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莫岩,诺贝尔文学奖?(6k)
第523章 莫岩,诺贝尔文学奖?(6k)“是这样,电影怎么拍,能让观众快速理解剧情,进入故事中,其实是商业电影很重要的一环。
最好就是第一幕就把主线交待清楚,让观众对后面的剧情有所预期。
如果导演和编剧能出人预料,在后面剧情里创造出让观众觉得新奇的剧情,就更好了。
而国内的很多前辈,因为是文艺电影出身,讲故事喜欢收着,也喜欢慢慢的通过故事,来展现人物内心情感。
一些镜头、打光、和色彩,都能够作为表现人物的工具,因此老一代导演们往往在这方面,水平特别高。
这实际上,和商业片是完全不同的逻辑。”
陈凯鸽蹙眉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在镜头、色彩、打光上努力,反而是错的?”
“当然不是,我不也在尽量的学,而且我的电影里,不也在用这些技巧么。”
陈麟风看着众人道,“我说的是思考出发点,和擅长方向的问题,各位都擅长讲人物,讲情感,但不太会把故事讲的简单易懂又吸引人,这我应该没说错吧?”
张一谋闷声道,“是没你会讲故事。”
如果别人这么说,那肯定是不服的,但面对眼前这位,有话也变的没话。
陈凯鸽眉头紧皱,“小陈你继续。”
“我觉得吧,几位对于导演技法的水平已经非常高了,讲故事这块,又一时间不好扭转过来的话,不如扬长避短。”
“如何扬长避短?”
“这就要说到张导刚拍的片子了,想一个好故事不容易,这放到谁身上都一样。”
在众人“说这话之前先看看你自己”的眼神中,陈麟风不慌不忙的说道,
“而历史中,好的故事,精彩的历史事件就太多了,只要别自己乱发挥,按着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稍作改编,很轻易的就能出个好剧本。”
陈麟风这样建议,本心还是想让这些导演别太快落伍。
至少拍出一些能看的电影来,丰富一下观众的观影选择,别让一大堆纯烂片占领市场。
更高追求就是,万一这些导演真焕发第二春,在历史题材上上手了,也多是一件美事。
陈麟风还挺希望这些导演都支棱起来的。
群星璀璨的时代,陈导皓月当空,总好过陈导脚踢敬老院,或者时无英雄,使陈导成名之类的。
心里想着这些有的没的,陈麟风提议道,
“张导擅长大场面,因此他拍了历史战争题材,那陈导呢,你不如也从自己擅长的入手。”
“我擅长的?”陈凯鸽陷入深思。
“我举个例子,《霸王别姬》是通过程蝶衣等人的人生经历,来反映历史变迁,以小衬大,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历史题材的作品。
那么咱们换个时代,比如通过李白一生的境遇,来反应盛唐由盛转衰的历史,或者换成汉末、南北朝、两宋之交等等。”
“华夏历史中有太多的精彩,这不就是天然的素材库吗?”
陈凯鸽听到陈麟风所举的例子,倒是心中一动,但他很快想到,自己之前拍过《赵氏孤儿》,就是历史事件,可还是没有取得想要的成果。
他提出这个疑问,让陈麟风有些无语,不等他回答,冯晓刚就开口了。
“你那《赵氏孤儿》问题太多了,不说别的,光是叙事节奏就很乱,前面太紧,后面又太散,赵氏子长大的剧情,根本没必要下笔墨。”
陈凯鸽脸色就是一沉,他有点接受不了被冯晓刚这样评价。
然后陈麟风就接口了,“确实是这样,元杂剧《赵氏孤儿》就是把故事重心,放在门客程婴拯救赵氏子上面,后面赵氏子长大然后复仇,就是一笔带过。”
“我觉得你当时拍这个故事,要么如元杂剧版本,以程婴的视角展开,详述这段历史。
要么以赵氏子展开,描述他的复仇,程婴的故事,就作为背景。
两段加一块,就有点节奏失衡,前面描写的不够详细,后面又有点儿戏。”
这话一出,其他几人皆点头,是这个理。
“而且《赵氏孤儿》的故事有点老了,为主公的孩子,牺牲自己的孩子,今人是没法理解的。”张一谋难得提点了一句。
“没错,这个故事在现代,天然不利于宣传。
虽然陈导你在程婴交换婴儿的那段,其实做出了符合现代的改编。
但大众因为对‘赵氏孤儿’这个故事本身的印象在那,很多人是不会特意关注你怎么改编的。”
几个导演一顿剖析,把《赵氏孤儿》这部电影失败的原因,明白的讲了出来。
陈凯鸽静静的听完,心里也有些认可。
当然,他面皮薄,是不可能嘴上承认的,也就面对眼前这几位,才能好好听着。
“小陈你的意思我懂了,也就是说,后面我可以从历史中取材,然后找人出剧本?”
