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历史小说 > 南宋日记 > 第二百章 站在历史的肩膀上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百章 站在历史的肩膀上

    刘涣也有孤独的时候,他并不晓得甚么才是值得他慰藉的东西。当浓厚而深沉的暮霭侵蚀了湘江两岸,忙碌了一整天的他就随意找一块石头坐下去,然后一动不动地瞩目着江水东去的方向,偶有张望,不晓得他在看甚么,或许是信州、或许是临安府。

    渐渐地,夜色更浓了,星星就静悄悄地挂在天空……

    有得不愿离去的学子跑来问他:“大人,你与我等讲学传道,从来不谈‘君子’二字,在你看来,甚么是君子?”

    刘涣很厌恶此时此刻,因他最不欢喜自己的安静与沉思被人打搅。可也不能狠心地拒绝一个崇拜者的疑问,他沉吟过来,缓缓道:“实不相瞒,我也不晓得甚么是君子,但我认为君子必须有‘伪’,否则就称不上君子,君子都是后天臆造的,且每一个君子都有一个讽刺性,只不过讽刺的高低不一样罢了。”嘿,这话不晓得他是在哪里听来的,记不起来了……

    那人听之云里雾里,迷茫尔后又感震惊,在他的世界观里,从未听过这般见地,这读书之人,哪有敢于否定和嘲弄君子的?刘大人却说君子必须有“伪”,岂不是说,全天下的君子都是伪君子么?其皱眉道:“大人,这……哎……学生糊涂,越发烦躁了!”

    刘涣微笑道:“我可不敢做你的老师,你以在我面前,还是少称‘学生’吧。韩退之不是说过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只要你肯努力,有一天学识也会高过我的。所以这尘世之间,谁也做不了谁的老师,谁也做不得谁的学生。只要心中大义,肯专一,愿研究,敢实践。则达者为师!”

    那人更是突兀,越发听不懂刘涣的话了。要他一时间转变自己的“三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道:“这……大人这是反驳了古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统了么?”

    刘涣道:“哎……我不是反驳,我只是在讲一个大道理而已。”

    那人道:“大道理?大人不是说。人活尘世之间,当多重实践,少要道理的么?您还说,大道理最不可信,人人都会讲。讲得多了,反而没有了力度……”

    被他反将一军,刘涣这个“神坛上”的人一时间有些尴尬,他不耐烦道:“大道理且不要了,你还要甚么?”

    哪晓的那人却不依不挠,继续追问道:“可是大人,您越是这般说,我等便越是糊涂与烦躁,总觉得中心有一扇门打不开,好痛苦的!”

    刘涣笑道:“哎……你要记住。人在对事物、对自我没有把握的时候,就会发燥。当然痛苦,但这只是现象、只是一道情绪而已。许多人在尘世之间,做甚么事情都缺少目的性,故而就会烦躁。你不是心中的那扇门打不开,而是在你的心中,此时此刻还没有看到那一束理想与信念的光芒,那束光芒,便是你人生的目的。”

    那人急道:“可是大人……”

    刘涣挥手予以打断,道:“算了。休再多问了。你回去想想——你到底要的是甚么?想明白了,再来与我相谈,今日且疲乏了,我只想静静地待一会儿。”

    那人闻言不敢再有纠缠。起身行了一礼,告退一声,开始去思考刘涣的问题……

    涣哥儿不晓得在这处地方呆了多久,身边的鸟儿也大多归巢,难得清静。也只有这个时候,他才是最清闲的时刻。也才有了时间,去思考自己的路。

    他忽然觉得,貌似自己一路行来,过于顺利了。顺利得让人心底怀疑,发毛,恐惧……

    “嘿!辛幼安啊辛幼安,你而今做了大官,手握重权,身兼数州之节度使,可算圆了你带兵的梦?你这小子,才华横溢得让人妒忌,一身是胆,忠烈刚强,想必是很有领兵之梦乡吧。哎,愿你鄱阳湖过得好,老子在这洞庭湖可是风生水起……嘿嘿,官家好精明呢,把鄱阳湖给了你、把洞庭湖给了我、把岷水与大江北岸给了陆游,他却握住建康府不放。兄弟呀,你太老实了,远远没有陆游那般厚重,不晓得你的路长不长久?”刘涣忽地想起辛弃疾来,一时间独对苍穹,枉自嗟叹……

