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历史小说 > 铁血续明 > 第二十二节 用人的理念和规则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十二节 用人的理念和规则

    ?第一卷风起飘萍
    “大家今后吃香喝辣的就靠它们了,每个组的工作大家都知道。特别要向诸位强调的是,严禁打探其他组的工作情况,哪个组出现泄密,则全组成员驱逐出作坊永不录用,当事人按张家族规处置。希望大家认真对待,勿谓张某言之不预。”张浩明脸色严肃对房内六个管事十二个流民匠头说道。
    水泥的制作并不复杂,全部是物理反应,没有什么化学反应,张浩明知道想要永久保密并不现实。只要产品投入市场,按照中国人传承五千年的智慧,其他人研制出来投放市场不是什么难事。
    作为后世的穿越人,他没有这么狭隘,一项科技发明创造必须造福国人,这才是它应有的价值所在。可是人家自行研发和内部人员泄密流传出去,这是两码事,他不能容忍作坊人员的背叛。更何况他也想暂时垄断几年的水泥销售,为自己的大业积蓄资金。
    甚至今后但凡他能够做主的地方,一定要贯彻实行零背叛,这是铁律。无论是商业抑或是军队,家族、团队、国家概莫如是,华夏民族的血性必须弘扬下去。
    众人脸色禀然,少东家对大家一贯和颜悦色,但是说出来的话却从来没有打过折扣。如今这话可谓极重,不能不让众人引起高度重视。
    “请少公子放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公子仁义大家有目共睹,若真有宵小之徒为谋私利出卖大伙,松辉和全坊之人必不轻饶。”张松辉作为水泥作坊的总管事开口向张浩明保证。
    张松辉是张浩明族人,一个总管事和其它五个小组管事皆是。其余十二人则是由流民和匠户推选出来的副管事。
    张浩明没有矫情,非要舍弃族人不用而用外人。在彼此不熟悉的情况下,当然是自己的族人在忠诚度方面有保证,他的心中有自己的一套用人观。
    依据水泥的生产流程,有破碎及均化、生料均化、预热分解、水泥熟料的烧成、水泥粉磨这五个过程。张浩明把人员分成五个小组,每组只生产一道工序,严禁其他组成员彼此互相打探。另外再依据劳动强度,制定不同的俸禄。
    其实说五组并不合适,其中还有一个由众人的家眷组成的后勤保障组,专门负责大家每天的伙食及衣服的浆洗。通过这样分组操作,既能提高效率同时也最大程度做到保密。
    “响鼓不用重锤,大家心里有杆秤就行。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但是我相信明天会更好。张某也不是吝啬之人,希望大家通知下去,但凡今后大家在改进流程方面有好的建议并且被采纳,依据贡献大小,必有奖励。”摊子铺好,但是张浩明并不认为就此结束。
    任何新的发明创造出现,后期都会有许多改进完善的地方,而一线的工作者是最有发言权,自己要做的只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则可。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这一点,张浩明比这时代的任何人都清楚。
    “公子高义!”
    “谢谢张少爷。”
    ……
    大家的心里都是火热火热的,对于张公子的话大家没有任何怀疑。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张公子的仁义和信誉已经深入人心。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每日三餐,两干一稀,青菜不缺,时有肉类,从未间断。甚至有些更早的流民已经入张府做事,这是部分人心里的目标。
    张浩明微微一笑,深邃的双眼有着无穷的智慧和人情世故,双手一抬阻止大家的赞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距离成功只差一步。还希望众位同心同力,共同把下午的水泥烧制成功,争取今晚举行庆功宴。”
    众人轰然应诺,喜笑颜开,自去准备不提。
    张浩明现在的水泥厂是采取水泥立窑,最大的特点就是全手工操作,依靠人力。当然机械立窑他也想,可是没有这个条件不是。
    不同众人忐忑不安和兴奋的心情,张浩明知道水泥不像烧制瓷器,有失败之说。无非是质量好坏,或者说粘合度不够而已。如果真要勉强使用,只能说是次品,不过还是可以用的。他也没有希望一次通过,这里面还存在火候掌控问题,只是这些却要工匠们去摸索,他不过是提供方向。
    “叔,这些人今后您要留意一下,看是否有人才可堪使用。您只要记住: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有德有才破格任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没有外人在场,张浩明还是依照族规称呼张松辉为叔叔,同时也对他提出自己的用人理念。
    毕竟水泥厂今后肯定要扩大生产,就地取材,交通的便利性以及辐射范围非常重要。那么就存在到处建设分厂的问题,而人才储备则应该做到前头,这样可以保证后面的扩张。
    用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首先要全面准确理解德才兼备的原则。德才兼备是张浩明今后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如果真要阐述德和才的辩证统一,德必须驭才,才必须从德。这是选人用人的根本所在,不能舍本逐末。宋代司马光讲:“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张浩明深以为然。
    “少公子言之有理,松辉一定倾尽全力而为。”张松辉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人,并没有倚老卖老。自己的这个侄儿注定不是池中物,他只不过是张氏旁支,有这样的机会对他来讲同样难得。
    “叔客气了,另外还请多注意一些勤快之人,办事情,要以“五到”为要。这五到分别是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和口到。”张浩明细细叮嘱唯恐遗漏。
    张松辉边听边写,把张浩明的用人思想细细记录下来。心里暗自佩服不已。这些用人理论别说一个少年,多少人穷极一生都无法明白其真谛。其实认真说起来,这其中何尝不是对自己的考验和鞭策呢?
    下午的试验很成功,在经过两个水泥立窑分别三次煅烧之后,张浩明把第五次和第六次的成品确定下来,原料配置和煅烧的温度及火候也分别记录在案,作为今后正式水泥制造的标准流程。
    张浩明亲自留在石陂水泥作坊和工匠们一起欢庆,有了居住地的人是不能称为流民的,现在他们的身份已经从流民向工匠转变。不停的有人热情的向张浩明敬酒,表达他们自己心中的谢意。当然都是张公子随意,我干了。不然,就算米酒的度数再低,张公子也是无可奈何啊!
    许多人刚从流民转为工匠,生活困苦不堪许久,在这里,他们看到生活的新希望。而这都是眼前这个随和的年轻人功劳,现在的人非常朴实,他们认为只有努力工作才能报答张公子的恩情,这是许多人心中最质朴的想法。
    张浩明确实非常随和,穿越以前他也是农民的孩子,无论今生后世,众生平等始终存在心头不敢却忘。特别是来到这个年代,虽然享受特权,但心中理念没有任何变化。能够为广大普通民众谋福祉,他的心中快意无限。
    趁着有些酒意,张大公子跳上搭建的高台上大声叫道:“诸位,请大家安心努力工作,争取人人做管事,美好生活就在眼前,张家定不辜负诸位。”
    下面有些机灵之人大声叫道;“互不辜负!”
    一瞬间,台下众人齐声叫道:“互不辜负,互不辜负!”
    声音在静谧的夜晚穿得很远很远,却消失在层层叠叠的大山中。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