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言情小说 > 国芯 > 第九十五章 退学始末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九十五章 退学始末

    “什么?班长周逸退学了吗?这不可能!”
    “他不是因为家里有事请了两天假,怎么突然就退学了?”
    ……
    于情于理,周逸都属复旦大学第一届少年班115名学生之中名气最大的一员。
    但就是这位在新生典礼上告诫大家要如何避免成为“少年班之耻”的模范代表,却莫名其妙被退学,以身作则充当了第一位“少年班之耻”!
    如此戏剧化的现实,顿时让许多少年班同学想不通是为了什么?
    “走,我们一起到教务处讨个说法!到底是为什么把周逸逼走了!”
    梁见章在班里虽然年纪最小,但威望挺高毕竟前段时间可是跟周逸齐名的大头神童。再加上两人算是不打不相识,周逸之前在全国竞赛之中的大满贯,彻底让他折服了,他准备带头去为周逸讨个说法。
    少年班的众人初生牛犊不怕虎,而且挟乘着大学新生的朝气,一呼百应跑到教务处要求给一个明确的说法。
    “这可怎么办?本来就是一件小事,怎么突然间就闹大了。”
    原本只是走个程序问题,没想到突然间少年班一群学生就闹起来要校方给一个明确答复。
    “去向校长汇报吧——”
    教务处内部赶紧将此事向上反映,看来周逸莫名其妙退学一事,背后确实有隐情。
    在同学们为他“伸张正义”之时,主人公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首都,周逸也是在半路火车上得知了自己被退学的情况。
    “这一切结束后,我还能回少年班读书的吧?”
    “应该可以。本届比赛你身上可寄托了大家的希望,为国争光可是多少人都盼不来的机会。”
    负责接送的老师如此回答,选择眼前这个少年天才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次退学事件的起由还得从联合国说起,真真切切跟为国争光密切相关。
    去年即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一鸣惊人,总共取得了15枚金牌的好成绩,彻底在全世界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虽然苏联等国家因故未能参加,但这并未遮掩中国的光芒,所有人都知道久违的神秘东方大国做好了准备重返国际舞台。
    在年初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会上,有其他国家的代表向中国代表团建议,既然你们参加了奥运会,为何不更多层次地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例如面向下一代青少年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简称imo)是所有世界大国都派人参加的赛事,像中国这样的安理会大国没有理由不出现在哪里!
    同样冠以奥林匹克的名义,只不过一个是体育竞技,另一个是头脑竞技;一个立足于当下,另一个面向未来;归根结底本质上都是国家实力的一种比拼。
    国际奥数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手推动创办的国际大型赛事,于1959年发起举办,近些年在国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美苏两国纷纷派出强劲对手参加。若是中国加入的话,那么可以说全世界真正的大国都基本上了牌桌,比赛的含金量十足。
    外交无小事,很快这件小插曲被汇报到了高层,面对教科文组织的热情邀请,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中国还是决定派人出征在7月份于欧洲布拉格举办的国际奥数大赛。
    此时距离奥数举办还是不到4个月,要想取得好成绩听上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大赛还要求参赛者必须未参加过高等教育只能是中学生资格。
    临阵磨枪,仓促组队,一切为了国家的荣誉。
    特别是在刚过去的奥运会大背景下,金牌能给全国人民带来强烈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中国最好的数学系在哪里?
    北大!
    于是以北大数学系教授牵头,组建了中国奥数教练组,他们将肩负着向中国第一枚国际奥林匹克学科奖牌冲击的重任。
    老师有了,学员呢!
