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前因后果
第98章 前因后果贾川耐心的说:
“孩子是你唯一的救命稻草,于家等上一年两年的不见动静,臭鱼只会再找,到那时,莫说给娘家送吃食,你能不能吃饱都是个问题,他家的条件也就那么回事,养着这么多人……再说他家主要靠王府,王府若是倒了,他家到时怕是还不如你娘家……”
“你说,你说我有不了孩子是,是何意?”刘末听不到别的话,只记得这一句。
“有不了孩子不是你的问题,是臭鱼的身体问题,他若是肯诊治,结果如何不好说,但他若是不诊治,肯定有不了孩子,他不会觉着是自己的问题,只会觉着是你们这些后院的女人不行,我要是没猜错的话,他找你是不是谁说了你好生养的话?”
刘末的脸一下便红了,她又垂下头。
高云天急得抬腿想踹,刘末瑟瑟发抖,惊恐的看着高云天,高云天只得放下了脚,恶狠狠的说:“你要是个男的,我踹不死你!”
贾川想了想,站起身,推开房门走出去,蹲到于白身前问:“你与刘末嫂嫂无仇,勒死之后为何还要捅上数刀?”
于白顾不得疼痛,嚷嚷道:“你莫听她胡言,是她勒死的,是她捅刀,是她怕她家人耽误她进于家门,都是她!你们即刻将她抓走,我能做证!我会让我堂兄给你升职……”
“那你告诉我,她勒死嫂子是在她的房中还是在她嫂嫂的房中?”
“在,在她房中。”
“她是如何将尸体运回她嫂子房中,还放到床上的?”
于白睁大眼睛,想了想说:“她,她有劲!”
“是拖回去的还是抱回去的?”
“拖,抱……拖回去的。”
“你亲眼见她先勒死嫂子,而后又将嫂子拖回房中,再去厨房找来刀,狠狠的捅了嫂子十几刀,对吗?”
“对对对,我亲眼得见,你们快将她抓走!”
“就是说,案发当晚,你就在刘家,可对?”
于白张着嘴愣住了。
贾川紧跟着问:“是你杀的,还是她杀的?”
“她杀的!”
“你可作证?”
于白赶紧点头,说:“我作证,我作证!”
“你为何会在案发当晚出现在刘家?”
于白眼睛转了又转,才说:“我当时在她家,是因为,因为她觉着家里穷,想跟着我享福,我也是听信了王婆所言,说她好生养,我去他家说要纳了她,他爹还将我轰了出来,我大人大量,没有计较,哪知她自己找上门来,还说会说服她爹娘,自己送上门来了,你说是你,你要不要?”
贾川挠了挠鼻子,问:“既然是送上门来的,你又怎会半夜跑去刘家?”
“她勾引我,我那日又喝了些酒,想将她叫来又不能,只好偷偷跑了去,若非她勾引,我这院子里女人多了,何苦半夜躲过巡检,翻院墙,做贼般去找她?”
“我看你家中也没什么东西,除了这院子里的几个女人……你之前便想过要讨她回来做妾,刘家不乐意,后来出事了,你等了她一年啊,我看着你也不像个痴情的。”
“我也是被王婆骗了!”于白痛心疾首:“说她好生养的很……”
“还有一个原因你不舍得说,你家没钱,她又愿意,不给一文钱,便可将她带回家,比上街买根针都便宜。”贾川坐到地上,问:“你之前杀过人吗?”
“没,没有,我怎会杀人!都是她,都是她干……”
“没杀过人,让我猜猜,你勒死了她嫂子之后,你们二人合力将嫂子抬回屋,放到床上……”贾川皱眉想了想,继续说:“要么嫂子生前说了你一些不好听的,你这人记仇,捅了十几刀泄愤,要么你有一瞬间眼了,以为她嫂子动了,没死,于是,你让刘末取来刀,本来是想补上两刀,让死者死透,可没想到见到血之后,你兴奋了,竟是停不下来。”
“你怎知道?不是,她说的话,她胡言乱语,胡说八道,她的话不可信……”
“不信她,信你?”贾川眯着眼睛问。
“信我!我堂兄在王府,手下一百多号人呢,以后在乐安你的事便是我的事……”
“你堂兄若是此刻敢出现在我面前,我立刻取了他性命!”贾川寒声说罢,站起身说:“将他们二人绑了,先带回宅子,明日升堂!”
