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汉官 > 第151章 浑水摸鱼【22】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1章 浑水摸鱼【22】

    第151章 浑水摸鱼【2/2】
    “诸位都看看罢!”
    魏府正堂,只见魏哲轻叹一声将邸报递给仆役。
    随即这封元骏精心收集而来的邸报就这样在众人之中传阅。
    说实话,魏哲看完后饶是早有预料也忍不住直摇头。
    何进这厮当真是废物,飞龙骑脸都能输也是没谁了!
    明明整个洛阳的兵马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可他却硬是让几个太监杀了。
    若不是何进猝然暴死,后面也不会爆发如此激烈的兵变。
    唉,这厮当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与魏哲类似,戏志才、国渊、华歆等人看罢亦是直皱眉头。
    甚至氏仪等人看罢之后更是大惊失色。
    “攻烧皇宫?此事当真?”
    没办法,实在是这种事情太过骇人听闻了。
    本朝历次政变虽多有刀兵相见的情况,但却从未有一方敢悍然攻打皇宫。
    上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王莽乱政期间……这简直就是王朝末世之象!
    然而魏哲却无奈的点了点头道:“此中诸事绝无虚假!”
    ……
    话说上个月二十五日,洛阳终于爆雷了。
    不甘就此等死的十常侍用计将何进骗入皇宫,直接将其乱刀砍死。
    别误会,他们不是想和何进同归于尽,而是死中求活。
    原本张让、赵忠等人想得是杀了何进之后,便直接去向何太后请罪。在十常侍看来只要车骑将军何苗接手大将军之位,那么一切危机便可消弭。
    何苗的关系本就与宦官们不错,更何况还白捡一个大将军。
    至于何太后那边就更好说服了。
    毕竟宦官本就与何太后站在一处的,反而何进是倒向士族的叛徒。
    据张让等人所知,何太后对这个愚蠢的大哥也是腻歪的不行,换上二哥何苗她说不准更开心,反正都是何家人。
    因为除去了何进这个不稳定的因素,她的权势反而会稳妥。
    不得不说,十常侍确实有两下子。
    一盘必死的局面竟然都能让他们寻到了一线生机。
    然而这次外朝的士人却从上次太傅陈蕃与大将军窦武密谋诛杀宦官的失败吸取到教训,直接用刀剑说话,不再给宦官闪转腾挪的空间。
    当意识到何进被杀之后,袁术等人便悍然率兵攻打皇宫。
    张让、段圭等人无奈之下只能带着何太后、新帝及陈留王逃亡北宫,并且同时招车骑将军何苗前来护驾。
    有意思的是,根据元骏打听到的消息何苗却在朱雀阙下被何进部曲将吴匡给斩了,所携带的兵马也被司隶校尉袁绍收编了。
    是日,两宫宦官尽数被诛,宫妃多有被侮辱者。
    “此必是袁氏手脚!”只见戏志才一脸肯定道。
    魏哲听罢却无奈的摇了摇头:“便是知道又如何?如今何氏兄弟俱死,何太后亦死于乱兵之中,何氏算是完了!”
    说实在的,魏哲甚至怀疑何太后也是死在袁氏手下。
    毕竟他们兄弟杀进皇宫尽诛宦官时,谁知道有没有另外干什么。
    而见魏哲这么一说,众人亦是点了点头。
    确实,若不是何氏全军覆没,董卓也不会如此顺利操持废立之事。
    要知道董卓是二十八日入的洛阳,结果二十九日便在朝会上提出废立之事,关键满朝文武竟然无一人站出来反对。
    最后八月三十日便在崇德前殿举行废立仪式,堪称神速。
    即便是向来稳重的国渊此刻也忍不住皱眉道:“袁氏太过了!”
    元骏亲眼所见,是太傅袁隗亲自将刘辩扶下御座,解除玉玺印绶并转交给刘协,然后扶刘协正式登基。
    没错,看似是董卓主导的废立,但在国渊等人看来袁氏才是主谋。
    至于董卓不仅仅是袁氏一力招来的,更是袁氏的门生故吏。
    在这种情况下废立天子说是董卓的主意,国渊如何能信?
