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我来到,你的董事会
第345章 我来到,你的董事会此前,有心算无心的大空头保尔森一方,已经通过instinet暗池系统拆解买单,以每笔不超过5万股、价格波动控制在±1.5%的方式,累计吸纳奈飞312万股左右。
为避免触发sec持股披露红线,他动用开曼群岛注册的12家壳公司分仓持有,并通过延时交易报告(t+2规则)掩盖踪迹。
此时奈飞日均交易量仅85万股,哈斯廷斯团队未察觉异常。
或者说,即便哈斯廷斯察觉到了异常,他既然识破了路老板的狼子野心,自然不会大唱空城计。
因此,此役的胜负手还是在百事达。
基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在别人的主场,青年导演唯一的胜算就是在百事达上把哈斯廷斯彻底拖住。
并且让他相信——问界没钱了。
这才好赚开他的城门,进行最后的巷战。
开盘伊始,萎靡了近半年的百事达股票直线拉升。
一切都预示着,周五下午的异动以及周末路老板和哈斯廷斯的嘴仗并不是白打。
从巨量的超买中、大单就能看出市场的激动情绪。
保尔森正在华尔街附近的交易室中指挥若定。
交易室的布局十分现代化,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滚动着全球各大金融市场的动态数据,股票指数、外汇汇率、大宗商品价格等信息闪烁不停。
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会议桌,周围环绕着一排排舒适的办公椅,每把椅子前都配备着最先进的电脑设备和多台显示器,方便交易员们同时监控多个市场的情况。
大空头高声道:“碎单!碎单!伙计们!”
所谓碎单,是投资者将一笔较大的交易订单拆分成许多较小的订单。
目的是尽量减少大单交易对市场价格的冲击,降低交易成本,隐蔽交易意图。
譬如现在交易员们挂单价始终比卖一档低0.02美元,这是在制造“自然买盘”的假象。
同时,保尔森安排了另一批交易员以每单2万股的规模挂买一价(优先成交),这是明晃晃地给哈斯廷斯股票团队的诱饵。
换言之,己方的吸筹动作要符合敌军对自己资本规模的认知,能装多像就装多像。
周一全天,百事达经历了一番急速拉升后就不温不火起来。
双方都在有预见地互相试探,你不出手,我也不急。
下午3点50,即将进入尾盘的集合竞价,保尔森突然下达指令!
“挂200万股市价买单!现在!快!”
交易员们神色一凛,200万股几乎是盘口总量的300%,这是要钓鱼啊。
炒过股的都知道,每天开盘和尾盘的集合竞价阶段,可能是风向标,也可能是第二天的陷阱。
保尔森不计成本的大动作瞬间吸引了高盛、摩根大通等机构的量化算法识别,以为这是大宗抢筹信号,瞬间把股价从3.55美元推高至4美元!
与此同时,刚刚反应过来的哈斯廷斯团队只能先挂巨单买一跟风,在尾盘集合竞价以3.88美元均价吃进120万股。
算下来,首日的资金消耗就已经达到近6000万美元。
“bullshit!”
“马修,什么情况!”哈斯廷斯黑着脸问道。
刚刚口吐脏话的交易主管马修回头:“对手很难缠。”
他无奈解释:“全天的盘口语言捕捉不到他们的动作和资金踪迹,一直在用脉冲式的防护消耗我们的耐心。”
马修口中所谓的脉冲式防护,是保尔森设计的“三层防御网”。
每当股价回落至3.70美元,即通过瑞信、美林、旗账户同步挂出3.71/3.72/3.73美元三档买单(每档50万股,合计150万股)。
此举迫使哈斯廷斯若要压制股价,必须一次性吃掉全部三档挂单。
加上尾盘偷袭,这才在第一天就消耗了哈斯廷斯近6000万美元。
“奈飞的盘口呢?有什么异动吗?”哈斯廷斯不置可否,这种消耗尚在他的预料范围内。
马修皱眉:“看不出,至少没有大规模的买入动作,就算是分拆的中单也很少,具体还要明后两天交易日,看有没有信息披露。”
哈斯廷斯点头,又叮嘱了些注意事项才离开。
看来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苦战。
与此同时,接到保尔森电话的路老板却是眉开眼笑。
“完美的素材,保尔森。”
“什么?路?”