    百花绽放,天下景秀。且分而诉之,谈谈而今乾道九年的大事情。

    撇开刘涣不论,先来讲讲辛弃疾。

    却说这辛幼安得了官家如此重视,按照那日他给刘涣所述之衷肠,风风火火地建立起了“飞虎军”,他采用射手老三之练兵手段,将一干将才拉到了血泊之中,此刻正在洪州“剿匪”呢。

    他而今名正言顺,手有调度之权,将武人将军之气度展现无余,练兵很有一套,布阵排兵也很讲究,可惜过于中规中矩,没有多少新颖之招。对待山间野匪、江湖强人倒还说,要是真把队伍拉到北边去,恐怕吃不消的。

    可时人不知,辛弃疾一生之领兵才华,便是从此刻练出来的……

    再说夔州之陆游,他联合四川王炎,在苗人谷中大炼火器,整日忙得不亦乐乎,那处盗洞之中隐藏的通道终于被他找到了,其初见之下,惊为鬼斧神工,一路笔直,直通夔州天堑——瞿塘峡。

    陆游笑了,因为刘涣都没有勘破的秘密,被他破解了,这也“啊q”一把,在心底报了刘涣勒索他十来匹千里马的“大仇”。

    刘涣不知道的是,陆游所炼造的“木疙瘩”,质量越来越好,速度越来越快,已成了一套分环节和程序的流水作业。

    当然,陆游的成功源于一个人的帮助!

    此人便是川蜀有名隐士,师浑甫!师浑甫终于按照历史的发展,与陆游相识相交了。

    呵,这两个人哟,裹在一起,来了情分。陆游不惜赞词,写了好多美言送给师浑甫,师浑甫也倾囊相授,将自己对火器的掌握全被献给了陆游。于此,在苗人谷中的火器炼造,两人是珠联璧合,大业有望!

    可惜的是,陆游每每炼成一批火器,都经过那条暗道运出了瞿塘峡,再走水路,沿大江东去,全部送到南京建康府,交给了朝廷禁军。

    想来官家终有防备,怎可能将此杀器全托付给一个人、一个自己不是太重视与信任的人。在他赵昚眼里,只有自己手中的禁军才是最可靠的。辛弃疾是前时归人,搞得动静大些,可以容纳,毕竟都是为了朝廷服务。刘涣可不敢让他嚣张,给其一时自由,只是想看看效果罢了。赵昚时常怀疑,刘涣的诸多的想法是超前的,不成熟的,轻浮的,要想强国复家,北伐兴邦,还得靠一五一十的努力,还得靠稳重忠诚的良将。刘涣嘛,能不能用,敢不敢用,还得赌一把,而今没见到效果,不可妄言!

    诚然,这些事情,他刘涣都是不晓得的。其心中只是在怀疑,从来没有放松过警惕,不是他心胸不够,而是任何时代的变迁与推动,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很薄弱的。天才最开始都是疯子,不被世人收接纳,不被赵昚接纳,也情有可原。

    可这赵昚也是怪了,既欣赏刘涣,又排斥刘涣;既重用刘涣,又防着刘涣。他到底要干甚么,这一两年当中,还看不出来……

    再论而今朝野之中,文官能人群集一趟,有史浩、陆祖谦、赵汝愚、黄定、黄艾、陆九渊等人,都是国之栋梁、全心全意为朝廷、为赵昚服务的人才。赵昚也终于清闲,见得群贤聚集,国事兴旺,有条不断,稳步发展。

    还有一个人没说起,这人便是朱熹,这朱熹朱仲晦啊,而今和陆九渊的来信更是频繁,但往往针尖对麦芒,两人的“哲学讨论”热火朝天,已经到了不得不大辩一场的境地……

    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刘涣觉得这“历史”正开始慢慢地改变了……(未完待续。)(侠客中文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