陈默说:“你早就知道怎么回事,便该早早将他们二人带走,何必在此处浪费时间!”
贾川笑了笑说:“你也是高看我,我虽有想法,但也需证实,况且,咱们在这里待的时间长些,王府中的人才会难受,我也是想着让他们掉点头发。”
……
朱恒确实有些焦躁,他看着天色慢慢暗了下来,知道贾川他们去了府中侍卫于清的叔父家,他还命人将于清叫来,细细问了问这位叔父家的情况。
于清并不知于白做过什么,甚至不知道于白有个小妾是年前放出去的,与两年前的命案有关,朱恒问他缘由,他说不上来,只说这个堂弟不成器,平日里没少惹祸,还说自己以后一定会严加管教云云。
朱恒听后,沉默片刻,他觉着贾川这是在刻意的找王府麻烦,明面上的找不到,便找到这么一个想要算计王府。
这若是放在几日前,朱恒一定会笑话贾川无知,可眼下他不敢轻敌,贾川定是有别的算计,不可轻举妄动。
哪知贾川去于家迟迟没有出来,朱恒又有点后悔了,早知会这么久,是不是可以提前布置?此时天已黑透了,若是此时已经埋伏好了……
朱恒感觉有点燥,他在房中来回踱步,迟迟不敢下这个决定,直到有人来报:贾川离开于家,朝住处去了。
朱恒莫名的舒了一口气。
……
贾川前脚刚走一会儿,于清很快便到了于家。
于清不理叔叔的哭诉,只关心贾川来了都说了什么,走的时候又说了什么。
在得知堂弟有可能参与了命案,已被贾川带走,临走时还让叔叔带话给他:明日升堂过审,汉王府再莫错过。
于清不理叔父哀求,赶紧回王府复命。
别看于清在叔叔面前表现的漠不关心,但到了朱恒面前,他可是义愤填膺,说的好像贾川对他亲戚如此便是未将王府放在心中,朱恒正琢磨贾川带话的用意,嫌于清聒噪,便不耐烦的说:“贾川未曾将王府放在眼中这事儿,王爷也知道,要不你亲自去找贾川说说,让他懂得将王府放在眼中?”
于清还想再拱火,朱恒沉下脸说:“你家亲戚这般张狂,必是离不开你的放纵,你先回去想想,若是王爷知道后怒了,你当如何吧。”
于清这才住嘴。
朱恒不敢耽误,这事儿要如何应对还是要禀明王爷再做打算。
……
贾川一行人安全的回到宅子里,高云天和陈默便兴冲冲带着于白去审问了,而刘末则交给了高云朵审。
贾川要求今晚必须拿到口供,也方便明日过堂的时候少些麻烦。
三人都很能干,贾川刚吃完面,想着躺下歇息一会儿,高云天和陈默便拿着口供来了。
“这么快?!”
