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厚颜无耻之徒,我刘备岂能容你!萧和:我要杀人诛心!
第142章 厚颜无耻之徒,我刘备岂能容你!萧和:我要杀人诛心!吕蒙想再度自杀。
辜负了孙权的信任,赌上项上人头的一战惨败,本就已无颜面活着去见孙权。
退守柴桑,原想着能拖住刘备,为孙权的招兵买马重整旗鼓争取时间。
他日孙权挥师来救,或许还有机会解柴桑之围。
那时,他也等于是将功补过,也许还能得到孙权的宽恕。
谁料到,转眼间之间,固若金汤的柴桑城,便就此易主。
希望破灭,他还有什么脸再苟活于世?
难道沦为刘备的俘虏,学丁奉做背主之贼,背负上世人的骂名吗?
吕蒙为了往上爬,虽曾不择手段,却自问骨子里还有几分血性廉耻的。
他要以死谢罪,以报孙权知遇之恩。
抱着这般念头,吕蒙手中长剑,朝着自己的脖子,便是狠狠的割了下去。
同样的位置,一道血口划开,一缕鲜血浸渗而下。
痛楚瞬间袭来,疼得他的咧嘴皱眉。
这一疼,如若唤醒了他心中对死亡的恐惧本能,身形打了个哆嗦,双手发抖,变的不听使唤起来。
那染血的长剑,就那么悬在脖间,再也无法切下去。
“吕蒙,你是顶天立地的男儿,你焉能贪生怕死?”
“割下去,报答吴侯对你的知遇之恩,你定能名垂史册,为后世传诵!”
吕蒙脑海中,一个慷慨激昂的声音轰轰回响,不停的煽动激励着他。
吕蒙再次鼓起了几分勇气,眼睛一闭,牙一咬,双手猛的握紧剑柄,再次用力划去。
剑锋一动,痛楚加倍袭来,瞬间将他的决心再度击碎。
吕蒙双手颤栗,牙关咬碎,憋到满脸通红,那长剑却始终割不下去。
咣铛!
手中血剑脱手,跌落在了地上。
吕蒙身形如虚脱一般,整个人如霜打的茄子一般,缓缓的蔫坐在了地上。
“我一介草民,我费尽心机拼尽全力,才有今日的地位,焉能就这么死了?”
“以我的智计将才,我纵然是投靠那刘备,定然也能得到重用,将来依旧前程无量。”
“我吕蒙是为自己而活,不是为他孙权而活,我凭什么为他死节尽忠…”
一旦没了自杀的勇气,吕蒙心头迅速的响起一个理直气壮的声音,开始为他的胆怯寻找起了理由。
就在他意志瓦解,瘫坐在地这会功会,左右的江东士卒,不是如鸟兽散,便是放弃了抵抗,伏地请降。
甘宁策马登城,巍然身形已横亘吕蒙跟前。
他在城下时,原本看到吕蒙想要自尽,心中还敬其勇气,没有即刻进攻,想要给吕蒙一个体面的了解。
却不料等了半晌,吕蒙最后一刻却怂了。
甘宁心中那份敬意,也随之烟销云散。
“吕蒙,若我没猜错的话,当日在江上之时,就算我没有出手阻拦,你也应该没有自裁了断的勇气吧。”
甘宁轻屑的目光,俯视着吕蒙,将他的色厉内荏戳破。
吕蒙一哆嗦,抬起头来,看到居高临下的甘宁时,脸庞霎时间憋到通红。
羞愧,无奈,畏惧…种种负面情绪一涌而上。
咽了口唾沫后,吕蒙站了起来,拱手一叹:
“人非草木,畏死乃人之本性也,况且我也已为吴侯战至最后一刻,已算对他尽忠。”
“兴霸兄,我甘宁现下已想通了,那玄德公才是真正的世之明主,我愿随你一同归降于他。”
“还请兴霸兄不计前嫌,为我引荐。”
甘宁剑眉一凝。
吕蒙不但没勇气自裁为孙权尽忠,竟然还厚着脸皮向自己低头认怂,求他引荐,想要投降刘备?
改换门庭不是问题,可你也得看看自己的身份吧。
你可是孙权的心腹,江东的大都督啊,名义上的江东武将之首!
这样的身份,你能低得下头,能屈得下膝盖,向刘备这个孙权的死敌跪地求降?
甘宁着实震惊了,万万没料到,孙权所佞幸的大都督,竟会是这样一个毫无廉耻风骨的鼠辈。
良久后。
甘宁方才回过味来,嘴角钩起鄙夷,自嘲般一叹:
“不想江东自上到下,皆乃鼠辈,个个连刘表黄祖都不如。”
“我甘宁也是眼瞎,竟然曾与你们这些人为伍,当真是我此生之耻也!”
甘宁不屑杀他,更不屑再听他废话,喝令锦帆兵将他绑了,交由刘备裁决。
吕蒙只能用“大丈夫能屈能伸”,“真英雄当忍辱负重”这些字眼安慰自己,强压着耻辱,乖乖的任由锦帆兵绑了。
北门城楼上,刘字旗徐徐升起。
郡府上空,最后一面“孙”字旗降下,宣告着这座江东门户,就此彻底易手。
残阳西斜时,杀声已然沉寂,这场攻城战,终于落下帷幕。
郡府正堂内。
刘备已高坐上位,听取诸将一一前来汇报战果。
“启禀主公,宁已生擒吕蒙,听候主公发落!”
