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荡魔祖师爷 > 第129章 看的到摸的到却拿不走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9章 看的到摸的到却拿不走

    第129章 看的到摸的到却拿不走
    出了马道婆的家庙,李景孝趁着离天亮还有三四个小时。
    又跑去另外几个神婆、野道的家中走了一遍。
    搜刮到的金银铜钱足足六万多两,而且李景孝还发现,这些人手里的秘术,基本上全是旁门左道之术。
    而且不少记录不全,残缺的厉害。
    不过还是学到不少使用性的法术。
    落马术、飞头术、嫁灾术。
    但更多的,其实只是骗术,说白了就是想尽办法骗财骗色。
    而且最后一处还搜出了本账本,李景孝看完就冷笑一声。
    之前就从贾蓉嘴里得知,京城大大小小的寺庙道观上百座。
    其中香火鼎盛的有二十几家,这账本中就和广惠寺有关。
    私下里居然在做放债的勾当。
    既然这样,李景孝当然不会放过。
    进了寺庙,找到存放银钱的库房,入眼就看到二十几个银冬瓜摆在库房中间。
    看的李景孝心跳都快了几分。
    银冬瓜就是银子打造的银坨子,外表滑不溜秋,每个至少两三百斤。
    有些还重达七八百斤,为的就是防盗、防抢。
    而李景孝面前的这24个银冬瓜,个个大如前世大理石圆石墩。
    每一个还特意印刻着‘足银六百斤’的字样,根本不怕你偷。
    一斤十六两来算,这一个银冬瓜就是9600两。
    16个等于23.04万两银子。
    你妈的,一个寺庙居然藏着这么多的现银,可见平时的搜刮有多狠。
    李景孝毫不犹豫,把这24个银冬瓜,全收进了游戏物品栏里。
    又把木架上,大概2万两的金元宝、银元宝。
    还有十几筐,大概几百贯的铜钱也全拿走。
    这才悄无声息的回到家,换下夜行衣,搂着还在酣睡的秦可卿睡了过去。
    早上8点多,李景孝昨夜虽然才睡了三四个小时,精神却很不错。
    晨练时,秦可卿、宝珠、瑞珠比李景孝都积极。
    虽然明知道自己肯定赢不了自家官人,可比剑时,能肆意出剑。
    而且和官人眉目传情,让秦可卿这种,平时除了去亲爹那边之外,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官家小姐有些着迷。
    连输三次,秦可卿想着宝珠和瑞珠还在等着这才收剑。
    果然,宝珠和瑞珠脸色一喜,满脸都是期待的看向自家老爷。
    李景孝无奈,只能对着宝珠招招手。
    一番比试下来,宝珠和瑞珠居然也学秦可卿,一人只比三场。
    拿到450点经验。
    人物18级(480/1800)
    李景孝暗道,明儿得想个法,让媳妇和自己多比几场。
    即便只是多比一场,那也是50点的经验。
    要是宝珠和瑞珠跟着她学,两人加起来也有50点。
    ——
    用早饭时,一个婆子急匆匆的跑进来汇报说,锦衣卫上门求见。
    李景孝本以为,广惠寺、马道婆和其他几个神婆、巫祝应该不会报官。
    要是被外界知道,广惠寺和一个个家庙那么有钱,不见得是好事。
    去了前院,在会客厅里见到千户周叙和百户周公至叔侄俩。
    用过茶,李景孝问了句,“指挥使大人这几天可好?”
    周伯叙叹息一声摇摇头,“身体倒是无事,只是、、。”
    李景孝一听就明白,周伯益辞官,能习惯退休生活就怪了。
    李景孝安慰几句,周叙这才说起来了,今早广缘寺住持去顺天府报官的事。
    说是他们庙里,昨夜被人一夜之间,盗走了30万两银子。
    吓的顺天府,都不敢独自接下这案子。
    求到锦衣卫、厂卫、大理寺,想拉几个倒霉蛋一起分担压力。
    反倒是马道婆等几个神婆,和李景孝猜的一样,根本不敢报官。
    李景孝摆摆手,拿起茶碗喝一口,才对周叙说道。
    “本官向来不管俗事,再说,和尚的银子被盗,我一个道士凭什么帮他们查这案子?”
