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719章 大宛盆地的种姓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19章 大宛盆地的种姓

    第719章 大宛盆地的种姓
    “嘿哟,嘿哟,嘿哟!”号子声在回荡在镇西关府钟山县长顺堡的乡野之中。
    随着号子声,一块巨大的条石被放到了预定好的水渠边上,整条水渠终于完全合拢。
    冷天禄抹了一把头上的热汗,噗通一声跳进连底部都铺着石板的水渠。
    他把手一招,对着水渠边上一个明显是回部买买提的人大声喊道:“大忠,放信号,让上面的人把水引下来!”
    “要得,老爷,小的这就去!”买买提长忠用带着川东口音的汉话大声回答着,随后去远处放信号,也就是点燃了一根大一点的窜天猴。
    随着biu-噼啪的声音响起,山上传来了一阵阵的吆喝,紧接着,水流声哗哗的响了起来,不过一会,冰凉的河水就出现在了冷天禄站着的水渠中。
    “哈哈哈哈!”冷天禄放声大笑,虽然早春的河水冰冷无比,但他心里,他全身,都是热乎乎的。
    “四爸,这哈好了,没到热天,就有恁个多的水,今年再种田,就不得缺水了,甚至还可以想办法种点稻子,想吃白米饭了!”
    喊冷天禄四爸,也就是四叔的,是一个敦实的白胖娃,他看着水渠里面哗哗的流水,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哈哈哈,你个哈儿,种什么水稻,种,给老子种,你没看到大(dai)王为了给军中凑齐三万套泡钉甲,出了好大的价钱去买嗦!
    跟你说,至少未来十年,都是最畅销的,完全不愁销路。
    我们冷家在长顺堡有三万亩地,拿三成,也就是九千亩来种,那都要发大财!”
    “对对对,是要种,我晓得从哪里去搞几个懂行的来,而且我们还可以稍微加工一下,不要直接卖,这样不值钱,我觉得可以。”
    白胖娃一说到种地和赚钱,立刻就变得滔滔不绝了,不过冷天禄打断了他的话。
    从水渠里上来之后,这个白莲宗著名的高手,打金汤城立了大功的战将,叹了口气,然后把白胖子拉到一边,压低了声音说道:
    “二娃,大王大点兵,你跟我走,去战场上走一遭,在大宛,不管做撒子,都不如能提刀砍人。
    你堂堂七尺之躯,没有军功,是要被人欺负,被看不起的!”
    是的,这个镇西关府钟山县长顺堡不是在神洲赤县,也不是在南洋,而是在极西的河中大宛盆地(费尔干纳盆地)
    镇西关府以镇西关得名,而镇西关就是后世费尔干纳盆地谷口的苦盏。
    这里面向撒马尔罕方向,位于盆地的谷口,由镇西关和周围六个小关隘,一起组成了盆地锁钥堡垒群。
    而李献文也在去年年底得到了国号-夏。
    莫子布定国名为夏,有三重意思,一来李献文本就是宁夏郡王,之后晋封夏王,可谓一脉相承。
    二来李献文是陕北人,这里从定难军开始,国号方位就是夏,李献文为夏王,符合中华命名的惯例。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李献文的夏藩国,是第一个真正的诸夏国。
    这除非以后莫子溶、莫公泽父子在欧洲建立的国家用鲁为名号,不然这个荣誉就是李献文的。
    毕竟位于南洋安戴行省的鲁国,莫子溶父子并未来统治,且立国的时候,华人就已经是鲁藩中的第一大族群了。
    而且,莫子溶是鲁亲王,不是鲁国王,这里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是以李献文的夏国,就是华夏的第一诸夏国,莫子布希望从他为开始,在帝国不能完全控制的区域,建立一堆拱卫帝国的夏君夷民诸夏国。
    不过嘛,目前李献文只是得到了夏国的国号,封爵还是宁夏郡王而不是夏国王。
    因为在大虞,爵位都是要用军功和重大贡献来获取的,这是写进了宗人府宗人法的。
    内勋爵位非军功和科技重大贡献不得授予,华人亲藩非拓土殖民不得授予,外臣镇藩非皇命特许和血脉传承,不得授予。
    当然,爵位晋封不在这个限制之中,比如镇藩升亲藩,亲藩放弃繁华封地奉献国家以求为内勋,等等这些都不在这个限制之中。
    所以李献文要想成为夏王,那么他就必须配合大虞正规军拿下整个河中,这样他才能因功封夏王。
    而白胖二娃听到四叔冷天禄点出了他最大的弱点,脸上露出了一些难受的表情。
    如今的夏藩中,汉人只有八万,回部迁过来的买买提有二十七万,原本属于浩罕国的土人有五十一万。
    当然,八万汉人中,妇孺只有不到四千,而浩罕的五十一万人中,成年男丁只有不超过四万,且婚配被严格限制,目的就是让这八万汉人来一个床上殖民,直接把人种给换血了。
