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反诈局要宣传片,你拍孤注一掷? > 第290章 《三体》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90章 《三体》下

    一边进行拍摄,一边进行后期工作,剧组拍了不少大夜戏。
    一开始,最疲惫的当属道具组和特效组,为了赶进度,他们要喝功能饮料及浓茶来提神。
    心率砰砰上升,小组成员随时有猝死的风险。
    拼可以,但前提是要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身体。
    工期因此被延长。
    即便如此,大家还是被折磨得心力交瘁。
    一个记录团队记录着《三体》剧组的工作,并剪辑成了一个记录片。
    而宋昊本人,也会在晚上泡脚休息时,在电脑上写下每天的日记。
    五月份,这个月份里最为重要的一场大戏是古筝行动的拍摄。
    《三体》讲述的是整个地球的故事,并非围绕华国一个国家。
    人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科幻危机,外星文明随时可能入侵地球。
    就像《流浪地球》电影中的观点,只有当人类面对巨大的灾难时,才能够保持团结。
    各个国家的人聚集在了一起。
    深度还原《三体》原剧本,制作团队硬是拉来了三十六位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士,并且配上了专业的翻译。
    涉及七大洲,邀请了世界领域内的众多强国,展开了一次有关人类共同命运体的会议。
    他们都使用自己的母语进行交流。
    如果仅用口头描述,这个镜头不过如此,最多也就拍摄个七八分钟。
    但实际上拍摄起来难度极大,光沟通上就是一个大问题。
    各种语言混杂,如果不进行剧组的精心设计,这场戏会显得相当混乱且没有逻辑。
    最重要的是,宋昊要重新修改自己的剧本。
    如果所有人都说汉语,那么这出戏会十分不真实。
    还是要求说母语!所以要按照不同的要求,改编各个国家发言人的台词。
    仅仅这一个工作,就耗费了一整天的时间。
    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令人满意。
    在整个大会议厅内,将军常伟思坐在首位,表达着自己的态度。各个国家的军事首要人士,也在此刻进行着交流。
    这一场戏足足有十二分钟半的时长,拍摄得相当硬核。因为在拍摄人列计算机这场戏时,动用了一二九师的部队,他们对《三体》这部电影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友情客串了古筝行动这场戏。
    一些真正的军官,就站在常伟思的后方。直至这场戏结束之后,一二九师的师长找到宋昊。
    “我真觉得,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会被外星文明所入侵。”
    “前段时间,我抽出一整天的时间观看《三体》的剧本,太精彩了。”
    “《三体》应该还会有第二部吧。”
    《三体》不仅有拍摄第二部的打算,而且还要拍摄第三部。
    得到准确答案后,一二九师的师长重重地拍了拍宋昊的肩膀。“沈导演啊,你可一定要把《三体》拍出来呀!”
    “当然,如果有闲暇时间的话,最好也能够把《三体》文字化,我很希望能够在书店里,读到你著作的书啊。”
    宋昊答应了下来。
    但一二九师师长并不知道,宋昊实际上就是一个作家,前后写过《亮剑》《蝴蝶效应》《彗星来的那一夜》等小说。只是宋昊在电影领域的成就太高,导致旁人常常会忽视他在其他领域的成就。
    而这句话似乎也是一个预言。宋昊在电影上映之时,真的将《三体》这本小说写了出来,并且成功出版。
    甚至还打破了一系列相关记录,当然这是后话。
    8月,时间过得很快,因追求精益求精,使得三体电影拍摄进度迟缓。
    剧情已推进到四分之三,接下来的戏份会是整部电影的高潮部分。
    三体制作团队分成两支,特效团队要处理剧情里纳米切割特效问题,宋昊剧组则需依据剧本场景,长途跋涉前往巴拿马取景。
    巴拿马运河事件也叫古筝计划。
    审判日出现时,一艘6万吨重的巨轮现身,宛如一座在陆地上移动的大山。
    当年三体剧组拍摄这场戏时,拍摄地点选在了中国浙江。
    为模拟好巴拿马的地势与气候,三体剧组耗费诸多心力。
    宋昊剧组无需担忧这些,因为那艘6吨重的梦幻之轮就停泊在巴拿马运河。
    拍摄古筝行动时,宋昊率剧组出国。
    抵达巴拿马运河后,宋昊剧组难得有了一段空闲时间。
    他们要等合适天气来拍摄这场重要戏份,这一等就是一周。
    在此期间,宋昊灵感迸发,剧组也没闲着,还在巴拿马运河附近拍了些镜头。
    这些镜头日后会成为素材,素材内容大多是巴拿马运河附近的人文地貌。
    宋昊是随性拍摄的。
    摄影、摄像爱好者叶君也在巴拿马运河拍出不少作品。
    乘坐回国飞机时,叶君对宋昊说:“这是个很出片的好地方。”
    三体剧组耽搁不起,宋昊有些着急,好在一周后的某天天气适宜,三体剧组完成了相关镜头拍摄。
    行程顺利,回国后,电力风帆工作室赶忙进行特效处理。古筝行动中有个震撼画面,即纳米将整艘巨轮切成厚度均匀的薄片,这也是三体电影正式立项时制作团队最期望看到的画面,且这场戏会成为《三体之地球往事》宣传片最重要部分。
    整艘巨轮以碎片化形态倒在岸边,这一幕镜头不超30秒,但制作耗时很长。
    首先,特效团队考虑到据传的受力情况,因受力不同形变也不同。
    这艘巨船被切成数片,且每片都不一样,为此特效团队专门找力学专家进行推演,最终完成这组镜头。
    麻烦并未结束,或许此前拍摄太过顺利,导演宋昊耗尽好运,导致三体拍摄困难重重,又出现新麻烦,诸多问题等着剧组去处理。
    有一场重要戏份要在海边拍摄,可拍摄当天狂风肆虐。
    刮起的台风吹得每位工作人员痛苦不堪,他们几乎顶着大风拍摄这场戏。
    条件艰苦,但要学会克服。
    在船上活动的工作人员行动艰难,必须固定好器材以防被大风刮走,时常有道具乱飞情况。
    狂风常夹着暴雨倾盆而下,勘景当天,导演宋昊披着雨衣在暴风雨中指导影片拍摄。
    好在只有天灾,无人祸。
    整个7月,制作团队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红岸行动这一高潮戏上。(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