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好处
第221章 好处陈光良、虞洽卿、方椒伯、张元济等江浙财团商人,在香格里拉饭店的行政会议室,接见了被粤省方面赶回来的制团队。
制技术总工曹铭先说道:“粤省方面派出冯锐担任制负责人,这个人一上任就揽权,并以粤省已经得到美国制机械公司的保证,将我们驱赶回沪市。”
张元济急道:“这怎么行,我们好歹也是持股50%的股东,这一个人不派,公司的财务状况如何了解?这陈济棠,该不是想贪墨我们的资金吧!”
虞洽卿老谋深算的摆摆手,说道:“不可能!他们粤省建那么多厂,势必要在江浙沪来销售,没有我们江浙沪财团的支持,又如何和洋塘竞争?”
不愧是阿德哥!
直击要害。
前世粤省的白,便是在江浙沪财团的支持下,占领了市场。
一旦粤省没收他们的股份,那就是名声烂大街了,届时粤省过来的白,直接向法院申请扣留便是。
陈光良这时候问道:“第一厂什么时候能开工?”
曹铭先回道:“机械厂方面承诺11月初旬安装并调试完毕,随后会派指导人员教制。”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正好我这个月要去粤省,到时候去见见陈济棠,看看这个后续如何承诺分红的问题。大家放心,至少最近两年粤省方面不会和我们翻脸,毕竟他们要占领市场;而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定期派人查账,争取准时分红,还是可以做到的。”
他倒是不急,因为他坚信本钱可以拿回来。
正好6月份他要去广州湾(湛江)注册一家航运公司,并疏通一下港口的关系,那就去拜访一下陈济棠。
虞洽卿说道:“嗯,去一趟也好。不过现在正值宁汉对峙,我们江浙财团多少都有些不受欢迎,光良你言语稍微克制一点。总之,粤省的白只要到呼市,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给查封,所以他们肯定不敢那样做的。”
还不是不帮助销售的问题,而是直接扣留粤省白。
众人顿时心安。
曹铭先等人这时候有些急,询问道:“虞先生、陈先生,那我们现在如何安置?”
陈光良说道:“南鲸实业部的孔先生,不是一直想在沪市再办一家甘蔗榨厂么,肯定是需要你们的。你们先回去好好休息,工资我照给。对了,我在崇明岛有个甘蔗农场,正在培养甘蔗品种,你们也可以去看看,徐才进在那里负责。”
“好的”
随后,大家放下心的离开。
虞洽卿则马上说道:“孔祥熙想办制厂,他肯定个人也会出资,不如我们也分一杯羹,入股。”
大家现在是信心十足!
首先,一套日榨千吨甘蔗的设备只需要70万美金,而且只需要先付20%,剩余则投入使用再付。
其次,关税已经出台,洋塘输入华夏的价格已经大涨,本地生存空间大。
最后,甘蔗选种、进口的渠道已经打开。
陈光良也支持道:“可行,反正现在投资一家厂,三百多万也是可以的。江浙沪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甘蔗的生长条件不错,只是稍微比粤省差一些而已。”
他反正参股一点,意思意思就行了!
虞洽卿得到大家的支持,便说道:“好,这事我去和孔部长谈。”
还有半年出头就是一二八,但机器肯定不会那个时候进上海,因为工厂至少也要建那么久。陈光良也不担心这个会失败!