路老板调侃:“还记得我之前说的话吗?未来也许会有一部叫做《大空头》的电影,这些都是素材啊!”
“哈哈!我很期待。”
保尔森和自己的艺术家雇主一唱一和:“去掉休市,整个五月我们还有近20个交易日,如果你能迟一些回北平更好,我怕联络不及时。”
青年导演沉吟道:“这个时间安排我无法决定,希望在我走之前能出席奈飞的董事会吧。”
“你懂的,伙计。”
挂断电话,路宽回到片场。
六月上旬是回北平进行最高级别奥运方案汇报的日期。
在此之前小刘在北美的戏份也即将拍完,只剩最后在pbs电视台与日苯驻美大使的辩论前后戏份。
这二十天,颇有些度日如年的意思。
应对时有时无的日右翼分子的骚扰和舆论战,和哈斯廷斯在媒体上的口水战。
纽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市场真金白银的流血厮杀,《历史的天空》剧组最后两个月的苦心孤诣。
即便是重生回来近六年的路宽,此刻也不免生出些心力交瘁的感触。
堪称黎明前的黑暗了。
第一周的交易有些波澜不惊地过去了,双方都没有太大的战损,只是哈斯廷斯对资金消耗进度的不满还在加剧。
根据保尔森的汇报,这一次针对哈斯廷斯聘请的kkr交易团队的策略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周,叫隐蔽吸筹与虚假流动性陷阱。
即如上述流程,利用分散账户布局和触发量化算法的跟风盘,达到疲敌的效果。
接下来就是阶梯式挂单的挤压,和大宗交易的溢价陷阱。
在这个过程中,哈斯廷斯的交易团队一直是被动的。
因为他们不但要进攻百事达,还得提防着奈飞后院起火。
但路老板给保尔森的策略很直接:
在百事达里拖住敌人的有生力量,暗度陈仓进攻奈飞,即便哈斯廷斯早有预料,但他对己方的资金规模是有误判的。
马修的kkr团队也是华尔街著名的交易机构,在2007年以前就完成过许多著名的收购案,如雷诺兹纳贝斯克收购案、劲霸电池收购案等。
只不过在这一次的交锋中,保尔森完全贯彻了老人家的游击战术。
而且是带着十亿现金的巨大优势打游击,随时可以火箭筒怼脸的游击,这就有些欺负人了。
5月4号周五开始的试水。
5月11号第一周的游击战结束。
终于,在5月21号,看着百事达原本3.5美元左右的股价上上下下过山车了好几次,却发现自己还处在泥泞中的哈斯廷斯愤怒了。
“马修,我很不想对你的专业能力提出质疑。”
“不过你有必要向我解释,百事达不到8亿的盘子,为什么我们费了近三分之一的现金,还是没有吃到40%以上的筹码?”
马修狡辩:“先生,我被拖住了手脚,只能亦步亦趋地吸筹,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如果你能告诉我不惜代价拿下百事达,我想战争应该早就结束了!”
他可不背这个锅。
总之他的任务是拿下百事达,保住奈飞不出问题。
现在的进度虽慢,但是稳妥,不会出大岔子。
哈斯廷斯面沉如水,心里也陷入了天人交战。
无论从何种迹象来看,对方的反应都是死死护盘的状态,一直在你来我往地抢夺筹码。
百事达并网之后的400万线上用户如果能和奈飞的合并,他就更有资本和理由说服董事会全面开展流媒体业务。
这个时间越早越好,因为质押和拆借的这些大额资金也是有成本的啊!
如果最后是惨胜,把有生力量消耗光,他哈斯廷斯就再是巧妇,没有资金,怎么推动流媒体转型?
