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861章 属于俄军的胜利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61章 属于俄军的胜利

    第861章 属于俄军的胜利
    只有欧洲陷入混乱,英国才能浑水摸鱼。
    《凡尔赛和约》还没有签字,英国资本就以抄底的名义,迫不及待到德国投资,为德国保留了一大批资产。
    如果没有英国人搅和,德国把所有企业都拱手送出,也无法覆盖战争赔款。
    法国政客并非不知道英国人的狼子野心,奈何法国资本不争气,跟英国资本沆瀣一气,法国只能捏着鼻子继续和英国结盟。
    英国只是想让欧洲乱起来,并不想看到法国亡国。
    德国或者俄罗斯一旦崛起,法国有亡国灭种的风险。
    俄罗斯一家独大的局面,是英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英国不仅没有阻止德国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去,反而正在和德国人谈判,希望签订《英德互不侵犯条约》。
    小胡子很聪明,既然英国想签《英德互不侵犯条约》,那德国就开始用《法德互不侵犯条约》安抚法国人。
    法国不是担心德国报复吗?
    只要咱们把《法德互不侵犯条约》签了,法国的安全就可以得到保障。
    法国人既不想让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又想通过《法德互不侵犯条约》获得安全上的保障,一时左右为难。
    乔治只有好笑,区区一纸合约,真的能给国家安全带来保障吗?
    明摆着是自欺欺人。
    和德国人的承诺相比,法国还是更重视俄罗斯,所以法国总统阿尔贝·勒布伦主动访问俄罗斯,再次尝试把俄罗斯拉入英法联盟。
    阿尔贝·勒布伦认为,只有三国联盟,才能给法国带来真正的安全。
    瓦西里告诉阿尔贝·勒布伦,只有强大的法军,才能保护法国不受入侵。
    阿尔贝·勒布伦就很无奈。
    想要一支强大的法军,就要从俄罗斯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
    所以瓦西里的目的还是卖装备。
    “把钱用于购买装备,总好过用于战争赔款。”
    瓦西里对阿尔贝·勒布伦缺乏应有的尊重。
    “如果俄罗斯愿意向法国提供一笔贷款,法国就可以从俄罗斯购买武器装备。”
    阿尔贝·勒布伦不气,想和俄罗斯合作,就要忍受俄罗斯人的恶劣性格。
    能和俄罗斯结盟固然好。
    如果俄罗斯铁了心不趟这滩浑水,贷款也是备选方案。
    瓦西里有点担心,法国人在这方面也有前科。
    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曾联手英国和俄罗斯,试图赖掉战争期间对美国的借款。
    考虑到法俄之前的实力对比,瓦西里又将担心抛到九霄云外。
    法国要是敢赖俄罗斯的钱,瓦西里就敢武装讨债。
    阿尔贝·勒布伦用更多订单诱惑俄罗斯和法国结盟。
    瓦西里左右为难,终于想起乔治。
    “可以签订一个条件盟约。”
    乔治所谓的“条件盟约”设有特定条款,一旦法国或者俄罗斯违反规定,那盟约就随之解除。
    跟集安联盟的性质差不多。
    这种条件盟约的效力,其实也跟《法德互不侵犯条约》差不多。
    按照集安联盟的相关规定,俄罗斯入侵巴拉克宰,将被集安联盟开除。
    但如果是俄罗斯遭到巴拉克宰的入侵,俄罗斯进行反击,那么俄罗斯不仅不被开除,俄罗斯的盟友,还要按照集安联盟的规定,对俄罗斯进行援助,联手殴打巴拉克宰。
    所以经都是好经,关键还是怎么念。
    “什么条件?”
    瓦西里好奇,不知道乔治会给法国挖什么坑。
    “如果法国主动向他国宣战,盟约自动废除。”
    乔治要确保俄罗斯,不会被法国拖入战争。
    “法国还敢主动向德国宣战?”
