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亮剑:钢铁雄心 > 第117章 我部畅通无阻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7章 我部畅通无阻

    第117章 我部畅通无阻
    2月6日拂晓。
    参谋长岩田敬彦走出指挥所,向一线部队传达了渡河作战的命令。
    有经验的鬼子兵,早就发现河对岸的不对劲,磨刀霍霍,跃跃欲试。
    命令刚一下达,便立刻扑了上去。
    此时淮河北岸。
    第59军尚且还在此处驻守的,约莫只有一个团的兵力。
    张自忠临走前吩咐过。
    “一旦日军大规模渡河,务必尽快撤出阵地,沿大部队撤退方向转移!”
    战壕内。
    留守团长见日军有大规模集结趋势,立马感觉到了不对劲。
    “快,告诉兄弟们!准备撤退!”
    副团长知道内情,当即弯腰穿梭于战壕间:“鬼子大部队要上来了,收拾东西!准备撤!”
    “快,收拾东西!”
    士兵开始收拢身旁的弹药箱。
    “副团长,这还有两箱地雷!”一名士兵压低声音,招呼道。
    副团长走过去,将手伸进弹药箱,轻轻拨开用作缓冲的干草,心思活泛起来。
    “在走之前,把这些地雷都埋进前沿战壕里,炸他娘的小鬼子!”
    “注意点,别被小鬼子发现了!”
    士兵拍着胸脯保证:“长官放心,绝对没问题!”
    河对岸日军集结速度很快,留守团长根据以往经验,心中掐算时间。
    要赶在日军空中支援到来之前,快速撤出战场。
    河对岸虽然有上万名鬼子兵,但相较于空中,威胁程度低了很多。
    再多的人,双方中间也隔着一条河流,船只有限,过不来也只能干着急瞪眼。
    “鬼子飞机要来了!”
    “弟兄们,撤!”
    留守团长向战壕内吐了口唾沫,拿起望远镜,眼神恶狠狠的盯着河对岸,已经开始准备宣泄胜利喜悦的日军。
    不用现在猖狂,等会儿有你们好受的!
    一个团的兵力,以营为单位,交替掩护撤出淮河北岸。
    半个小时后。
    首批渡河日军,约莫一个大队的兵力,抵达淮河北岸。
    大队长头上束着樱发带,跳下船,踩在松软的沙滩上,转头环顾四周。
    心中不免有些诧异。
    整个渡河过程,大约有十多分钟,在船上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里。
    万万没想到。
    毫发无伤的就完成了渡河。
    结合前些日子的战况来看,中国军队的抵抗极其顽强,就算如同参谋部所说,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但也不应当如此.
    一名士兵跑来:“阁下!”
    大队长放下心中的狐疑,拔出腰间的指挥刀,刀剑斜指天空。
    “杀给给!”
    “冲锋!”
    鬼子兵安装上刺刀,嘴里高呼着口号,一股脑的涌了上去。
    大队长身先士卒,端起手中的指挥刀,冲在士兵的最前面。
    “杀给给!”
    前沿阵地距离河岸很近,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鬼子兵便冲到了阵地上。
    没想到却扑了个空。
    大队长跳进战壕内,头扭得像拨浪鼓一样四处张望,眼神中充斥着不可思议。
    什么情况?
    “纳尼?”
    只见眼前的战壕,都快要赶上新修建的那般干净。
    别说支那军人了,就连一具尸体都没有。
    若不是脚下的土壤,还渗着殷殷血迹,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和血腥味。
    他都要怀疑是过河时,船只被水流冲到了别处。
    “阁下!”和他一同跳进战壕的鬼子兵,从远处跑过来,想要汇报情况。
    话刚喊出口。
    下一秒,一道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袭来。
    火光中,那名朝他跑来的鬼子兵,被炸得四分五裂。
    血沫混合着砂石,溅了他一身,大队长惊慌失措,朝后方大声喊道:“停下!”
    “不要进来!快停下!”
    可即便如此,还有源源不断的士兵跳进战壕。
    耳畔爆炸声接二连三响起,在狭小封闭,人员密集的战壕内,爆炸威力相当强大。
    鬼子兵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冲击波掀倒在地。
    上窑方向。
    即便收到了渡河命令,但荻洲立兵依旧按兵不动。
    中国守军撤的太蹊跷,甚至有些诡异。
    多年来丰富的作战经验告诉他,这里面绝对有问题。
    很有可能,中国军队已经在后方做好了埋伏,就等着鱼儿上钩呢。
    但总归是要渡河的。
    一味的逃避,还怎么打到徐州?
