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一夜之间,十几个朝中举足轻重的大佬被同时拿下,家产被抄没,宅邸被查封,若是在平时绝对可以掀起一波巨大的风浪来,甚至有可能动摇秦国的统治基础。但是在强大的外敌压境的前提下,而且之前朝廷还发布了战时管制条令,其中一条就有严禁囤积居奇发国难财。
在这些被清理的当日朝会上,小皇帝颁发了一份长长的圣旨,大概意思就是这些人都是罪有应得,谁要是还敢在这种危急关头效仿这些人,同样严惩不贷。
宋牧随后又拿出了一沓厚厚的卷宗,上面记载的都是这些人的罪状。
利用权势敛财,包庇奸商,攻讦诬陷忠良只是其中一条,还有林林总总十几条罪状,桩桩件件都很详细。
显然宋牧拿下这些人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早就有所准备。
黑冰台肯定早就暗中盯上这些人了,只是等到昨日才发难而已。
这些罪状一拿出来,朝堂上质疑的声音一下子小了很多。
宋牧如此强势,又早有准备,外面还有强敌压境,此时谁要是还觉得自己头铁,那就真的是往枪口上撞了,绝对属于老寿星上吊——活的不耐烦了。
宋牧也不是一味的强势,虽然清理了一批为首之人,但是又同时宣布对于其余被蛊惑的人暂不追究。
这就等于是只诛首恶,从者不问。
用来安定人心的。
毕竟那些人每一个背后都有一群党羽,若是真的要拔出萝卜带出泥,全部清理一遍的话,那么这大秦朝堂上恐怕剩不下几个了。
水之清则无鱼,朝堂上显然也是一样。
杀鸡儆猴才是常态,若是动不动就株连一大批,那天下没几个人敢当官的。
经过了这一出,宋牧的威望权势又上了一层楼。
小皇帝坐在高高的御座上,透过眼前的冠冕上的珠子看着台阶下让群臣百官噤若寒蝉的大舅,眼神复杂,薄薄的嘴唇抿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昨夜大舅宋牧连夜入宫,跟着母后说了半天,最后才让人来找自己盖上玉玺,从头到尾自己这个皇帝连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太清楚,直到今日上朝宣读诏书的时候才知道。
这就是朕的亲舅舅啊!
呵呵……
皇帝御座旁边挂着一道珠帘,后面静坐的一道身影正是垂帘听政的宋太后。
宋太后似有所感,凤眸微微眯起,看了看左前方的儿子,又投向了台阶下的亲兄长。
最终目光又回到了儿子身上,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神清冷起来。
宋牧并不在乎自己的太后妹妹和皇帝外甥在想什么,会因为此事对自己有什么看法。
或者说他已经顾不上在乎他们的想法了。
大敌当前,能顾的也只有眼前。
若是大秦亡了,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什么皇帝太后,首辅阁臣都统统变成了过往。
经过了这一番雷霆整顿,长安城备战的效率倒是提高了不少,敢与囤积居奇浑水摸鱼的人少了许多,官员们办事的时候也勤勉用心了许多。
同样的,杜峰在军中为了整合这支勤王军队,既撒下去了不少金银,也砍了不少脑袋,算是勉勉强强将这近十万勤王军队捏合在了一起。
别人都在表面忙碌,内心惶恐,只有李旭是最淡定的那个人,虽然没事也骑着马带着人去各处城门巡视溜达一番,必要的时候派人去抄个家杀个人什么的。
但是其余的事情一点都不想多掺和,反而是能躲就躲。
但是表面上又摆出一副为城防操碎了心的模样,生怕宋牧看他太闲了给他找事干。
对于长安城的一切布防安排,他都并不在意。
以唐军的攻坚能力,目前长安城所做的这一切基本上都是徒劳。
况且城门还在自己手中,如果真的攻城不顺的话,直接打开城门放唐军进城,一切就都结束了。
他还担心自己做的太多,反而引起别人的怀疑,临时换了他的差事,那就有点麻烦了。
……
紫宸宫,一身大红宫袍的牧笛垂着手站在斜倚在榻上,披散着头发一副慵懒模样的宋太后身前。
“那李旭这几日有没有什么异常之处?”
宋太后修长右手端起旁边镌刻着飞凤的琉璃酒杯,轻轻啜饮了一口其中琥珀色的冰镇西域葡萄酒,开口问道。
“回禀娘娘,李提督这几日都是正常来往于提督衙门和其府邸之间,每日巡视各处城门防务,或者派兵协助京兆府维持治安和宵禁。除了召集过羽林卫的将领议过两次事之外,也没见交往过其他人,甚至连城外的勤王大军大营都没去过。”
牧笛低声回答道。
“这么安分守己?此子前两次动手清理那些粮商和大臣的时候可是狠辣决绝的很啊。难道真的就安心当我那大哥的心腹打手?本宫怎么这么不信呢。”
宋太后闻言冷哼一声,自言自语。
牧笛垂首不语。
“罢了,他既然老老实实,就且不去管他,继续让人盯着就是。倒是本宫那二哥哪里又是怎么回事?”
因为原本按计划,除了从各地抽调勤王大军之外,还要从潼关函谷关的二十万秦军之中抽调一部分回援。
可是昨日,宋成派人入京报信说是无法抽调军队回援了,因为最近本有撤军迹象的魏军忽然又变得动作频繁起来,不断挑衅秦军,显然也是得知了秦国国内的变故,所以才想趁着这个机会搞搞事情。
但是宋太后却总感觉这其中不太对劲。
虽然都是自己的亲兄长,可是她也不会完全信任的。
宋氏是宋氏,她是她。
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但是她现在是秦国的太后。
秦国不在了,宋氏可能还在。但是秦国不在了,她这个太后也就没有了。
到了现在,她能信任的人真的不多,也许只有眼前的这个头发都白了的老宦官。
牧笛微微抬起那颗白发苍苍的脑袋,浑浊的目光之中闪过一丝光芒后很快就敛去,微微摇头道:“暗沙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之前长安城之中流言遍布,魏国的探子必然早就将消息传了回去。魏人趁火打劫也是正常。若是宋大将军真的抽调部分精锐回京,那恐怕最终两头都顾不上了。”
宋太后闻言微微一怔,看着重新垂下头的老太监,好奇道:“你这老货,今天倒是话多。罢了,继续盯着吧。这大秦要是没了,你就陪着本宫一起去见先帝,也算是黄泉路上有个伴了。”
牧笛抬头,皱巴巴的老脸上似乎生出一丝向往来:“娘娘在哪里,老奴就在哪里,一直陪着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