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言情小说 > 揭开幸福的面纱 > 第一章 第一节:庞豹的故事 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章 第一节:庞豹的故事 4

    7、讹诈

    随着郭记者的复述,庞豹忽然生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觉得自己没有那么讨厌郭总了。

    郭记者说:“依我看,郭皮想拿个煤汽罐砸医院玻璃门的那一刻,他就与以前不是同一个人了。”

    几年后,郭皮开了一家药店,娶了老婆。这时候,他已经是所谓的“看透人生”的一员了。他和供药商的关系打得火热,跟药监局的关系也打得火热。据他说,秘诀无它,无非就是利益均沾四个字。

    郭皮的老婆起初看不开郭皮时常请药监局的人喝酒,给他们上供,为此经常在郭皮面前唠叨。有一次,几名穿制服的人冲进药店,扣留了一批药品。当其时,郭皮刚好在外,店里只有老婆一人在,老婆吓得直哆嗦,那批药品的价值,足以让他们一年的努力化为乌有。老婆哆哆嗦嗦地打通了郭皮的电话。郭皮安慰她:“没事的,看我的。”

    果然,没过多久,那批药品送回来了。自那以后,老婆对郭皮言听计从。

    郭皮说,人生本就如此,环环相扣,互相依赖,平时做足了功夫,急时就能解决难题。然而,所谓意外这个东西,却是人生避免不了的。问题出现在一个老女人身上。

    那天,郭皮请药监局的人喝酒,那个老女人拿着张药单来买药。郭皮的老婆看那些药都是常用药,很快就拿给她了。老女人说:“你能不能给我杯水,让我服下这药?”

    郭皮的老婆拿个纸杯在净水机接了开水,递给老女人。老女人仰脖把药服下,刚刚站起来,却一下子瘫倒在地上,口吐白沫。郭皮的老婆吓坏了,上前想扶起老女人,那老女人却出奇地沉重,一下子扶不起来。

    一个年轻女人跑了进来,喊着:“婆婆,婆婆。”

    两个年轻女人忙碌了好半天,终于把老女人扶了起来。

    年轻女人狠狠地盯着郭皮的老婆:“快送我婆婆上医院 。”

    “关我什么事?我只是给了她一杯水!”

    “我婆婆是在你店里晕倒的,还不关你的事?婆婆,你的命好苦呀!让人家给害了,人家还推卸责任!”年轻女人一拉发簪,满头黑发盖住了脸,她一下子跳出店外,开始撒泼:“大家评评理呀,这世道还有没有天理!害了人还不承认……”

    郭皮的老婆彻底懵了,好心给人一杯水,不想却惹祸上身。她赶紧给郭皮打电话。郭皮很快就回来了,他二话不说,当街拦了一辆出租车,送老女人上医院 。

    到了医院,不待年轻女人开口,郭皮就主动去挂号、找医生。接下来的三个月,郭皮的老婆每天给老女人做饭送饭。郭皮的老婆不愿意:“我们是被讹诈的,凭什么?”郭皮劝她:“俗话说,赤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们开店的,怎么惹得起站街的?她们摆明着是要讹诈我们,我们也只好认了。要不,我们把店关了?跑到别的地方去开店?”

    郭皮的老婆没脾气了:“到哪里找这么好的地段?别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

    三个月后,医生说:“可以出院了。”

    老女人的媳妇要求:“赔偿我婆婆的误工费、营养费、身体损失费,一口价,二万元。”

    郭皮笑说:“没问题,但你们必须给我立个字据,从此以后,我们两清了。”

    年轻女人答应了,三个月来她第一次露出笑容 。

    听到这里,庞豹插话道:“郭记者,这样说来,郭总并非是一个不讲理的人。他怎么会赖我和小青的工资呢?

    郭记者笑笑说:“这只是郭皮的一面之辞。我也是听听罢了。可悲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人的印象都来自他自己的讲述,也就是说,他讲什么我们只能信什么。即使我对郭皮有所怀疑,但是在没有碰到知情者之前,我也没办法辩驳他。因此,我常常想,我们概念里的所谓真实,其实却是谎言。”

    8、古话的哲理

    庞豹为郭记者话中的哲理所迷,不知不觉地把茶杯支在嘴唇上,却呆呆地忘了喝。好在郭记者话锋一转:“幸好我们还有一句古话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认识一个人,不能听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历史是掩盖不了的,我们要有这个信心!所以,我说,这几个月来,他一直在观察我,我也在观察他。”

    郭记者的话题回到郭总打给他的电话那天。当时,郭记者的第一反应是老家村里有人来市里开公司,这是好事,应该去看一看。再说,传媒公司离报社不远,所以,郭记者处理了手头的事,就开着摩托车前往传媒公司。

    郭皮看了看郭记者的摩托车,说了句:“哦,摩托车!”

    郭记者立即感觉到郭皮这句话有着给自己定位、归类的含意。在老家,郭记者多多少少算个人物,不是说他混得多好,而是记者这种职业给人的天然的神秘感造成的。村里人甚至传说他能通天,无论多大的事他都说得上话。虽然这话有些夸大了,但郭记者确实有些能量。比如说,他并非没钱买小车,只是他天生手脚笨拙,对小车有一种天然的恐惧,怎么学都学不会。

    郭皮简要地介绍了自己的业务,和郭记者商量:“听曾主任说,你是教育记者?”

    郭记者点点头:“我当过八年教育记者,现在转到要闻部了!”

    “那,全市的学校,你应该很熟悉?”

    “还好吧!”

    “往后我们一道去采访!

    “好啊!”

    郭皮想请郭记者吃饭,郭记者婉拒了。

    次日上午,郭记者刚上班就接到郭皮的电话,邀他一起去采访,郭记者刚好没任务,便答应了。郭皮说你下来吧,我就在报社门口。

    郭记者下了电梯,走出报社门口,果然看到郭皮倚着一辆比亚特在向他招手。

    上了车,郭记者问郭皮行程怎么安排?郭皮说了几个学校的名字。郭记者想了想说:“先小人后君子啊。我们一起去跑,能给我什么报酬?”

    郭皮“哈”了一声,转脸看看郭记者:“嗯,啊。我没想过这个。我以为我们一起下去,你采访你的,我弄我们的学校名录,两全其美!嗯……这样吧,公司规定,联系一个学校给百分之十,我把我的百分之十的一半分给你。这是公司不知道的啊,就我们私下里解决就行了。你直接和我拿。”

    凭着多年的社会经验,郭记者立即判断出郭皮的说话风格,这种人凡要给别人好处,一定要让对方明白是自己给的,纵然是你帮他,他也要让你觉得好像是欠他的人情。与此同时,郭记者还判断出来:虽然这人说得好好的,但这百分之五是根本不能指望的。

    虽然如此,郭记者并不后悔上了郭皮的车。他早就打定主意:“老乡嘛!就算帮帮他吧!”

    到了学校,那些校长看到郭记者,都热情得不得了,握手、让座、泡茶,还挂着至始至终的笑脸。校长们看在郭记者的面子上,都答应做两千的,彩页。谈完工作,又是请吃饭。校长们都把郭记者让在主位,把郭皮当成了一般客人,郭皮也知趣,不怎么说话。

    回来的路上,郭皮钦佩地说:“您好大的面子,我跑了这么多天,从没受到这么热情的欢迎的。都是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放心,你那百分之五一定少不了你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