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历史小说 > 九州河山皆华夏 > 第八十章 衡山血战 一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八十章 衡山血战 一

    此次,清军从北、东、南三个方面对衡山县城进行了半包围,将所有可供明军出城的陆路都堵得死死的。

    其中,东面为主攻方向,在此部署的孔有德部以及多铎的家底部队满洲镶白旗,考虑到要对其余两个方向做到统筹兼顾,多铎便亲自来到了东面坐镇指挥;部署在南面的清军为尚可喜部以及汉军镶红旗,指挥官为汉军镶红旗固山额真金砺;部署在北面的清军为耿仲明部和汉军正蓝旗,指挥官为怀顺王耿仲明。布阵次序都是三顺王的部队在前,八旗兵在后,在多铎亲口做出战后可以补齐每一部损失的保证之后,孔有德等人既然也就没有了反对的理由,毕竟主子的命令才是第一位的。

    眼下,每一个方向的清军都是步、骑、炮三大兵种齐全,威力巨大的火炮和机动力强的骑兵梯次配置,将城中的万余明军突围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清军兵力唯一比较薄弱的地方便是西门外,只有从各部抽调出来的共一千多军队,警戒和牵制的意味要远远大于阻拦和进攻。但明军也很难从这个方向打开局面,城外便是湘江,而江面上和城中储存的船只早在清军第一次过境时便被少了个干干净净,没有船也就意味着无法借助水路撤退或是反起反击。

    就在不久前,多铎心中还存着最后一丝希望,希望陷入绝地的庞岳能够识时务,放弃抵抗归顺大清。为了达到效果。他甚至还在“劝降词”中加入了那些投降大清后前程似锦的前明军将领的真实遭遇。却不料,庞岳还没等劝降的人说完便以一声铳响表明了拒绝的态度。这也就算了,最让多铎感到愤怒的是,他已故去的父汗、大清的太祖也被庞岳那个混帐肆意攻击侮辱。

    愤怒过后,多铎又不禁暗自嘲笑自己刚才行为的多余,像庞岳那种铁了心要和大清作对的死硬分子,又怎么会因为一段劝降之言便放弃自己的初衷?

    既然劝降不成,那就只有开打了。

    随着多铎的一声令下,三个方向的清军炮兵都开始了炮击前的各项准备,调整炮口、装填弹药等等。

    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庞岳也下令城头上的官兵们撤到城墙后的街垒工事后去躲避,只留下了少部分担任警戒的人员。

    不久,随着西门外的清军炮兵阵地上率先发出一声巨响,清军对衡山县城的进攻正式开始。

    ……

    “轰!”“轰!”…接二连三的炮响犹如平地炸开的惊雷,带着咄咄逼人的惊天声浪朝着小小的衡山县城席卷而来。一颗颗高速飞行的炽热炮弹打在城楼、城墙上,溅起大片肆意飞扬的砖石碎屑。薄薄的一层包砖在第一轮炮击下便被打得粉碎,墙体内部的夯土在顷刻之间便绽开了一团团黄色土烟。烟尘弥漫之中,似乎连大地也在为之颤抖。

    早在清军炮击开始之前,负责防御各段城墙的湖广镇将士便已经大都下了城头。躲到了城墙后的掩体中。

    尽管时间紧促,但在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城中的防御体系已经初见规模。在城门后的主街道上,官兵们利用装满泥土的麻袋和从城中拆来的石料构筑了一道道街垒工事,周围的许多房屋也被改造成防御工事,而那些可能被清军所利用、为他们提供掩护的建筑物则被通通拆掉。每一面城墙后,这些大大小小的工事都形成了大致三四道纵深防线。第一道防线距离城墙大概八十步左右,各道防线之间大致相隔四五十步的距离。

    此外,城中湖广镇官兵的防御任务具体划分如下:东面城墙以及附近的街区由陷阵营负责防守,并配属了从泰山营和烈火营抽出来的近一千火铳兵;防守南、北两面城墙的主力则分别是刚锋营和破军营;华山营的官兵们也全部分发了武器,并一分为三。其中一个千总队与泰山营共同戒备西侧城门,另外两个千总队则分别前往南门和北门,作为刚锋营和破军营的预备队。飞虎营则在城中候命,准备随时听候命令前去增援情况紧急之处。

    清军的炮击持续不停,炮声一潮盖过一潮,一时间毫无停歇的迹象。或许是因为之前已经尝到了与湖广镇进行白刃战是什么结果,多铎没有轻易下令步卒攻城。而是希望先通过这种持续而猛烈的炮火摧毁城中明军的抵抗意志、消耗掉他们的抵抗力量,之后再全军压上。

