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绞索
第862章 绞索俄罗斯并没有像英法习惯上的那样,将巴拉克宰变成俄罗斯的殖民地进行直接统治。
开战之初,俄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巴军,占领巴拉克宰首都,迫使巴拉克宰国王流亡国外,尽显俄军正面作战的战斗力之强大。
俄军撤离的时间虽然晚了点,走之前总算是举行了民主选举,又和阿米奇·侯赛因领导的巴拉克宰新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之后才从巴拉克宰撤离,至少表面上,俄军是大胜而归。
虽然阿米奇·侯赛因领导的新政府,在俄军撤退后只坚持了半个月就被推翻,那是因为阿米奇·侯赛因能力不足,和俄罗斯没有关系。
乔治不关心阿米奇·侯赛因的命运,俄军这一仗有太多经验教训要总结。
“我们的士兵是境外作战,对环境非常不熟悉;部队士气也不高,没有寸土必争的勇气;最关键的是,我们的部队没有得到当地人的支持,举世皆敌,这是我们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
安德烈主动作检讨,他对俄军的战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前高加索军区司令萨帕罗夫和前高加索军区参谋长伊尔亚佐夫没有参加这次会议,伊尔亚佐夫被免职,前往阿穆尔陆军学院担任参谋学员教官,萨帕罗夫则是直接退役,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巴拉克宰境内多山,交通状况非常糟糕,非常不利于我们的机械化部队作战,考虑到未来的需求,我们应该重视山地部队的训练。”
新任总司令尼古拉,是伊格纳蒂耶夫的孙子,今年只有45岁,年富力强。
“我们对于困难的估计不足,战前盲目乐观,遇到问题无法及时有效解决,而且我们没有明确的目标,最关键的是,我们低估了巴拉克宰人的战斗决心,以及外部力量的干涉,对我们所造成的影响。”
德米特也深刻检讨,他这个总参谋长,同样应对俄军的战败负有责任。
乔治不急,等所有人都发言完毕,乔治做最后总结。
“一直以来,我们面对的都是日本、奥匈帝国、德意志这样的对手,从来没有和游击战相关的经验;毫无疑问,巴拉克宰人是我们的好学生,这一次给我们狠狠上了一课,我们每个人都要深刻接受教训,俄罗斯并非天下无敌,要永远保持一颗谦逊之心。”
乔治没有浪费这个机会,顺势对俄军提出更高要求,进行更严格的训练。
俄军开始冬季训练的时候,德国再次公然违背《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宣布将10万国防军扩充到30万人。
这个决定终于引发英国和法国的强烈抗议。
乔治不关心英国和法国的表演,10月25号,波兰和德国签订《波德互不侵犯条约》。
随后英国和法国,也分别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小卡尔又来找乔治,希望俄罗斯也能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所以,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吞并奥地利?”
以乔治对容克贵族集团的了解,现在德军肯定已经制订了吞并奥地利的相关计划。
“这取决于奥地利人的意愿。”
乔治略欣慰,小卡尔总算没有对乔治说谎。
不过让乔治有点难受的是,英国和法国分别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三国之间的关系陡然密切起来,就连德国公开将原本装备于警察部队的装甲车移交给德国国防军,英国和法国都视而不见。
这就开始绥靖政策了吗?
小卡尔的态度也很明显,他确实是不会向乔治说谎,但如果俄罗斯给德国的援助不够,德国就不得不向英国和法国,寻求更大程度的支持。
“大公,有件事我必须告诉您,英国外相罗伯特·艾登,正在纽伦堡和乌利希·弗里德里希进行秘密谈判。”
小卡尔忧心忡忡,德国正处于失控边缘。
“谈什么?”
乔治并不意外,甚至认为英国人的行动有点晚。
面对俄罗斯的强势,英国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相对抗俄罗斯的威胁,英国就要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对象。
法国已经半躺平。
实力正在快速恢复的德国,是英国潜在的合作对象之一。
“抱歉,我们并不清楚谈判的细节。”小卡尔承认,德国国内对于欧洲局势的分歧同样巨大。
在德国,容克集团明显更希望和俄罗斯合作,最好是和俄罗斯结盟,为德国拓展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被希伯来财团控制的德国金融集团则希望联手英法,消除俄罗斯对欧洲的威胁。
除了俄罗斯,希伯来人在英法德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艾登和弗里德里希的谈判,搞不好就是德国希伯来财团促成的。
“您们要忍受希伯来人到什么时间?”
乔治杀心顿起,既然你们舍得死,我就舍得埋。
希伯来人有种习惯,即便他们的生命走到尽头,他们仍然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根本看不到愈发收紧的绞索。
就现在德国的情况,希伯来财团已经非常危险,这帮人不仅不积极自救,反而煽动德国政府和俄罗斯决裂,简直可笑。
“很快了——”
小卡尔并没有给出确切时间。
乔治并不担心德国和英国联手,小胡子只要还没疯,就不会选择俄罗斯作为对手。
考虑到德国开始扩军,乔治将俄军的规模也增加到80万。
在这之前,法国已经宣布将法军规模从35万,增加到40万。
让乔治没想到的是,英国居然在国联,指责俄罗斯的扩军,加剧了欧洲的紧张局势。
安德烈提醒英国人,俄罗斯是因为德国和法国的扩军被动扩军,不仅不会加剧欧洲的紧张局势,反而是为了维护欧洲和平所作出的有效应对措施。
“哈,为了保证欧洲安全而扩军,这是我本世纪听过的最好笑的笑话。”
上个月爱德华因病退休,副手特伦斯被扶正,担任英国驻国联大使。
“那是你听过的笑话太少,严重缺乏幽默感。”
安德烈奚落,英国虽然没扩军,但是将驻扎在海外的一部分海军调回英国本土,充实本土舰队实力,变相扩军。
英国现在的策略是,只要能保证皇家海军的优势,阻止敌人渡过英吉利海峡,在英国本土登陆,就算欧洲大陆被彻底打烂,英国人也不在乎。
各国还在努力消化俄罗斯扩军这个消息的同时,噩耗再次传来。
继波兰南部举行公投之后,奥地利举行公投,决定整体加入德意志,成为德意志的一部分。
消息传到国联,法国人照例进行了抗议。
特伦斯却恍若未闻,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既然英国人坚决执行绥靖政策,俄罗斯也冷眼旁观。
就在德国吞并奥地利的同时,德国国内发起了新一轮反希伯来热潮,希伯来金融家卡亚勒在报纸上呼吁希伯来人暂时离开德国,等待风平浪静再返回德国。
绝大部分希伯来人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完全不理会卡亚勒的呼吁,继续在德国工作生活。
乔治却知道,这是容克集团对希伯来人的最后一次警告。
也是最后一次提醒。
如果希伯来人还是眷恋着在德国的财富,不肯主动离开。
那么接下来,等待希伯来人的将是无情的屠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