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晋庭汉裔 > 第240章 长安之围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40章 长安之围

    元康七年二月,齐万年率大军攻占渭桥,越过渭水,各拨一万人去对付杜城与蓝田,剩余的五万人主力军,则直接到长安城北面十里处扎营。就在羌胡军抵达的同时,雍、秦、凉各州的羌胡们也在陆续不断地向赶来汇合的路上。
    长安城座落于一座庞大的高塬之上,名叫龙首原。龙首原东有铜人原,铜人原西南有白鹿原,龙首原南有少陵原、凤栖原、乐游原、神禾原,这些土塬环卫长安城,高低错落,中间又有泾、渭、灞、浐、丰、滈、潏、潦八条河流穿过,地形极为复杂。
    更别说,长安城的城防本身就极为可怕。的城墙高六丈,宽三丈,可供士卒在上方走马,城外还有数个如长信宫一般的外围宫城,可以相互支援,节节抵抗,几乎是一个锁链式的防御体系了。
    叛军进入到长安城下时,感慨万千。从东朝西望去,只能依稀看见一片连绵不绝的平原与丘陵,除去南面巍峨的秦岭外,到处都是可以耕种的良田,而且确实可以看见,有农人小心翼翼地在平原里拾掇着刚发芽的作物。
    “这里没有石头。”来自秦州陇右的胡人们握着田里的土,高声喊道。
    “是真的!田里面没有石头。”
    真是难以想象。自有农业以来,除去田里的石头,是一项必经的工作。田里面应该有石头的啊。但是,关中作为黄土高原最肥沃的部分,确实没有石头。这对于在陇上乃至河湟的羌人们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不过齐万年并没有正面进攻长安的想法,自古以来,正面进攻长安而获得胜利的战例,仅有一例,那就是李傕、郭汜领十余万凉州军大破吕布、王允的战例。但当时两军数量悬殊,凉州军的人马是吕布的十倍以上,不足作为参考。除此以外的长安易手,基本就是不战而克。
    因为长安作为中国有数的大城,城内的人口实在太多了,在西汉汉平帝时,长安的人口一度达到四十万。即使在此之后落没,依然保持在二十万人口左右。这样庞大的城市人口,是不可能单靠城内储存的粮食驻守的,现在长安的粮食基本要靠武关来运输。
    而齐万年现在要做的,只要像此前晋军打算对齐万年做的那样,把粮道封锁达到两到三个月,长安城内就会因为缺粮而不战自溃。最起码,城内的饥民也会引起相当的骚乱。除非晋军敢于出城与叛军大战,再度打通粮道,才能改变这种困境。但从眼下晋军的表现来看,他们是全然没有这个想法的。
    所以齐万年的部属是,从城南到城东,再到城北,以三面之势包夹长安。士卒们在官道上修缮鹿角和牙门,推倒周遭的民居,砍伐周围的树林,以此来压缩长安城内守军的活动空间。
    在齐万年看来,此时的长安城就是一颗即将熟透的果子,只需要静静地等待,它就会自然落入手中。
    “我曾在这座城池待过两年。”
    齐万年带着随从围绕长安视察的时候,指着这座古老的城市说道:
    “那段时间,我是这座城池的奴隶,每天迎来送往,没有人看得起我。”
    随行的沮渠遮则称颂说:“但不久之后,您将成为这座城池的主人,当年轻视您的所有人,都会跪在您的脚下。”
    “哈哈哈,”听到这句话,齐万年忍不住放声大笑,继而用马鞭指着长安,对沮渠遮道,“我可没兴趣要当什么城的主人。”
    “啊?”沮渠遮一时有些愕然。
    “真正的大丈夫,当然是要做九州万民的主人!”
    只见齐万年又调拨马头,豪气干云地指向东方道:
    “今年打下长安后,我们休整半年,等到明年,我们去打洛阳!活捉司马家的那个傻子皇帝,让天下人看看,谁才是当世英雄!”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原来齐万年在席卷关中之后,还要去攻打洛阳!
