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叁章 洛阳生变
在联军的攻击计画里,是采取叁路大军分进合击的战术,乃左右两路在中路大军发动猛烈攻击后,即配合着进攻,以扩大攻击面,期能达到牵制敌人主力部队、分散防御力的效果。由於铁鹰堡大本营四周不是高山,就是崖壁,对进攻一方极为不便;因此,除了负责主攻的中路大军犹可顺着山路推进、勉强运送攻城设备外,左右两路大军则是轻车简从,穿林越岭,颇为辛苦;换句话说,若是鹰王黑涯死守山寨不出,则联军要顺利攻下,除了强攻还是强攻,结果肯定是伤亡惨重,得不偿失。
左路大军的进攻路线是由「识途老马」赵云所制定,亦是该路军前锋的不二人选,他以一马当先之姿,率先抵达铁鹰堡大本营的左侧偏门前叁十丈处,即之前夜探敌营由扁连宋带路、堂而皇之走进贼巢的山门。
面对着似曾相识的门墙,赵云可是感触良深;因为,上一次他与凌天等六位同伴在此,是冒着生命危险,当然要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了;然而,这次旧地重游,他则是威风凛凛地带领着前锋部队兵临寨前,与之前的境遇不可同日而语。
放眼望去,无论是墙上、高台上,还是寨门前、附近树林,竟然看不到半个敌人踪影,遑论是四处巡逻的警卫队;由此可见,当李靖率领的中路大军发动全面攻势后,铁鹰堡就进入备战状态,采取坚守岗位不出的消极战术。
看不到敌人的影子,并不代表门墙后面没有铁鹰堡战士或剽悍的秦军守着;因此,作战经验丰富的赵云见状,直觉认为对方应该是故意示弱而不敢心存大意,乃以手势要前锋部队暂时停在原地观望。
「轰!」……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部队刚停下来不久,隆隆的破空声响起;突然间,自门墙后方飞出数不清石块,如骤雨般蜂涌而至。
飞石来势汹汹,既多且快,显见铁鹰堡早已准备充足,想要利用地形地物的优势,先攻得联军措手不及,再予以迎头攻击,而非坐以待毙;的确,只要联军掉以轻心,极有可能因此而伤亡惨重,甚至於要吃败战了。
所幸,赵云警觉性高,没有低估对手的能耐,於是命令部队停在离寨门五十步左右的地方,方能及时躲避飞石的袭击,将伤亡人数降到最低。
只是,铁鹰堡的攻击除了飞石之外,还有杀伤力强大、速度极快、次数密集的弩箭;结果,就在两种长距离武器的威胁下,迫使联军的前锋部队不得不就地找掩护,或略为后退,以躲避对方的箭石攻击。
由於敌人在地利方面zhan有绝对优势,且是躲在门墙之后、居高临下地攻击,让联军一时之间难以发挥攻势,成为一面倒的挨打局面。
同样的处境亦出现在右路大军身上,只是战斗规模较小而已。
缘於秦琼一开始即采取被动的佯攻战术,等於是布阵候敌,反而处处受制於主动进击的秦军,战事当然进展得不是很顺利;因此,联军在遭逢铁鹰堡的猛烈抵抗时,战斗暂时形成胶着状态。
眼看着门墙已破损、毁坏,应是挥军长驱直入的最佳时刻,然而早已蓄势已待的铁鹰堡当然不会让唐军如愿以偿;转瞬间,隐藏在秘道内的战士纷纷现身,马上拦截住向前推进的冲车部队,双方形成短兵相接的局面。
「嘎啦!」
「踏!」……
未几,山寨大门开始左右移动,在巨大开门声响的掩盖下,一队队骑兵以猛虎出柙之姿,旋风般地冲出来,蹄声震天价响;由於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正可与秘道冲出的战士会合,成为叁面夹击唐军的态势。
事实上,在开战前夕的军棋沙盘推演中,李靖及众唐将就已预料到今日铁鹰堡可能会采取的战术;因此,当前锋部队面对着敌人排山倒海的攻势时,并不意外,仍可维持队形整齐,从容不迫地应战。
当冲车部队遇阻时,其后的前军主力作战部队骑兵及弓箭手当然要挺身而出,以扫除车队前进的碍;登时,马蹄声伴着喊杀声响起,之间更夹杂着无数的破空声响,宛若奏出死亡的乐章般,颇有令敌人闻声丧胆的威效。
「咻!」……
劲箭呼啸而过,纵然不能完全阻止敌人前进,却可造成对方战士的伤亡,因而达到延缓对方前进速度的目的。