怎么做这一锅无米之炊?
这种惨胜,甚至比惨败来得还要令人唏嘘。
但真的给马修下令全力以赴拿下百事达,他又害怕后院失火。
已经猜到对方要突袭奈飞,如果最后还是被得逞,自己简直白活了这五十年。
此刻的哈斯廷斯,如同路老板此前无数的敌人一样,真的快要把后槽牙都咬断了!
心里像是有无数蚂蚁在爬、在啃噬他的神经,恨不得把这个难缠的东方导演人道毁灭!
他“砰!”得怒拍了一记桌面,颤颤巍巍的咖啡杯略有些倾洒,污秽了洁净的桌面。
马修有些惊恐地看着面前的哈斯廷斯,这是发什么疯?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独裁者如此失态。
“等我消息,最迟周日晚,我会告诉你最后的方案。”
哈斯廷斯摔门而出,掏出电话联系了一位他始终没有打出的一张牌。
乔治·米切尔。
此君1933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在美国司法部任职3年后,1979年担任缅因州的地区法院法官。
1980年,米切尔被任命为美国参议院议员,接替辞职成为国务卿的埃德蒙马斯基,在1989-1995年期间担任参议院多数党领袖。
此外,他还是克大统领的铁杆亲信,从1995年到2001年作为美国北爱尔兰特使,为大统领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观海也任命他为美国中东和平特使。
米切尔现在处于赋闲状态,挂职在汉德游说公司门下,是k街上的一位“再就业人员”。
下午五点,哈斯廷斯出现在了k街。
所谓的k街就是美国的游说一条街,美国的政治制度催生出了这样一条街的存在。
华尔街是金融中心,k街就是政治中心。
曾给路宽做过现场采访的拉里金说过一句话:
如果你不了解好莱坞,就不懂美国人的文化;
如果你不懂华尔街,就不懂美国人的金融;
如果你没来过k街,就不懂美国人的政治。
哈斯廷斯来了,不过是来给自己上一个最后保险的。
他自问想不出东方导演有什么在自己有所防备的情况下,还能够奇袭奈飞并得手的办法。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位企业领袖还是要做两手准备。
怎么做?
通过米切尔,进行国会议员、司法部、外国委员会的游说,从行政手段上尽量断绝路宽取得百事达和奈飞的可能性!
这也无可厚非,就像去年路老板通过给刘领导告刁状,把新闻集团一顿好整,差点退出中国市场一样。
这在商业竞争里都是常规手段。
只不过这样的游说服务,代价是巨大的,不仅仅是金钱。
此刻坐在米切尔办公室里的哈斯廷斯就很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里德,我需要你的承诺,才能给你承诺。”
哈斯廷斯面色阴沉:“议员先生,你能确保那个中国人拿不到奈飞和百事达吗?”
“当然不能!”米切尔微笑:“但你如果想通过这个办法阻止他,我是你最好的选择。”
“不过。。。”
米切尔话锋一转:“还是那个要求,如果你成功了,我要求你无论在dvd租赁还是所谓的线上流媒体领域,支持我的竞选者。”
“谁?”
米切尔缓缓摇头,一点也没有古稀老头的萎靡:“现在不必问,你只需要承诺我就好。”
可惜哈斯廷斯不是穿越者。
如果他像路宽一样知道,这位在两年后会被观海派遣到中东去,应该能猜到这所谓的竞选者是谁。
独裁企业家连一口咖啡都喝不进去,再一次陷入了天人交战。
为什么要说再?
他自己也不清楚,似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自己一直是那个疲于奔命者。
无时无刻不要做出影响个人和企业命运的决定。
发现自己险些上当也好;
找微软的鲍默尔“倾家荡产”式融资也好;
还有刚刚天人交战的,是否要全力以赴进攻百事达,快速结束战斗。
包括此时,决定是否要打破自己的一贯准则,一只脚踏进政治的淤泥。
哎,如果自己是个先知者就好了。
此刻的哈斯廷斯如是想。
“好!但我也有要求!”
