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人体气质详解
“我觉得他的问题,可能跟他特殊的体质有关。”张帆也只是根据系统的提示猜测而已。
至于是不是真的,他需要在系统那里学习人体体质,再进行诊断。
“特殊体质?”
在场的人都是一脸懵。
完全不知道这所谓的特殊体质是什么情况。
“张帆,我还没有听说过,看病还要分体质的,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老爸张景硕一脸的疑问,不知道张帆这是想闹哪样。
“不知道大家在给病人诊断的时候,会不会考虑病人的性别?”
张帆反问了一句。
“这个当然是会考虑的,男女的体质是不同的,相同的症状,病因也可能是不一样的。”
是中医都知道,不管是从辩证法,还是阴阳学说,都要把性别考虑进去。
“周老,您刚刚也说了,男女体质不同,那您有没有想过,男的体质难道都是一样的?女的体质也是一样的?”
张帆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自古以来,中医虽讲究辩证,可是你说的体质,我们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啊,无从辨别。”
姜良铎其实也理解张帆说的意思。
可是体质这东西,除了男女可以理解之外,其他的又怎么分辨呢?
“这个我暂时也不好说,我得研究一下才能确定,这样吧,要不今天的会诊就先到这里,大家回去之后都好好想想。”
张帆这个时候,满脑子都是体质的事情。
众人也都点头同意。
“张医生,那我父亲?”
女儿看着张景硕,昨天他来找张景硕,他跟自己说今天会诊,应该是能找出问题所在的。
可是现在看来,还是没有诊断出病症来。
“您父亲的病确实比较特殊,我们会继续商讨的,一旦有进展,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目前来看,也只能这样。
而且会诊的过程他们也都听着呢。
父亲的病确实比较复杂。
“那麻烦你们多上上心了。”
最终没办法,女儿带着父亲离开了。
他们走了之后,贺群峰他们也走了。
周贺国今天在这里没有诊,也走了,姜良铎则是回到自己的诊室,继续给病人看诊。
“李叔,我们快点到你家里去找那本医书吧。”
张帆似乎有些按捺不住。
“你真觉得看中医要分体质?”
李权枕之前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也没有当回事。
自古以来,大家看中医都只分男女,从来没有听说过还要分体质的。
“我也只是想研究一下,新鲜的东西,如果不研究研究,永远也不知道可行不可行对不对?”
李权枕笑了笑。
“怪不得姜老周老他们都这么看好你,年轻人,又有探索精神,不像我们,只会循规蹈矩的,熬到老,能被人称个老中医,实际上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面对李权枕的自嘲,张帆也没多说什么。
这也是现在很多中医的现状。
“爸,那我跟李叔叔去他家了。”
跟张景硕打了个招呼之后,张帆就跟李权枕一起,去了他家里。
李权枕的家,在燕京一个普通小区里面。
虽然只是个老小区,面积也就八十来平,但是要知道,现在这边的房价,已经六万多一平了。
“来我的书房。”
李权枕带着张帆来到书房。
现在属于上班时间,家里没有其他人。
进入书房,里面书架上摆满了书,墙上挂着人体经脉图。
“你随便看看啊,我给你找找。”
李权枕说着,就去书架上找了起来。
毕竟也是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本书了,找起来也不太好找。
“没事。”
张帆站在那张经脉图跟前看了一会,这就是一张很普通的经脉图,上面的奇经八脉也都没错。
只是局限性比较大而已,估计李权枕医生平时也不会看。
一直过了一个多小时,李权枕才拿过来一本已经泛黄了的书。
“这么长时间没找,找出来还真麻烦,以前都没发现,这竟然还是一本手抄书。”
再次拿出这本书,李权枕才发现,这竟然是本手抄书。
要知道现代基本上找不到手抄书了。
“你看一下,这本《人体气质详解》,是不是你想的那么回事。”
李权枕把书递到了张帆的手上。
接到这本书,总的感觉就是很有时代感。
书也不是很厚,但是感觉已经挺破旧了。
“行,谢谢李叔啊,我先回去看一下,等看完了再给你送过来。”
张帆已经急不可耐的想要回去研究一下了。
“还送过来干什么啊,送给你了,我平时也不看。”
“那李叔,我走了啊。”
拿着书,兴奋的离开了。
这时候张帆只想找一个安静点的地方,好好研究这本书。
所以他打了个车回家去了。
现在车里面没有人。
回到家,来到自己的房间,赶紧把书翻开来看。
“人不仅分为男女,同样也分不同的气质。
以气质不同,诊断方式不同,用药也有所不同……”
刚翻开这本书,张帆就感觉到一股不专业的气息迎面扑来。
这本书感觉就像一个人写的随笔,一点也不像是一本书。
前沿没有,目录没有,甚至连写的时候,也没有个先总再分的概念。
这本书把人分为四种气质。
“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这四种气质,加上男女的区别,又可分为八种不同的气质。
其中多血质人的特点主要是热情活泼,爱好交集,同时也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惯性的耐性等等。
粘液质的人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埋头苦干,有耐久性,不爱空谈,同时也不够灵活,注意力不容易转移。
胆汁质的人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易动感情,心境变剧烈。
抑郁质的人小心谨慎,思考透彻,在困难面前优柔寡断。
看到这里,张帆感觉很眼熟。
因为这四种气质,他好像在哪本书上看到过。
好像古希腊就有哪位名人提出过相似的理论。
感觉写这本书的人,肯定参考了这位名人的理论,把它用在中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