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332章 岳飞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32章 岳飞

    第332章 岳飞
    黎元五十七年。
    此时的大宋。
    铁路最西已经修到了凤翔府,最北,也已经是修到了辽东以北。
    随着这两条大动脉被修建好了后,像是一些支线,也正在陆陆续续地完善着。
    铁路所带来的运输优势,无疑是巨大的。
    比如说如今要是西边发生了战事,从开封调兵、调粮到凤翔府,如今最快三五日的时间,便可以把成千上万的士兵,以及几百万斤的粮食立刻调往前线。
    这速度甚至不比驿站的紧急公文传递来得慢。
    而且,接下来不管是赈灾,还是征收当地的赋税运至幽州,也都变得轻松了许多。
    期间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路上粮食的减损,都可谓是降到了极低。
    在铁路是如此完善的同时。
    在大宋的东边沿海。
    成千上万的富人、穷人,也是把钱,还有人力,都投入到了造船,以及出海当中。
    当有人从海外赚取到了第一桶金以后,这剩下的人,自然也是毫不犹豫地,也想要分一杯羹。
    都这么多年过去了。
    海上到底安不安全,能不能获得巨大的利益,都已经是得到了验证。
    尤其是像三佛齐这种,别的不多,就黄金、香料多。
    而自己又不怎么生产瓷器,丝绸,还有铁器的。
    双方便可以各取所需。
    像广州,这铁器的生产、贸易,就正逐步蓬勃地发展。
    当然也有一些宋朝的商人,盯上了粮食贸易。
    毕竟人没了其他都可以,但是没有吃的,则绝对不行。
    而想要进行粮食贸易,就必须要拥有更大的船,这回报才会高。
    于是……
    民间也是开始把船造得越来越大。
    码头、港口处。
    不少市民,都喜欢凑热闹,看谁家的船造得更大更结实。
    虽说粮食贸易的回报率远远不如香料贸易。
    但是……
    在香料被官府大部分垄断了的情况下,这运粮食,也能赚一点钱。
    尤其是把粮食卖到北方去。
    卖给高丽人。
    这一年。
    高丽这边,赵衡也被这日益增长的人口,以及越发减少的粮食,给困扰到。
    为了更好地发展高丽。
    他不得不组织人下海经商。
    书信,也派人送到了赵昕的手上。
    因为他爹爹最擅长弄这个了。
    赵昕给他的答复则是……
    高丽发展潜力有限,小宋岛目前还没有人去,大宋,也缺乏那个余力去开发,你跟你兄长谈一谈,看看能不能把小宋岛归入到高丽的名下吧。
    然后赵衡便派人去找了赵哲。
    赵哲也不差那么一个岛。
    关键还是一个完全没被开发过的岛屿。
    因此……
    赵衡也是得到了小宋岛。从这一年开始,往岛上驻扎军队,移居百姓。
    而相比起赵衡的拮据,在日本的赵熙,却一点都不需要土地而发愁。
    只不过……
    这不发愁是不发愁了,但日本物资缺乏,远远无法与大宋比,这也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倒是使得赵熙不得不把那些银矿都挖了出来。
    大量的银子,被用于与大宋的贸易。
    商人们,只能说也愿意去做交换。
    虽说现在大宋大部分地区,都已经用上了纸钞,好像银器并不是那么地值钱了。
    可说到底,这银也是一种商品,也还是有用的。
    拿来给女人、小孩做首饰,做酒壶什么的,反正就是一眼就让人觉得高大上档次。
    另外……
    如今的日本关东地区,也逐步被开发了起来。
    听闻自己爹爹已经打到了印度去。
    赵熙也感觉,自己是不是许久都没跟自己爹爹联系了?
    完了……
    便把最近一些困扰在他头上的事情,都写信告知赵昕。
    这大儿子不成器,二儿子,倒是颇有自己的风范,这怎么搞?
    赵昕回复的是:自己去翻史书。
    到了这年……
    赵昕的一些妻妾,也陆陆续续地,就生病去世。
    只可惜……
    赵昕走不了。
    这一个个的,都算是高寿。
    当得知自己有一个妃子病逝了以后。
    赵昕也不得不感慨,大宋的黄金发展期,或许就要慢慢地终结了。
    当然!