“嗯。”
“那到时候,能请你帮我看看剧本吗?”
“嗯……也行,不过我看过之后的剧本,陈导你可别后面又使劲的改啊。”
让他看剧本,其实就是改剧本加名字的另一种说法,此前帮张一谋看剧本,就是这样。
“那不会。”
陈凯鸽不吭声了,他开始想,自己应该选用哪段历史,哪个故事。
然后,他就想到了小陈此前说起的,盛唐由盛转衰。
这个时代,应该可以讲一讲。
张一谋说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国人都有的盛唐情节,总可以了吧。
陈麟风不知道大陈已经有了想法。
他注意到了一件奇怪的事,那就是江文,今天出乎意料的沉默。
于是陈麟风问道,“江哥,你今天咋回事,这么安静?”
“唉,你不知道,我正在发愁新电影的剧本呢。”
江文叹了口气,少有的露出忧愁。
自从《让子弹飞》之后,就打定主意要拍民国三部曲,新剧本出来之后,他突发奇想,将其拿给没怎么看过电影的人看,结果不出意料的得了个“看不懂”的回答。
冯晓刚甚是奇异,“这怎么学起白居易了,你不一向不在意这个吗?”
江文瞄了他一眼,本不想说,想想在场的都是水平不低的导演,也不怕丢人,遂提了一下。
以前是这样,但《让子弹飞》之后,就有点不一样了。
尤其和小陈在一起聊天次数多了,有句话他深以为然。
“想要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思想,最好通过别人能理解的方式来阐述,不能太骄傲。”
尤其小陈以教员举例,言说这位写书,都是用大白话,生怕民众看不懂,你江文何德何能,比教员还骄傲。
这话说出来,让江文心里多少有点变化。
虽然加私货的想法不变,但如能像《让子弹飞》一样,有更多的受众,也是好的。
可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才发现,如何写的让别人好理解,又不会过于浅显,像是《让子弹飞》那样,也不是件容易事。
冯晓刚听的满脑子问号,“简单讲故事不就得了,考虑这么多的吗?”
江文、张一谋、陈凯鸽齐刷刷的瞥了他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得,我就不该多这句嘴。
日常被看不起的冯晓刚自闭了。
“你这样,先去掉所有隐喻和私货,把故事主体拆出来,看是不是个逻辑完整的故事。”
“这是民国那个‘阎瑞生案’?你这给改成啥了呀,不行不行,故事得大动。”
“……”
随后,几个人听江文讲述新剧本的内容,然后尽心尽力给他出谋划策。
就连冯晓刚也时不时插句嘴。
几个导演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互相帮忙的模式,俨然成了一个小圈子。
一起坐着聊了大半天后,大家各自散去。
回到家。
沙发上,刘茜茜半躺着,怀里还抱着小云喵,一人一猫在聚精会神的看电视。
“看的啥,这么精神?”
陈麟风往电视的方向一瞄,发现是华央台的《汉字书写大会》,应该是龙麟出品的节目。
刘茜茜看的认真,只回头瞅了一眼是自家老公,就又扭回去。
电视上,主持人出题,让参赛选手写“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云想衣裳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几句。
都是带有一些生僻字的古诗词,但又不太难,应该是刚起步的初级难度。
刘茜茜一听主持人出题,连忙自己也开始写写画画。
陈麟风往前走两步,才发现沙发上还放着个本子,茜茜拿着根笔正用心写着呢。
看本子上都已经写了不少了。
陈麟风也不打扰,就坐在茜茜身边,津津有味的看起来,只是把小云喵给抱过来,放自己腿上。
小云喵动都懒得动,依旧将自己窝成团,看着电视上绿绿的动静。
陈麟风抚摸着小云喵的肚子,想着自家的猫快10岁,应该是个老猫了。
怪不得这两年,越来越安静。
想到这里,他有些惆怅的叹了口气。
那边,刘茜茜刚对完答案,基本全对,她开心的拍了拍手,随后改变了一下躺姿,枕在陈麟风的大腿上。
顺便慵懒的问了句,“你不是和几个导演聚会吃饭了么,聊的怎么样?”