    为了尽可能的减小伤亡,他耍了个小心思。
    让十八师团先淌过雷池,确定安全无误后,再领兵进攻,渡过淮河。
    参谋长中野拓介走来:“阁下,第十八师团已发动渡河作战,牛岛阁下催促我部,尽快渡过淮河。”
    荻洲立兵放下望远镜:“友军有什么情况?”
    中野拓介:“据来电,先头部队在过河时,并未遭到任何攻击。”
    荻洲立兵皱眉:“未遭到任何攻击?”
    “消息属实吗?”
    中野拓介嘴角露出一抹苦笑:“大致确实如此,据两军结合部的士兵所说,在渡河时,没有听到一点枪声。”
    荻洲立兵若有所思,点点头:“继续说。”
    中野拓介:“渡河之后,中国守军在战壕内埋设了地雷,先头部队损失惨重,一名大队长重伤,已转入后方野战医院。”
    荻洲立兵眉头舒展。
    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一半。
    果然。
    中国军队若是什么也不做,就连夜仓促撤出战场,才是不正常的行为。
    相较于摸不清对手的行动,可预见的伏击,并没有那么棘手。
    如果获得的信息再多些,抓住敌军的漏洞,甚至能反客为主,将第五战区主力,一举歼灭在徐州以北地区。
    “通知航空中队,加强对淮河北部空域的搜索,有任何问题,及时进行汇报!”
    “另外,命令前线部队,发动渡河进攻!”
    中野拓介:“哈依!”
    王奉所部于凌晨四点,在友军的掩护下,正式撤出淮河防线。
    截止早上七点。
    全军片刻未曾停歇,全速急行军了三个小时。
    向西北方跨过了泥河,整整移动了十四公里。
    (电影片段,取自大决战)
    王奉在山包上勒住马缰,站在高处俯瞰下方的军队,人头攒动,扬起冲天的尘沙。
    赵方远从后方纵马奔来,在山包下面停住,跳下马走到王奉身旁。
    “长官,第十八,十三师团先后渡河。”
    “第31,59军在沿途梯次设防,暂时阻挡住了日军行进脚步。”
    王奉皱眉:“电告两军,大部队打两枪就撤,将兵力分散,以小股部队游击袭扰的方式,阻敌前进。”
    “让日军以为,主力部队已经溃败,只剩小股部队在顽强抵抗。”“另外,将全部行动,告知第五战区长官部。”
    赵方远应了一声,随即说道:“长官,天已经大亮了,咱们应该怎么办?”
    王奉眉头拧在一起:“将兵力转移到附近村镇,所有士兵躲在屋里,火炮,卡车藏起来,等天黑之后再继续行动!”
    按照原定计划,第31军的撤退方向是向东北方向,而战斗群是西北。
    倘若不出大问题,第十三师团的行进速度再快,也不可能撞上自己。
    唯一担心的就是空中侦察机。
    若是被日军发现,在西北方向出现大股敌军部队。
    很有可能改变战略意图,整个计划被彻底打乱。
    赵方远:“明白!”
    上万名士兵,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浩荡行进,光是迎面扑来的肃杀之气,就足以令宵小之辈胆寒。
    王奉握紧马缰的手心,已经微微冒汗。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古枯。
    前线战况复杂,李宗仁坐镇后方,对战场的判断能力,肯定不如一线指挥官。
    为了在关键时刻,不延误战机,他便任命王奉为前敌总指挥。
    手头突然多出来这么多军队,起初是感觉很阔绰。
    起码下一场战役,不用再为兵力短缺而发愁了。
    但当逐渐掌握军队之后,沉重的压力猛地袭来。
    七万条人命,第五战区最后的精锐。
    生死皆在他的一念之间。
    “驾!”
    深吸一口气后,王奉最后望了一眼,绵延到天际的军队,纵马冲下山坡,混进行军大部队中。
    2月6日夜。
    大桃树李村。
    村庄内一片沉寂,月色之下,气氛甚至有些怪异。
    吱呀~
    “长官好!”
