧条,航运也是一片萧条,唯有远东的业务没有受影响,但是远东业务很小,根本不能和欧美业务相提并论。
    总部已经发出指令,希望他们在远东寻找二手船的买家,增加货船买卖的业务。
    陈光良当即说道:“普洛斯先生,事情是这样的.所以,我希望贵洋行替我去拍卖这批货船,再帮我拿回沪市。起拍价是2万美金,我愿意最高指标是5万美金每艘,你们若是更低价拿下,那是你们的利润;另外,每艘船我再给1.5万美金的中介费;同时你们拍下后,只需要三个月之内拿回沪市即可,这段时间你们享有使用权。”
    6.5万美金一艘,看似比‘金山号’买的贵,实则不然。仅仅是船龄少十年,价格就值得贵一倍的;其次是船的质量情况,这个陈光良有前世的见闻。
    综合起来,这批船价值10万美金都值得购买。
    普洛斯愕然,还有这种‘好事’,这个年轻华人的消息也太灵通了吧?
    殊不知,陈光良如果不是穿越者,又哪里记得有这样的事情,又怎么会委托人专门打听消息。
    “陈先生的消息确定灵通?”
    “是我旧金山的朋友偶然得知的消息,然后传给我。”
    普洛斯点点头,随即又故意为难的说道:“这批船如此便宜,怕是很多人抢着拍卖吧?”
    陈光良笑道:“这第一欧美航运的情况,我做过很调查——海运业空前萧条,老牌海运企业家们避之犹恐不及,这时候投资于海上运输,无异于将钞票白白抛入大海。所以,我觉得5万美金之内拍下希望很高。”
    见状,普洛斯也挑不出什么问题,只能说道:“那需要签署委托合同,并缴纳一定的抵押金?”
    陈光良还不放心华伦洋行呢!
    “可以”
    其实此时的华夏,也根本没有什么大资本投资航运。
    招商局负债累累,再过一年甚至爆发‘贪污案’——招商局需要借款1000万才能度过难关,而李国杰得到汇丰银行的贷款后,竟然吃下80万的中介费。南鲸政府正缺没有理由向他开刀,顺势便将其拿下,并趁机彻底掌控招商局。(李国杰一直将招商局视为祖业,是其爷爷李鸿章建立的)
    其他像虞洽卿的三北,也是无心扩张,只有新手才会在这个时候踏入,像陈顺通、陈光良等,以及再过一两年的董浩云。
    但真正大举进入的,也只有陈光良了。
    很快。
    环球航运和华伦洋行签署了‘经纪’合同,并缴纳10万美金作为‘预定金’。
    拍卖将在4月底举行,还有足足2个月时间,故时间上也是来得及的。
    环球航运的会议室,陈光良正在和属下开会。
    金山号已经运营两个多月时间,而环球航运、环球贸易业逐渐走上正轨。
    “金山号的情况如何?”
    赵铁毅马上说道:“金山号已经往返三次‘连~申’线,主要是为维他奶运输大豆,总计1.6万吨,所以经营状况不错。接下来,我们将转变成固定航线,业务也已经铺开。”
    这倒是,因为维他奶在常州府和沪南的仓库建好,故准备先屯一批大豆。
    而大豆价格从1928年开始,便陆续下跌,主要是受欧美减少进口的关系;而东北一年就能产几百万吨的大豆(1908年就达到了150万吨),故现在成本还是很便宜的。
    “多保持收支平衡嘛?”陈光良直接问道。
    想赚钱有些困难,坐航运就是如此,可能一年都赚不到钱,但突然可能跑两趟就大赚。
    赵铁毅回道:“我们的代表业务较多,所以价格受很大影响,但收支平衡应该没问题。另外主要是受世界经济的影响,这两年的大宗商品情况都不容乐观。”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先学经验,再考虑赚钱吧。对了,我准备在周家渡、董家渡的附近,成立一座海事学院,致力于培养我们自己的海员,你们先给我筹备一下场所,具体我们后续再进行。”
    众人都知道和华伦洋行签约的事情,心道这位老板——会不会做航运,一来就投资那么大,派头搞那么大。
    赵铁毅询问道:“是不是那六艘船的海员培训?”
