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光宗耀明 > 第420章 大明搞事要欠条?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20章 大明搞事要欠条?

    第420章 大明搞事要欠条?
    游牧各族与农耕汉民的矛盾已逾千年。
    不仅大明如今有这个实力,汉、唐,都有这个实力打败草原上的强敌。
    但无法彻底消灭,也无法持续治理。
    生产力水平达不到,交通和气候因素决定了历朝历代都只能解决一时之患。
    现在朱常洛开始给出属于他的解法:趁凛冬将至、大明科技将突飞猛进,真正让他们依附并融入进来。
    因而此刻他确实是称职的长生天汗。
    逐水草而居的迁徙模式给草原各族都带来了深刻的底层问题,因此影响到他们的组织形式。
    因为不定居的子民,想向他们收起税来要比大明难多了。
    收税是涉及到清查和计算资产、收了税之后还得运输的。
    一个个小部落,每个季节、每一年,都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建立地位的汗庭,怎么向这些小部落收税?
    所以最终才实质以部落联盟的形式存在,实际上无非是暴力抢掠之后的妥协状态。小部落的头领象征性地上交一定的保护费,汗庭自己则凭借地位和武力拥有规模在前列的族民和军队、拥有最好的草场。自给自足之余还能收到其他臣服部落的保护费,这就够了。
    再更进一步,强悍的大汗能够通过盟会、联姻、战略规划等种种手段带领各族从外部获得更多收益。
    极端成功的状态便是成为中原的主人,拥有更多可以奴役的人口和可以支配的财富。
    但他们的底子一直没有变多少,那就是:冷兵器时代,战马和骑兵这种强势力量是草原部族的立身之本。只要马儿仍然需要以逐水草而居的方式来蓄养,他们就只能采取部落联盟的形式。
    定居下来,后果很严重的,想一想后来沉迷于享受的大元。
    怎么在定居了之后继续保持着对麾下中小部落的强大武力压制?
    “朕只是提出这个想法,你们再细细思量吧。”朱常洛当然不必在这里就逼着他们做决定,“赈济不是长久之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终仍是你们这些王汗为部族找到出路。朕交好各部,大开边贸,情形已经比过去好多了。你们只要是在探求出路,朕都愿意施以援手。”
    他一点都不用着急。
    不论是生存压力加剧之后他们互相之间的摩擦更激烈了,还是他们有人转过弯来开始定居为大明构筑的工业商业贸易体系打工了,对大明都有利。
    他们如今唯一做不到的就是打大明,来敲大明竹杠。
    那不就是稳如泰山?
    艰难的时局催人老,兴许是在草原上风吹日晒,二十岁的林丹巴图尔看起来比三十岁的朱常洛还要苍老一些。
    他看着朱常洛,而后端着酒杯站到长生天汗面前,行礼之后说道:“白灾以后,我和岱青台吉等族中长者都商议过了。有些问题,还想请睿智的长生天汗为我解惑。”
    朱常洛指了指一旁:“坐下来,慢慢说。”
    林丹巴图尔确实正在尝试改革、凝聚部族力量。
    但是组织形式、税制、权力分配、牛羊马匹和煤铁这些关键资源的生产组织、和大明的边贸、卫护部族安全的军队……方方面面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此刻他没有先思考定居还是不定居,只是拿这些方面的问题来请教朱常洛。
    而朱常洛并不藏私,尽量站在他们的立场来思考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见解。
    “风俗信仰不同,你们族民面对各种问题的脾性也不同,朕说的不见得对。”朱常洛以这样的话结尾,“只不过朕认为有些道理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譬如打打杀杀,最终无非也是为了利。若是有的别的法子获得利益,一家也好一族也好能够繁衍生息日益壮大,谁又真的非得拿命去拼呢?”
    林丹巴图尔望着面前的篝火出神。
    从辽东大败而归之后,他知道部族里的士气和心气被打没了很多。
    草原上的勇士愿意跨上战马南下抢掠,那是因为过去是胜多败少,总有所得。只要能安然回到草原,不仅掠夺甚多,有些战死同袍的妻儿等等也能被他们得到。
    然而现在打不过了。
    大明的火器比以前更令人畏惧。战马狂奔、骑兵突袭,以前足以让大部分汉军畏惧不已甚至溃散,如今却会在接敌之前就像被割的草一般倒下不少。
    若是拼命而难有所获,以后还有那么多草原儿郎敢拼命吗?
