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二章 从前
人去,楼空;当一栋建筑,一片校园,乃至一座城市,人类活动完全绝迹,接下来等待着它们的,
就只有这种注定化为尘土的结局。
从砖石瓦砾,枯枝野草间走过,绕开遗迹,眼前是一大片草木茂盛的平地,方然想了想就认出来,这里,应该是没有覆盖塑胶,因此而有些尘土飞扬的运动场。
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在平地一侧,隐约发现了看台,虽然记忆中铺着木条的铁架子,已变成了扭曲锈蚀的奇怪模样。
啊,想起来了,多少年前的夜晚,自己,就是坐在那一溜看台上,体会着四下无人、万籁俱寂的静谧,一边在内心深处咀嚼死亡的恐惧,一边苦苦思索着,要怎样才能逾越死亡,挣脱眼前的绝境。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回不去了。
“是啊,一切都在变化,我们谁也无法回到从前。”
陪伴着衣衫略显单薄的方然,陈浩平也若有所感,他为她披上外衣。
不仅如此,置身于废墟之中,艾米丽*安生也想起了多少年前,恩,就是盖亚净土建立后的某年,自己,在结束晚间学习后,一下子与曾经的恋人重逢。
记得当时,两个人的对话,就说起过这样的句子,“谁也无法回到从前”。
一边感慨万千,一边和方然走过荒草地,即便是这样的破败荒芜,也无须提防,哪里会有什么野兽、毒虫,在盖亚表面这些东西已近乎绝迹,野生动物虽然还有,在两人造访前,也已经被机器人妥善驱赶。
排除隐患,略加整饬,营造出绝对安全的环境,
这都是净土世界的日常。
“伤感吗,方然?
虽然我是第一次来,说真的,两百年来我从未像今天这样,探寻城市的遗迹,就连自己的家乡也……
也没有去过,因为,我害怕想起自己的父母。”
“可是,你已经很幸运,毕竟还有与父母一起度过的时光,
有那些弥足珍贵的回忆。”
父母,是啊,想起来自己已三十八岁,该去“女娲”认养孩子了,再一次体验为人父母、且是第一次体验当母亲的感觉。
可是自己的父母,三百年前的那一代人里,究竟会是谁与谁,赋予了自己生命,
开启了这一无尽的漫长旅途呢;
已经是永远的谜。
时间的场合,奔涌向前,即便掌握再怎样强大的科学技术,今天的净土文明,也无法扭转时间之箭的方向,无法让时光倒流,
更不可能让一切回到从前。
但是为什么呢。
时间,有确定的方向,一路向前永不停歇,这是人所共知的生活常识。
即便在相对论框架、乃至经典物理框架内,任何定律中,都找不到关于时间箭头的描述,热力学则给出了不一样的判断,以熵增加的方向,作为时间流逝的方向,进而得出宇宙热寂的推断,令人绝望。
但这样的定义,乃至于,这样的推断,真的没有任何瑕疵,完全符合当前的观测现实吗。
走过荒芜的阿尔伯特小学,踏上杂草遍地的操场,举目四顾,方然在这里并找不到一丝记忆中的模样。
带艾米丽故地重游,现在,却成了探访遗迹,他忽然有一点不好意思:
“艾米,谢谢你陪我来这儿,毕竟这里现在已经是一片废墟,什么也找不到,看起来一点也不有趣。”
“无聊吗,啊,毕竟我并没来过这里;
不过,让你这么一带,我倒是对类似遗迹有了些兴趣。”
探寻旧时代的遗迹,在今天,是某些净土民众的户外例行活动,这不难理解,有些人喜欢住在热闹的城市里,有些人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奇观,自然也会有人,喜欢探寻文明留下的痕迹,体会那凝结其中的岁月沧桑。
但自己来巨山,并不是为了要考古,方然也没有这方面的爱好。
日暮西山,浓雾逐渐暗沉下来,眼见时间不早,方然拢一拢外套,和陈浩平一起走出寂然无声,仿佛坟冢的坍塌楼宇,返回悬浮车启程。
按计划,既然物质保障无虞,方然准备和艾米丽在巨山待上几天,权当来这里游玩。
不过,现在他还是急于赶路,想要尽快看一眼自己这趟旅行的真正目的地,位于巨山市老旧城区里破败街区里的:
巨山孤儿院。
孤儿院,在方然的脑海中,那曾经便是整个世界。
并非脑筋迟钝,真以为世界就只有那巴掌大,而是五岁的他,一度认为自己就只能待在院墙之内,外面的空间,就算再广阔无边,
也和自己没任何关系。
前后在孤儿院待过六年,事实上,模糊的记忆从三、四岁起,才逐渐成形,在快三百年后的今天,更愈发暗淡模糊,方然完全不确定,自己究竟还记得多少,这反而让他更产生一种前去探寻的迫切念头。
至于原因,现在,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从小学到孤儿院,跨越十几个街区,在原来的巨山市是很容易。
现在,街道、桥梁都近乎消亡,悬浮车只能从一些方便通过的地方绕行,随后,降落在邻近孤儿院坐标的废弃建筑旁。
“是这里吗?好的。”
照例没带生化仿真人,方然下车,借着黄昏的光线打量不远处,这儿的雾气稍淡些。
巨山孤儿院,牌匾,早已不见,
但大门倒还在。
想一想之前看过的资料,孤儿院,在大约西历1480年代就被关闭,原因则语焉不详,系统推断是巨山市的财源枯竭,加上战时体制,而将一切非必要的社会机构关闭。
又或者是,长期的生育率滑坡与社会动荡,
让孤儿院关门大吉。
后面一种设想,细思极恐,但方然怀疑那应该就是现实,随即便心生一丝后怕。
人的命运,不论当事者是否承认,终归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倘若自己晚来到这世上十年,说不准,就根本没有孤儿院可去。
如此一来,早夭便是大概率的结局。
又或者,倘若自己再晚生十年,别说孤儿院,恐怕根本就挨不过二次危机的大萧条、大混乱,不是在暗无天日的城市里,被有活力组织戕害;
就是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外,耗尽储备后,悲惨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