    衡山县城毕竟是一座小城,当初构筑城墙的目的也以防御土匪流寇为主,设计者和修建者们恐怕根本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这座地处大明腹地的小城会迎来异族军队的如此凶猛的炮火攻击。因此,城墙的牢固程度不要说与南京城那种雄城大邑相比,就算比起赣州、长沙等地的城墙来也是远远不足的。

    经过半个多时辰的炮击过后,承受着清军最猛烈炮火的东面城墙便已经面目全非,城楼已经完全被轰塌,墙面上的包砖大片散落,其中的黄色夯土变得千疮百孔,垛口也被毁掉过半,墙体顶端出现了好几个瘆人的v字,并在一步步地向下扩展。尤其是最初被清军轰开又被明军填补上一半的那个大豁口,更是成了清军炮兵的重点轰击对象。那些匆匆被填上的土石材料根本经不住炮弹的轰击,纷纷倒塌了下去,转眼之间,豁口中又只剩下了一堆不到一丈高的废墟隔离着城内与城外。其他三面城墙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儿去,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被轰塌只是个时间问题。

    这一次,清军的炮兵似乎比之前变得更为执著,炮弹的消耗几乎已经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甚至对炸膛的顾虑也少了许多。抱着尽快轰塌城墙的目的,多门火炮朝着某一块区域不停地集中射击,将墙体轰得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不过,炸膛的危险终究还是要考虑的。在经过一个多时辰的轮番轰击之后,城外清军的几十门大炮的炮管几乎全部都发红发热,再继续打下去怕是真的要炸膛了。这时,震耳的连绵炮声才暂时告一段落。

    炮声停止之后,随着多铎的命令下达,三个方向的清军步卒都朝着城门方向开始了试探性的推进。而与此同时,躲在城墙下的明军官兵们在接到城头观察哨的预警信号之后则纷纷往城头上跑去,准备迎敌。经过多次战斗之后,他们也已经有了经验,都知道:清军的火炮由于要避免过热而炸膛,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发射。至少在清军的步卒退去之前,城头不会再有被炮击的危险。

    当战兵们列队跑上城头,辅兵们也扛着土袋或是用小车装着石头前去填补城墙上出现的缺口。尤其是已经被轰开的那个缺口,更需要及时填补上,虽然填充的土石材料抵挡不住炮弹的下一轮轰击,但之上能争取不少时间。否则的话,一旦被清军炮火完全轰开,清军不论是通过步兵从此处进攻还是将火炮拖到此处朝城中轰击,对明军而言都可以算得上是致命的威胁。

    ……

    衡山县城的布局与这一时代的其余县城相差不多,简单、中规中矩,两条分别连同东西和南北城门的主干道在城中心交汇,形成本城中最繁华的的区域。县衙便位于这个交汇点附近,而在县衙的街对面又有一座三丈多高的鼓楼,比城墙还有要高上几分,站在顶部可以将城中甚至城外的情形尽收眼底。正是由于这一地理优势,这座鼓楼便被庞岳当成了中军指挥部所在,用以协调各个方向的防务。

    此时,庞岳正和张云礼以及一众参谋军官在这座鼓楼上观察着城外的动静。

    “大人,照清虏的火炮这么轰下去,或许在今日之内,城墙便会被轰塌。”张云礼指着东面的某段城墙,颇为担忧地道,“您看,城墙上的那一处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痕了,最先倒塌的很有可能便是这一段。”

    “你说得没错。”庞岳点点头,道,“不过也不要过于担心,城墙塌了,倒下的砖石废墟依然会成为清虏进城的阻碍,我军也能对其加以利用。跟何况,我军在城墙后还设立了好几道防线。多铎以为只要轰塌了城墙就完事大吉了,做他的春秋大梦去吧,到时候他就会知道,城墙倒塌并不是他们获胜的象征,而是他们伤亡剧增的开始。”

    “面对大人的如此精心布置,清虏必然会吃上不少苦头。”张云礼脸上难得地浮现出一丝笑容,但很快便又转为了忧虑,“不过,最令属下担心的是,等轰开城墙之后,清虏会把红夷大炮拖到缺口处,直接对着城中猛烈轰击。参谋司曾做过相关的推演,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城墙后第一道防线失守的几率将在七成以上,其后各道防线的失守率也将超过五成,而我军的伤亡人数也将增加四到五成。如果我军不能及时夺回缺口,阻止清虏的炮击,以上这些几率还将继续增加。”

    “这一点我自然知道。”庞岳说,“所以我才让辅兵们一有空子便对豁口进行填补,为的就是不让清虏炮兵有架炮的地方。如果真如你所说,那就只好派遣精锐士卒组成敢死队夺回缺口了。不管怎么说,战事都将惨烈无比啊,希望我军能比清虏坚持得更久。”

    这时候,东、南、北三个方向的城头上都传来激烈的铳响,显然是向城门推进的清军已经进入了城头火铳兵的射程。

    ps:(第二更送上,求票票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