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万人大会战,烤烟新品种
第128章 万人大会战,烤烟新品种盘莲从今天早上开始,就跟着郝艾珍她们几个一起排练节目,排练时间是占用上午半天,下午就不用去了。
方唯清早出门的时候和田桂说了一声,这些天中午会过来吃饭,让她多做两个人的饭菜。
等他回到村里的时候,大哥一家和盘莲已经吃过午饭了。
“老爷子,你跟我去大家家里随便吃点吧。”
“我不想吃,家里有吃的,我先睡一会,起来后热点剩饭吃就行。”
关崇阳此时没胃口,只想睡觉。
方唯也不勉强,他把对方送回家,独自去了大哥那边。
田桂赶紧去热菜热饭,方唯就站在厨房门边上和对方说话。
“莲妹子刚结婚,性子还没有定下来,小弟你不要在意。我给你说,等你们有了孩子就好了,到时候她就安稳下来。”
田桂还担心方唯不高兴莲抛头露面,温言劝了几句。
方唯也不争辩,笑着应了一声。
吃过饭,方平才从外面走了进来。他刚才去坡地那边看了看,还想着回头和三弟说一下呢。
“大哥,中午不休息还去地里转啊?”
“没事,我不困。老三,地里的红薯成熟了,咱们抽空收了吧。”
“好!我这会没啥事,现在去看看。”
说完,他就和方平一起去了自己的那一亩坡地。
地里的红薯已经陆续成熟,两人趁着空闲时间会分批进行采收。一直忙活到过完元旦,一共采收了4500斤红薯。
【采收农作物,点数+4500,总点数:195158点。】
这么多的红薯,首先是酿酒。
家里剩下的红薯酒已经很少了,去年消耗量最大的就是方唯结婚那次。
田桂随即开始制作红薯粉条,盘莲每天下午都会过来给她帮忙,另外还有一些亲戚,包括田幽兰、方梅、田炳义都来了。
用不完的红薯,方唯和方平各自留了一些,又给亲戚们送了一些。
忙完这事儿,郝艾珍她们的节目也排练的差不多了,对方就来找方唯,请求去姚家岭慰问演出。
“那就后天去一趟吧,我刚好也要去看看,到时候咱们一起。”
方唯也想去看看郑虎他们,正好和宣传队一起去慰问一下队里的年轻人。
郝艾珍自然没意见,事情就这么定了。
两天后。
方唯和郝艾珍一起带着盘莲她们几个,一起去了姚家岭。
几十里的路程,按照现在的交通条件来说,还是蛮远的。队里派了一辆拖拉机送他们前往,一路上突突突的,颠的人都快散架了。
现在白天的气温在17度到20度之间,晚上的气温在11度左右。
算不上很冷,但昼夜的温差稍稍有点大。
在现场,大家看到了超过万人在一起劳动的壮观景象。到处都有旗帜在飘扬,方唯随后也看到了下塘二队【青年突击队】的旗帜。
“虎子!”
“三哥!”
再次见到郑虎,发现对方瘦了也黑了,但精神状态很不错。
休息的时候,郝艾珍她们表演了节目。节目形式以唱歌跳舞为主,主旋律积极向上,赢得了队里后生们的热烈掌声。
最后盘莲即兴唱了一首山歌,曲调悠扬,连方唯都感到很惊讶。
他还是第一次听莲唱山歌,感觉唱的很不错。
“虎子,你们住的地方在哪里?晚上会不会冷?”
“宿舍就在那边,搭的工棚,条件虽然不算好,但也不至于坚持不下去。”
几十里的坑洼路,像郑虎他们不可能天天回家,最多一个星期回去一趟。
住宿条件可想而知,不过公社下发了被,睡觉的时候倒不怎么冷。
“行了,以后咱们一个月换一次班,全队轮流来修水库。”
方唯看到这种情景,自然不会坚持原先三个月一换班的计划,而是适时地决定一个月一换班。
这里的条件比较艰苦,得给大家休息调整的时间。
“队长,还是你对我们最好!轮换的勤一些没坏处,能保持战斗力。”
其他人听说一个月一换班,忍不住欢呼了一声。
三个月一换班他们也能坚持,但换班勤一些他们就能少遭罪,肯定开心呀。
中午。
方唯等人带了干粮,午饭就是吃各自带的东西。
工地上管饭,郑虎派了两个人打了回来,菜是一大盆萝卜粉条,里面偶尔能看到一两片带皮的猪肉。
主食是大米饭,颜色不怎么白,也不是很好吃。
“三哥,工地的伙食也就这样,能吃饱,但没多少油水,也别管好吃不好吃的。说实话,所有人的干劲十足,些许的困难都能克服。”
郑虎等人倒是乐观,现在再苦还能有前几年的灾年苦?