小云喵被挤开,骂骂咧咧的“喵”了两句,随后跳开,找到自己的猫窝,卧了上去。
陈麟风的惆怅情绪一下被打断,笑了笑道,“还好,就是正常聊聊接下来要上映的电影,或者以后要拍什么片子。”
他大概提了提,然后突然想到徐可新电影的事,“对了,徐可导演起意要拍一部仙侠题材的电影,想问你有没有兴趣。”
“演仙子类型的角色吗?”
“嗯。”
刘茜茜想了想,还真有点兴趣。最近看的电视节目,不是《蛮荒时代》这种上古神话题材,就是《汉字书写大会》这种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多少勾起了一些类似的心思。
在一起这么久了,陈麟风大概也能明白她的神情动作都代表什么意思。
看她有所意动,陈麟风道,“那等徐导剧本写出来,咱们就看看?”
“嗯……也好。”
聊天的过程中,电视上的主持人已经开始继续出题了。
刘茜茜“呀”的一声,又拿起本子,开始写写画画。
“哎,茜茜,你这个字写错了。”
“别说话,你让我自己来。”
“……”
陈麟风和刘茜茜在家里岁月静好的时候,国内电影市场逐渐开始了国庆档的争斗。
但说起来,今年的国庆档着实有些乏善可陈。
除了《一九四二》,剩下的几乎都是烂片。
这反倒让冯晓刚一家独大了起来。
《一九四二》的首映礼陈麟风去参加了。
当初几个导演都提了意见,最终的成片,和前世版本差别不小。
整部电影看下来,惨烈的剧情没怎么减少,反而还多了一些,故事的内核从经历苦难,多出了些故事主角们的思考。
这样一来,电影的整体气质,产生了不少变化。
看完之后,陈麟风猜测这部片子的票房应该不差。
果然,没有强力对手,加上电影本身提升不少,而且国庆节的档期,相对符合影片气质。
多种因素下来,《一九四二》按照趋势,最终超过5亿票房,应该是妥妥的。
结合着电影成本来看,盈利更是完全没问题。
而且口碑也着实不赖,某瓣和v站评分,目前都超过了8分。
9月底,10月初这几天,一些媒体有开始炒作诺奖的新闻。
三四月份,陈麟风拒绝诺贝尔文学奖,当时这个话题沉寂了一段时间。
但如今,今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即将公布了。
很是有一些媒体,想着再拿出来炒一炒。
陈麟风没在意这个,这才哪到哪,等到10月,结果出来了,如果和前世的结果一样,那才是大新闻呢。
10月初,韩山平终于没忍住,打电话叫陈麟风。
“新电影光听动静,就没点别的?咱可是老合作伙伴了,不会把我们给忘了吧。”
“忘倒是没忘,可这回有点不一样,正不知道该怎么和韩总说呢。”
韩山平心里立马一个咯噔,“啥情况?”
“是这样,上回拍《小丑》,我主要是和华纳合作,这你也应该知道,换到新电影上,又要和迪士尼合作了,但华纳不想下车,这你看……”
韩山平嘴角抽动,“这是又加进来一头大鳄啊。”
“谁说不是呢,”陈麟风也有些头疼,“关键这俩还有点不愉快,都想多争取点份额。”
“那你这意思是,不带国内公司玩了?”
“那倒不至于,我也不是这种人啊,只是份额上,得压缩一下了。”
随着国内市场逐渐崛起,陈麟风之前两部电影,投资份额上,除了自己那份不动,对国内其实是稍微多偏向了一些的。
这点迪士尼当时也没什么意见,拍《小丑》时,华纳也将规矩顺延了下来。
都12年了,《变形金刚》里,都专门出点讨好国内的剧情,《钢铁侠3》也搞起了特供。
不管这些举动有没有用,都是重视的体现。
只不过这回,两家大佬进来,就顾不得这些了。
韩山平想了想,“要不,我们去和那两家争取?”
陈麟风嘴角上撇,“我就是这个意思,韩总,这事还是得你出马,好莱坞不讲究,你把他们给压下去。”
“去去,哪有那美事,”韩山平没好气道,“跟好莱坞六大争肉吃,那是好争的吗?”