    所以,在这种地方,汉族男人的生活生产能力被排到了第二甚至第三,而高居第一的就是武力。
    能不能入军伍提刀放铳杀人,出民间搜山捡海镇压不服,就成了对一个汉人男子最大、最高的评判标准,不能达到这个标准的,确实会被人看不起。
    “四爸,我.我不行。”白胖二娃都要哭了,他倒不是胆小,而是。
    “四爸,我真不行,我一看见血就头晕走不动路,杀猪宰羊我都不敢看,我。”
    这就没办法了,天生晕血,而且还很严重,能直接失去意识的那种,确实是没法上战场。
    “冷君,就没必要逼他了,他见不得血,上了战场若是有所损伤,没得埋没了人才。
    次郎擅长农事,也未必就是无用,我看我们退伍之后吃香喝辣,还要靠他呢。”
    称呼冷天禄冷君的,是一个身材矮小但非常壮实的和人,只不过到了现在,和人除了某些用语习惯外,与汉人的差别并不大了
    这个和人名叫平武,原名平小五郎,是冷天禄在金汤城作战时的同袍,两人是从一个死人堆里滚出来的。
    战后,两人都选择了到大宛盆地来就藩,顺道就做了邻居,平小五郎也因为军功得到了赐姓,改姓平,名武。
    这夏藩在大宛盆地中,没有乡都等设置,县下面就是堡,一堡封一堡主,大约掌握土地三千亩到五万亩不等,方便直接镇压地方。
    整个夏藩,总计一千一百四十七堡,号称两千,所以也叫夏藩两千(百)户,掌握了大约一千三百万亩的土地。
    其中又每五个堡主结成互助的合作社,平日里一起协防刁民,缉捕不驯服的浩罕余孽等等。
    同时这些堡主中,大约三分之一是未来的夏王李献文直属。
    三分之一由大镇藩管理,比如预留给李献文外孙,也就是李献文庶女芙宁给皇太子诞下的次子莫光墥的安(集)延君侯下面,就有一百二十七个堡主。
    最后三分之一则是皇帝敕封的有功之臣。
    这三种堡主,也有很大区别,比如犯罪之后的处理,第一种生杀予夺都归李献文。
    第二种大镇藩要处置某个堡主,则要把罪行上报给李献文定夺。
    最后一种则要证据齐全,由李献文上报朝廷宗人府定夺,他只有领导权,而没有最后处分权。
    平武和冷天禄,就是第三种堡主,也被称为御家人,这个从东洋传来的词汇,用在这些地方,倒真是很准确。听到平武这么说,冷天禄长叹一声,他到了这大宛盆地才娶妻生子,长子才两岁不到,所以就在家族里挑了三个侄子过来。
    其中老大和老三是只会舞刀弄枪和玩女人的憨傻蠢货,纯纯的四肢发抖头脑简单,离了行伍日子都过不好的那种。
    唯有这二娃,头脑清晰,颇有见识,还知道未雨绸缪,可偏偏见不得血,不能上战场。
    这在其他地方没什么,但是在夏藩,且还面临马上要出关去干布哈拉和希瓦汗国的当口,就是极大的劣势了。
    可是二娃晕血,那你能怎么办呢?
    冷天禄又叹了一口气之后,对着管家大忠做了个动作,没过多大一会,大忠带着五个十六七岁的小娘子婷婷袅袅的走了过来。
    这五个小娘子中,其中一个穿着的衣服颜色多丽,人也非常大胆,当着冷天禄和平武就敢暗送秋波。
    有这样胆子的,基本就是出身回部买买提的,只有他们才敢当自己是半个主人。
    其余几个相貌都能算得中偏上,但气质就要差了很多,她们穿着粗布衣服,一见平武和冷天禄这样的堡主,直接就吓得跪在地上不敢动弹,甚至瑟瑟发抖。
    不用说,这就是原来的浩罕人。
    冷天禄满意的看着这五个女子,随后觉得还缺少点什么,于是对大忠说道:“玉素普家的大女儿多少岁了,好像是带着一个崽在守寡是吧?”
    “是的,阿米娜一年前死了男人,现在带着一个三岁男孩正守寡呢,年龄嘛有点大了,今年已经二十六了。”管家大忠立刻如数家珍。
    “大,不大,正好,把她也加进来,下了崽的女人有经验,让她教教二郎,男人总要知道怎么搞定女子。”
    不一会,玉素普家的阿米娜被带了过来,连玉素普也过来了。
    冷天禄这三万亩地,由一百九十户家庭耕种,其中汉人九户,回部五十一户,剩下一百三十户都是浩罕人。
    所以为了镇压下面人,虽然买买提们是被强行从回部带到大宛盆地的,但地位仍然比浩罕人高多了。
    他们甚至还担任着小头领,帮汉人管理浩罕农夫,有些上进的学了汉话,读了四书五经后,还能成为汉人堡主。
    而玉素普就为冷天禄管理着十八户浩罕农夫,他一见到冷天禄,就赶紧用蹩脚汉话喊着见过老爷,并下拜磕头。
    随后又给平武磕头,给白胖二娃行礼过后,才站了起来。
    冷天禄此时一看玉素普身后的阿米娜,竟然生的十分美丽,且不单漂亮,还前凸后翘,那一身裙子似乎都有点包不住她,有种要裂帛而出的惊人美态。
    特别是下拜的时候,衣裙被绷紧后,只见纤细的腰肢下面,浑圆的两瓣臀部极为雄伟,视觉冲击极为强烈,好一枚熟透的美妇人!
