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872节 元军vs十字军?
洛阳紫微宫。“我们收复河南江北不久,还需要时间消化,一时半会儿是不能继续北伐了。”李洛和崔秀宁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边,“甘凉地区有什么动静么?”
崔秀宁摇头:“暂时没有。但是,元廷在加快输送人口奴隶。要不要阻止?”
李洛冷笑:“阻止?跟元廷走的汉人,不是习惯坐稳了奴隶的人,就是汉官家族,世候家族,汉奸军家属。为何要阻止?再说,要阻止就必须要用骑兵和元军打硬仗。”
“我们这次北伐,伤亡好几万骑兵,大唐骑兵总数下降到十八万了。骑兵不好补充,新招募的几万骑兵也不能用。”
“元军现在东方防线大大收缩,兵力反而集中了。而我们却处处要兵,力量相对分散,如今只能暂时防守。”
“不过…”李洛的手指向南洋群岛,“水师倒是可以大动,反正他们也是闲着。先拿下海宋的吕州(吕宋)!”
崔秀宁很赞同,“水师长期不打大仗,的确要动一动了。吕宋是有几千宋军水师,岛上驻军只有两万,不难打。海宋又在岛上汉化治理了七八年,基础有了,刚好收入囊中。可是打下来之后呢?怎么安排?”
李洛看了看地图,沉吟了一会儿,“南洋群岛包含后世的马来、印尼、菲律宾、马六甲海峡,大唐一定要有所布置。”
“但是,不能设为本土。暂时也不能设为领土,只能设为大唐属地。”
按照《大唐律典》中对于国土的解释,大唐国土分为本土、领土、属地三级。
所谓大唐属地,名义上是大唐国土,可其实就是殖民地。但是,大唐的海外属地不是商品倾销地,而是资源输出地。这些资源包括粮食、人力、矿产、木材、水产品等。
为什么中南半岛和北天竺能成为领土,而南洋群岛只能成为属地?
因为南洋群岛的文明层次太低,没有天竺那么发达,暂时没有资格成为领土,只能成为唐属海外领。
李洛指着南洋群岛:“这么大一片地,绝对不能让海宋独占,不然就是后世一大国!”
崔秀宁的玉指也在两处点点,“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要拿在手里,掌控马六甲。这两处离本土最近,又像是两把钳子,夹着印尼群岛。”
“不。”李洛更加霸道的一指苏门答腊和婆罗洲,“这两个岛也要拿下!”
崔秀宁抱着胳膊审视地图,眯着眼睛,“那就是说,只给海宋留下爪哇岛和苏拉威西岛?”
李洛冷笑:“要是他们识时务,就给他们留下这两个大岛,要是不识时务,就灭了。留给海宋这两个大岛,面积足有几十万平方公里,也不是小国了。”
李洛的计划,等于是吃掉海宋三分之二的疆土,只留下三分之一。
崔秀宁想了想,笑出一对梨涡,“也好,我们其实也是帮他们。他们的基本盘太弱,连满清的基本盘都没有,却占了这么大地盘,迟早要出事。也就是土著各族之间也有矛盾,不然土著早就造反了。”
“我们拿下三分之二的地盘,他们地盘小了,力量也没有那么分散了,土著要想造反,也不容易了。”
她这话说的也不是强词夺理。海宋麾下,汉人、越人、东瀛人、高丽人属于基本盘,可才有多少兵呢?满打满算七八万。就这,还是两宋合流后的兵。
就靠这七八万基本盘,要控制二十多万土著兵马,再控制近两千万桀骜不驯的土著,六七年不出大事,已经很不错了。
事实上,海宋能吞下南洋群岛,一方面固然是文明压制,一方面也是运气好。土著各族之间打生打死,征战不休,海宋的到来,也带来了秩序,使得他们相对安定下来。
而且,海宋的统治力也不强,大部分地区只能通过分封土司间接治理,实行的是半郡县半羁縻制。
可是,土著不可能真的认命。大规模反抗海宋的统治,是迟早的事。
“陈淑桢大军去了恒北,北天竺也不用担心了。我们就暂时把重点聚焦南洋。准备出动南洋水师,再加几万陆师,兵分两路。一路进攻进攻后世马来。一路进攻吕宋(菲律宾)!”李洛拳头一握,“南洋,要成为大唐内海!”
