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亮剑:钢铁雄心 > 第132章 整顿部队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2章 整顿部队

    第132章 整顿部队
    2月17日。
    时隔多日,淮北大捷的余波仍在持续发酵,各大报社接连报道此事,就连英国的《泰晤士报》,也在最新一期的报纸上,腾出了相当大的版面,专门长篇大论的刊登此事。
    不过在绥靖浪潮下,并未在政治层面取得多么强烈的反响。
    倒是将王奉个人,推向了国际民众的视野。
    在徐州城下,曼丽小姐抓拍的那张,王奉在人群前纵马驰骋的照片,一经发出,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
    将星闪耀,英姿飒爽,白马飞驰,人群欢呼,彩旗飘扬。
    古今中外,将军,白马,鲜,凯旋归来——这种充满传奇色彩,极具个人英雄主义的事迹,永远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管外界如何热闹,王奉此刻一心扑在了重整军队上。
    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将【少壮派掌权】的决议推行下去。
    赵方远大步走进,敬了个礼,递上一本小册子:“长官,这是第59军和51军的人事任免名单。”
    王奉接过看了一眼,上面记录的很清楚,人名,籍贯,大致履历一应俱全。
    简单扫了两眼后,王奉将册子递回去:“就按照这个执行,谁有什么异议,让他来找我就好了!”
    凡是改革,必将会遇到阻力。
    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在铁腕手段之下,一点点微薄的阻力,根本不值一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新编第一军团的组建命令正式下发后,他便将内务部队安插到了另外两个军中。
    等一切稳定下来之后,再颁布人事任免决定。
    他已经和张自忠二人通好气,他们俩本就是典型的少壮派,也明白此事利大于弊。
    赵方远:“长官,后方发来电报,新一批二四式步枪,总计一千五百支,已经从库房发出,几日之后就会抵达徐州。”
    “这装备分配该怎么办?”
    若是原先还好说,带回来的两支兵团,都是自家部队,谁多点谁少点,不会引起什么矛盾。
    但现在的情况就有些复杂了。
    第59军,第51军和华北战斗群一起,被划归到一起指挥。
    按照军团架构,同在一个作战序列下,各部所需补给,应当由军团总补给站统一调拨。
    吃独食这件事,不太光彩。
    王奉瘫坐在椅子上,手指敲打扶手,心中权衡利弊。
    “把名单给我再拿过来!”
    名义上的军队编制变更权,掌握在军政部手里。
    今天能把两个军调进来,明天动动嘴皮子,就能将新编第一军团肢解的七零八落。
    兵权还是要攥在自己手里比较合适。
    赵方远再次把名单递了上去。
    王奉看了两眼,合上后说:“把这份名单重做一遍,从预备役抽点咱们的人塞过去。”
    想来想去,他还是采取了最经典的方式——掺沙子!
    掌控基层军官,将这两个军级部队,彻底同化成自己的嫡系。
    赵方远应了一声。
    按照原本的休整规划,第五战区预备兵力不足,为了能尽快恢复战斗力,不耽误接下来的战斗,也是要将自己的预备役,填充到第59军和第51军中。
    王奉:“至于后方运来的武器,优先分配给红旗一兵团,其他部队先用战区补给。”
    想要培养出真正的向心凝聚力,光靠掺沙子可不够,还得让士兵们心中有轻微的落差感。
    知道跟着谁才能吃上肉。
    赵方远继续说:“长官,这两天全国各界,陆陆续续向咱们发来了贺电,您要不要过目一下?”
    王奉皱眉,挥了挥手:“你看看得了,不用拿给我。”
    想都不用想,尽是一些阿谀奉承之言,有着时间还不如眯一会儿。
    赵方远有些犹豫:“长官,这.有一封我觉得您还是要过目一下。”
    “来自延安的电报。”
    听到这话,王奉立刻来了精神。
    延安?
    八路军?
    “拿给我看看。”
    王奉心里泛起嘀咕。
    他和八路军也算是颇有渊源,当初曾和115师一起并肩战斗,现在又和386旅联手保卫长治。
    能来一封贺电,并不稀奇。
    就连老上司阎锡山,也像模像样的发了一封。
    赵方远立刻掏出提前准备好的电报,递了上去。
    “长官请看!”
