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124章 划时代的稻种,亩产千斤不是梦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4章 划时代的稻种,亩产千斤不是梦

    第124章 划时代的稻种,亩产千斤不是梦
    晚上。
    家里做了一桌菜,阿公喊了几个人过来陪酒,差点把方唯给喝醉了。
    好在他的身体素质不一般,坚持到了最后。
    来陪酒的几个阿哥早都趴在了桌上,还是他们的家人来把他们搀扶回去的。
    “三哥,你好厉害!但以后不要这么喝酒了,喝多了伤身。”
    盘莲先是劝了方唯一番,随后就去找阿公讨要说法。
    直到阿公答应以后再也不会灌方唯的酒了,她才罢休。
    两人在山上住了一夜,第二天便返回了家里。
    成家之后的盘莲,看着更加的娇艳,也越来越能干。家里的事情几乎都是她包了,有时候还要去队里上工。
    不过这段时间不忙,她在家里的时候更多一些。
    田桂经常会过来找她聊天,有时候也会用缝纫机给两个孩子补补衣服啥的。
    这年月别说孩子了,就连大人的衣服上也经常能见到补丁。
    节后没多久,试验田就开始了收割工作。
    方唯稍微有点紧张,现在是见验杂交水稻成果的时候。
    收割、晾晒、脱粒等流程走完,统计数据也出来了。90亩杂交水稻的总产量为79110斤,平均亩产879斤。
    【采收农作物,点数+79110,总点数:220546点。】
    收获的这些稻谷,来年就是优良的种子,能保证农业生产大丰收。
    而且,这仅仅是杂交水稻的一代稻种,按照方唯的理解,未来的产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怎么说呢,亩产千斤不再是梦。
    经过筛选,把78000斤杂交水稻稻种留了下来,剩下的1110斤稻谷归入存粮,等大田收割的时候给来做大锅饭吃。
    另外10亩的各种类型不育株,分门别类进行了存放。这些不计入产量,但却是今后继续进行杂交水稻试验的基石。
    “小秀才,杂交水稻真让你弄成了?”
    得到消息的郑先发,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
    方唯马上让人煮了一锅米饭,用的正是新米,郑先发连白米饭都一口气吃下去了一碗。
    放下碗筷,他激动不已。
    “只能说初步成功了,这条路很难走,未来还有无数的试验在等着我们,但小范围试种还是没有问题的。”
    方唯微微一笑,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这一种杂交水稻的命名他都想好了,就叫做【南光二号】。
    总之他搞出来的新稻种,实际上和他个人的关系不大,能赢得荣誉和尊重,却无法给他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
    但他还是感到无比的自豪。
    “【南光二号】?也不错。走走走,你现在就跟我去公社,向徐书记汇报一下情况。”
    郑先发与有荣焉,随即拉着方唯去了公社,向徐广生作了汇报。
    徐广生稍好一些,尽量克制住了内心的激动,马上打电话向县里作了汇报。
    方唯搞出【南光二号】的消息,就像插了翅膀,很快传遍了县里的角角落落。
    第二天。
    魏光华就找上了门。
    “魏队长,我也不瞒你,【南光二号】属于杂交稻种,产量达到800斤左右问题不大。
    但是,这个稻种有可能不能留种,我必须同你讲清楚。”
    方唯没有隐瞒,他知道魏光华善于算账,到底要不要试种,就看他怎么想了。
    魏光华果然犹豫了起来,考虑半天还是放弃了试种的机会。
    反而是别的大队甚至是别的公社下属生产队,对新稻种非常感兴趣。他们可是听说了,新稻种的亩产能达到800斤左右,而且碾出来的米,口感非常好。
    比【南光一号】和【农垦58】这两种稻谷都好吃。
    于是有不少生产队做了决定,决定试种【南光二号】一代稻种。
    “第一代稻种还不是很成熟,换购比例打6折,按照1比6进行换购。”
    方唯也不是不知变通的人,现在还处于试种阶段,况且是第一代稻种,所以在换购比例上给予了很大的优惠。
