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
“这无量尺到底是什么级别的东西?竟然让这些自命清高的老头子都露出这样的神情。”西门剑将一颗翠绿色的灵果扔进嘴里,眼睛打量着摩诃云娜手中的玉尺,却什么也看不出来。
这尺子外表看上去平平无奇,没有霞光流淌,也没有宝气冲天,连一丝属于灵兵的灵威也没有显示出来,和普通的玉尺差不多,如果不是看到这么多人趋之若鹜,他都以为这是一把普通的玉尺了。
这也怪不了西门剑无知,这把尺子只是儒门圣人早期使用过的尺子,名声不显,知道这柄尺子的人不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儒门弟子。
此时大殿内一些修习瞳术的人已经施展瞳术查看那无量尺了,西门剑自然也不例外,金色的瞳孔里面出现一个复杂的图纹,一双眼睛射出了数寸的金芒。
一时之间,各处亮起一双双泛着各色光芒的瞳孔,不过能够看清无量尺底细的不多,瞳术不仅稀少,而且功能单一,能够鉴别物品的更是不多,那些使用瞳术的人,九人里面只有三两人能够看出了无量尺的底细,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西门剑。
然而,让西门剑有些失望的是,这一把让那几个大儒都趋之若鹜的无量尺只不过是一件上品灵兵而已,而不是想象中的神兵。
失望的同时,他心里又泛起一丝疑惑,一柄上品灵兵为什么会引起那几个大儒如此重视?
要知道儒门大儒的实力很强,除了寿命方面之外,其他方面都不比真人境的修行者差,上品灵兵对于其他人来讲不是什么稀罕之物才对。
其实西门剑虽然借助《金睛术》看出了无量尺的品级,但是却没有看出无量尺一个隐藏的特性,说到底《金睛术》的级别还是有点低,已经逐渐跟不上他现在的修为进度了,要不然凭借那洞察特效的威力,这个隐藏的特性是逃不过他眼睛的。
只有那几个儒门大儒心里清楚,这件灵兵虽然只是一件上品灵兵,如果落在儒门弟子手中,却能够发挥出半神兵的威力,一件半神兵足以让真人境强者重视,更何况这还是儒门圣人用过的物品,那几个大儒自然是心动无比。
前来参加这次宴会的三名大儒在閖州乃是整个大汉天朝名气都不小,虽然没有入朝为官,但是桃李满天下,周围的儒门弟子大都是三人的学生。
“梁老头怎么办,无量尺已经销声匿迹数百年了,意义重大,不能落在外人手里,我们几个老头子要不要下场作诗一首?”
“孔兄,这恐怕有些不妥,看那漓江龙王的语气是让在场的英才俊杰争夺这柄尺子,咱们几个老家伙出手,怕是胜之不武,传出去也不是很好听。”
“有道理,作诗原本就是咱们儒门最擅长的东西,其他宗门那些老家伙虽然嘴里不说,但是心里肯定不服去,咱们几个老家伙要是下场,那些人肯定会借题发挥,难免出现什么变故,这样还不如就让那些年轻人来吧。”
“有道理。”
“那就这样办吧。”
三名大儒暗自讨论一番之后,互相点了点头,就端坐在座位上闭目养神,等着自家学生的发挥,其实也正如三名大儒想象的那样,其他宗门的长老听到要比作诗,心中顿时不愿意了,若是论修为,自家的弟子绝对不会输给儒门那些书呆子,但是轮作诗,根本就是自取其辱。
不过看在漓江龙王的面子上,这些人才没有出来反对,而是一个个盯着那三个大儒,露出嫉妒的神色。
大殿内,大部分宗门弟子听到比作诗的时候,心里都是十分失望的,但是尽管如此,不少人也打算试一试,万一赢了呢。
五行剑宗的陈杰正好也怀有这样的侥幸心理,因为他正好曾经看过一首以江为题的诗,这首诗没有流传出去,所以极少人知道。
将文房四宝摆在桌面上,他伸手提着一支毛笔,正酝酿思路的时候,却发现自家师妹阎馨正注视着另外一个方向。
他顺着方向一看,立刻就见到了坐在角落里的西门剑,心中顿时不舒服了,任谁看到自己心爱的女人关注其他男人的时候,心里都不会舒服。
西门剑对无量尺一点兴趣也没有,此时只顾着吃东西,桌案上狼狈不堪。
陈杰见状,脸上露出一丝鄙视,传音道:“小地方出身就是小地方出身,没见过世面,这些灵果佳酿你以前没吃过吧,那就多吃点,机会难得,否则以后想要再吃,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西门剑抬头与之对视,露出一个不屑的表情,没搭理,继续吃自己的东西。
这时候,却听到了阎馨的传音,“西门剑,你在诗词方面的天份怎么样?那无量尺我很想要,如果可以的话,能否帮忙,算我欠你一个人情。”
西门剑闻言,动作微微一顿,略作沉思,轻轻点点头,阎馨当年在卧虎岗的时候,对自己多有照顾,帮个小忙,是应该的。
阎馨见状,那一对充满英气的剑眉一扬,脸上露出一丝欣喜,她求助西门剑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周围那些师兄师弟肚子里面有多少墨水,她一清二楚,想要赢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但是无量尺对她来讲真的十分重要,所以才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求助西门剑。
看到自己师妹和那西门剑眉目传情,陈杰差点咬碎那一口银牙,他将毛笔重重插在墨砚上,沾满墨水,然后在雪白的纸张上面,龙飞凤舞写出几行字。
陈杰的动作,顿时让周围的那些师兄妹惊诧不已,谁也没想到他真的这么快就将诗给作出来了。
对于文人来讲,临场应景之诗最难得,相较平时用心推敲,关键不在时间长短,而在于灵感和积累。
就算再擅长作诗的人,也是平日积累着好句,等到需要使用的时候,才有锦绣华章。
另一边,西门剑将旁边的文房四宝拿过来,在墨砚中注水,细细磨着墨,目光却越过众人,脸上浮出一丝极淡的笑容,记忆升起千百诗篇?以江为题的诗,在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有不少,随便抄一首,应该也能独占鳌头了。
呃,不对,读书人不应该说抄,这是借鉴。
他提起笔来,静静饱蘸浓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