崔秀宁道:“使者还是要派。能不大打,就不要大打,海宋的实力不宜损失太大,不然就镇压不了土著了。”
为何不直接灭掉海宋?
因为南洋群岛太大,土著太多。要是灭了海宋,大唐就要独自控制偌大的南洋群岛,要长期在海外保持重兵,不是好事。保留海宋,就是保留汉化力量。
夫妻两人讨论了一个下午,就决定了海宋和南洋群岛的命运。
这才是真正的权倾天下!
很快,一道密旨就发到军师阁和兵部。
特务们的注意力,也转向了海宋和南洋群岛。
…………
第二日,关汉卿进宫谢恩,陛辞时献上一篇《白云楼赋》,说是济南士子张养浩所写,请陛下御览。
这就是举荐了。
唐主听说是张养浩,顿时来了兴趣。他看了《白云楼赋》,称赞不已,遂传旨召见张养浩。
翌日,张养浩便被任命为正七品御前奉事,成为又一个皇帝秘书,骤为新贵,平步青云。
唐廷虽然以科举取士,可建国日短,科举官员还比较稚嫩,所以荐举制仍然存在。当然,有直接荐举权的必须是三品以上,而且被荐举者必须要由皇帝或宰相过目“面试”,合格者才能授官。直接向天子推荐的人,往往起步就是七品以上。
这主要是因为大唐草创未久,人才储备仍然不足,官职空缺不少。而且很多早已成名的老牌士子,不愿意和后辈一起参加科举开始争抢基层官位。
李洛这才暂时用科举制结合荐举制来网罗人才。
如今大唐中央到地方,需要的官员很多。可洛宁体系培养的新官员数量不足,不敷使用。
同时因为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极大制约了义务教育的进度。虽说建国几年来文盲率降低很快,可识字率仍然不到一成,其中能达到做官水平的,就更是微乎其微。
天下绝大多数的读书人,此时还是旧体系培养的旧文人,要是不用他们,大唐王朝就难以运转了。总不能用军警宪特治国,搞军政府吧?
当然,要是谁举荐不合格的人,不但不会被录用,还会在皇帝面前失分。于是重臣们举荐人才都很谨慎,唯恐连累自己。
张养浩被授为御前奉事,大感意外,却不知道他能这么轻易得到这个前途无量的清贵之职,完全就是靠他自己的后世名声。
属于简在帝心。
…………
十一月中旬,恒北的消息一个个传回来。
陈淑桢的大军到恒北时,也先帖木儿的大军就已经提前退兵了。
元军折损七八万人,却没能突破关河防线一步,最后只能灰溜溜的撤回阿姆行省。
而恒北都护府,梁国,理国境内的教民造反,也被彻底镇压。跳出来的反抗分子,几乎都被剿杀。
恒北都护府彻底站稳了脚跟。
十月下旬,陈淑桢率四万唐军渡过恒河,支援梁国和理国,抵抗再次南下的中南天竺联军。
天竺联军三十万,和华夏联军十五万,在那格浦尔决战。
由于凶悍的唐军的参战,天竺联军大败,死伤十几万,一溃千里。华夏联军追杀数日,天竺联军仅剩数万人逃过温迪亚山脉,就连最强国雅达瓦国的国王,也被唐军斩杀。
由于那格浦尔被梁国改为格浦郡,所以这场大战史称“格浦之战”。
格浦之战影响很大。格浦之战后,梁国和理国收复了失地,巩固了统治。而中南部的天竺贵族,则被唐军吓破了胆,再也不敢轻易北下,也没有力量北下了。
而梁国和理国,也真正成为大唐的封国藩王。
而陈淑桢在大败天竺联军后,又顺便抢了海宋在天竺占据的海西道(奥里萨)。那是海宋的一块飞地,驻兵不多,连天竺人的反抗都难以平息,陈淑桢只打了一仗,就灭了海宋驻军,收了奥里萨。
“娘娘,中南天竺诸国,很可能会派出使者来大唐朝觐,他们害怕大唐会对他们继续用兵。”李织汇报道。
“学生猜测,几国的使者,应该已经出发了。”
崔秀宁问:“海宋有何最新的消息么?”