当下,敌我双方正在进行着一场残绘的肉搏战,让身处於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环境里的战士们,几乎成为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完全失去了人性。
既然战争的本质是以暴制暴,为了击败对手,根本毫无道理可言,当然不会讲求公平、合理、仁慈,而是尽其可能地耍诈、设局、用谋,甚至於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地去陷害敌人,直到取得最后胜利为止。
不消片刻,以冲车部队为核心的战场,触目所及,尽是敌我双方阵亡战士的尸骸,令人不忍卒睹;然而,际此生死存亡、你争我夺的时刻,无论是守方的铁鹰堡战士、还是攻方的唐军精锐,不仅没有时间对伤亡的同伴伸出援手,还要故意装成没有看见的样子,甚至於要麻木不仁地踏着尸体向前推进。
虽然唐军攻势受阻,且兵员伤亡惨重,唯前锋部队的战意并未受到影响而产生动摇,仍然奋不顾身、前仆后继地冲向敌阵;只不过,子弟兵英勇的表现,李靖看在眼哩,心中却是感叹万千,相当难过及不忍。
其实,李靖之所以会心生感叹,是有原因的。
话说回来,联军在没有掌握铁鹰堡虚实之前,以李靖、诸葛亮、张良等人的个性,理当不会做出贸然对铁鹰堡发动全面性攻击的决定;然而,当他们接获伊阙传来的紧急军情后,莫不感到事态严重,因而不得不采取速战速决的作战计画。
原来,就在诸葛亮亲自拜访唐军的次日午后,李靖即接到圣旨谕知,要他尽速解决铁鹰堡,回师支援洛阳;由於来得突然,以李靖的沉着冷静,在浏览圣旨的时候,亦神色为之数变,因为他实在很难相信短短不到两个月的光景,居然发生了叁件大事,而使得洛阳局势变得错综复杂。
第一件大事,本在合肥摆出重兵相互对峙的曹魏与南宋,则在元帅韩世忠的努力斡旋下,竟然促成双方达到停战的协议;因此,在解除东面战线的威胁后,张辽立即率领数万大军西进,准备投入随时会爆发的洛阳争夺战,让战事极为吃紧的曹魏获得喘息的机会;这样的结局,当然让李靖感到震惊、意外。
第二件大事,亦是李靖始料未及;想当初,大唐天子李世民为能顺利攻下东都洛阳,可是精锐尽出,几乎调集了关内、关外、太原、汉中、河北等地的军队,结合成一支兵员超过四十万的大军,因而使得长城边防的军力大减;因此,当太原留守得知长城之外的外族有蠢蠢欲动的迹象时,迅即快马飞报皇帝;所以,李世民在与房玄龄、李绩、长孙无忌、魏徵、柴绍诸臣商议后,立刻下旨屯兵在大河北岸的庞玉、屈突通、杜伏威等将领率兵回防长城沿线诸镇。
一件事情是敌方自合肥增兵洛阳,一件事情是己方调兵遣将回长城布防,就这样一来一往、己消彼长的情况下,使得唐军原本的战力优势为之消失,当然让李靖看得面色凝重;只不过,真正让他感到震惊的却非这两件事情,而是令他完全想像不到的第叁件事情,迫使李靖不得不仓卒决定攻打铁鹰堡。
此次,大唐天子李世民御驾亲征东都洛阳,麾下猛将如云,皆是一时之选,像李靖、李绩、长孙无忌、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唐俭、长孙顺德、柴绍、庞玉、屈突通、杜伏威等将领,不是随侍在侧,就是成为率领重兵的要角之一,独独车骑将军侯君集是唯一例外者,被安排留在关中练兵。
不知是凑巧,还是侯君集早有二心,他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心中不满的情绪益增,终於决定另投名主;於是,他趁着押送新兵、粮草、箭矢及辎重前往洛阳补给之便,竟然带着自己的心腹部将投靠曹操去了。
侯君集的叛逃,对唐军来说,表面上是少了一名战将而已,损失不大,然实际上却非如此;由於侯君集熟知唐军的虚实、清楚主将的习性、了解将士的能耐,使得他投靠敌方阵营后,会产生多大的破坏力,连李靖也不敢轻忽。
在唐营中,李靖的人际关系不错,与大部分的将领交情匪浅;其中,一齐并肩作战的长孙无忌、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人更是形同莫逆、情若兄弟;至於叛逃的侯君集,算是李靖较少往来的唐将之一,且彼此之间常有意见相左的情况发生,看来二者摆脱不了宿命,最后还是处於敌对立场。
