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汉吏! > 第126章 茶味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6章 茶味

    第126章 茶味
    郭解正要出手挑飞杜君敖的二尺剑,很快见识到汉使安国少季睡了南越太后,还能挑唆南越太后作乱的本事。
    “小孺子!”
    杜从母登时吓得容失色,扭动丰腴的身段,挡在安国少季的身前:“竟敢当着妾身的面,贼杀贵宾,你眼中还有没有霸陵杜氏的女君!还是说.在你眼中,妾身从来都不是你的母。”
    汉律在孝道有着严谨规定:贼杀伤父母,父母告子不孝,皆锢,令毋得以爵偿、免除及赎。
    意思是,子女故意伤害父母,如果父母前往县官寺诉告子女不孝,立即关押起来,并且不能通过买爵赎罪的方式,免除刑罚和弥补过失。
    郭解握着环首刀,朝着西南的长安方向拱了拱手,怒斥道:“今上,刚刚颁布了诏令,下诏敬老,难道你想背着不孝的罪名吗!”
    建元元年(前140)二月,天子赐年八十老人复二算,即一户里民家中有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全家免除两个人的算赋,每年少缴纳二百四十钱。
    年九十则复甲卒,即一户里民家中有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免除一人的兵役,不用参加繁重的徭役。
    杜君敖脸色铁青,盯着骑在马上指责他的郭解,险些背过气去。
    攻守怎么易形了?
    本来是杜君敖带着数百名同族和妻族,抓捕闯入榖树里的群盗郭解。
    已经给郭解定下一个群盗的罪名。
    经过郭解的一通胡说。
    犯法的人却从郭解变成了杜君敖。
    还是不孝的重罪。
    “你你.”
    杜君敖手中的二尺剑不敢刺过去,‘当啷’一声掉在地面,颤抖着指向一脸轻蔑的郭解:“贼子!血口喷人!”
    “喷你?”
    郭解脸上的轻蔑更浓:“本吏说的全是实情,今年二月,天子下诏敬老,这是闾里、乡里都知道一件幸事,汉律有着关于不孝的律法,也是实情,哪句话污蔑了你,呵,狗屁的霸陵豪侠杜君敖,不过是个不孝的卑劣小人。”
    “我你.”
    西汉的风气是轻生重死,杜君敖最在乎的名声,竟然被郭解泼了不孝的脏水,气血上涌,脸色发紫,一口气没有倒上来,竟是被气昏了过去。
    “伯父!”
    “舅父!”
    “姑丈!”
    杜君敖身边的亲族大惊失色,一个个扑了过去,搀扶躺在地面的杜君敖,着实把众人吓坏了。
    虫皇柔看向郭解的眼神,充满了敬意,同时还有一脸的不可思议。
    汉律还能这么用?
    着实是被郭解玩的样百出。
    郭解受不了虫皇柔‘柔情蜜意’的眼神,侧着脸不去看,赶紧朝着安国少季递了一个眼神。
    安国少季立即懂了郭解的意思。
    “哎。”
    安国少季故意怅然一叹:“倒不是我挑拨女君和儿子们的关系,杜君敖已经拔剑相向,几乎刺伤女君,儿子们居然不出来护着女君,不像我,我只会心疼细君。”
    郭解一脸的古怪,越听越不对劲。
    茶味十足。
    不过,安国少季的这番话却很好用。
    杜从母的美眸柔柔看向安国少季,眼睛都快拉丝了。
    尤其是最后一句细君,把她当成及笄少女,更是出现几分羞涩。
    里吏、田典等几个儿子,脸色一变,想到杜君敖拿着二尺剑刺向杜从母,心中窜出一股子怒火。
    另外,名望最高的杜君敖已经昏迷,正是争夺家訾的大好时机。
    不能错过!