    王奉皱眉扫了一眼后,眉头皱的更厉害了。
    什么玩意?
    日共?
    【尊敬的王奉阁下,您好!我叫野坂参三,是一名日本无产阶级战士,在这里,我代表体劳动人民和所有民主力量的人民阵线,向对您和您的部下所创造出的战绩表示由衷祝贺,感谢您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此致!】
    【敬礼!】
    一封电报,看的王奉脑袋直迷糊,在这封感谢信的下方,才是八路军送来的贺电。
    赵方远凑过来:“长官,您看这.”
    将日军打的屁滚尿流之后,收到了来自日本人的贺电。
    这算是哪门子事啊!
    王奉抿了一口茶叶,心里暗暗沉思。
    野坂参三,这名老鬼啊不,同志!他略有耳闻。
    这个时间点,这名同志应该刚结束共产国际东方局的工作不久,正在日本国内搞反战运动。
    到了后来更离奇,直接常驻在延安,还创建了个日本工农学校,从事组建反同盟,宣扬和平,劝降战俘的工作。
    日共
    王奉掂量着手中的电报,不由得回想起,前世在玩游戏时最惯用的几种操作。
    签署武器租借法案,派遣志愿军,提高他国党派支持率,策划政变,搅动世界风云.
    还真是怀念啊!
    记得前世有一个梗,把钢四玩家全枪毙了,或许会错杀很多人。
    但是让他们排成一列,隔一个毙一个,肯定会有很多漏网之鱼。
    “既然是国际友人,给人家回上一封信,就说.希望未来能有机会进行合作,反正就这意思,你酌情回复就行。”
    王奉将电报放在一旁,心中并未掀起多大波澜。
    现在的日共还是太弱小了,难堪大用。
    等再过两年,日本战时经济彻底崩盘后,或许会有大作为。
    到了那时,若是野坂参三能够领悟到“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他不介意有条件的帮上一把。
    战争,不应该仅局限于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赵方远点了点头。
    王奉:“我上次送到第五战区长官部,和中央通讯社的那批照片,有回应了吗?”
    口中的照片,正是从第26旅团指挥部搜来的,关于南京大屠杀惨案的直接证据。
    赵方远咬着牙,想了想:“好像还没有,等会儿我去催一下!”
    那几张照片他跟着看过,仅是扫了一眼,便觉着急火攻心,胸中气血涌上心头。他娘的小鬼子,太不是人了!
    现在关于这场大屠杀的真相还没有泄露出来。
    鬼子捂得很严。
    城内的百姓基本上被杀了个精光,附近村镇也一一遭受洗劫。
    方圆数里,一个活人都没有!
    除了鬼子自己外,根本没人能将消息传出来。
    王奉点了点头:“照片的事你多上点心,媒体报社那边要是有什么异议,直接让他们来卫戍军营找我就好!”
    赵方远挺起胸膛,敬了个礼:“是!”
    2月20日。
    临沂的天阴沉得能拧出水来,城外战壕早被雨水泡烂,士兵们躲在掩体后,死死盯着前方。
    磨磨蹭蹭了半个多月,第二师团终于抵达临沂。
    以一个师团的主张兵力,再辅以一个野战重炮旅团,骑兵旅团,向庞炳勋军团发动全线冲击。
    战火一触即发。
    第三军团名字叫着好听,但只有五个团的兵力。
    凭借这点人,想要抗住如此猛烈的进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前不久的淮北大捷,将世界的目光都引向了第五战区。
    此时随军在徐州一带观战的中外记者与友邦武官不下数十人。
    纷纷谈论起这场阻击战能否胜利。
    有一小部分外国武官觉得能赢,毕竟淮北大捷珠玉在前,万一奇迹会再次发生呢。
    当然更多的人认为,第三军团会一败涂地。
    豪华装饰的房间内,一名法国人端起高脚杯,讥笑说:“哦,天哪!你在开什么玩笑?中国军队怎么可能会赢?他们凭什么赢?”
    “凭手里那些比你年纪还要大的步枪吗?”