    到底是继续走向繁盛,还是走向衰弱,这还是要看这后世之君,到底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水平。
    然后交趾这边……
    紧接着,便向大宋太子赵哲,报告了自己国君驾崩的消息。
    让人没想到的是,最快驾崩的,竟然是自己的庶长子。
    真腊这边一听说赵宏去世后,立马便有人开始反叛。
    要知道真腊也是一个拥有着数百万人口的国家。
    至于你说隔壁的蒲甘王朝怎么看……
    蒲甘王朝现在也在大力地发展航海,到底是真的为了经商,还是为了攻打三佛齐,又或者是朱罗,那就不好说了。
    赵昕这一年,便收到了奏报。
    蒲甘王朝如今已经换了一位皇帝,名叫阿隆悉都,这位年轻的皇帝,显然并不太愿意再给三佛齐纳贡了。
    这也使得,赵昕不得不去信给对方。
    要求对方撤销他们的海军。
    阿隆悉都是蒲甘王朝孟人出身,他的母亲,是孟人的公主。
    而此前,赵昕又血洗了孟人的老家,他当然有理由为自己的族人报仇。
    看到了赵昕的信后,阿隆悉都直接把赵昕的使臣给杀了。
    完了,接下来直接带兵,袭击三佛齐的港口。
    黎元五十七年冬末。
    年轻的阿隆悉都便是带着二百余艘战船、以及商船,带了三万余士兵,去攻击三佛齐。
    赵昕这边由于太远了,一时间,倒也难以顾及。
    不过好在……
    三佛齐这边的作战能力还是不弱的。
    当赵昕看到了三佛齐这边的信件的时候,三佛齐跟蒲甘王朝的战斗已经落下了帷幕。
    只见蒲甘王朝三万余士兵,连三佛齐的一个港口棱堡,都攻不下。
    蒲甘王朝有部分的士兵,通过小船,倒是确实登陆到了岸上。
    只不过……
    这些人刚刚上岸不多久,就又被三佛齐的士兵给推入了河里。
    只能说……
    三佛齐有一定的财物上的损失,但总体而言,还可以接受。
    然而蒲甘王朝都这样了。
    三佛齐接下来自然也不能惯着。
    老四给赵昕写了信,要么皇祖父你去,要么他去。
    赵昕则是安排了朱罗这边的人去。
    与此同时……
    看看能不能从大宋的大理出兵。
    因为从南到北,太远了。
    如果是南北夹击的话,说不定会好一点。
    于是……
    到了黎元五十八年。大宋这边也是开始征兵。
    此时……
    一个叫做岳飞的,报名参加了这一次的征兵。
    主要是身强体壮,能挽弓三百斤,开腰弩八石,这要是不去打仗,可惜了。
    甚至……
    这个名叫岳飞的,一直都很想加入到黎元军当中。
    只可惜……当年他父辈在河北过得还行,结果便是错失了一个可以直接加入黎元军的机会。
    岳飞到过许昌,也见过那个巨大的纪念碑。
    ‘天下黎元’,四个大字,可谓是震撼人心。
    至于黎元军的精神,更是让他心中热血翻涌,久久不能平息。
    该说不说,赵昕当年所立下了那块碑,如今已经成了大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这些年,赵哲也有对其进行扩建,还有修缮。
    主要是……
    这对赵哲来说,也是受益的。
    有着这个碑的存在,能让黎元军的保质期比其他军队,都要长上许多。
    黎元五十八年。
    大宋开始征兵,并且向大理集结军队。
    蒲甘王朝自然也有派人到大理去,去打探消息。
    当得知大宋已经准备向他们宣战后。
    这内部的官员什么的,也都开始慌了。
    这就是年轻新君不靠谱的地方啊。
    你没事招惹三佛齐做什么!
    你难道不知道,现如今我们已经被大宋给从四面八方给包围了?
    不过这一场仗,等到真正开打的时候,也已经要算到黎元五十九年去了。
    这些年。
    大宋的科研逐渐地陷入到了瓶颈期。
    归根结底,最大的障碍,应该还是没能得到橡胶。
    因为没有橡胶,就不好制作电线。
    没有电线,就不好跨越到电气时代。
    当然!