    里吏、田典立即带着族人和妻族,走到杜君敖的对立面,指着里门口的杜君敖,破口大骂起来。
    “贼子!竟敢袭击家母,我与你势不两立。”
    “贼子!你眼里还没有没孝道二字。”
    “杜贼!今天定要给家母讨回一个公道。”
    郭解骑着河西马,坐的高,看的远,清楚的看到夯土里门门口,密密麻麻的杜氏族人分出来一批穿着麻布襦袴的族人。
    杜氏族人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批人,开始在里门口对峙。
    原来一团和善的族人,很快变得剑拔弩张。
    里吏身边的族人大多穿着麻布襦袴,比起杜君敖身后时不时出现几件皂绔的族人,日子清苦很多。
    皂绔的市价颇高,可以卖到八百钱的高价(敦煌汉简所载)。
    一石粟米不过百余钱,皂绔相当于七八亩田一年所产,或是七八人一年的算赋。
    郭解心中大定。
    里吏、田典身边的族人,日子清苦,争夺家訾的念头就会很强烈。
    就像郭解所预料的一样。
    田典大怒道:“家母过去是偏妻,现如今是正室夫人,我和兄长也是嫡出,凭啥要把家訾交给杜姬那个贱货,霸陵杜氏积攒几代人的家产,最终落在外姓人的手中。”
    田典知道杜君敖的想法,准备把杜姬嫁给一个出了五服的从子。
    这么一来,家产就落在杜君敖一房的族人手中。
    不会落在里吏、田典等从母生的儿子手中。
    田典故意装糊涂,按照郭解的说法,口口声声说霸陵杜氏的家产送给了外姓人。
    激起杜从母一房族人和妻族的愤怒。
    同仇敌忾。
    抢夺霸陵杜氏的家訾。
    郭解瞧着双方处在爆发的边缘,直接加了一把火,拔出二尺剑直接朝着杜君敖扔了过去。
    “舅父小心!”
    “噗!”
    “啊!”
    只可惜,杜君敖身边围着一堆亲属,没有杀死杜君敖。
    杀死了一名主动挡剑的甥子。
    郭解出手很快,没有人看到他出手,只是看到里吏、田典的身后掷出一柄二尺剑,杀死杜君敖的甥子。
    杜君敖的族人瞬间眼睛泛红,怒吼几声,纷纷拔出环首刀朝着里吏、田典杀过去。
    “啊!竟敢偷袭,杀死这帮该死的庸狗!”
    “不能放过里吏,要给甥子报仇!”
    “杀!杀光你们所有人,麻纸作坊就是我们的了!”
    等到杜君敖被刀剑相击的声音吵醒,瞪大了双眼,满脸的难以置信:“这这.”
    杜君敖悲痛极了。
    竟然看到同族相残的场面。
    对于一名族长来说是极其残忍的一幕。
    “住手!!!”
    杜君敖痛苦的大喊起来,想要阻止,却怎么都阻止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族人一个个倒下。
    还是被同族人杀死。
    杜君敖老泪纵横:“我我死后,有何脸面去见祖宗啊!”
    日中(11:15~12:00),义纵心中不安,还没到约定的时间,找到尹齐、王温舒两名列曹,又叫上一批贼捕干和狱小史前往灞桥以东的榖树里。尹齐这次带着香室街的贼捕干,连接东城墙中门清明门的一条长安大街。
    王温舒只是管辖长安狱,不过,他在长安二十八狱的名望很高,相当于一位长安二十八狱的豪侠。
    王温舒在二十八狱的名望,不亚于郭解在轵县的名望。
    二十八狱的很多狱小史听从王温舒的命令,甚至胜过管辖牢狱的狱司空。
    长安狱、上林狱的狱小史带回去猪肉、薤、大酢等肉食菜蔬,平时遇见其他牢狱的狱小史,没少炫耀。
    寺互狱的狱小史颇为眼馋。
    寺互狱曾经关押过郭解,虽说还算客气,没有动用私刑,却也让寺互狱的众多斗食小吏懊恼,更是气愤。
    上层官吏的争斗,连累底层的狱小史得罪了郭解。
    上吏从来不会在意斗食小吏,更不会在乎狱小史的心中所想。
    狱小史们再是气恼也没办法,只能找来几名年长的积年老吏,前往长安官寺找到王温舒,希望弥补底层小吏和郭解的关系。
    王温舒满口答应,趁着前往榖树里的机会,立即叫来一部分寺互狱的狱小史,一起前往霸陵杜氏居住的乡里。
    昏时(18:00~18:45),义纵、尹齐、王温舒三人带着数十名人,气喘吁吁的来到榖树里,站在种着一颗颗榖树、芙蓉、桑树的门口驰道上。
    见到惊人的一幕。
    榖树里门口,躺满了尸体,还有正在哀嚎的里民,密密麻麻躺着六七十人,鲜血染红了夯土地,时不时飞来几只老鸹(乌鸦),啄食地面的尸体。
    榖树里发生了一场械斗。
    死伤了足足七八十人!