还好,在获悉叁件坏消息之隔日,李靖就接获一件好消息,让他心里的阴霾及忧虑得到适度的减缓;原来虬髯客与前者话别后,就想要暗助兄弟一辈之力,却因「仙事」缠身而没空帮忙;所以,他在忙完个人的私事后,且得知战争尚未开始,即马不停蹄地赶来,「自告奋勇」地深入铁鹰堡总部查探,
虬髯客乃奇人异士,一身修为自不在话下,要当个神出鬼没的探子,绝对绰绰有馀;因此,他仅在铁鹰堡大本营「停留」半天左右的时间里,就对堡内的地形地物了然於胸,不但摸清楚敌人的虚实及部署,更暗中破坏堡内的部份机关、阵法及陷阱,此行算是满载而归。
唯一可惜的,因为虬髯客不知道秦军的存在,亦不识得章邯、司马欣他们,所以没有特别留意秦军的动静。
虽然前锋部队遭遇到敌人顽强的抵抗,难以继续向前推进,且陷入对方叁面夹击的困境里;但是,思绪如潮的李靖眼看着己方攻势受阻,仍是神色如常,指挥若定,显见当下的战事演变,他早已料想到了。
其实理由很简单,自从联军决定进攻铁鹰堡之后,对负责攻破「山寨」的李靖来说,最不愿看到的情形就是敌人据险坚守阵地;因为铁鹰堡具有地利优势,唐军若要顺利完成任务,定当要发动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势,纵使击垮了敌人,自己也是牺牲惨重,最后可能要落得两败俱伤的结局;反之,若是敌人出阵正面迎战,双方决胜於寨门前后,则是李靖乐於见到的场景。
因此,当敌人自秘道现身、从山寨蜂拥而出时,李靖的神情看来有些沉重,内心则是平静如水,他清楚破寨的机会来了。
无论处在多么险恶的环境里,李靖都能保持着头脑冷静、清晰,审时度势,从容不迫地作出合适的决策;基於此,他可以无视於战场一时得失,亦能容忍前锋部将的气势受挫,却能精准无比地抓住获得胜利的一线契机。
既然破门入堡的机会来了,李靖焉能错身而过、失之交臂;於是,他气定神闲地策马前冲的同时,仍不忘指挥薛万彻诸将分兵去攻打左右两侧的敌人秘道;由此看来,李靖展现出强烈的企图心,先以优势的兵力迫退左右两侧的敌人,阻断敌人防线·让对方难以相互支援后,再一举摧毁敌阵。
「冬!」「冬!」「冬!」
李靖手势一挥,负责擂鼓的战士即用力猛战鼓;登时,震耳的鼓声响起,传遍整个战场,就见到一队队蓄势待发的唐军精锐朝着敌阵冲去……
从拂晓出击,到李靖下令全面进攻为止,前后不到半柱香之久,然山寨大门前的战场,已是尸横遍野、满目疮痍了,足见双方战斗之惨烈。
虽然喊杀声、兵器交击声、马蹄声响依旧吵杂震天、此起彼落,只是没有多久时间,在唐军主力部队投入战场后,原本势均力敌的战况开始产生变化;首当其冲者,即是来自两侧秘道的铁鹰堡战士,他们根本挡不住横冲直撞的骑兵部队,不是被攻得溃不成军而阵脚大乱,就是闻蹄声丧胆而自动后退。
在千万人相互杀伐的战场上,影响胜负的关键因素很多,较显着者不外是战术的运用、将士的素质、战阵的优劣等,都足以决定谁赢谁输;尤其甚者,只要有一方士气特别高昂,甚至於将士们皆抱持着视死如归的精神时,就有可能将潜力发挥到极致,成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无敌雄师。
相对於战场上部队之间的战斗,乃属於发挥团队作战力的性质,就不适合成为展现个人实力的舞台;或许因为如此,当战斗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唐军将士并没有看到飞鹰级以上的高手现身战斗,只见到铁鹰堡战士如潮水般涌现而已;然而,在李靖的认知里,有实力坚强的高手押阵或参与战斗,对参与一方来说,还是会有正面帮助的;所以,他认定高手如云、能人辈出的铁鹰堡应已在寨门之后设下陷阱,以等待不知情的唐军自投罗网。
平心而论,如果李靖的预料属实,则铁鹰堡的战术的确相当高明,极有可能因此而扭转劣势、反败为胜;也就是说,假如铁鹰堡仅以人数众多的战士去迎战来势汹汹的唐军,却将厉害的角色藏起来,等於是故意隐藏实力示弱;那么,无论最后输赢为何,唐军铁定会伤亡惨重,且在身心疲惫的状态下,很容易产生疏忽或是懈怠,因而不小心地掉进敌人的陷阱中,结果可想而知。
只不过,在猜测到铁鹰堡「异想天开」的战术后,李靖是欣喜多於惊讶;因为他相信自己子弟兵的抗压力及应变力,这是一支历经无数大小战役震撼、千锤百链的劲旅,岂是一般军队可比拟的;所以,李靖几可断言鹰王黑涯或是铁鹰堡高层领袖因不识得李家军,而犯了不该犯的错误。