    王奉推开屋门,卫兵站直身子,立正敬礼道。
    赵方远拿着一封电报走来:“长官,第31军急电。”
    王奉:“什么情况?”
    赵方远:“31军下第135师所部,一路强行军,已抵达北淝河。”
    “后续部队,仍在抵抗日军。”
    “第59军下38师,轻装行军,借助卡车等运载工具,已度过澥河,前往固镇。”
    “后续部队仍在全速行进中!”
    “十八师团咬的很近,先头部队,多次追上59军大部队。”
    王奉心中咯噔一下,暗自思忖:“电告张自忠!”
    “不管用什么方法,务必佯装溃败,甩掉后面的日军。”
    “另外,电告第31军。”
    “暴露主力部队,将十八师团吸引过去。”
    下达这条命令时,王奉心中几度犹豫。
    他知道这条命令背后的含义。
    无异于让第31军全体士兵,主动跳进火坑里。
    但战场瞬息万变,没有哪一场战役,会按照指挥官最初的既定计划走。
    不断的做出改变,是最基本的要求。
    目前看来,第十八师团为了扩大战果,并未与第十三师团合力,攻击仍在有序撤退,并未显露败相的第31军。
    而是对第59军,一路穷追猛打。
    这是之前尚未考虑到的。
    赵方远点了点头:“明白!”
    “我这就去发报!”
    王奉伸出手:“等等,先别走。”
    “电告各部,即刻启程,继续向西北方向行进三十公里!”
    赵方远:“是!”
    第十八师团。
    牛岛贞雄坐在挎斗小摩托里,目光如鹰一般,环视四周。
    参谋长岩田敬彦纵马走进:“阁下,后方指挥部战报!”
    一听是后方发来的,牛岛贞雄敲了敲摩托车盖:“停车!”
    “停车!”
    驾驶员反应过来,猛地捏动刹车。
    车轮在泥土中划过深深的凹槽,牛岛贞雄跳下车,从岩田敬彦手中接过电报。
    是畑俊六发来的。
    牛岛贞雄上下扫视一眼。
    随后露出满意的笑容。
    “呦西!”
    电报的内容很多,放在周围的,就是正式组建华中派遣军的消息。
    畑俊六担任司令官,统一指挥日军,以京沪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同时,任命自己为津浦南部派遣兵团总指挥,这算是一个正式的任命。
    之前的前敌总指挥,只是口头上一说,并未下达正式的官方文件。
    也意味着,他和第十三师团的荻洲立兵,不再是同僚加协同作战的关系。
    而是真真正正的上下级指挥。
    继续往下看。
    结合津浦线战局,畑俊六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在一个月之内,向津浦南线增兵两个独立旅团。
    开辟江苏战场,偷袭第五战区侧翼。
    增兵并非毫无根据。
    据情报显示,从京沪地区撤下来的中国军队,有向徐州地区集结的趋势。
    为了做出应对,华北,华中派遣军同时增兵。
    相较于南线的两个独立旅团。
    华北派遣军决定在两个月内,向徐州战场增兵两个师团。
    以强大的兵力南北对进,抢在中国援军抵达之前,占领徐州。
    要知道,无论是徐州,还是津浦铁路,都是表象。
    帝国侵略重心并不在此。
    而是武汉!
    调动大规模兵力,进攻中国第五战区,不过是为了消除侧翼的威胁。
    为进攻武汉创造有利条件。
    本土参谋部肯定,已经占领了南京,只要能打下武汉,进而占领重庆。
    就能在短时间内,占领整个中国!
    首都连着被攻克两次,任何一个国家的民心,都遭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为了激励前线时期,畑俊六在电报中画了张大饼。
    如果第十八师团能抢在矶谷,仙台师团之前,占领徐州城。
    将来进攻武汉,甚至是重庆,都会让牛岛贞雄指挥军队,承担主攻。
    这无异于是给他打了一针兴奋剂。
    最后,畑俊六对津浦南线战场例行问候。
    岩田敬彦躬腰询问:“长官,我部该如何回复?”
    得到了正式任命后,牛岛贞雄意气风发:“给司令官阁下回电。”
    “我部越过淮河,一路前行,畅通无阻!”
    “重复,我部畅通无阻!”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