    在他的身旁,站着一名英国人。
    “先前他们不是取得了一场大胜?”
    法国人笑着摇摇头,抿了一口杯中的红酒:“不过是被上帝眷顾了几天,中国军队真要是有这么厉害,也不会打的首都都沦陷了。”
    英国人皱眉,表情若有所思。
    前线战火纷飞,日军的攻势很猛,但老西北军也不是吃素的。
    庞炳勋率领麾下的五团子弟兵据城死守,敌军数日夜反复冲杀,除了留下遍地的尸体外,没有取得丝毫战果。
    冈村宁次急了。
    历史悠久,素以精锐著称的第二师团,竟受挫与一支名不见经传的杂牌部队。
    这谁受得了?
    恨不得将全部家底都压上,频频到一线督战,攻势愈发凶猛。
    第三军团抵抗再顽强,也不过才五个团的兵力,在日军一波接着一波的进攻下,渐感不支,就连向战区长官部发电,请求支援。
    2月25日。
    徐州。
    李宗仁看向桌子上摆放的几张求援电报,心中也急切万分。
    眼下汤恩伯,孙连仲所部尚未抵达,若是临沂失守,恐怕战局将会瞬间倾颓。
    叮叮叮~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李宗仁拿起话筒,那边出来徐祖贻的声音。
    “长官!第三军团要撑不住了!”
    “今天早上,日军连续三次打进城中”
    电话那头响起一阵爆炸声,直接压过了徐祖贻的声音。
    李宗仁大喊:“喂!喂!”
    过了好一阵,话筒中才再次传出声音:“长官!请求援助!”
    “临沂至关重要,切不可失!”
    徐祖贻刚说了两句话,便彻底断线。
    挂断电话后,李宗仁立马走到地图前,眉头紧锁。
    临沂不能丢!
    该派哪支部队过去增援呢?
    第89军?
    算了,保安队出身,调过去也难堪大用。
    第31军?
    这支部队马上要调到豫东,防备第五战区侧翼,也抽不开身。
    思来想去,李宗仁只能将目光放到还在休整的王奉军团上。
    手中实在是无兵可调了。
    李宗仁快步离开长官部,向一旁卫兵说:“备车!去城郊卫戍军营!”
    “是!”
    新编第一军团。
    王奉坐在办公室内,正在协调部队休整工作。
    缺额已经补满了,各类武器装备均已发放到位,就剩下加紧操练部队了。
    手下两支兵团,等级还保持在【训练有素】,这点倒是值得庆幸。
    原本他还以为补充了新兵之后,等级会下降到【训练初成】。
    至于剩下的两军,就没有什么厉害了。
    第59军勉强维持在【训练初成:2%】,而第51军则直接跌落【乌合之众】。
    没办法,第51军损失太大了,整个军只剩下不到五分之二的士兵,能重编起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赵方远站在一旁:“长官,新的名册已经做好了,已经送到后勤部队保管。”
    王奉合上笔帽,点了点头。
    目前自己手上握着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五万人。
    算上长治地区的部队,逼近七万人!
    称上一句兵强马壮,丝毫不为过。
    华北战斗群的临时编制,和另外两个军的正式编制,磨合的还算融洽。
    一支兵团在五千人左右,相当于一个旅的规模。
    这么一来,就可以很轻松的理解新一军团的编制结构。
    总指挥部下辖两个军,总计四个师,另外还有六个直属旅,以及若干直属后勤支援部队。
    咚咚咚!
    听到敲门声,王奉直起身:“进!”
    一名卫兵走进来,敬了个礼:“报告长官!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到访!”
    王奉微微挑眉,心中有些惊讶。
    李宗仁来了?
    还真是稀客啊!
    是出了什么大事吗?
    一般情况下,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哪怕出了天大的事情,也是用电报,或者电话传达。
    很少会直接面谈。
    王奉暗自思忖,隐约发现了端倪。
    “人在哪呢?”
    卫兵:“已经到军营门口了!”
    王奉看了一眼赵方远:“走,去迎接一下!”
    说罢,取下衣架上的毛领子大衣,在一众卫兵的簇拥下大步离开办公室。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