在工地上虽然吃不好,可起码能吃饱,就很不错了。
“看来是我低估了大家面对困难的勇气,你们都是好样的!队里给你们带了咸鸭蛋,已经煮好了,回头可以当咸菜吃。”
今天没白来,令方唯感受到了很多东西。
到了下午时分,方唯卸下了带来的一点慰问品,便和郝艾珍等人踏上了归途。
晚饭在大哥家吃的,他回到村里就挺晚了,哪有时间做饭?多亏他走之前和田桂打了招呼,这才一到家就有饭吃。
方平听了有关工地的事情,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这帮小子以前在队里可没这么硬气,去了一趟姚家岭,各个都脱胎换骨,这上万人的工程大会战,还真是锻炼人啊。
过完元旦,方唯让人杀了两头老母猪。
不用担心过年没有猪肉吃,除掉这两头猪,【养猪场】还剩下91头猪呢。
【产出生猪,点数+562,总点数:195720点。】
除了给社员们分配之外,他还特意让人做了一大锅【红烧肉】,用大保温桶装好,送到了姚家岭。
郑虎等人激动坏了,这段时间的体力消耗巨大,这会儿能吃上一顿香气四溢的【红烧肉】,比什么都强。
接下来,方唯和老会计等人一起盘点了上一年度的账目,决定给社员们发钱。今年的收入不错,在计提了各项费用、留足了生产发展基金之后,平均每个社员能分到500多元。
队里拿不到分红的人数明显少了,就连“懒汉”谢旺都拿到了平均数之上的钱,还清了欠款。
方唯拿了700元,方平拿了600多元,田桂还是拿了500元多点的平均数。
盘莲因为到队里的时间短,才拿了不到200元。不过她也不在意,到了明年她起码能和田桂一样拿到平均数。
“妹子,现在距离过年也不远了,等回头咱们去买点东西,上山看看阿公。”
队里暂时没什么大事,口粮分了、钱也分了,只等着过年了。
姚家岭水库建设工程,在春节前就会停工,郑虎等人也会回来过年。所以换班的事情肯定要等到年后,唯一的一件大事就是要操心地里的油菜。
油菜是越冬作物,在当地十月份播种,要到来年春耕之前才会采收。
方唯让郑虎挑选的是油菜早熟品种,为的就是不耽误早稻的播种时间,要不然就不划算了。
趁着年前的空档,方唯带着盘莲去供销社买了一些生活用品,挑着担子上了瑶寨。
“莲妹子、姑爷,你们可算回来了。阿公经常没事就站在牌楼下张望,问他又不说,可是谁不知道他是在等你俩?”
两人进了寨子,遇到了一位阿姐,对方的说阿公可是一直在盼着二人回来呢。
听到这话,盘莲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快速的朝家里跑去。
方平笑着摇了摇头,刚才那位阿姐说话肯定有夸张的成分,他经常都会往寨子里捎话和捎东西,阿公又不是不知道自己和莲的时间安排。
他随后挑着担子追了上去,刚进门就听到盘莲和阿公在争执。
“阿公,你这么大的年纪,没事去牌楼下站着干嘛?我和三哥有空就会回来的,你这样做别人会怎么说?”