    一时间,随行的胡人们胸中激荡,无不为主上的雄心壮志所打动,继而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于普通人来说,敢于做梦的人总是比冷静的人更富有吸引力,因为没有人喜欢庸俗的生活,短暂的寿命总是让人渴望宏大,人们什么都不做,往往只是知道无能而对未来感到茫然,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罢了。当有这样一个人横空出世,点燃梦想的时候,腾腾的欲望之火就无法熄灭了。
    胡人们便以更加高昂的士气来围堵长安,探视城内守军的行动和抵抗程度,同时开始议论起主君的入洛之梦。
    可惜,城兵毫无出城之意,无论叛军如何哄闹挑衅,城内依然平静。不过,一旦有胡人上前到晋军的箭程范围内,城内立刻便会发出如雨点般的箭矢。撤退后,箭矢就又停下来了,胡人们来回试探,死了百来人,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唯一出现的变化,就是在夜晚时,城内的晋军会装备一些木筐,然后偷偷从城上缒下一些市民,让他们趁着夜色摸黑逃出去,每夜都有千余人。但此时的长安城已经被叛军团团包围,西面虽然有空档,但也有不少士卒巡逻,自然有一些百姓被抓住了。
    负责巡逻的是氐人蒲光,他向被抓住的百姓询问城内的情形。
    百姓回答说:“唉,梁王殿下说是军中粮食不多,为了保证长安不落,就在征收城中平民的粮食,每征收一批,就把人从城中放出来,让我们到城外自谋生路。”
    “大人您饶了我们吧!我们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若是在这里饿死,生了疫病,对您也没有好处!”
    这些逃出来的人当真是面黄肌瘦,说话也有气无力,蒲光稍作审视,便知道这是实情,立刻向齐万年去汇报。
    齐万年得知后,挑了挑眉毛,说道:
    “不让灾民在城里吃粮,用这种方法让他们出城,司马肜这是想把难题甩给我?”
    很显然,灾民们没有粮食,逃出来后,一旦脱离胡人的视线,必然成为关中的不稳定要素,极有可能闹事。
    齐万年对此评价道:“他想得挺好,如此又省粮食,又能给我生事。可惜,我可没有佛陀一样的慈悲心。”
    他当即下令,令全军封锁长安,将逃出来的长安百姓全部堵回去,并绕长安一圈设置栅栏。凡越过栅栏的人,一律杀死,就以这种方式,把逃出城的百姓给逼了回去。这些百姓只好又逃回长安门下,求守城的晋军将士开门。晋军士卒虽多有不忍,可军令如山,他们并不能多做什么,城门依旧紧缩,而后仍旧在夜里逼迫百姓们下城。
    如此一来,城下的百姓越来越多,进不得也退不得,又没有吃的,只能跪下来哭喊着对着城上的与栅外的两军士卒求情,希望能够给他们一条生路。这其中还有些妇孺和孤寡老人,凑在一起流泪,场面实在是过于凄凉,即使是再心如铁石的人也难免动容,并不忍直视。
    可即使如此,两军的主将依旧严令部卒堵回百姓,任由他们饿死在长安城下。
    于是长安城外、围栅之内,出现了一副惨绝人寰的景象,到处都是双目无神、骨瘦如柴的饿殍。继而有人折骨为炊,煮儿为食,最后发展为人人互食。
    谁也不会想到,在三个月前,长安市民还对晋军获胜信心满满,可三月之后,大规模人相食的炼狱景象,竟然又一次出现在关中大地上。
    但齐万年不为所动,他认为这是一种必要的代价,如果不能以此来消耗晋军的粮食,至少要摧毁晋军的意志。司马肜通过这种方法来节省粮食,最多也就再拖一个月,但自己的时间多的是,就算多拖一个月又能如何呢?
    目前所有人都认为,齐万年距离彻底攻略关中,已经是唾手可得的事情了。
    当然,也会有一些小意外,比如,负责在渭北扫荡诸郡的姚弋仲回报说,似乎有部分晋军在北地郡集结,规模似乎不小,请问该如何应对。
    齐万年的意思当然很明确,在当下的情况,没有什么比攻略长安更重要,他不想有任何意外发生,便下令道:
    “暂缓对冯翊的攻势,放一条通路出来,让他们前去河东。”
    “其余各地收缩兵力,先护卫粮道。若他们找死,不愿撤兵,只要粮道不断,等我们拿下长安,他们又能如何呢?”