“也该争一争了,国内市场起来了,也让他们入场了,好处都有了,那也得立下些新规矩。”
陈麟风道,“不如就从我这部电影开始,想要进入华国市场,总得在方面做出些让步。”
“你有什么主意?”
“我看啊,投资可以少占一些,但可以多派点人进组,正好我当导演,组里也有不少自己人,也不会藏着掖着,你看呢?”
韩山平听明白些意思了,“你这心可够大的,不怕养虎遗患?”
“肉都烂在锅里嘛,再说了,我以后想靠自己拍特效大片,光自己手里这点人,根本不够用,得国内有更多的人手才行。”
随着互联网大厂陆续进如娱乐圈,陈麟风心里也开始有些急切。
虽然龙麟在电视剧领域很是带起一股风潮,看起来形势还算不错。
但互联网大潮下,“ip”“数据”这些概念,也在影视圈流行起来。
双方都在发力,再不加速,说不定又要搞成前世那个样子。
“得,我明白了,你这个想法……”韩山平想来想去,最后只蹦出个“很好”的评语。
挂完电话,他忍不住感叹,“怨不得人能成事,这格局真是越来越大了。”
《惊天魔盗团》的筹备进行的还算顺利,道具方面,连带着艾美丽肯那边的选景工作也都做好了。
国庆期间,陈麟风还专门了两天时间,出国去做了验收。
10月11日,燕京。
7点晚饭时间,陈麟风和刘茜茜在家边吃饭边看电视。
这个时间点也没什么可看的,陈麟风调到13台新闻频道。
不经意间,电视画面出现一个外国人,屏幕上的字幕显示,这是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
刘茜茜是能听懂英文的,她听着听着动作就停了。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华国作家莫岩……”
“?”
刘茜茜嘴巴微张,惊愕道,“小风,小风,你听到了吗?”
“嗯,听到了,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了。”陈麟风平静如常,继续夹菜吃饭。
“那……”刘茜茜有些迟疑道,“会不会牵扯到你啊。”
“当然会,”陈麟风咽下嘴里的东西,“有好戏看了。”
他脸上露出看好戏的神情。
前世莫岩领奖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如今有他铺垫在前,不知道这位会去领奖吗?
要不有点文人的骨气?
陈麟风这边还算是平静,外界可是炸了锅。
瑞典文学院宣布,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即将颁给莫岩。
全国的媒体都是一震。
怎么都没想到莫岩能得诺贝尔文学奖。
第一时间,媒体们基本都是先发出转载报道,不管怎么说,先把消息传遍全国。
很快,网上就有了相关的视频和消息。
微博热搜第一,将“莫岩得诺奖”的词条,顶到了第一。
v站也把相关视频放在首页。
虽然老板好像跟诺奖不太对付,但基本的新闻操守还是要有的。
消息传的飞快,这时候正好也是打工人下班、学生放学的时间。
到8点左右,上网的人,大多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全网已经沸腾。
网友们第一时间是开心,毕竟国人能拿诺奖,也是个好事。
但紧接着,很多网友立马想到了上半年,与诺奖关系甚深的陈麟风。
以及他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事。
陈麟风拒绝了诺奖,然后瑞典那边就把文学奖颁给了同是华国人的莫岩,这里面是不是有事啊?
尤其,当时网上传的最火热的一段视频,至今还在互联网流传呢。
里面的有句话: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只希望那位获奖者能有点骨气,学习让保罗萨特,维持自身的纯粹,拒绝领奖。”
“如果没有拒绝的骨气,那就只能证明,你写那样的作品,不是什么揭露和批判,就是为了向西方世界献媚。”
视频中的小陈麟风目视镜头,很是认真,仿佛击穿了时空。
要知道,当年做节目的时候,小陈麟风甚至还举了例子,里面就包含有莫岩的名字。
这踏马问题大发了。
当初的话,现在成真了。
那么问题来了,现如今,莫岩被选定为今年的文学奖获得者。
他会去领奖吗?
或者说,他会认可陈麟风的那段话吗?
必须要知道,陈麟风可以在半年之前,刚正式拒绝了,不参加诺奖评选的。
后辈年轻人,为了践行自己的信念,拒绝了诺奖。
那么前辈呢,前辈是什么想法?
哪怕再不懂的人,也都知道莫岩现在处于何等尴尬的局面。
节目效果过于强烈,以至于不管是网上的网友,还是现实中的媒体,都感觉,这事有点奇妙。
一时间,甚至没有媒体敢于随便发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