贾川还没说完,高云朵和董圆圆也拿着口供进了屋。
高云天说:“臭鱼一开始还坚称是刘末杀的,陈大哥上前揉搓了他两下,他便招认是他杀的了。”
高云天将口供递给贾川,贾川接过来后看向高云朵。
高云朵说:
“刘末说于白用自己的腰带从她嫂子身后勒住嫂子,她想要阻拦,却根本拦不住,那时候于白就像疯了一般,等她嫂子没了气息,于白才开始慌乱,让她帮着将她嫂子抬回自己屋,还不许她发出动静,说要是惊动了旁人,他便将刘家人都杀了,反正有他堂哥在,他最终也不会如何。”
董圆圆急急的接口道:“她说他俩将嫂子放到床上的时候,嫂子蹬了蹬腿,吓得她坐到地上,那男的也吓的两腿发软……”
“口供上写的清楚,你们俩是怕他认不全吗?”高云天纳闷的问。
贾川一直在看口供,看两个人说的哪里对不上。
刘末的嫂子应是听到了动静,担心小姑子才过去看看的,贾川想,于白去刘家偷情的时间一定是夜深了,若是刘长在家,这位嫂子也许早就睡熟了。
于白翻墙进院肯定是会有动静的,他那身子骨,除非院中早早安排了踩踏的东西,不然……不知道嫂子是这个时候被动静弄醒了,还是听到小姑子的房门开了,有人低声言语,总之嫂子因为担心去看了小姑子,而后再没能回来。
嫂子肯定没有拍门,也没有在门口问话,不然正房里的老两口一定会听到,哪怕因为这个动静醒了,也会辨别出不是那些小动物弄出来的动静。
那就是说嫂子到门口的时候发现房门没有关好,她当时或许以为是小姑子晚上吃坏了肚子,起夜回来后忘了关好门,于是她轻轻推开房门,进去后轻声问了句什么。
这个过程于白和刘末都没有说,于白的供词中说是被嫂子撞破奸情,嫂子扬言要告官,他才趁刘末与嫂子说话的工夫,从嫂子身后将嫂子勒住……
而刘末的供词中说嫂嫂突然进屋,一片漆黑中忽见一人走到床前,刘末吓得连惊叫都忘了,随后嫂子将她拉到床下问她可是被强了,她怕嫂子惊醒爹娘,便央求嫂子声音小一些,可嫂子很恼怒,说了些于白不好的话,又数落刘末不知廉耻,说得刘末也有些恼了,偏这时于白用腰带勒住了嫂子……
刘末说她想拦着,没拦住,贾川觉着刘末一开始怕是没有想拦或者没有反应过来,等她想拦的时候,已经晚了。
这个时候刘末和于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抬尸体的过程口供上都没有,只有简单的‘将人抬回屋中’而后被死者吓到了,于白让刘末去厨房找来剔骨刀,想要捅死没有死透的死者。
贾川不解的是,若是刘末有心拦着,这时候以为嫂子未死,不是应该高兴,怎么还会帮着去拿刀?尸检结果说死者是被掐死的,那么蹬腿这事儿究竟是二人眼了,还是仵作尸检的不细致,误判了死因?
“口供一定要细致周全,每个环节都要问清楚写清楚,要有前因后果,才可做到不冤枉了谁,这两份口供缺少一些细节,走,再跟我去问一遍,你们下次便知道该如何问了。”
高云天不乐意的说:“一开始便你来审不就行了?何必麻烦我们!”
贾川边走边说:“人要学会成长。”
……
贾川问的很是细致,也就问出来二人偷情非一日两日了,媒人嘛,贾川熟,王婆。
刘末为何不与家人说明愿意进于家门,做通了爹娘的思想工作,早早去于家不是更好?
刘末一开始不说实情,高云朵拔出剑,刘末才说:“他说,若是我能怀了身孕,便会娶我过门做正妻,还会给聘礼。”
贾川想问于白为何一直没有正妻,可想到他平日为人和口碑,连刘家都不愿意与其结亲,更何况条件好些的人家,便没有问。
“你们多次偷情,你家里人无人发现?”贾川问。
刘末摇头说:“我平日里做些针线活变卖了换些米面,收针线活的叫王婆,若是他想要来,便会提前跟王婆说,王婆会告知我,我便会在墙边放上木凳,他的随从也会带着木凳,方便他翻越围墙,我爹和兄长睡着后,呼噜声震天,没人能注意这点动静,再说,也不是常来。”
“他随从可会跟着一起翻墙?”
“不会,他会等在院外,找个地方躲起来,怕遇到更夫。”
“于白通常何时离开?”
“天不亮肯定要走。”
贾川不解:“你白天找个借口便可去他家,那样多方便?这样折腾,他不累吗?万一遇到半夜巡检也还是麻烦。”
刘末垂下头说:“他说……这般才有滋味。”
董圆圆忙问:“啥滋味?”
高云朵拉着董圆圆出了屋,口供只能高云天代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