    白胖二娃都看呆了,他才十七岁,哪见过这样的阵仗,刚才这五个小娘过来的时候,他就有些心脏怦怦跳。
    现在面对这样的尤物,二娃下意识的夹紧了腿,人也开始佝偻着,他怕当场出丑。
    “阿米娜,我的侄子就交给你了,他还是一头没有独立的猛虎,你今晚多教教他,让他知道什么是这世间最美好的男女之事是什么滋味。”
    这种话从冷天禄这种平素很严肃的人口中说出来,分外让人觉得好笑,但阿米娜不敢,她强忍着笑意,脸上带着一丝丝羞涩,赶紧下拜答应。
    冷天禄又回头恶狠狠的看着二侄子,“如果老子回来的时候,这六个女人有一个没怀上,你看我打不打断你的腿!”
    不能上战场,那就上床吧,总得干一样事不是。
    一直佝偻着腰的白胖二侄子被吓得打了个冷颤,原本怒气勃发的某个地方仿佛预知到了未来的辛苦操劳,一下就蔫了。
    冷二侄子这么害怕,那是因为他知道冷天禄可不是在开玩笑。
    如今为了快速扩充汉人数量,除了从中原不停要人以外,通过异族女的肚皮来增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上下都很重视。
    宁夏郡王强行规定,五年之后,每个堡主妻妾少于五个,儿女少于五个,就要受罚,堡中汉人男子年过十五没有婚配,通通罚做一年奴仆。
    “玉素普,你带上武器,跟老子一起走!”吼完了侄子,冷天禄又看着玉素普说道。
    玉素普没有害怕,反而眼睛一亮,脸上浮现出了狂喜的神色,“老爷,要打仗了吗?”
    冷天禄点了点头,“大王下了征召令,今年要出关去打布哈拉人,咱们堡出汉军五人,回部军五人,仆从十五人。”
    “那可太好了,早就该去收拾那些布哈拉蛮子了!”玉素普欢喜的一蹦三尺高。
    “咱们堡缺少男丁,好多地都是荒着的,这次跟着老爷出征,一定要抓几个布哈拉人回来,以后脏活累活,就有人干了。”
    看到冷天禄安排好了自己堡中的事,平武也要回他的堡去安排了,走之前,他看着冷天禄说道:“等香子在我家再养一年,然后就把她许配给你侄子吧。”
    冷天禄有些吃惊的看着平武,香子是平武的妹妹,今年十四岁,在汉女非常稀少的夏藩国,这样的小娘子是非常珍贵的,往往能够嫁入更高一级的汉人家庭。
    “大王教书中说了,这是要完成陛下覆灭三汗国,彻底铲除天方教神秘派毒瘤的大事,我想战争一时半会是不会结束的。
    可我们孩子也还小,如果我们有个什么闪失,这两个堡,就要靠你侄子撑着了,他能说会写还会算,可以把这份你家业打理的不错。”
    冷天禄明白了,平武这是为了保底。
    他们这种堡主最怕什么,当然最怕自己战死了,可儿子还小,不能经营辛苦得来的基业,最后被迫三钱不值两钱的卖了爵位回神洲去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个冷天禄二侄子这种会经营的帮助他们把产业经营下去,等到儿子长大交给儿子,那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至于冷二侄子会不会霸占产业,那就属实想多了,因为夏藩的堡主们都防着这一手呢,他们的产业是必须要传到亲儿子手上,这是铁律。
    如果有谁想谋夺,比如冷二侄子要想盘外招,恐怕还没耍完,就被王府派人逮捕入狱,或者被其他堡主操着刀上门一刀给了结了。
    这种事上同气连枝,那就是保护大家的利益,这点好赖,堡主们非常清楚。
    当然,冷二侄子也不亏,冷天禄和平武的堡虽然不能析分,但是整个夏藩国一千多堡主,现在连一半实任都没有,毕竟要战功才能当贵族不是。
    而且对比起大宛盆地,布哈拉和希瓦占据的地盘才叫大,根本不愁没地方做堡主。
    只要他为叔父和大舅哥打理好了家产,按照宗人法,也是可以给他一块封地,挂在平、冷两人名下作为补偿的。
    “好,明天我们去找县尊梁将军,让他做证把这事定下来。”对于这种好事,冷天禄自然求之不得,他还进一步建议道:
    “以后我的儿子长大了就娶你的女儿,女儿长大了,也嫁给你儿子,咱们汉人同气连枝,一起把富贵传下去。”
    平武也很高兴,经过这么多年拼搏,他终于从卑贱的和人,进化成汉人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