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冶县血战3
二十回合后,由于马麟和焦挺与太平军将领的武艺差距过大,二人已经力怯了。杨秀清和冯云山的眼力十分毒辣,看出了敌将已经力有不逮,于是加强了挥刀的力度。
在冯杨二将咄咄逼人的攻势下,马麟和焦挺连忙遮挡,结果露出了破绽。
趁着这个破绽,杨秀清和冯云山顺势割下了二人的头颅。
斩杀二将后,太平军七将蜂拥齐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杀了黄信和鲍旭,只剩下李逵在奋力砍杀。
兀那撮鸟,有种和你铁牛爷爷单挑啊,七打一算什么好汉!”
李逵虽然此时浑身浴血,身上也布满了大小不一的伤口,但是李逵好像完全没有发觉一样。
此人是个真正的勇士啊。太平军七勇将心里同时想到。但是,战争是不会管你是不是好汉,是没有任何公平竞技性可言的,毕竟,胜者为王。
陈玉成很快就发现被围攻中的李逵被攻击的手忙脚乱,露出了一个破绽。
“勇士,对不住了,愿我们下辈子,不再是敌人。”
陈玉成毫不犹豫得一枪洞穿了李逵的咽喉。为了减少李逵的痛苦,陈玉成飞速的抽出了长枪。
霎时,血花飞溅,李逵宽大的身躯直愣愣的扑倒在地。随着李逵的战死,陈玉成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失去了些什么。
薛氏三父子中,以薛仁果最为性格暴躁,莽撞冲动。薛仁果看到十三先锋全部战死,顿时暴跳如雷,随手一锤锤杀了一个太平军士兵,并怒吼道:“大胆贼人,安敢伤我将士,给我拿命来!”
与此同时,薛举和薛仁贵也杀出了重围,来到了太平军七将面前。
“仁果,你负责清理咱们身边的士兵,不要让这些蝼蚁影响到为父和你仁贵兄长的发挥。”
“诺,父亲,仁果晓得了。”
此时,薛举,薛仁贵,薛仁果三人武力全开,断金技能武力加一,薛举当前武力132,薛仁贵武力全开,断金技能武力加一,当前武力131,薛仁果武力全开,断金技能武力加一,当前武力111。
两旁的太平军士兵看到这三员贼将气势磅礴,绝非常人,就想要上前帮助自己的将军们围杀这三个变态。
但拥有111点武力值的薛仁果绝不是仅凭士兵数量众多就能轻易解决的。有句老话说得好,任尔千军万马,身边之敌不过寥寥数人。
所以,在薛仁果力竭之前,太平军士兵是没有办法给予自己的将军们任何有效的帮助,更何况汉军的士兵也不是摆设。
陈玉成看到了杀到了自己身前的薛举父子,脸上无悲无喜,用眼神给了另外六个同伴一个坚定的眼神,七人把全身的杀气完全释放了出来。
“看来你们是不会投降了。”薛举缓缓道,“那么,你们就去死吧!”
薛举也不废话,直接一锤锤向了最弱的红娘子。薛仁贵也不甘示弱,大戟一挥,硬生生的挡下了其余六人的进攻。
毕竟,其中武力最高的陈玉成不过107点武力,距离薛仁贵有24点武力差距,一对一的话几乎是必然秒杀的存在。
所以,一对六虽然有压力,但硬对硬挡下几击问题不大。
而薛举也趁着这个机会,一锤锤杀了红娘子。
薛举见薛仁贵陷入了围攻之中,大急,当下不敢耽搁,双锤向着六人最弱的两人杀去。
杨秀清和冯云山遮拦不住,被薛举直接锤毙。此时,战场中的太平军将领只剩下了冯婉贞,陈玉成,萧朝贵和石达开。
四人强忍住兄弟们战死的悲痛,瞬间交换了一下眼神,两两一组,冯婉贞和石达开对战薛仁贵,陈玉成和萧朝贵对战薛举。
看着即使深陷生日危机,仍然不惧生死,勇往无前的四人,薛氏父子在心底对敌将升起了一股敬意。
但是手上的动作没有停。一锤一戟,向着四人狂暴的砸去。
给我开!四人用尽全身力气,挡住了二人攻击。但是,毕竟武道差距太大,四人齐齐的喷出了一口血。
形势对太平军来说危机万分。
“达开,婉贞,你们快走,由我和朝贵和敌将拼了!”说完,陈玉成和萧朝贵不给二人反应的机会,直接丢掉了武器,用身躯扑向了薛举和薛仁贵。
石达开也知道此时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怒吼一声,“婉贞,我们撤,我们去找主公!”
冯婉贞作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豪杰,自然是懂得取舍。她也是毫不犹豫得,跟上了石达开的脚步。
“玉成哥,朝贵哥,来世,我们还是好兄弟!”二人虎目含泪,哽咽着喊了一声,向陈玉成和萧朝贵作了最后的告别,然后带领着最精锐的士兵撤退了。
“哈哈,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朝贵哥,将士们,让我们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太平军留下最后的火种吧”
杀啊!
陈玉成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不仅仅是斗将失利,更因为他发现用来堵截汉军的十三万太平军士卒,现在已经折损了三分之一,而汉军的伤亡还不足两万人。
这不是太平军士兵怕死,而是确实是不论是装备还是军事素养都差人一大截。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太平军士兵悍不畏死,现在的太平军,早就被打的鸟兽散了。
噗噗两声,萧朝贵和陈玉成阵亡在了薛氏父子手下。然而,二人虽死,身体却紧紧抱着薛氏父子,不让二人前进一步。
等到薛氏父子费力的踢开陈玉成和萧朝贵的身躯,石达开二人已经跑的没了身影。
薛举感叹了一声,“他们都是勇士啊。”然后继续投入了清兵大业。
看着仍然在顽强抵抗的太平军,薛仁贵道: “父亲,再打下去,我们的人也得损失不少,儿已为,此时我们不如暂避锋芒,等到晚上,仁贵自有办法给予贼寇致命一击。”
薛举知道自己的儿子薛仁贵智勇双全,他的意见绝大多数时候是对的,于是就同意了薛仁贵的提议,暂时撤退一舍并安营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