    瓦西里怀疑法国人的勇气。
    “世事无绝对。”乔治对德国有信心。
    法国的盟友有很多,波兰、比利时都是法国的盟友。
    比利时先不说,波兰有一部分领土本来就是德国的,德国肯定要抢回来。
    一旦德国入侵波兰,法国基于和波兰的盟约,肯定要向德国宣战,到时候俄罗斯和法国之间的盟约就将自动废除。
    阿尔贝·勒布伦很高兴,俄罗斯是法国的盟友,德国承诺和法国互不侵犯,法国的安全等于是有了双重保险。
    乔治也高兴,俄罗斯军工企业又得到了价值10亿卢布的订单。
    瓦西里也高兴,出口军火会产生关税,军工企业有了订单才能组织生产,工人有了钱才能去消费,相关配套企业也有了利润,整个产业链都会为之受益。
    小胡子更高兴,德军顺利收回莱茵非军事区,这又是小胡子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德国媒体又可以吹捧小胡子一波了,小胡子的执政将更加稳固。
    安德烈不高兴,俄军对巴拉克宰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士气越来越低,这样下去,俄军将在巴拉克宰遭到可耻的失败。
    和大部分俄军高级将领一样,绝大部分俄罗斯人都认为巴拉克宰实力远不如俄罗斯,只要俄军攻入巴拉克宰,吞并巴拉克宰指日可待。
    俄军确实是占领了巴拉克宰的首都,但是巴拉克宰人并没有屈服,战争并没有结束,这已经对安德烈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乔治虽然是防长,俄罗斯人肯定不会把俄军受阻的责任归咎于乔治,安德烈这个陆军司令就成为背锅侠。
    安德烈骑虎难下,退兵肯定是不可能退兵的,只能继续增兵。
    可继续增兵的后果是,俄军在巴拉克宰这个泥潭越陷越深。
    乔治的“以夷制夷”效果也并不明显,俄军组建的巴拉克宰仆从军同样士气低迷,军心涣散,在野外遭遇巴拉克宰反抗军的时候一触即溃,逃跑的时候连步枪都扔了,安德烈严重怀疑内外勾结。
    可这也不大可能,仆从军的指挥官都是交了投名状,亲手杀死过巴拉克宰反抗军成员的巴拉克宰人,他们只能跟俄罗斯一条路走到黑,不太可能勾结反抗军。
    俄军连遭重创,怪事频发,一辆驻巴拉克宰首都俄军装备的装甲战车居然离奇丢失,这直接引发了驻巴俄军的又一轮大清洗。
    “这样的大型装备,怎么丢的?”
    乔治实在是搞不懂,在俄罗斯表现出色的俄军,为什么到了巴拉克宰就变得和英军一样费拉不堪。
    关键就在境内境外。
    俄军在境内作战是抵御外敌入侵,有民族荣誉加持,身后就是莫斯科,为了母亲,那肯定会奋勇杀敌。
    俄军在巴拉克宰作战并不能带来荣誉上的收获,利益也少得可怜,就连作战意志最顽强的哥萨克,也缺乏作战的动力。
    哥萨克作战需要战利品驱动。
    巴拉克宰人穷得连鞋子都没有,抢无可抢,哪来的动力?
    如果俄军在占领巴拉克宰首都之后立即撤退,俄军还能保住荣誉和尊严。
    现在就连乔治也束手无策,除非向安德烈所要求的那样,派遣50万远征军,将巴拉克宰彻底征服。
    “别抵抗了,在巴拉克宰扶植殖民政府,立即撤退。”
    乔治认栽,挨打就要立正。
    增兵50万先不说能不能彻底征服巴拉克宰。
    即便能,后续从巴拉克宰的收获,也很难维持对巴拉克宰的殖民统治。
    除非俄军像德军那样,将巴拉克宰人全部杀光。
    “一旦撤退,我们的军心和士气都会受到影响。”
    安德烈很不甘心。
    “谁说的?我们是大胜而归!”
    乔治指鹿为马。
    也不能说是指鹿为马,毕竟俄军的确占领了巴拉克宰的首都,将巴拉克宰国王赶走,并且在巴拉克宰扶植了殖民政府。
    至于巴拉克宰殖民政府能不能维护殖民统治,那是殖民政府的原因,和俄军无关。
    安德烈如醍醐灌顶,匆匆而去。
    9月25号,在俄军的主导下,巴拉克宰举行了第一次民主选举,阿米奇·侯赛因获得胜利,成为巴拉克宰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10月11号,俄军按照计划从巴拉克宰开始撤离。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俄军的胜利。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