6月10日,杜月笙举行杜祠落成典礼。
奉主入祠典礼规格之高,排场之大,堪称空前绝后。几万人的仪仗队由六个大队组成,国党政要送的牌匾,排成长长的队伍,以总司令送的《孝思不匮》最为显眼。
浩浩荡荡的队伍乘船经黄浦江到高桥,在高桥码头上搭起五丈高的五彩牌楼,一路上汽车鱼贯行进,从事先新筑的6尺宽、五里多长的杜高路上,驶抵陆家堰杜家祠堂。
举行奉主入祠典礼时,由陆海军、巡捕房西乐队等组成的大乐队奏乐,要塞司令部在附近鸣礼炮21响。首先由杨虎以南鲸政府中将参军身份代表国民政府和总司令道贺。
公祭典礼由吴铁城、刘志陆、宋子文的代表以及孔祥熙、何应钦的代表致祭,杜月笙率子在旁答礼。
中外来宾达1万多人,帮杜月笙筹备的都是海上闻人,总务主任是虞洽卿和黄金荣,剧务主任是张啸林,卫生主任是王晓籁、庞京周,招待主任是袁履登等。
陈光良也亲自上门祝贺,并送上‘薄礼’。
看着热闹的场景,陈光良忍不住感叹,难怪男人对权势、财富如此的渴望,这确实让人流连忘返。
杜月笙为了‘杜家祠堂’,当初仅买地就了50万大洋(毕竟都是乡邻,不可能抢),其后的建筑费,再加上这次的招待会,费便是100~150万大洋。
这个钱,可以在川蜀路(第二金融街)、‘江西中路’、‘河南中路’这三条以此和黄浦滩路平行的马路上,修建起一座大厦起来了。
不过杜月笙也不吃亏,此次宾客那么多,仅送的礼金就可能高达两百万。
不过在陈光良看来,如今杜月笙如此做大,势必会和黄金荣产生一些碰撞。特别是黄金荣看到今天的场景,怕是立即要去准备‘黄家祠堂’。
更重要的是,黄金荣的门徒,和杜月笙的门徒,接下来自然也是勾心斗角。
从10日到12日,杜家祠堂演出连台好戏,“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全都登场,极一时之盛。
杜氏家祠落成典礼,连续摆出好几天盛宴招待各方来客。掌勺主厨是高桥有名的厨师孙炳,孙擅长烧本帮菜,杜月笙是浦东高桥人,自然用家乡菜招待四方客人。
很快,陈光良就带着人来到广州湾(湛江)。
这个地方在1889年左右,由清政府租给了法国99年,实际上后世在二战后法国就无力占领,民国政府用从北越退兵,换回这个租地。
法国政府本想投资广州湾,让其和香港竞争,只是事与愿违。
广州湾始终无法达到香港的高度,原因很多,除了走私泛滥和货币没有权威性外,远离商业区、管控广州湾官员的级别远远低于香港和落后的工业基础也很关键。
特别是行政级别差异,广州湾首脑只是法国印支地区的下属,也就相当于是地市级别;而香港总督是英国中央直管,相当于是直辖市了,能够获得的支持、动用的资源要多得多。
不过陈光良之所以看中这块风水宝地,是因为广州湾在抗战时,这里因为是法租界,可以将物资大量运送至西南诸省,届时发财不在华夏。
而且,广州湾也是西南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很好。
“陈先生”
在广州湾的一间写字楼里,提前来的职员,已经在等候陈光良。
“嗯,本地职员是否已经到位?”
“这位便是,他原来是广州湾的海关职员,叫陈曾涛。”“老板你好”
陈光良马上切换粤语:“内侯,看来我们还是本家,这几天要请你协助我办理公司手续了!”
陈曾涛没想到陈光良如此客气,马上说道:“是我应该做的,程序之类的,我们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一定不耽误您宝贵的时间。”
会说话。
随后,陈光良召集大家开会。
他说道:
“新成立的金山航运,会有两艘船,都在4000~5000吨的载重,是大型货船,而且比较新。所以,我们这家公司的规模也是很庞大的。”
“不管你是江南人,还是粤省人,实际上我们都是南方人,所以大家务必要团结,毕竟我们是来赚钱的。”
“另外,后续这边负责的经理是吴浩,协理是陈曾涛,继续招募本地职员,我们总部不再派遣人过来。”
他只需要派会计和财务过来,其余全部用本地员工即可,当然经理吴浩原本是环球贸易的经理,现在也兼这边的经理。
至于海员,自然也是从总部培训上船的,反正基本不上岸的。
这时候,陈曾涛提道:“老板,我研究过金山公司的两条航线,我觉得香港至广州湾(湛江)的航线非常繁忙,可以开辟固定航线。然后广州湾至西南诸省,后期再考虑要不要至东南亚,这样比较有把握。”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陈光良闻言后,马上说道:“能不能具体说说?”