    可以说,齐万年的战略眼光是极为敏锐的。他一眼就明白,眼下的当务之急是保证大军的粮道,若是真能推行下去,之后的发展就不好说了。
    但叛军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没有人能够彻底掌握全局。齐万年既然在长安前监督,后方自然也就顾不过来了。
    在连续大胜的光辉下,许多胡人也被冲昏了头脑。他们自以为晋军丧胆,必然不敢来向叛军发起进攻。而如今又是诸部各自跑马圈地的时候,这么好的耕地,若是慢了一步,就会沦为他人的,这怎么能甘心呢?所以也就顾不上收缩了。
    时间来到三月中旬,齐万年前线的粮食略有吃紧,便催促着秦州赶紧运来十万斛粮食。这件事由沮渠遮负责,他是老铁弗人,在这数十万胡人中,也算得上是齐万年的嫡系了。
    他亲自去陈仓检验粮食,沿着渭水一路看来,发现沿路的据点里并没有多少胡人护卫,也没找到多少斥候和哨兵,在抵达陈仓后,不由对负责看守陈仓的氐人李特抱怨道:
    “诸部如此松散,置陛下军令于何处?”
    李特则回复说:“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他们事先未受训练,仓促间肯定难以约束。”
    沮渠遮也知道这个道理,他无奈道:“陛下体谅大家,大家也要体谅陛下才是。我看,等陛下打下长安,少不得要好好教训他们。”
    只是如此一来,拖拉第一批三万斛粟米的队伍,仅有五千余名士卒护卫,其余的不是驮马就是一些临时征召来的民夫罢了。
    不过一般来说,五千余人也足够防御了。可不知为何,上路之后,沮渠遮感到有些心神不宁,他沿路观察,很快发现了不对之处:
    在运粮队周遭,时不时总会出现一些衣衫褴褛的人群,在粮队周遭观望,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就像是苍蝇一样。
    沮渠遮不由对手下问道:“怎么有人跟着我们,是晋人的斥候吗?”
    手下不以为然地回答道:“这些都是晋人的流民,我们去年抢了他们的粮,他们现在没吃的,就想在我们粮队后面捡些麦屑吃!大人不用管他们。”
    沮渠遮这才恍然,也就不再管这些人了。
    等到了夜里,他们抵达了郿县东二里的永康里。除了少部分人扎营歇息外,大部分人就靠着马和粮袋,直接开始呼呼大睡。只是做了一会儿梦后,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似乎脚下的地面在微微颤动。
    渐渐地,颤动发出了声响,好像是远处的雷声顺着地面滚过来。原本沉睡的胡人们,和栖息的飞鸟一起被惊醒。飞鸟扑闪翅膀怪叫着飞上了天,山中的猴群也被吵醒了,慌乱地发出悲鸣之声。
    沮渠遮和他身边的骑士,都是久经战场的人,听到这声如同闷雷入地般越靠越近,就知道那是万千马蹄踏地奔腾所发出的声响。不由得心魂惊飞,连忙舍了粮食,让骑士们团结起来准备作战。
    可他显然反应的慢了,索靖已经带兵杀到粮队面前,然后是一片火光大作。飞飞扬扬的千百个火点从天而降,一些打在四周的空地上,顿时将周围照亮。一些打在人和马的身上,人的惨呼和马的悲鸣交织而起。但更多的火矢是烧在了粮袋上,火光顿时飞腾而起,然后散发出焦香般的味道。
    原来,这是绑上了松明,点着了火的箭头。火光和浓烟围绕着胡人的马队,跟随无数的暗箭飞奔来的,是张光率领的突袭骑兵。
    在极短的时间内,这支胡人粮队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
    他们这时试图逃跑,但一边是敌人,一边是渭水,这是天然的锤砧战术使用地,沮渠遮想跑都来不及,他们徒劳地在围起来,发起了一两次冲击,然后就被占有数量优势的晋军包围,在箭雨下被射成了刺猬。(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