李织只能先汇报海宋的消息:“婆罗洲的土著,开始造反了,还有吕宋的土著,也要造反。海宋派兵镇压,忙得焦头烂额。”
“还有,从大食海商那里得到的消息。”李织说起一个重要的情报,“元军已经攻打拂菻(东罗马),安西王阿难答包围了什么君士堡城,命汉军火器兵轰击。”
这的确是个很重要的消息。
李洛心头一跳。元军能打下坚固的君士坦丁堡么?
虽说元军有火器,但要打下君士坦丁堡,也绝非易事。
可李织接下来的一个消息,就更让李洛有些兴奋了。
“还是大食海商的提供的消息。极西之地的十字法皇(教皇),宣称要组建十字大军,来对付元军西征。可能,是想救援拂菻(东罗马)…听大食商人的话,那十字军似乎很强,元军未必是对手。”
什么?罗马教皇终于坐不住了?要号召组建十字军东征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有好戏看了啊。
等到李织汇报完情报出去,李洛问崔秀宁:“你觉得西欧出兵的可能性有多大?”
崔秀宁不假思索的说:“我推测不出意外的话,西欧一定会出兵。”
她拿出炭笔,熟练的画了一幅图,“你看,这是意大利,罗马教皇的大本营,这呢,是拜占庭帝国!看到没?两者是接壤的。”
李洛对地图不熟,尤其是外国地图。他第一次知道,原来意大利是通过巴尔干半岛和拜占庭帝国连在一起。
崔秀宁很笃定的说:“元军要是灭亡拜占庭帝国,那么教皇就直接处于元军的兵峰之下!所以,教皇一定会组建十字军!”
“鉴于元军这次西征的规模和威势,西欧各国肯定知道消息,也肯定都害怕了。我估计,这次十字军的规模,不会小。”
“这都是两个月前的消息了。估计现在,十字军已经组建起来了。毕竟元军这次西征快一年了,西欧各国不会不知道,不准备。”
李洛道:“警察,你能画一幅欧洲的全图么?大概的图就行。”
崔秀宁点点头,很快画出欧洲地图,不过,地图上标注的是后世各国,她没学过古代西方历史地图。
但是历史,李洛就是强项了。
他拿过崔秀宁的炭笔,在德国的位置一点,然后圈了一个大圈,“这是神圣罗马帝国。”
又在意大利中部一点,“这是教皇国…”
“这是西西里王国,这是匈牙利王国,这里是…”
“要是组建十字军,主力应该是神圣罗马帝国,主战场么,很可能在克罗地亚或者匈牙利。因为,西欧一定不会真的救援东罗马。要是东罗马完了,他们就会抵抗元军继续西征。”
“半年之内,东南欧可能会爆发一场东西方大战。倘若元军大败,将会退出东罗马。而要是元军大胜,神圣罗马帝国就危险了。”
崔秀宁饶有兴趣的看着地图,“匈牙利大平原,最有可能是战场。这里,很有利蒙古骑兵。”
李洛似乎很高兴,“哈哈,真希望他们好好大打一架啊。十字军还是很强的,元军以西亚色目人为主,蒙古兵不多,未必能打的过。”
崔秀宁道:“你别忘了,元军中还有汉奸军,是会使用火器的。十字军还是悬。”
李洛将图收起来,“好了,他们在西边打他们的,我们在东方打我们的。南征准备已经就绪,是时候出兵南洋群岛了。”
很快,出兵的密令就飞出洛阳。
半个月后,待命中南半岛的唐军舰队,兵分两路。一路开向后世的菲律宾,一路开向后世的马来西亚。
南洋水师两万人,运载陆师四万人,水陆六万精兵攻打海宋!
与此同时,大唐使臣姬长恭,也跟随舰队出发。
ps:头重脚轻的痛苦一天,整个人都不好。这天气,不知道何时是个头。大家晚安,蟹蟹支持,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