这个时候,自山寨大门冲出的铁鹰堡骑士,算是「唯一」战斗力强悍的敌人,犹可勉强挡住唐军骑兵部队的冲杀,暂时守住着寨门。
山寨大门与一般郡县城门无异,通常是管制人员进出、货物通行的主要关卡,军事价值相当有限;然而,此时此刻,眼前既不雄伟、亦不华丽的普通寨门,其军事价值直比北扼外蒙的山海关、西控大漠的阳关等军事重镇,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重要性无与伦比。
离铁鹰堡大门愈近,战斗益形激烈,除了正面交锋的骑兵之外,双方的弓箭手亦频放冷箭,使得两边的伤亡人急速增加中。
看着敌人拼命抵抗、打死不退的奋战精神,不禁让李靖怀疑自己的判断,莫非寨门的争夺战就要决定胜负了,没有猜想中的第二战场;只是身性谨慎的他,还是坚信自己的看法,毕竟鹰王黑涯绝不是个简单人物,岂会轻易被打败。
明知突破铁鹰堡骑兵防线,冲进山寨后会遭遇敌人的伏击,李靖仍决定将计就计,以身涉险,期能尽速地结束这场战争。
心意既定,李靖即策骑爱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向敌阵,立刻造成敌人一阵惊慌;几乎同时,百名亲卫为了保护主帅不受伤害,莫不争先恐后地向前冲,声势之浩大、速度之飞快、杀气之强烈,连对方的马匹都会感到害怕、不安,已有嘶叫、踢土、跳动的现象产生,使得敌营阵线开始出现混乱。
机会稍纵一逝,唐军当然不会错过,旋以排山倒海之势,猛攻敌阵……
前后仅约里许的距离,唐军足足花了一个时辰之久,在惨烈的肉搏战下,才兵临门前;此时,铁鹰堡大本营正门的争夺战,已到关键性的一刻。
寨门争夺战之激烈,远远超乎敌我双方的预估,实非任何言语可描述清楚。
放眼望去,无论是寨门前、还是墙角下、亦或是墙后高处,尽是穿着五颜六色的铁鹰堡战士,个个神情剽悍,或拉弓射箭、或举石投掷、或持枪前搠、或挥刀猛砍;由此观之,唐军要攻占寨门,恐怕是件困难的任务。
「呜!」……
蓦地,号角声响起,山寨正门开始并拢起来;此时,酣战激烈的敌我双方战士闻声莫不觉得讶异,就连刚冲抵前线的李靖也感到意外。
未几,箭如雨下、石若飞蝗,让唐军的攻势受到影响而迟滞,同时铁鹰堡战士则在相互掩护下,快速地退回山寨里头。
虽然有箭石的威胁,却不足以完全遏止唐军的追击;然而,在状况未明的前下,负责带队冲阵的将领还是放慢进攻的脚步、减缓攻击的节奏,以免犯了欲速则不达的毛病;因此,宁可错失一次杀敌的良机,也不愿贸然抢进建功,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退回山寨……
事实上,当李靖抵达最前线时,就是要命令前锋部队趁着敌人阵脚混乱之际,调整攻击策略,不要再浪费时间清除碍了,而是应该要集中兵力去攻击敌营的骑兵部队,一举突破铁鹰堡的防线;只是李靖还来不及开口发布攻击指示,敌人已开始撤退了,且部将亦作了适当的处理;既然状况有所不同,即使手下将领的处置与他略有差异,李靖虽不满意,犹可勉强接受。
这个时候,落石、箭雨仍未停歇,数千名唐军不是以盾牌挡住箭袭,就是退到箭石不及之处,养精蓄锐;至於李靖,则是在数位部将的陪同下,好整以暇地边看着敌人退回山寨,边指示前锋将领做好进攻的准备。
不到半盏热茶的短暂光景,近千名铁鹰堡战士就像潮水般快速退去,使得原本略显拥挤的「战场」,变成空空荡荡的。
倏地,隆隆声再度响起,在骑兵部队的开路、盾牌兵的护卫下,冲车队依序排列在寨门之前,虎视眈眈地注视着破损不全的门墙;由此可见,显然李靖想要扩大战场范围,让敌人退无可退,不能避战,以尽快结束这场战役。
「碰!」……
当攻击准备一就绪,李靖即高举右手往前一挥,於是负责破坏门墙的投石机迅即投掷大石块;不旋踵,破空声响呼啸而过,就见到一块块大石头接二连叁地击中门墙,或是落入山寨里头,轰然巨响,不绝於耳。
受制於飞石的威胁,让原本在山寨高处、或躲在墙后频施冷箭、投掷碎石的铁鹰堡战士,不是纷纷走避,就是找建筑物掩护;因为如此,箭雨不见了,落石消失了,亦即唐军的威胁也没有了。
少了箭石的威胁后,冲车队当然立刻出动,此举势将战争带到最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