    说完端着茶碗在手上,既不放下、也没继续喝茶。
    周叙和周公至叔侄俩,一看就知道,李景孝这是端茶送客。
    张张嘴,想再劝几句。
    可转念一想,就算是太上皇和皇帝,也不会逼迫侯爷查这案子。
    起身拱手行礼,正准备告辞走人。
    却听李景孝问道,“周百户,教你的刀法练的如何?”
    周公至脸色一喜,随后又一紧。
    高兴的原因是,李景孝还记得传了自己一门刀法。
    紧张则是担心自己练的不够好,那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说不定就断了。
    忙规规矩矩的拱手回话道,“禀大人,下官这些日子以来勤练不缀,不敢有一丝懈怠。。”
    李景孝点点头,开口把二福叫了进来。
    “你和周百户过几招,看看这些日子里,你们俩是否有进步。”
    二福自然没意见。
    对着周公至点点头,二人出了会客厅,眼看李景孝带着周叙也跟着出来了。
    不由越发的认真起来。
    护卫、家仆们见状,也待在院子周围看了起来。
    李景孝一看周公至的起手式,就知道这小子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见二福准备好了,开口道,“点到为止,开始吧。”
    二福和周公至互相点点头,瞬间同时出刀。
    五虎断门刀招式狠辣,动作敏捷又刚劲有力。
    而胡家刀法,有阴有阳、虚实互用,忽虚忽实,却又刚猛中带着韧劲。
    从刀法境界上,刚柔并济的胡家刀法胜上一筹。
    可刀法再好,实战中厉不厉害,其实全看个人。
    光是二福一直在修炼五虎断门刀配套的内功心法,并且已经修炼出了内力。
    已经决定了,他的实力,早已经胜过周公至。
    而且二福在边郡当兵多年,没修炼五虎断门刀之前,武艺或许远远比不上家学渊源深厚的周公至。
    但边郡的夜不收,那是生活在死亡边缘的人物。
    胆气、毅力和狠辣,绝不是周公至这个富家公子哥能比的。
    两人出刀仅仅七八招,就算是周叙这个当叔叔的,都已经看出,自家侄子被侯爷的护卫首领压着打。
    周公至也是越打心里越急。
    李景孝手腕一转,一颗石子出现在他手指上弹出。
    撞在了两人碰在一起的刀身上,一股子巨力,让二福和周公至不由摊开。
    李景孝笑骂道,“二福,不准用内力。”
    二福嘿嘿一笑,抱拳一礼,这才笑着对周公至说道,“再来?”
    周公至偷偷揉了揉手腕,看李景孝的目光也越发的敬佩和敬畏起来。
    刚才只是一颗石子撞在刀身上,就让自己脚步不稳,手臂酸软,退了三四步才稳住身体。
    这要是打在人身上,一颗石子就能要了人命。
    不过,想想侯爷道法那么强,会暗器好像也正常的很。
    对着李景孝抱拳道谢,这才又和二福点头。
    两人再次比武,但论招式,胡家刀法的优点就显露出来了。
    缠,滑,绞,擦,抽,截。
    看刀法精要就知道,这刀法有点以慢打快,防守反击的意思。
    周公至练武多年的经验也发挥了不小的功劳。
    不管二福攻的有多猛,周公至总能招架下来。
    两人打的你来我往,片刻间就十几招过去。
    李景孝看周公至的表情,也面露微笑,还不时的点头。
    看的一旁观战的周叙喜形于色。
    赵军恒、蒋六、刘七等人则是不免担忧起来。
    二福自己也是有点急,好在这小子当年在边郡当兵,总算没白费。
    眼看急攻不下,忙调整起来。
    这下,接下来的比斗就有些乏味了。
    一个不敢全力攻,一个只想着防守反击,一招招下来,全是虚招。
    不懂的人看着,两人虚实结合,招式变化繁杂,经常刀身都没胡碰,就开始变招,反而更精彩。
    但在李景孝眼里,完全是浪费体力。
    不过,想想两人才练了两三个月,能有这表现,已经算是天赋和努力都上佳。
    又过了十几招,二福看出周公至的防守有余,进攻就差了点意思。
    心里不由暗喜,招式再次一变。
    周公至想以慢打快,也是有极限的。
    特别是眼力和经验欠缺的话,不仅手上的刀会乱,脚步也会跟不上。
    果然,二福再次抢攻时,不再是一往无前。