    也并不是说,大宋就没有对电有研究。
    只是……
    受限于材料,目前的大多的电气的实验,也只能是停留在实验,而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应用。
    还有对石油的研究。
    如何才能做出合成橡胶,只能说,也是碰壁了无数次。
    因此到了黎元五十八年。
    赵昕也是琢磨着,要不要在海外建立一个研究院。
    因为在大宋本土,石油的产量是极少的。
    这有点不便于研究。
    当然!
    在这之前,首先还是得让人去进行探测,像是三佛齐,又或者是蒲甘王朝,到底哪里有石油。
    赵昕一开始只隐约地记得,大概在蒲甘王朝,应该有。
    却是不知,其实像是在真腊,还有三佛齐,也有。
    当闲下来后。
    赵昕便给赵哲写了信。
    希望赵哲可以发动一下科学院的人,看看谁,愿意到三佛齐去做石油探测、开采以及加工方面的研究。
    赵昕自己的话……
    等索兰吉这边的事情稳定下来后,他估计怕是也要回三佛齐去。
    因为赵昕感觉没有自己的话,一些事情,还真不好办。
    黎元五十八年。
    经过赵昕这么一提议,立刻,便有三百多人报名参加了这一项的研究。
    倒不是说,他们就不怕死,不怕这茫茫的海洋了,只是……
    相比起在这混吃等死,他们如今却是更希望能探索这个世界的一切构成。
    现如今……
    更别说,估计还是官家亲自带队。
    自然!
    这报名的人肯定也就越多了。
    有一部分的人,已经研究出了柴油机。
    可你这没柴油,那也白瞎。
    大宋西北地区虽说是有石油的,但是那些石油,都是西北百姓用鸭毛、鹅毛,一点点地从地上蘸取的。
    产量可谓是极低。
    若是能从海外找到大量的石油的话,那这柴油机,今后可以应用的场景也就更加地广泛了。
    同时……
    那些研究飞机的人,也需要柴油机。
    因为蒸汽机太过于笨重,要想飞机可以飞得起来,非得更加轻便的柴油机不可。
    黎元五十九年。
    三百多人的研究团队,便被赵哲安排海军护送到了三佛齐。
    赵昕在得知了后,也是先让他们去探测三佛齐当地,有没有石油。
    说实话!
    石油到底是在什么地方才会有,他们现在可谓是知之甚少。
    不过好在……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洛阳铲,也不缺乏能够打井盐的工具。
    赵昕就知道,最原始的石油开采,其实就跟开采井盐差不多。
    当然!
    如果可以的话,还是直接动用蒸汽机,搞个钻头,这样更快。
    先让他们自己琢磨吧。
    三百多人到达三佛齐后,自然也是被老四热情地款待。
    得知三百多人此行的目的,老四也是组织起一些当地人,给他们开路、带路。
    不过三百多人,倒是也不急于这一时。
    反倒是对这三佛齐这样的国家,感到一阵阵的惊叹。
    比之大宋的木质建筑,这里的石头建筑,可谓是真的令人瞩目。
    这些年……
    三佛齐也开始尝试修建了不少的骑楼建筑。
    就是底下有行廊,下面可以当商铺,上面可以住人。
    像是这种建筑,最是适合多雨又晒的地方。
    当天气太热的时候,行廊可以拿来遮阳。
    而下雨时,又能给行人避雨。
    而且下面经商,上面住人,一点都不耽误。
    三百人一问才得知,这又是官家给想出来的。
    这确实是不错!
    以至于有一些来自广州的商人,都打算把这种建筑风格,给抄回去用。
    赵昕接下来,也是尽可能地把政事,都交给老三吧。
    等索兰吉的婆罗门、刹帝利们什么时候适应了,稳定下来了,他便撤了。
    而且……
    他终究是要给老三让一让位置的。
    还能测试一下,如果他不在了,有没有人会造反。
    五十九年。
    秋。
    大宋开始从大理出兵,从北边进攻蒲甘王朝。
    然后……
    朱罗这边。
    也在这年的夏季,便已经是攻陷了蒲甘王朝南部的港口码头,向北推进。
    西遮娄其王朝也派大军参与了这一次的征战。
    只不过……
    这好像打的不是蒲甘王朝,而是将来的自己。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