哈斯廷斯沉声:“如果你们最后做不到,我也不会履行承诺。”“可以。”
米切尔点头应承下来,毕竟这一大笔公关费他是已经落袋为安。
至于这个“小要求”,不过是老政客额外的再取一瓢罢了。
周末,依然是双方的口水大战。
但有些区别于前两周的是,很多美国政治性质较强的报纸、和退休的参议员都进入了讨论序列。
比如美联社直接引用了德州民主党众议员里卡多的社评:
建议当局对近期在百事达和奈飞股票上产生动荡的资金来源进行甄别,谨防某东大政府支持下的外国资本肆虐,侵害本国核心产业健康与信息安全。
女性众议员梅琳达直接在《华盛顿邮报》上刊登了自己致电司法部的原话:
问界这家华人资本占据主导的美国公司,在司法部和外国委员会已经有漫威公司收购的备案审查。
现在又有意控股百事达、甚至是想要继续侵吞奈飞,我们应该引起重视,这似乎是一场文化领域的战争!
在刻意的舆论引导下,美国舆论界所谓的“红色警戒”逐渐甚嚣尘上。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5月20号下午,路老板突然接到了个陌生号码。
“喂?”
电话另一头是浓重的内地贵州口音:“是。。。路总吧?”
“你好,请问。。。”
“我任政非,路总可还晓得我?”
路老板自然是晓得,并且晓得很多。
只不过这突然的一个电话的目的他没搞清楚:“任总,很高兴认识你,仰慕已久!”
“哎呀,你们这些年轻企业家就是谦虚,呵呵。”
“我没别的意思啊,就是看见美国这边报纸和网络的‘红色警戒’,你那边。。。是有些麻烦了吧?”
路宽疑惑道:“任总在美国吗?怎么会关注到问界的信息?”
任政非苦笑:“我们的遭遇一样啊路总,所以我才打个电话告诉你讲,抓紧做工作,宜早不宜迟。”
“千万不要等这个风气刮起来,后患无穷!”
青年导演愣了两秒,这才想起些什么:“任总,是3com?”
“是啊!”
操着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但人还是蛮热情:“路总,我回头同你讲,先接待客户,你先做好准备吧,中国人在外面做事情都不容易滴。”
“好,好。”路老板笑着挂掉电话。
他连点鼠标搜了些新闻,这才确认自己的猜测。
熟悉企业通信领域的朋友应该熟悉“华三”这个词,即2003年华威和3com成立的合资公司。
3com曾经也辉煌过,被认为是思科的第一代对手,而华威是第四代。
2007年的今天,老任不满足于合作关系,联手贝恩资本宣布斥资22亿美元竞购3com。
但和小小的d曾经为核心部门提供设备,相当敏感。
后世9月,这桩收购请求会被司法部及外国委员会驳回,现在老任显然也在各处奔走。
还能想起来提醒一下同胞后辈,提前进行公关,也算个热心肠了。
只不过他眼中的这个后辈,似乎比他想象中的要狡猾许多,早就提前做好了准备。
2007年5月21号,美国股民们睁开惺忪睡眼,准备继续关注百事达的动态。
百事达股价翻番,前两周不少人已经上车大赚了一笔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才不管狗屁报纸和政治评论员怎么讲那个中国导演和他的公司。
什么红色警戒?
只要能让我们赚钱,你就是尤里都行!
早晨9点20分,大空头的交易室中,保尔森施施然拿着一个dv进门。
“头儿,那这玩意干嘛?你连手机不允许我们用。”
保尔森一脸神秘地摆摆手,找了个三角架摆放好,调整完毕后站到众交易员面前,拍拍手。
“前两周都做的非常不错,我们的雇主老板决定给大家额外支付5%的奖励金!”
“哇哦!”
“太棒了!”
保尔森笑道:“看到我身后的相机了吗,从现在开始我要采集素材,这将会是我以我本人为原型的第一部银幕作品!”