    手里的绣春刀出招时,看似迅捷勇猛,却也留了三分力。
    招式更快的同时,招式转化更繁杂,很快就让周公至有些招架不住了。
    特别是体力消耗的更快。
    而二福确实没用内力在刀法上,可他身怀内力,体内内力运转,对体力的加成可不小。
    眼看周公至的脚步已乱,李景孝开口道,“好了,都停手。”
    二福嘿嘿一笑,周公至则有些气喘,不安的看向了李景孝。
    李景孝没好气的瞪了二福一眼,看向周公至笑着说道,“不错,看样子平日里,确实勤练不缀。
    而且刀法上的天资也上佳,是个习武的好手。”
    周家叔侄俩,这才笑了起来。
    李景孝看着周公至说道,“平日里没事,去殿前司衙门,找二福他们比试一番。
    在家一个人练的再好,也不如和人打一架的体会深。”
    周公至狂喜,有了这一层关系,今后锦衣卫里面,也没人会落井下石找自己的麻烦。
    叔侄俩再次道谢,临走之前,周叙还悄悄送了个信封到李景孝手里。
    不用说,信封里肯定是银票。
    见李景孝收了,周叙暗暗放松下来的同时,还低声说道,“前几日是年节,不好上门打扰。
    我族叔又戴罪之身,不便亲自上门感谢侯爷的救命之恩。
    这才拖到今日,让下官替他向侯爷磕头。”
    说完,拉开长袍下摆就下跪下。
    李景孝伸手扶住周叙的胳膊,但周公至跪下,李景孝就不管了。
    真说起来,自己对周家两代人,都有救命之恩。
    不由笑着对周叙说道,“大难不死,已是福缘深厚。
    而且说真的,能在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子安稳退下去,已经不容易了。
    让周大人想开点。”
    周叙点点头,作为世代锦衣卫,这点上,周家还是很明白的。
    不过,从一个手握重权的高官,忽然变成普通人,能看开的人极少极少。
    很多人退休仅仅三五年,身体明显就衰老的厉害,可见想‘放下’有多难。
    目送周家叔侄俩离开,李景孝回头看向二福,笑着说道,“没想到,你小子练刀的天赋不算最好。
    但脑子灵,知道变通,这就难得了。”
    出招留三分力,听着好像很简单。
    可真到比武较劲时,能自己明白这道理的人就很少了。
    二福本来还以为大人即便心里满意,嘴上也会和以往的上官一样骂几句,免得自己骄傲自满。
    不想大人居然夸自己。
    挠挠头、嘿嘿一笑,心里的那点自得,反而没了。
    李景孝来自后世,知道下面的人做的好,就应该夸。
    一味的做严师,其实不是什么好事。
    笑着对贾蘅说道,“蘅哥儿,今日让人杀几只羊炖羊肉,给二福他们加餐。
    顺便给家中仆役、丫鬟、婆子们也解解馋。”
    贾蘅忙点头,二福等护卫和仆役们,那是喜形于色。
    虽然这几天还是正月,府中吃的本来就不错,但下人们也不是成天都有肉吃。
    李景孝虽然身居高位,但他前世只是个普通人,节俭早就印在骨子里。
    不可能像贾家一样,连丫鬟都享受普通官员家的小姐那种待遇。
    秦可卿虽然出关官宦人家,但秦业到底只是个五品官,自然也不可能奢靡起来。
    不过对仆役来说,每日三餐能吃饱,又有菜,工钱也还行,已经极好了。
    但二福这些护卫,倒是每日都有肉吃。
    而且殿前司和锦衣卫的粮饷,他们都有份,甚至锦衣卫的粮饷本身就发了双份。
    等于拿着三份的粮饷,一个个最低的还是小旗官。
    李景孝可谓给足了钱粮,忠心度自然极高。
    回了内院,穿戴整齐后,和秦可卿说道,“夫人,今日去宫里点卯后。
    下午为夫得去宁国府赴宴,晚上应该不在家中用饭,不用等我。”
    秦可卿嘟嘴点头,温柔的给自家男人系好披风的带子,交代几句莫要喝醉了。
    这才送他出门。
    李景孝哪里看不出,媳妇这是吃醋了。
    但贾家肯定得去。
    今天要是有机会,趁机教导元春几招剑法或者拳脚功夫。
    结婚之前说不定就能和元春比试一番,多赚点经验。
    要是元春那边不方便,那就教尤二姐、尤三姐。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