    大明就此止步,不再对他们赶尽杀绝,反而换上了一副友善态度,其实也让他们无从着手。部族之内现在最大的矛盾反而变成了煤田、商队堪合的争执。
    他沉默不语,布扬古却有些担心地问这问那。
    如果察哈尔、科尔沁都筑城了,大明的商队直接过去,他们怎么居中获利?
    尽管长生天汗此前就说大家都要找到利润平衡点,可他们还是希望维持现状。
    “大明需要多少物资,你心里清楚明白吗?”朱常洛只对他说道,“凭岭南女真那一部分输运能耐?那还是辽河运不完的。将来太平了,繁衍生息,人丁越来越兴旺,需要得更多!大明商队若愿意走远一点,更低一点价格购买一些货物,只要各部算了帐觉得除去输运成本之后还赚得过来,那就是你情我愿之事。”
    说罢挥了挥手:“何况,朕这个提议,恐怕他们也会心存顾虑,不这么做。慢慢来吧,各部族之间的忌惮、旧怨,不那么容易消弭。总之一句话,这确实考验你们的眼界和能力。朕和大明虽然确实成了北疆变数,但变就是变了。如何应对,便是你们作为头领的课题。”
    于是就只是继续喝酒吃肉,欣赏歌舞。
    作为“保留曲目”,后来朱常洛又高歌了一遍《鸿雁》,显得洒脱从容而悠闲。
    然而林丹巴图尔又是从中听得心有戚戚。
    他真的很羡慕那一位有这样的从容姿态。说是提议,不如说是希望。长生天汗对各部有希望,各部可以不朝这个希望走吗?
    想都不用想,大明皇帝对草原的希望当然是有利于大明的。
    可草原诸部没办法回避一些问题,比如不知今年、明年、将来什么时候又会到来的白灾。
    无法凭武力从南面掳掠土地、人口、物资了,只能通过边贸,那到底该怎么做?
    短短的避暑相见期间,这些事情不会立即有定论。
    而朱常洛原本计划在这里呆上个把月的,结果在见到草原诸王后的第三天,御驾就不得不匆匆启程,最快速度赶回京城。
    开春后本已大好的皇帝生母忽然再度病发,而这一次病势更为迅猛沉重,恐怕时日无多。
    ……
    对朱常洛来说,既然王太后的身体已经康复了,他又惦记蒸汽机的研发进度,并且想借助去年冬天的白灾让草原那边也有些改变,于是才决定了这一次行程。
    谁料王太后再次病重,让他心里再添愧疚。
    好在赶回的时间颇为及时,王太后人还在。
    但御医们的态度和神情表示:只是时间问题了。
    此后自然就是朝野的等待煎熬。
    谁都知道皇帝是中断了避暑行程回来的,也知道那是皇帝生母。
    国丧恐怕免不了,皇帝的生母一旦离世,皇帝的心情能好?
    朱常洛深居简出,朝政大体上由诸相主持着。
    林丹巴图尔等人也踏上了归途。
    夏日里的草原当然葱翠,望着都是欣欣向荣景象。越是如此,越是显得冬日里白雪皑皑的残酷。
    他想起长生天汗启程回京前对他的特别嘱咐。
    那一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朕知道你有抱负,这很好,说明你把族人和部族将来放在心里。回去好好想一想,想好了,写信递到京城。今年冬天的天气不知道会怎么样,不论如何,朕命商队先拉尽可能多的物资到庆州,你拿不出足够多的货,打个欠条也行。”
    那时候,长生天汗确实像是一个和蔼的父兄,关心他的处境。
    虽然仍不是无偿给他,但如果只用打个欠条……好像也是格外的恩德了。
    林丹巴图尔就是不知道这欠条打不打得。
    然而只要一想到大明的九雷铳,如果他们非要端着九雷铳到漠北搞事,难道一定需要有欠条?
    现在长生天汗的母亲病重了,可能就此离世。
    难道一直认为他会和前不久那样和气?要知道,两年多以前,他是多么咄咄逼人、兵锋凛冽!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