    78000斤【南光二号】一代稻种,队里留了8000斤,其余的7万斤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一扫而光。
    这一次都是拿稻谷换的种子,队里进账了42万斤稻谷。加上原先的22万斤稻谷,库存达到了64万斤。
    方唯让郑虎去和粮食收购部门联系,对方上门收购,直接拉走了60万斤稻谷。
    队里进账了6万块钱,库存还剩下4万斤稻谷。
    上午。
    方唯正好在队部,唐泽带着一大群干部到了二队。
    几个队干部带着他们去了谷仓,亲眼看到了【南光二号】第一代稻种。
    “这就是杂交水稻稻种?方队长,请你给我们讲讲新稻种到底有什么不同。”
    唐泽的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大家对杂家水稻的了解不多,于是方唯就进行了讲解。
    “要说有什么不同,最直观的就是【南光二号】集中了不育株的高产特性,以及贡米的优良品质。另外,新稻种还具有抗倒伏、抗病虫害、抗旱等特性。
    现在由于实验次数不足,我们这边还不能提供详实的数据,但我所说的,可靠性起码能达到九成以上。”
    方唯也不谦虚,直接得出来了结论。
    稍后,他又一次放了大招,让领导们品尝一下新米的滋味。
    “非常不错!【南光二号】的亩产达到了879斤,这个产量十分惊人,能保持下去吗?”
    唐泽尝了几口,忍不住连声夸赞。
    同时他也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稻种的持续性如何。
    “我估计杂交水稻不能留种,那么育种的压力就很大。但只要育种工作顺利跟上,产量就有保证。”
    方唯斟酌了一下用词,给出了答案。
    唐泽点点头,直觉告诉他,对方搞出来的【南光二号】将会是一个划时代的稻种。
    领导们没有留下吃饭,呆到快中午的时候,就离开了。随后他在瑶岭公社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要求试种【南光二号】的生产队,务必要用心完成种植,为杂交水稻下一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到县里,农业局的负责人正在等他。
    “老楚,有事儿?”
    “是这样的,局里班子开了会,认为关系到全局的优良稻种,控制在生产队不合适。县里能不能考虑建设一个育种基地?我们农业局愿意承担这个任务。”
    “老楚啊,真没看出来,你们就这么急不可耐的想要摘桃子?”
    “不是,领导,我们这可是为了大局考虑。”
    “为大局考虑?行啊,既然你们农业局有这种觉悟,就自己培育稻种呗,何必惦记人家的成果。
    我可以这样和你说,离开了下塘二队的水土,稻种还真搞不出来。”
    楚湘云碰了一鼻子灰,回到了办公室。
    随即,他和副手一商量,便打着检查工作的名义去了瑶岭公社。
    方唯最近有点烦,这几天队里正在进行秋收工作,却有一波又一波的人来到了队上。
    反正怀着各种目的人都有,说来说去都是为了【南光二号】稻种。
    相比【南光一号】,【南光二号】在产量上、品质上又有了大幅提高。
    杂交水稻是新生事物,而新事物恰恰最容易出成绩。
    就在这个时候,楚湘云带着一行人到了二队。
    县农业局的领导,在普通人眼里就和县领导划上了等号,方平等人都有点紧张,只有方唯还保持着平常心。
    “方队长,你们生产队的育种工作做得很出色,局里打算给予你们一定的扶持。不过,队里的田地面积还是太小了,我考虑最好还是能有一个专门的育种基地。”
    面对生产队的人,楚湘云就不用小心翼翼的。
    他直接和方唯等人摊了牌,名义上是搞育种基地,实际上是想把方唯手上的研究成果都拿走。
    “育种基地?呵呵,那是你们领导应该考虑的问题。我们育种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队上的社员们吃饱饭,在有余力的前提下,给兄弟生产队提供一些良种。
    楚局长,我觉得有件事你可能搞错了,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不是农业专家,伺候不了育种基地的。”
    方唯直接拒绝了对方,笑话,自己辛辛苦苦搞出来的稻种,你就这么理直气壮的来摘桃子?