    在国渊看来袁隗无非是怕废立天子的名声不好听,这才让董卓站在前面背锅。
    毕竟刚刚进入洛阳的董卓完全没有理由要废立天子。别说刘辩和刘协有多大差距,即便有这也不是董卓需要操心的。
    一个在刘宏活着的时候就敢抗命的人,能有这个忠心?
    只有袁氏,只有刚刚诛尽宦官、铲除何氏的汝南袁氏有这个动机!
    毕竟袁氏刚刚杀了刘辩的母亲以及两个舅舅。
    在这种情况下汝南袁氏除非想步霍氏后尘,否则他们决不敢再让刘辩继续当皇帝。
    这里面的道理国渊看得出,在场的其他人自然也看得出。
    故此沉默片刻之后,华歆忍不住眉头紧皱道:
    “袁氏欲为王莽乎?”
    “未必!”见他这么一说,魏哲却摇了摇头道:“董卓,虎狼之辈也,非袁氏家犬。今虽共谋废立,来日必生龃龉。此人不会甘于被袁氏操纵的!”
    这一点,从董卓强行带兵入城就能看出端倪。
    要知道若是董卓没有带兵进入洛阳,那么兵马几乎全为袁氏兄弟所章,汝南袁氏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所以在这方面魏哲和华歆等人的看法不同。
    他觉得废立天子或许是袁氏的主意,但董卓的想法也很关键。
    毕竟没有什么比废立天子更能快速建立声威的办法了!
    在废立天子之前他只是个西凉悍将,可是废立天子后他就是权臣。
    即便有人唾骂,但同样也会有人投靠,这就是威势!
    不过现在董卓的威势还不稳固,所以才会给魏哲送来封赏。
    是的,虽然朝堂封赏的使者还在路上,可是魏哲已经知道了。
    在扶持刘协登基后的第六日,朝堂……准确的来说是董卓和袁隗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要安抚四方。
    于是没有任何争议,朝堂便决定封赏幽州牧刘虞为大司马,进封襄贲侯。
    不过话又说回来,董卓与袁氏也没有客气。
    董卓升太尉,兼领前将军,加节,赐斧钺、虎贲,更封郿侯。
    本来只是虎贲中郎将的袁术也被任命为后将军。
    至于魏哲这个中平年间战功最著的边郡太守也得以被另眼相待。
    元骏在邸报中明言,朝堂这次准备在他原有食邑的基础上再增四千户,令其食不夜、不其、当利、东牟、长广五县。
    如此,魏哲便成为当下独一份的万户侯了。
    并且还准备拜他为左将军。
    虽然左将军并不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这样的名号将军,但总算也是脱离了杂号将军行列了。
    由此可见,董卓与袁氏对幽州有多少看重。
    当然,与其说是看重,不如说是担忧。
    毕竟幽州这几年从东到西几乎都在大战,武德充沛的过分。
    如今幽州虽然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了,但是谁也不敢小瞧!
    与此同时,还有一系列人事变动。
    比如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颍川名士张咨为南阳太守,陈留名士孔伷为豫州刺史,东平名士张邈为陈留太守。
    不过这些多是党人一派的布置,和魏哲的关系不大。
    他之所以招众人过来,主要是商量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至少没想到洛阳的变故实在太让人意外了,搞得国渊等人议论了好一阵子才进入正题。
    只是在恢复了平静之后,戏志才心念一动却忽然问道:“使君那边是何意见?”
    “尚且不知……”魏哲有些不确定道:“或许还未收到消息也有可能。”
    毕竟魏哲这边可是有元骏主持的“驻洛办”在通风报信。
    刘虞若是在洛阳没有特殊布置,还真未必会比他消息灵通。
    而见他这么一说,国渊想了想便直言道:“一动不如一静,君侯,此时千万莫要冲动呀!”
    戏志才闻言亦是颔首表示赞同,并且主动请缨道:“某愿为使者,替明公走一趟州牧府。”
    毕竟无论魏哲想要趁此乱局做什么,刘虞的态度都十分重要。
    见此情形,魏哲略作沉吟便点了点头。
    只是让魏哲没想到的是,戏志还没有从蓟县回来,他便收到了来自曹操的信件……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