    毫无疑问得从在刚过去的全国数学竞赛获奖的佼佼者之中选拔,他们将集体角逐6个出征名额,挑选出精兵强将来替国出征。
    在如此背景下,曾几乎横扫国内竞赛大满贯的周逸被当成了种子选手挑选出来。要想临阵夺牌,只能找出最厉害的选手来参加。
    一打听,这位原本正上高一的少年天才刚到复旦大学少年班报到。这可不行啊,国家需要你,在一番运作之下周逸被退学重返高中学籍踏上了奥数集训班的路程。
    正因为如此说不清道不明的操作,当事方才对周逸被退学之事三缄其口,惹来了少年班同学的打抱不平。
    一听说周逸要转学籍回来,复旦附中校长姜洪恨不得敲锣打鼓到校门口热烈欢迎,他现在最希望的是再能在教学楼挂上一条重量级的大横幅,毕竟周逸身后可是写着代表复旦附中出战。
    集训队基地放在了北大附中,经过筛选,赴京的30名学生经过两轮淘汰后,最终确定了替国出征的6位选手名单,其中周逸赫然在列。
    从现在到7月奥数比赛开始,实际上只有不到60天的训练时间,而我们中国之前对国际奥数比赛一直没有系统了解。
    通过外交关系拿到了历年奥数试题,周逸等6名选手连同12位教练老师,一起开始了地狱般的魔鬼训练。
    国际奥数比赛,依成绩分为两种排名奖项。一是个人奖项,有40%的参赛选手将会获奖,分为金银铜牌。二是团队奖项,由6名参赛选手成绩相加得出总分,最终确定国家团队名次。
    很显然,团队奖的份额要远远超过个人,但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概念。
    在历届比赛之中,苏联、联邦德国和罗马尼亚经常包揽比赛前几名,而美国自1974年加入后就成为前三强的常客,尤其跟原霸主苏联争得有来有回。
    因为事发仓促,所以这次比赛的话,国家对目标定得也不高,就是争取能拿到一块个人奖牌回来,毕竟前40%的选手额度中国人应该可以挤进去一两个。至于团队赛的前三强,在美、苏和联邦德国等强劲对手下,理论上存在机会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机会寥寥。
    之前还羡慕运动员能在奥运赛场能为国争光,现在真正轮到自己了,周逸才明白天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意义,真是太累了。
    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所有时间都泡在数学题型解析之上,三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模拟考试成为家常便饭。
    不管三七二十一,犹如填鸭子一般,将正常时长至少一年时间的培训课程在短短两个月内压缩挤压到周逸等选手的脑海之中。
    坐在国际航班上,第一次坐飞机加上第一次出国的遭遇,让周逸忍不住回想自己过去两个来月的经历,竟然发现自己只大概记得在不断做题复盘讲解,但具体哪一天发生了什么都是一派模糊。
    超强的压力让大脑产生了自我保护意识,犹如她屏蔽了个人的喜怒哀乐意识,只保留了机械的学习功能,不愿意让个体回忆当时的痛苦经历。
    飞机平稳在布拉格机场降落,在出发前来了一位外交部的官员对大家做了简单的出国礼仪培训,简而言之就是多看少说保持低调,有事就直接找领队处理。
    代表国家出国比赛有福利,代表团的6位学生和2位领队教练享受了公费定制西服的待遇,并且每个人还拿到了价值200元人民币的零花钱。
    还别说,穿上了量身定做的西服套装,周逸感觉自己一下子帅气许多。特别他个子相对较高,撑得起衣服姿态,气质犹如换了一个人般。在没有人的时候,他偷偷照镜子看了好几遍,努力找到自己最帅的一面。
    中国可是礼仪之邦,输人不输阵,至少形象上要落落大方,毕竟礼仪培训的官员还开了小玩笑说外国人还经常以为中国人还留着长辫子穿长马褂。如此刻板印象,许多诸多中国人历经许多年后才能扭转过来。
    在空中临近靠窗的座位,周逸看到了欧洲灯火通明的夜空,跟零零点点的中国形成了鲜明对比,尤其在巴黎转机时发现当地简直亮得烫眼十足的大都市圈。
    一股自卑气息涌现在心头,但也更坚定了他要在比赛中大展身手为国争光的决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