    他当然不会答应。
    生产队只要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足额交公粮、交征购粮、交生猪任务,别人还真管不到队里的其他具体事务。
    “哼!”
    楚局长碰了一个软钉子,很不高兴。
    “方唯同志,我可是听说你在和临县一起搞杂交水稻的研究。怎么,你的技术可以传授给别人,反而不能传授给我们农业局?”
    “楚局长,你误会了。我是说队里不会去搞什么育种基地,守着现有的几百亩土地就行。要是说到学习交流,我们欢迎农业局的同志前来指导。”
    方唯哈哈一笑,心里清楚了对方的成色。
    这位楚湘云不是啥好鸟,今后得防着点。
    楚湘云顿时没了说辞,应付完一些事情,便带队返回了县里。
    所谓的学习交流自然是一句空话,他懒得再派人,实际上根本不相信方唯会传授核心技术。
    他这就是先入为主了,其实方唯绝不会敝帚自珍的。
    上一次农业局派人来参观学习,是那些人走马观转了一圈就跑了,并不是方唯不愿意传授经验。
    “老三,你手里掌握着育种技术,就等于是抱着一只金饭碗,眼红的人可不止楚湘云一个。”
    今天方平也在现场,冷眼旁观了楚湘云的表演。
    楚湘云想摘桃子的想法根本不加掩饰,可把他气够呛。
    晚上,田桂多做了两个菜,去把方唯、盘莲两口子喊过来吃晚饭。
    吃完饭,方平拉着三弟说起了今天的事情。
    “这是难免的,之前不是有些生产队嫉妒咱们,还跑到县里去告状吗?
    大哥,我和你交个底,咱们村的水土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离开了这里,根本搞不出我手里的那些稻种。”
    “嗯,我知道,总之你要当心点,不要给别人可乘之机。”
    方平看似木讷,实际上心思通透。
    他觉得有些人不会死心的,可自己和三弟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担心胳膊拗不过大腿啊。
    方唯也没有多说,坐了一会,就和盘莲回到了家里。
    两家人现在分开过,但还是会经常在一起吃饭。盘莲跟着大嫂学习厨艺,不长时间就有了挺大的进步。
    “三哥,有些人咋这么不要脸?要不这个生产队长咱不当了,你跟我去寨子里,看谁敢欺负你?他楚湘云也一样不行。”
    盘莲并非白莲,看着是一个温柔美人,但实际上骨子里充满了野性。
    也就是方唯能镇住她,结婚以后才赢得了温柔贤惠的好名声。
    可有人欺负三哥,她的本性马上就暴露出来了,极具攻击性。
    “妹子,你可别乱来,都是工作上的事情,正常解决即可,不用走极端。”
    方唯赶紧安抚了盘莲一番。
    可以预见,要是真有一天自己躲到了瑶寨,还有人不依不饶去寨里要人,某人说不定就会把那些家伙埋在深山老林里。
    莲妹子为了自家男人,那是真敢动武的。
    “我不会走极端,天大地大,道理最大。能讲道理怎么都好说,不讲道理那就什么都不用说。”
    盘莲说完,自顾自的去洗漱了。
    方唯感到脑阔痛,自己开发出来的稻种,比如像【南光一号】和【农垦58】,历经三代而衰,怎么有些人还看不明白呢?
    随后,他也去洗漱了一番,莲妹子正在等着他。
    这年月根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天黑之后,家家户户都早早熄灯。两人新婚燕尔,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自然对那点事乐此不疲。
    清晨。
    方唯和盘莲爬起来先去洗漱,然后在院子里练了一会养生功。
    养生功耗费的时间少,动作也不复杂,习惯了之后,一天不练就觉得浑身难受。
    锻炼完,方唯去挑水,盘莲做早餐、喂鸡喂鸭还要给猎狗喂食。
    早餐是红薯粥、馒头、一小碟坛子菜、两块霉豆腐,以及两个煎鸡蛋。方唯很久都没用鸡蛋去换钱了,除了自己吃,时不时的也会犒劳一下侄子侄女。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