刚刚发问的交易员小伙鲁尼继续拍马屁:“头儿,别人都是自传,你直接上电影?”
“当然,一位世界级的导演将为我谋划这一切,虽然不是他拍。”
“哈哈!准备交易!”
“是!”
大周一的交易员们和众股民一样,仿佛还没从放纵的周末中清醒过来,就被开盘的架势吓了一跳!
“头儿!快过来!”
“嗯?”
还在对着镜子摆弄头发的保尔森听得一激灵,连忙迫近监控主机。
“奈飞盘口13.3块的200万股防御性买单在消退!”
“百事达也有异动,有连续5万股的市价买单,挂单价。。。7.5美元!”
保尔森经验极其丰富,眼睛盯着屏幕的挂单,突然一拍桌子:“bullshit,每笔挂单间隔11秒,可能是程序化交易,对面上家伙了,再关注!”
他匆匆掏出手机拨通。
“嗯?”
“上钩了,上钩了!他们忍不住了!我在确认!”
路老板在片场惊得站起身,吓得身边的美方副导演一大跳!
“执行计划。”
“好!”保尔森得到雇主的最高指示,立马发动了一系列专业指令。
“通知骑士资本做市商通道,给我在7.55-7.70美元区间挂出50组蜂窝买单,每笔2万股,价差0.01美元。”
鲁尼兴奋地脸上青春痘乱跳:“头儿,暗池再挂500-800万的隐性卖单吧?”
“总不能叫他们一次就吃饱喽?”
保尔森一拍他的肩膀:“好小子!就这么干!你以后来给我的传记电影客串个配角!”
暗池即dark pool,是美股中一种不公开显示买卖订单信息的交易场所或平台。
在暗池交易中,订单匹配通常基于一定的算法和规则进行,并且交易信息通常不会立即公开披露,非常适合保尔森这样的华尔街阴谋家操作。
保尔森的话引得全场哄笑,交易员们手上键盘不停,噼里啪啦的响动充斥交易室。
时而有电话铃响,联络场外机构进行对敲和大宗交易,端的是热闹非凡!
蛇既已出洞,有心算无心的游击队员保尔森化身人间大炮,开始走出黑暗森林!
5月22号,保尔森团队通过德意志银行外汇柜台,在14:17分买入5000万美元隔夜回购协议。
此举意在触发哈斯廷斯信用额度重估,可用保证金缩减1.2亿美元,当然是提前埋下的钩子。
简单解释下其中原理:
哈斯廷斯以奈飞在高盛作抵押融资,根据美国证券法规,这样的信用协议中一般都存在利率敏感条款。
保尔森的动作会直接将隔夜回购利率推高,从而引起哈斯廷斯的抵押物——奈飞的资产缩水。
高盛给奈飞的融资,是有基础保证金的,这是为了自身安全。
如果奈飞继续不计成本地挥霍资金、投入战斗,就会触发这一最低保证金条款,直接减少1.2亿美元的子弹。
炒过股的朋友,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熔断机制。
5月23号,保尔森团队继续出击。
大举吃进奈飞股票的同时,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卖出百视达7美元认沽期权。
交易明细50000手,权利金收入2700万美元,同时买入奈飞15美元看涨期权。
这是准备甩货!集结有生力量全力进攻奈飞!
5月24号,保尔森团队利用crossfinder系统匹配到美国退休基金持有的150万股奈飞股票,溢价收购。
5月25。。。
5月26。。。
时间一天天在流逝,路老板仍旧稳坐钓鱼台,在拍摄小刘pbs演讲前的最后几场戏。
而vip交易室里的马修,每一天对着老客户的臭脸都更加胆战心惊。
5月27号周日,仿佛在一周苍老了十岁的哈斯廷斯似乎是咆哮得累了,默然在办公室坐了许久,问了马修最后一个问题。
“现在抛售百事达的股票全力回防,来不得来得及?”
