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武侠小说 > 太上金阙 > 第66章 星相局(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6章 星相局(下)

    第66章 星相局(下)
    “难道,千岁,早就知道個中缘由?”
    吕尚惊道:“莫非,他们身上,真有玄机?”
    面对吕尚的惊异,杨林哼道:“若非他们身上另有玄机,老夫又怎会让你带他们去白道川。”
    “此去白道川,有他们跟着,有益无害。”
    吕尚拱手,低声道:“请千岁解惑,”
    杨林本不想与吕尚说这些怪力乱神的气运之事,可见吕尚执拗,考虑了一下,终是开口道:“他们三人,皆非寻常人,乃是上应星命的将星。”
    “魏成、尚司朗、新永丰,身怀七杀、破军、贪狼,这三颗星宿的星命,我听闻你也曾熟读道书,想来也该知杀破狼三星各自象征什么。”
    吕尚遽答,道:“七杀,扰乱世界之贼,破军,纵横天下之将,贪狼,奸险诡诈之士。”
    杨林点头,道:“是啊,扰乱世界,纵横天下,奸险诡诈,都非善词。不过,善与不善,也与你无关,你只需知道,他们身有大运,可为臂助。”
    大运?
    吕尚仔细品味着‘大运’二字,却又只觉茫然。
    见吕尚还是一副懵懂的样子,杨林叹了口气,道:“太史令袁允推算魏成三人,是我大隋的天命将星,命中注定,是要助我大隋一统天下的。天下未成一统之时,杀他们,如逆天!”
    “袁允的神课,当今天下无人能出其右,他说他们是命中注定助大隋一统天下,那这就是他们的天命。”
    对于袁允的神课之术,不只杨林深信不疑,天子杨坚亦奉之为圭臬。
    吕尚恍然,喃喃道:“原来,这就是千岁,让我带他们赶赴白川道的原因。”
    杨林缓缓道:“这三人聚在一起,星命呼应天上星宿,形成星相格局。突厥巫教之中也是有高人的,见这星相格局,自然知道其中利害。”
    听到杨林说起巫教,吕尚心中一动,道:“千岁,您说突厥巫教有高人,不知这些高人会不会出手干涉白道川的战事?”
    能让杨林称之为高人的,吕尚自然不敢托大。
    “这個你不用担心,帝师昙延大师特意请了两位北天竺的大士,至白道川为d突厥部众讲经。”
    “有这两位北天竺的大士在白道川,巫教高人就是想出手,也会顾及那两位大士的反应。”
    突厥巫教中人,虽不乏不要命的狂人,但这些狂人的不要命,也只是‘为达目的’的手段而已。事不可为,他们不会强行出手。
    天条天规的威慑力,还是很大的。
    毕竟,这天条本就是三清制定,用来约束修道之人行为规范的。
    天地都是三清所开,天条的威严又有谁敢触犯。
    ——————
    京兆府,正堂之中,虞庆则面容冰冷,看着手上的文书。
    “靠山王!”
    虞庆则没想到,颁政坊的左道邪修,竟然惊动了靠山王,引来了靠山王的关注。靠山王一纸文书,让他限期三日捉拿左道邪修。
    在接到文书前,虞庆则确实没将狐妖的事太放在心上,
    就连追缉,也只是让六曹之一的法曹王虎负责。只是没想到,这头狐妖会让靠山王亲自责令京兆尹查办。
    “大人,靠山王亲自发的文书,您看,咱们该如何是好?”
    王虎小心翼翼的在虞庆则身边,说道。
    虞庆则没好气,道:“千岁都亲自过问了,还能怎么办,既然千岁说三日,那就必须三日。”
    “本官会给阴司投书,请四方鬼仙助阵,有鬼仙为耳目,找一头修为浅薄的狐妖,绰绰有余。”
    虞庆则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他虽是杨坚的宠臣,号称四贵,朝中大多数人都不被他放在眼里。但杨林是杨坚的亲叔叔,远近亲疏有别。
    况且,杨林这個靠山王可不是白叫的,真的是大隋江山的靠山。
    所以面对靠山王的文书,虞庆则是真的硬气不起来。
    他当初之所以得杨坚信任,也是因为当初杨坚篡周时,力劝杨坚尽诛宇文氏。杨坚能对幼帝下手,其中就多有他的鼓动。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此举虽是得了杨坚的信任,但虞庆则名声也败坏的差不多了。
    “你即刻去准备投书所需之物,香烛、黄纸、朱砂,务必要挑选最上乘的。”
    虞庆则看向王虎,眼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虎连忙应下,转身匆匆离去。一会儿功夫,就带着一应物什返回。
    虞庆则亲自研墨,提笔蘸墨,墨香在堂中散开,笔锋在黄纸上下游走:“阴司神灵,辅德王启上,今大隋京师祸乱,左道狐妖作祟,扰我黎民,惊我朝堂。靠山王有令,限期三日缉拿。庆则不才,恳请四方鬼仙相助,寻得狐妖踪迹,以平乱象,护国安民。事成之后,必当重谢,奉上三牲祭品,修缮庙宇,以表诚意。”
    写完后,虞庆则将投书仔细折好,放入信封,用朱砂在封口处盖上自己的印章。
    “你拿着这封文书,去城西的都城隍庙,在都城隍神像前焚烧,这文书就会投入阴司冥土。辅德王收到投书后,自会调遣四方鬼仙相助。”
    大兴的都城隍,乃是纪信,其人是汉朝开国将领。
    楚汉相争之时,赤帝子刘邦被霸王项羽围困在荥阳,是纪信假扮赤帝子刘邦诓骗楚军,让赤帝子刘邦得以逃脱,纪信则被霸王项羽活活烧死。
    大汉开国之后,赤帝子刘邦将纪信奉为城隍神,封在长安,尊号是辅德王,享受国祭。
    后来改朝换代,王莽乱政,长安失去国都的地位,直到五百年后大隋立国,杨坚将长安改称大兴,辅德王纪信才再度成为都城隍。
    正是因大隋立都旧长安,才让纪信重登都城隍之位。仔细说来,纪信是欠了大隋一份不小的人情。
    也是因为有这段渊源,虞庆则才有极大把握请动纪信援手。
    虽然京兆尹有上书天曹的权柄,完全可以不用请纪信。但是权柄不能轻用,每一次动用,又何尝不是在对天子杨坚说自己庸碌无能。
    “大人,我这就去城隍庙,”王虎接过文书,领命而去。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