    陈光良说道:“这不是六艘船的事情,是我准备培养华夏自己的高级海员,不能总是让洋人在船上享受着高人一等的生活。”
    他算过一笔账,航运投资100万大洋是不可能的,可能将达到200万大洋。
    六艘船,他都准备自己使用。
    这样一来,他的船队规模便和三北航运差不了多少,不过三北航运是船多,吨位小。
    陈光良是船少,但吨位大。
    至于业务如何展开,陈光良准备到时候先便宜租给别人三艘,采取前世包宇刚的经营方法,剩下的三艘则加入固定航线的竞争。
    赌一把!
    反正后面金融手段可以回血,而且一旦航运走上正轨,那也是很赚钱的。
    “好的,我们马上寻找学校的场所。”
    香格里拉饭店在3月3日(元宵节)这天试营业,而正式营业时间是3月9日。
    试营业期间,菜品一律五折,但前来的基本都是三家股东的亲朋好友,因为对外的广告宣传是——3月9日正式营业,并将举行大型的开业仪式。
    “大家今天玩得开心”陈光良朝着严人美的姐妹团一桌到来,并绅士风度的招待道。
    此时,一个美国爵士音乐团队正在一层大厅的舞台演奏,中间跳舞的圆台还有人在跳舞,这就是这家饭店以后的固定时间才有的表演。
    一层大厅的爵士音乐团,每周来香格里拉饭店上班三天时间,这三天客人便可以一边吃饭一边跳舞。
    同样,这里也可以举行一些戏剧活动,不过还在考虑当中。
    沈幽芬打趣道:“陈先生,你很忙么,为什么不来陪我们一起吃饭?”
    陈光良站在严人美的身边,笑着说道:“你们是姐妹团聚会,我就不打扰了,有什么吩咐,尽管提?”沈幽芬趁机说道:“那能跳支舞嘛?”
    “请”
    陈光良很绅士的答应,这个年代就是如此,人家邀请你共舞,如果你够绅士,就得答应。
    早年看过前世《上海滩》的陈光良就知道,许文强邀请人家太太跳舞,人家老公还得替太太拿东西。
    不过跳交谊舞并不是很龌龊的事情,左手只是搂到腰上,放错就是耍流氓了!
    在爵士音乐的伴奏下,陈光良和沈幽芬共舞。
    舞池中,沈幽芬低声说道:“陈先生,我真的好羡慕仁美,能有你这样的人追求呢!”
    陈光良保持着距离,脚步稳健,说道:“你年龄还小,会遇到更好的人,毕竟你们中西女中可是人才辈出。”
    “嘻嘻”沈幽芬笑着说道:“陈先生,你真会安慰人!”
    随后,她便识趣的不谈这方面的事情,毕竟她也很聪明。
    事实上,当初偶遇的四人中,沈幽芬是唯一对陈光良‘一见钟情’的女孩子,只是可惜陈光良对严人美是一见钟情。
    其实沈幽芬的‘靠山’也倒了,她的母亲原本是‘洞庭湖席家’的人,而洞庭湖席家三代都是汇丰银行买办,积累了相当的财富;但席家第三代掌门人被暗杀后,由于只留下两个七八岁的儿子,故家族财富在被帮派人员疯狂吞噬——将人家的物业占用,来作为赌场,但租金嘛,怕是丢几个碎银子就算给了。
    当然陈光良记得,这个席家的两个儿子后来留学,并在国外发展,日子也算过得不差,故家财也算保住不少,毕竟现金存在汇丰银行的话,人家自然会看情况照顾一下。
    但不难想象,上次若是陈光良让人暗杀成功,那么他的母亲和弟弟也守不住财富,大半部分都得被人侵吞。
    一曲舞很快结束,陈光良和沈幽芬重回闺蜜团,大家纷纷称赞陈光良舞跳得不错。
    陈光良并没有多聊,而是低头在严人美耳边,说了一句:“仁美,麻烦你替我招待大家,我先过去一下!”