他和属下,也是根据南鲸政府的政策,以及上海那边的航运知识来敲定的四条航线。
但如果这个本地员工可以提出更好的建议,自然应该采纳!
随后,陈曾涛详细的介绍了‘湛江和香港的业务’、‘湛江至西南诸省的业务’,言语之中,他在海关工作的经历,立即凸显优势出来。
航线只是微微变动。
幸亏陈光良一开始就知道,做航运最有优势的地方,那就是海关,所以都让属下去海关高薪聘请。
“行,我在考虑考虑,毕竟船还有一段时间才正式运营。大家先做好准备!”
“好的”
如果参考陈曾涛的航线,那么陈光良在全国的航线中,那也是‘船王’级别了。
一个是以上海为基地,一个以广州湾为基地,同时发展,扩张非常的快。
接下来的几天,陈光良迅速办理好‘金山航运’的手续问题,并向法国殖民官员送上了厚礼。
他在沪市的身份和地位,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见人十分的方便。
当然,广州湾这边三教九流一点不差,除了交好洋人以外,其余要慢慢的适应了。陈光良也打算让周兴高来这边,训练个安保队来。
回沪市前,陈光良来到粤省府拜访了陈济棠。
陈济棠也是很给面子的宴请了陈光良,作陪的正是冯锐这个农林局局长兼制负责人。
“陈先生放心,你们江浙财团来投资,为我们粤省业打下了基础,这一点我是不会忘记的。所以你们在第一制厂的分红,明年就可以开始,保证你们有得赚!”陈济棠嘴上说着最斯文的话。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我们当然相信陈大帅,我这次来不是为了这个事情。”
“喔?”陈济棠笑着问道:“那是为了什么事情?”
陈光良先是说道:“我在广州湾成立了家航运公司!”
陈济棠马上大方的说道:“我当是什么事情,广州湾虽然是法租界,但只要有人敢找你麻烦,你尽管来找我。”
话虽这么说,这些军阀可不会无缘无故的帮忙。前世荣宗敬被人绑架,绑匪开价五十万美金,然后南鲸方面出手,把人是给救回来了,但各部门向荣宗敬要‘跑路费’,总计达60万美金。
你说,谁更黑!
所以四十年代后期,两边都不要留,去香港、去美国的才是聪明资本家。
陈光良短期酒杯,说道:“那我先敬大帅一杯,祝大帅把粤省建设越来越好。”
这句话,一下子将陈济棠捧道心坎上了,他高兴的举杯说道:“好,还得需要你们这些商人的支持啊!”
放下酒杯后,陈光良趁机说道:“我在广州湾成立的航运公司有两艘4000~5000的船,而据我所知,第一榨厂11月就可以开工了,也是需要从东南亚进口甘蔗的。还请大帅照顾一下!”
他为粤省制产业做出那么大贡献,要点好处不过分吧?
陈济棠才知道,陈光良是在等这个,他直接说道:“我当是什么事情,还让你跑一趟过来。这事我答应了,毕竟怎么你也是我们粤省制的建议人,是有功劳的。冯局长,这事你听到了没有,我就交给你了!”
冯锐马上说道:“听到了,到时候一定给陈先生的航运公司运!”
目的达成,仅这一笔生意,陈光良都认为他能拿回粤省的投资。
当然他也知道冯锐喜欢钱,晚一点让金山航运的人,给冯锐送送礼。
“多谢大帅,多谢冯局长”
冯锐马上说道:“陈先生客气了,你帮我们粤省制不少忙呢!”
酒席结束后,陈光良趁机送了陈济棠一幅名人字画,投其所好。
事后。
陈济棠对冯锐说道:“陈先生是个会做人的,该人家的好处,也不能少了!”
此次见面,陈光良压根没有提‘再派人’或‘监管财务’之类的,顿时让陈济棠大声好感。
冯锐点点头,说道:“确实,他对我们粤省制业有贡献,而且也非常识时务。更何况,我们的白去上海销售,也绕不开这些江浙财团。”
陈济棠说道:“所以运甘蔗这事,答应他便是,不过也不能都给他,我们也得照顾本地航运。”
“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