    此处,可是京畿的霸陵邑,当是一桩引起廷尉震动的大案。
    最让义纵三人惊愕的是。
    郭解几人却是安然无恙的骑着河西马,身上没有沾染一点血迹,看来与这场械斗无关。
    义纵暗自松了一口气。
    死伤几十人在酷吏看来只是一件小事,不过,一定要符合汉律。
    任何一名酷吏罚没豪强的家产,杀了负隅顽抗的豪强族人,手中都会拿着一本汉律。
    依法办事。
    酷吏最是忌讳知法犯法。
    郭解看到妻弟义纵脸上的神情,怎会不知他的想法。
    任何抓捕都要符合汉律的规定。
    也就是一定要程序正义。
    酷吏全是熟读律法的人,赵禹、张汤更是制定法律的人。
    赵禹制定了《朝律》。
    张汤制定了《越宫律》。
    全是影响了两汉数百年的重要法典。
    酷吏遵守汉律,也是因为树敌过多,只要违背汉律,很快就会遭到无数官吏的攻讦。
    郭解轻笑道:“榖树里的里民,因为争抢家产打了起来,躺在地面的几十人,全是同族人下狠手,比本吏都狠呐。”
    义纵笑了:“看来,赵公的上计,又能多出一批粟米。”
    “郭解!”
    杜君敖一脸呆滞的坐在地面,皂练袍沾染了族人的鲜血,突然凄惨的悲鸣起来:“我要砍下你的狗头,给榖树里的族人报仇!”
    杜君敖抓起地面的二尺剑,满脸泪水,朝着郭解扑了过去。
    “砰!”
    “砰!”
    寺互狱的狱小史一直盯着杜君敖,避免刑徒突然暴起伤人。
    狱小史碰到刑徒暴起的经历,很丰富,只是瞧了一眼杜君敖,敏锐觉察到他有着伤人的意图。
    狱小史甩出铁尺的时机刚刚好,直接砸在杜君敖的膝盖,当场把他砸倒。
    “郭君,要不要把他抓进寺互狱。”
    长安二十八狱各有各的用途。
    长安狱是关押长安县寺抓捕的刑徒。
    新设的上林狱关押天子特别诏令捉拿的刑徒。
    寺互狱抓捕的刑徒,大多是擅自闯入九卿官寺、丞相府、宫门等等门禁的刑徒,还有一些中尉抓捕的刑徒。
    郭解听到一句寺互狱,明白这次过来的狱小史来自寺互狱,欣喜不已。
    他竟是染指了长安驻军北军的寺互狱。
    已经可以影响到中尉的牢狱。
    郭解也明白狱小史故意说出寺互狱的意图,笑道:“兄弟们放心,上次关押在寺互狱,与各位狱小史无关,只是因为豪强的针对,本吏怎会怨恨狱小史,兄弟们多虑了。”
    一句兄弟们。
    狱小史们吊着的一颗心总算落回了肚子,又是忍不住狂喜。
    徒手捶死猛虎的豪侠郭解。
    竟然与狱小史这些斗食小吏称兄道弟。
    狱小史们从来没有受到过这般礼遇,一个个看向郭解的目光,出现几分感激。
    “郭郭解!”
    杜君敖的膝盖几乎被砸断,疼的他喘不上气,深吸几口气,勉强缓解膝盖的剧痛,咬牙道:“杜姬污蔑了平阳公主,幕后主谋是茂陵令,你只能抓走杜姬和茂陵令,不能抓走无辜的里民。”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霸陵杜氏积攒几代人的家产落在赵禹手中。
    杜君敖继续说道:“更是不能罚没霸陵杜氏的家产,伪造书信的人是杜姬,只能判处一个城旦舂,没有罚没家产的律例。”
    他有恃无恐的看向了郭解。
    笃定保住了霸陵杜氏的家产。
    义纵、尹齐、王温舒三人皱起了眉头,知道杜君敖说的是实情,按照汉律,只会判处杜姬和茂陵令一个城旦舂。
    不能罚没霸陵杜氏的家产。
    只是
    不罚没的话。
    不就白跑了一趟。
    贼捕干、狱小史傻眼了,一个个满脸苦闷,看来家人不会有肉吃了。
    “呵。”
    郭解冷笑一声,看着一脸有恃无恐的杜君敖,蔑视道:“你真的认为本吏不能罚没家产。”
    他接下来说了一句话。
    一句罚没霸陵杜氏的理由。
    杜君敖一脸惊恐,身体抖如筛糠。
    就连义纵、尹齐、王温舒三名酷吏,听到这个理由,也是心中一颤。
    郭解平淡的说出理由。
    “你说错了,涉及到天子宗室,就不是简单的伪造书信。”
    “而是巫蛊。”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