    严人美眼里都是幸福,点着头说道:“嗯,你忙你的就行!”
    “大家慢慢享受”
    “好”
    今天客人不算多,毕竟只是试营业,但也有二十来桌,陈光良作为主人纷纷前去打招呼。
    正式营业的哪一天,差不多会有上千人的嘉宾前来,见证这一历史。
    香格里拉饭店,并不是简单的一家豪华饭店,而是华人和洋人的商业竞争。香格里拉饭店的对标,便是华懋饭店、中汇饭店、礼査饭店这样的豪华饭店。
    这个年代的华人,因为国家贫弱,但民族自尊心却非常强烈。
    所以‘香格里拉饭店’开业,沪市的行政老大、军事老大都会前来,黑道白道齐聚,各大洋行的大班高管也得到邀请。
    更重要的是,陈光良已经宣布,将香格里拉饭店的第一周营业额,都会捐给‘中·山医院筹建处’。
    因为大家都在支持‘国货’,炒作香格里拉饭店是华人的高端饭店,并给于支持,那么香格里拉饭店也应该接住这一波流量。
    这一天,黄金荣以‘黄楚九曾向他借过钱,用于还债’为由,邀请债权团伙,以及善后委员会‘宁波帮’一起在大世界的写字楼里商议——接受大世界一事。
    十几个人坐在一个房间里,三大亨齐聚,显然是要逼宫。
    债权团伙主要是湖州南浔的几个家族,他们还委托南浔四象之一的刘家后人经营大世界一段时间,结果发现总有三大流氓的人来捣乱,搞得不甚烦躁。
    会议一开始,黄金荣就拱拱手的说道:“各位,这大世界照现在的经营方式下去,迟早变得一文不值。我黄某人不才,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这样大家也不至于血本无归。”
    好家伙,这就迫不及待的想侵吞大世界来,看来黄最贪财,果然是如此!
    此时的黄金荣已经半退,权利主要集中在杜月笙手里,但他对财富的渴望,确是最强烈的。
    债券团几人面面相觑,随后商量了一下,大家也知道,要是不早点交出这个产业,黄金荣也有办法把大世界搞残。
    更重要的是,大世界的地皮是租的,业主是张静江的嫡孙,而张静江那是总司令的‘伯乐’。
    随后,由刘家后人刘承祖询问道:“黄老板打算出资多少?”
    黄金荣说道:“70万大洋不二价,还有大世界的债务,我一并承担了!”
    大世界的地皮虽然是租的,但大世界的建筑物当年就是造价80万大洋,建筑面积有三万多平方米,相当的庞大,更不要说生意还是不错的。
    值150万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眼见南浔团伙心生退意,虞洽卿说道:“给你也可以,但你要给黄氏的遗孀和长媳各4万元的生活费,这个钱要亲自交到他们手里,我们善后委员会在场。”
    大家也都是给黄金荣三人的面子,其实也明白再下去,黄氏搞不好要流落街头了!
    黄楚九还有两房遗孀,长房则有长媳和孙辈,相当于黄金荣要出12万现金。
    “既然阿德哥大这样说了,黄某自然答应,楚九本来也是我的门徒,他的后人应该照顾。不过,阿德哥还需答应我一件事?”
    虞洽卿不悦的说道:“什么事情?”
    本来就让这三人占了便宜,如今还有事。
    黄金荣笑着说道:“很简单,麻烦阿德哥将黄楚九投资给荷兰安达轮船公司的20万元讨回来,这笔资金我打算偿还给大兴营造厂、通商银行的贷款和零星债务。”
    他显然是分析了大世界的债务情况,把必须偿还的债务列举出来,并想好措施。
    虞洽卿一听,说道:“这个不难,我答应跑一趟。”
    三方很快达成一致,黄金荣用82万的现金,就拿回价值150万的大世界。基于大世界的一些债务,他根本就没有打算还。
    事实上,连给黄楚九后人的12万现金,黄金荣都已经想好办法给补回来——那就是从大世界的租赁商户那里找回来。
    至始至终,黄金荣实际也就是掏70万资金打发南浔各家族。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