马修实话实说:“从巴克莱的大宗交易台、instinet暗池数据、各银行的外汇柜台,以及盘口来看,对方的资金规模绝对不止20亿,甚至。。。”
这位kkr资深交易主管报出一个识破天惊的数字:“我猜测可能超过30亿!”
“盘中来看,对方应该是想接着和我们的资金拉扯,彻底退出百事达,顺便收割一波浮盈。”
办公室内死一般的寂静。
马修的意思很明确,不要说现在,即便是当初手握25亿美金,也存在实力差距。
哈斯廷斯这才明白,对方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并不是所谓的全力抢筹和伺机反击。
是这个东方导演贪小便宜上瘾!
在退出百事达之前,还要再赚一笔!
自己似乎又一次重蹈覆辙,成为他二进二出百事达的失败者背景板了。
第一次进出,奈飞击败了百事达的dvd租赁业务,让路宽得以低价进行大宗收购和二级市场浮筹。
第二次进出,青年导演怒割了一把韭菜,把美国股民放在百事达9美元多的高山上站岗,自己拂袖而走。
百叶窗外细密的阳光打在他脸上,继而跳跃到《教父》海报上。
在马修眼中,这一刻的哈斯廷斯充满了末路者的悲壮。
但他显然还不愿就这么放弃。
“马修,把损失减少到最低吧,然后。。。”
哈斯廷斯有些无力地摆摆手:“算了,辛苦了,有机会再合作。”
他心里清楚,马修的能力比对方的团队弱是一方面,但不足以致命。
是自己对敌军资金大盘的战略误判,和疯狂的孤注一掷造成了今天的结果。
可这位独裁者心里清楚,现在还远没有到放弃的时候!
明天周一,问界方应该会发布公告、同时向证券交易所申报一致行动人。
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对方通过二级市场的大战,分仓持有了奈飞多少股权。
但把上次那个“人美心黑”的华裔女演员的14%算进去,35%是没得跑。
何况哈斯廷斯知道,对方这么肆无忌惮,应该是利用了鲍尔默所说的股票互换协议,绕过了一致行动人这个桎梏。
下一步就对奈飞发出要约收购,以手里的股权申请召开临时董事会。
留给哈斯廷斯的时间不多了。
如果他现在咨询公司法务,所能做的也就是搞一些毒丸和驱鲨剂的策略。
可现在董事会还会支持他吗?
他是有巨额投票权不假,但无法对抗超过75%表决权的股东同意解散董事会,重新选举!
这是法律用来保障股东权益的条款。
一个是孤注一掷赌上了奈飞命运的独裁者;
一个是挟重金来“拯救”公司股价的野蛮人。
对于奈飞背后的先锋领航、capital group等机构股东来讲,流媒体他们不一定懂。
但路老板手持金钱大棒,把他们手里的股价从战后的低迷中拯救出来,精明的资本还是能算得清这笔账的。
5月30号上午,北美问界官网和纳斯达克官网均发布公告:
截至5月29号收盘,北美问界已经通过各大交易市场购买了奈飞22%的股份。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法》第十八条第三款之规定,现申报多个离岸账户作为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奈飞36%的股份。
并对无法公示一致行动人之特例,申请进行股票互换协议之豁免。
同时,问界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收益股权声明13d文件。
文件称:
问界此次购买奈飞股票的目的是进行战略收购,将通过进一步公开市场的合规、合法交易、与奈飞股东的大宗交易进一步增持,并寻求奈飞控制权。
包括但不限于重新改选董事长、增加董事及独立董事、派驻机构代表等。
以上,sab.inc.
sab是北美问界的英文缩写,意为“seek after the boundaries”,中文涵义是“追寻边界”。
这个边界,可以是财富的边界、艺术的边界、科技的边界。
奈飞的总部在硅谷城市群的洛斯盖图,离推特很近。
31号上午,提请召开临时董事会的路老板来到奈飞总部,迅速围拢一众北美记者,长枪短炮咔嚓个不停。
青年导演掐灭烟头,整理了一下西装,迈步下车。
我来到,你的董事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