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开始收拢的时间线
作为一个外挂用户,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不是封号,也不是举报,而是有一天你的外挂突然告诉你:“您的外挂已到期,暂未找到续费入口。”沐茗眼下就面临这种情况。
理论上来说,距离他重生的时间节点还有一年多的时间。然而这几年下来,因为他的参与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再加上记忆力的自然衰退,剩下的时间优势真的没有理论的那么长了。
当然了,以沐茗如今的身份地位,就算没有了那些时间优势,也已经没什么大碍了。但是就像小时候学骑车的时候一样,明知道自己已经很熟练了,但真的自己一个人上路的时候,仍不免心中忐忑。
沐茗这段时间的势头可以算得上是热火烹油,或者说,这些年他的热度就没怎么下来过。俗话说得好,站的越高,摔得越惨。而恰好又赶上了这么微妙的时间节点,于是沐茗选择了自我冷藏。
理由也很好找,一部“药神”,一部“流浪地球”两个项目捏在手里,每个都是需要长时间打磨筹备的,作为主要负责人,他自然得把重心都放上去了。
反正这年头的娱乐圈,只要他自己不买流量,没多少闲着没事干的营销号或者水军会去关心他。而大众的视线又总是短暂且容易被转移的,有个半年一年的冷却时间,热度自然就降下来了。
再者说了,作为一个正经拍片的导演,潜水个一年半载的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嘛。
“潜水”中的沐茗,开始了“药神”项目的筹备工作。
早在一年多以前,沐茗还在拍《房间》的时候,就看过“陆勇案”的新闻。当时尽管没有了解过案件背后的过程,但仅凭新闻中展露出的信息,就足够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戏剧感了。
沐茗当时就记住了这件事,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一直耽搁了下来。直到这次,在发现自己记忆中已经没有什么适合作品的时候,沐茗又把这个项目拾了起来。
也算是个“鸵鸟之策”吧,万一这部电影失败了,至少还可以用“现实主义题材”这个借口来挽尊。同理,还有“流浪地球”的项目也是一样。
“独立上路”,沐茗终究还是有些害怕的。
当然了,鸵鸟归鸵鸟,该跑的时候还是要认真跑的。在剧本编写之前,沐茗亲自去了趟吴苏,找到了事件的亲历者陆勇,还有当初在他手里买过药的病人,以及当初负责这起案件的检察官和法官。
当然了,这些行为除了是为了整个剧本的严密性之外,更多的还是为了拿到陆勇的授权意向书。否则一旦电影上映,绝对会有无数水军或者杠精拿这一点来说事的。
在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沐茗最先确定下来的并不是剧本,而是男主角,也就是“陆勇”这个角色的扮演者——徐征。
至于原因……作为一个喜欢用自己人的导演,沐茗认识的几个形象符合、演技也足够胜任的,无非就是徐征、邓朝和黄博这三个。
黄博很符合沐茗的要求,但是一来,他已经接下了陈政到的《记忆大师》;二来,所谓“演而优则导”,眼看着自己的几个好友都在导演路上走出了成绩,他也准备自己导演一次作品了。
至于邓朝,沐茗和他的关系就比徐征、黄博这边要远一些了。而且他还接下了张国师的筹备许久的新作《影》,也同样没有时间。
这样一来,自然就只有徐征了。这大叔在《港囧》的口碑失利之后,很是郁闷了一段时间,决定要暂缓一段时间导演之路。再加上和宁皓一起去搞那个支持鼓励青年导演的“坏猴子计划”,所以这一年多既没有导演也没有参演,至多就是担任某部电影的监制之类的。
所以说,“药神”这个项目其实也不是沐茗“独木支撑”,徐征还有被他拉来的宁皓也在帮着一起筹划。
其实,国内的导演圈没有观众想象的那么不和谐。和国师、冯晓刚那一代各自独立的情况有些不同,沐茗、宁皓、徐征、包括韩涵在内的这一批导演,多多少少都有些合作和联系。
今天我帮你的项目监制,明天你去他的作品里客串,后天他到我的电影里当一下编剧,互动性很强的。
客观来看,只要能防止这种互动合作退变成圈子里的拉帮结派,那对国产电影产业的发展是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的。或者可以说,这种统一标准、统一体系的做法,本身就是电影产业工业化的雏形。
尽管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剧本的构造仍然有着诸多困难。从沐茗的角度来看,目前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怎么避免和另外一部知名作品出现相似性的情况。
没错,就是那部一提到“卖假药,真救人”的tag,就能想到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同为真实事件改编,都指向了医疗体系问题,甚至两个主角的行为都一致,诸多的共同点真的很难不让人把他们联系到一起去。
这时候,就要看导演的改编能力了。既要保持有所不同——一样的东西观众为什么还要花钱再看一遍——也不能因此强行改变剧情影响到电影的逻辑性和真实性。
换句话说,它必须得看其来似是而非才行。
这部分的改动分为了两个部分。一是外在的改变,诸如把男主角从病人之一修改为正常人,把真实结局的撤销控诉无罪释放改为了五年的有期徒刑等等。
而内在的变化,则是故事内核的变动。《达拉斯》叙述的重点在指控美国医疗体系的老迈僵化,即“明明有药,就是不批”;而“药神”这边,沐茗他们则把重点落在了人情与法制的辩驳上,也就是“钱就是命,守法没命”。
偷偷说一句,这种内核的改变也是比较符合国情和多方限制要求的。甚至电影能过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作为事件“主角”的靶向药——格列卫,已经被拟如下一批医保改革名单了。
当然了,这也可以理解。这部电影不论拍的怎么样,上映之后必然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一旦出现的药品并非医保药物,必然会引发一轮舆论。到那时候,不批吧,民情汹涌;批吧,容易出现舆论倒逼司法的情况。
所谓“戴着镣铐起舞”,不外如是也。
关键是,这个“镣铐”有的时候还真的是必须的,这就很让人无奈了。
沐茗是这本书的主角,但并不代表他就是娱乐圈的主角。在沐茗安心“潜水”的时间里,行业一如既往的正常运行着。
《爵迹》《长城》《摆渡人》,三部电影有条不紊的接手了国产电影下半年的挨骂工作。三部电影也用自己的牺牲,告诉了国内电影行业的制作者们三个教训:
“粉丝经济潜力是会被榨光的;美国人救不了我大华夏;你管得了我,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
当然了,说了他们也未必听。毕竟谁也说不好他们拍电影赚的钱,到底是不是来自于票房。
水木影视虽然最大的排面就是沐茗,但也有许多其他的业务。比如和故宫博物院联手,上映了改编自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电影版;启动了《战狼2》的拍摄;《太阳的后裔》后期制作完成,由芒果卫视买下,定档17年元旦,以对抗敌台江浙卫视同期播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除此之外,因为之前的“横向发展战略”,水木还有很多影视以外的项目。比如和万哒合作的国漫主题公园,和藤迅联手开发国内的英雄联盟周边市场,以及和全球流媒体大佬flix的合作等等。
也就在这诸般纷杂中,时间划过了2016,进入了时间线原点的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