“我哪有经常去牌楼下站着?最多也就有那么一两次,还是外出办事在那边歇歇脚。”
方唯赶紧放下东西,打断了两人的争执。
“阿公,莲,别说那些有的没的事情。我们今儿上山带了腊鱼,阿公,中午弄来吃,我陪你喝两杯。”
听到方唯的话,爷孙两人才停止了争执。
这都是小插曲不值一提,阿公见到孙女和孙女婿,开心得很,马上就要去找人帮忙做饭。
盘莲这下来了精神,说道:“不用麻烦别个,我自己来。”
还别说,盘莲现在的厨艺水平大有长进,就连田桂都夸她聪明。
中午。
盘莲做了几道菜,阿公一尝,果然很惊讶。
看来小姑娘嫁人之后是成熟了蛮多,要是在自己的羽翼下,恐怕总也长不大。
“老三,你们这次过来准备住几天?”
“最近不太忙,我俩打算住三天再回去。”
“那就好!等明天吧,我把他们几个都叫来,咱们一起商量一下年后的生产计划。”
“行啊,我也想和大家聊聊。”
阿公和方唯你一杯我一杯,喝得高兴聊得开心。
盘莲在一旁看着自己的丈夫,感到很骄傲,寨里的来年生产计划都得请教三哥呢。
吃完饭,大家都休息了一会。
阿公本来说等明天再让队里的骨干过来,结果他们下午就主动上了门。
盘莲忙前忙后去烧茶、准备吃食,阿公、方唯和寨子里的骨干围坐在一起,随意的聊着。
“大家尝尝这个烟丝,这是我们队去年种的烤烟,你们提点意见。”
方唯没有马上进入主题,而是拿出来了一包烟丝,让大家品鉴。
烤烟叶经过脱水烤制,就可以变成生产卷烟的原料。当地人喜爱抽水烟袋,稍微把原料二次加工一下,就可以制成烟丝。
这几位都是老烟枪了,随后纷纷拿出了烟杆,装了一些烟丝就开始吞云吐雾。
“不错!你这烟丝的味道醇厚,没有辛辣的燥气。”
“很香,不是添加了香精的那种香味,而是烤烟本身的香味。”
“上品,绝对是上品。”
经过品尝,大家给予了一致的好评。
“老三,这时你们二队生产的?”
阿公也品尝了一下,感觉很惊艳。
“是的,阿公。但我们二队只有40亩的烤烟指标,但寨子里想搞到指标很容易,你们不妨考虑在烤烟上下功夫。
山上的梯田终究比不上山下的农田,种粮食能解决温饱就行,不如多投入副业,大家的生活才能过得更好。”
方唯在来之前就想过瑶寨的发展问题,寨子光靠种水稻肯定不行,得走出一条新路才有奔头。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山上肯定缺少耕地。其实不然,寨子里的人均耕地远超二队,只不过土地相对要贫瘠一些,种植条件没那么好。
但寨子里的土地很适合种植黄豆、生、烤烟等经济作物,所以,方唯提出来保证水稻的基本产量,大力发展副业的思路。
而烤烟就占据了其中的重要一环。
“老三,你手上的烤烟,品种很不错,不知道产量咋样?”
“这是我培育出来的新品种,亩产已经达到了500斤,未来还有增长的空间。”
阿公随后问了一下产量,他原本以为能有个亩产200斤-300斤就不错了,结果方唯的回答让他吓了一跳。
“500斤?当真?”
“阿公,三哥还能骗你不成。考虑到烤烟的特殊性,这种烤烟的种子都没有外流,可三哥第一个就考虑了咱们寨子。”
盘莲在一旁很骄傲的说道,她自己都没发现,不知不觉间她已经彻底习惯了现在的角色。
她是方唯的婆娘,所以处处都要维护对方。
“哈哈哈,别说亩产500斤,能达到亩产400斤,我做梦都会笑醒。老三,你这个主意好,回头我们就多种植一些烤烟。”
阿公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觉得还是自己的孙女眼光好,找了一个好丈夫。
“是啊,三哥,你干脆和莲妹子到寨子里来生活,队长让你当,你肯定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的。”
寨子里的几个骨干很羡慕方唯,人家不仅长得英俊,还有本事。
谁都知道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可真正能培育出良种的人又有几个?
他们觉得,别说让方唯当生产队队长,哪怕是当大队长都绰绰有余。
方唯笑而不语,这话没法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