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新时代艺术家 > 第674章 主体文明的恐怖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74章 主体文明的恐怖

    第674章 主体文明的恐怖
    沈三通上班了。
    想多休息几天,奈何现实不允许。
    《大圣归来》影响力太大。
    票房成绩看不到头,一次次超预期,沈三通自己都不知道最终会有多少。
    《大圣归来》这部电影,宛若金箍棒捅破了春节档天板,也捅破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天板。
    整个电影圈都在地动山摇。
    一部动画电影,单日票房比多少电影总票房还高。
    全民掀起孤勇者狂潮。
    从北上广cbd到县城步行街,十万块银幕前同时掀起万人大合唱。
    同时也让很多人意识到,中国年轻人不是跪舔漫威或者日漫,而是自家文娱不行。
    《大圣归来》用事实告诉所有人,我们自家的超级英雄,要是能做好,会有更多人喜欢。
    不只是文化。
    连同动漫供应链全部盘活,动画代工厂、画师,待遇立竿见影的提升。
    《大圣归来》又是三通娱乐布局周边业务的主战场,随着电影大卖,相关周边也卖疯了。
    最恐怖的是对线下经济的带动。
    《大圣归来》用一部电影,给线下商场带来巨大人流量。
    不止一家影院,出现蹲票的情况。
    搬个塑料凳子马扎子,蹲在过道里看电影。
    不可思议!
    文化影响力更为惊人。
    《人日》头版点赞。
    “《大圣归来》以东方美学建构英雄叙事,诠释了‘为人民负重前行’的时代精神,反映了观众对于革除‘三座大山’的强力呼声!”
    央视专题报道。
    深度解析“大圣”精神内涵,肯定电影的行业贡献。
    “每一帧熔岩流淌的油画质感,都是中国动画工业的里程碑!”
    总局发来贺电。
    “影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深度融合,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巨大活力,体现了根植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这些官媒,或多或少有点蹭的味道。
    实在是电影过于惊人,特别是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在一些人眼里,本土票房再多不算钱,只有国际市场才算。
    而《大圣归来》的海外反响,不比本土差。
    沈三通之前的电影已经打开世界市场,三通娱乐海外发行早已成熟,准备了多个版本的配音,以及对应不同市场的剪辑版。
    《大圣归来》北美首周末五千万。
    创下华语电影在北美的首周末票房记录,刷新了《精绝古城》的周末票房记录。
    旗观众被《大圣归来》的神魔场景深深震撼,对于他们来说,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魅力。
    很多观众表示,孙悟空挥舞金箍棒脚踏凌霄,显得雷神的锤子像是碎冰器。
    不过北美票房很高,媒体舆论上很低调。
    华纳是为了《神奇女侠》造势,才尽力发行《大圣归来》。
    好莱坞以及旗国,乃至于华纳都有意于降低电影的文化冲击。
    而且制造一种容纳沈三通以及《大圣归来》的叙事,比如沈三通做《大圣归来》是为了将动漫制作水平提升到好莱坞十年前的水平,也是为了探索《神奇女侠》的神话叙事。
    总之,赢!
    反响最热烈还是中华文化圈。
    本子和棒子市场,由华纳联合三通娱乐发行推广,砸开了紧逼的大门。
    实现同步上映。
    随着电影首映,本子最大宅论坛2ch被孙悟空刷屏。
    大圣的立绘在秋叶原大街,以及多处地标随处可见。
    当大圣熔岩铸甲时,本子影院出现全场高呼应援。
    棒子院线更上演魔幻现实。
    首尔明洞cgv影院里,sm娱乐凭借和三通娱乐的关系,带着男团女团来蹭热度。
    naver热搜前三全是大圣相关。
    #孙悟空才是真欧巴#、#江流儿唤醒初心#、#韩国需要自己的大圣#。
    棒子网友在论坛上疯狂讨论一个话题。
    为什么齐天大圣诞生在他们棒子?
    追溯到东北地区的萨满崇拜,力求证明孙悟空是棒子的文化形象。
    甚至有粉丝在青瓦台官网请愿,要求政府对齐天大圣ip进行文化申遗。
    曼谷也是掀起神话狂潮。
    暹罗观众为“齐天大圣”疯狂,曼谷暹罗百丽宫影院,售票窗口前排起的长龙蜿蜒到了马路上。
    中午,暹罗观众顶着30度的高温,只为抢到一张《大圣归来》的imax场次票。
    泰国最大社交平台pantip上,“齐天大圣”相关话题霸榜热搜前三。
    从夜市到寺庙,大圣文化席卷暹罗。
    最惊人的还是安南。
    安南最大社交平台zalo上,“齐天大圣”相关话题霸榜热搜。
    安南教育部门数据显示,《大圣归来》上映后,中文补习班的报名人数激增五倍。
    甚至有安南青年在手臂上纹下“齐天大圣”四个汉字。
    河内。
    有个小姐姐看完电影,哭到假睫毛脱落,用颤抖的声音喊道:“大圣,才是真正的英雄!”
    热映后,观众们自发在影院门口高唱《孤勇者》。
    同样,安南也出现了棒子、本子有关偷盗文化现象,企图论证齐天大圣属于他们。
    甚至出现了南北对立,掀起了大骂战。
    大圣,这个在中国神话中家喻户晓的角色,不只是在中国有名,整个中华文化圈都有不小名气,
    因其独特的形象和故事,被不同文化所吸收和改编。
    在安南,大圣的形象同样深入人心。
    南北论战争论的核心在于,孙悟空究竟属于谁?
    北越人认为孙悟空是他们的文化遗产。
    北越认为自己是小中华,甚至干脆比中国还要正统,孙悟空肯定是他们的。
    而南越人则认为大圣的根源在印度,猴神哈奴曼,与中国无关。
    不管怎么说,《大圣归来》不再是讨好式的文化输出。
    而是让人愿意接触中国文化,探索中国的文化,理解中国的文化,最后共情甚至崇拜中国的文化。
    既是润物细无声的沁润,也是石破天惊的当头震撼。
    齐天大圣为什么让安南人反应激烈,出现大哭的情况?
    因为西游记同样也是他们的童年回忆。
    所以他们看这东西,一样有情怀。
    类似于钢铁侠死了之后,一大堆人在朋友圈,微博,各种渠道激动哭坟的场景复现。
    漫威宇宙在国内耕耘多年后的才有的场景,《大圣归来》在中华文化圈一次成功就完成了。
    与其说沈三通做的多好,不如说中华文明的老本太厚。
    周围这些文明,不管嘴上多硬,但事实上他们都是次生文明。
    主体文明的文化,很容易引发次生文明的共鸣。
    也正是国内国外实在是太爆炸,所以沈三通不得不提前开工。
    东西好不好,其实大家心里是有杆秤的。
    后世《黑神话》《哪吒2》各种规格拉满,因为这是能拿出手的好东西。
    《大圣归来》明显也是如此,所以各方都想分一杯羹。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