甘宁亦前来禀明战果,尔后向身后一招手。
几名锦帆兵,便将吕蒙押解了上来。
“你就是吕蒙?”
刘备俯视打量着,想要看看为孙权火箭般提拔,一年之内就取代了周瑜的人物,是怎样一副模样。
能担当江东大都督,至少也该气度不凡吧。
“扑嗵!”
吕蒙却跪了下来,拱手拜道:
“罪将吕蒙,拜见刘豫州!”
刘备神色一怔,惊奇的目光,不由与萧和等人对视一眼。身为江东武将之首,孙权委以重任,曾经统帅着五万曹孙联军的大都督,竟然跪的这般干脆利索?
不光刘备,在场刘营众豪杰,皆是大感意外。
唯有萧和却只一笑而已。
吕蒙,本就是这么一个人。
当年东吴四大都督,周瑜也好,鲁肃也罢,乃至于陆逊,多多少少都是有风骨气节的。
虽为臣子,他们却皆有对孙权忠言进谏的风骨和勇气。
唯有吕蒙,从生到死未曾对孙权有过一次劝谏,所做所为皆为迎合揣摩孙权的心思。
说白了,一切都以取悦迎逢孙权为准则。
所以他才能从不读书的吴下阿蒙,一步步爬上了大都督的权力顶峰。
能力是其次,关键在于他最能“为主分忧”嘛。
这样一个只会揣摩上意,行事毫无底线原则之徒,身处这样的生死关口,又怎会为孙权死节尽忠呢。
他跪了刘备,于萧和而言,毫无意外可言。
“刘豫州神武雄略,实乃光武再世,蒙对豫州已是心服口服。”
“今蒙既为豫州所擒,此乃天意要让蒙归顺豫州,助豫州兴复汉室,再造大汉。”
“蒙虽不才,却对江东虚实了如指掌,愿为前驱,为豫州荡平江东,全据长江!”
吕蒙不但干脆利落的跪了,还主动请缨要做先锋,帮刘备打下江东!
左右关羽等众人,皆是眉头一皱,无不面露鄙色。
刘备脸色亦阴沉下来。
他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不错,却并非似曹操孙权那般,什么毫无节操的人都可任用。
“吕蒙,吾问你,当初是否是你鼓动孙权背盟,以白衣渡江之计偷袭夏口?”
刘备目光如刃,厉声喝问道。
吕蒙语塞,额头刷的一个浸出冷汗,神色间愧意顿生。
“吾再问你,孙权二度背盟,佯攻合肥,却再袭我夏口之计,是否也是你所献?”
刘备再度喝问,言语中杀意已现。
吕蒙已是战战兢兢,背后汗出如桨,扶着地面的双手微微颤栗,不知如何回答。
“似你这等背信弃义,不择手段,视信义如粪土之徒,也只有孙权那等厚颜无耻之主能容得下你,我刘备岂能容你!”
刘备一拍案几,拂手厉喝一声:
“来人,将此贼拖下去给我斩了!”
陈到一招手,左右白毦兵一拥而上,便将吕蒙架起。
吕蒙大惊失色,万没料到,以“礼贤下士”和“仁厚”闻名于世的刘备,竟容不下他这等世之大才,竟然斩他!
“玄德公,玄德公,你听我说……”
吕蒙扭过头来,惊恐激动的想要解释哀求。
刘备却无动于衷,只厌恶的摆了摆手。
一旁甘宁见状,不由松了口气,敬佩的目光望向了刘备。
这也是刘备要斩吕蒙的原因之一。
甘宁为什么倒戈来归,最关键的因素,不就是被吕蒙给逼反的么。
甘宁对吕蒙自然是深恨之,两人已结下了深仇大恨。
你若是收降了吕蒙,岂非寒了甘宁的心?
有此种种考虑,吕蒙自然是非斩不可。
“且慢!”
萧和却突然出声,拦下了白毦卫。
吕蒙心下窃喜,以为有人要站出来为他求情。
萧和却步上前来,冷笑着问道:
“吕蒙,你可知苏子翼那封叙旧书上,那几笔涂抹是怎么来的吗?”
吕蒙一愣。
不为他求情,却反提起那书信之事,这人是几个意思?
“现下就让你死个瞑目,苏子翼那书信并非藏着我主的密令,甘兴霸此前也不曾暗降我主。”
“你看到的那几笔涂抹,皆是我后来划上去的而已。”
萧和点破了玄机。
倒不是他有意要炫耀自己的智计,而是此计甘宁尚蒙在鼓里,为免他将来心生芥蒂,不如借此时机提前说开了。
此外,这也是对吕蒙的杀人诛心,以报复他几次三番撺掇孙权背盟偷袭。
吕蒙眼珠飞转,思绪翻腾。
蓦然间浑身剧烈一震,幡然惊醒。
“原来那道书信,乃是离间之计,只为令我起疑,误以为甘宁暗通刘备!”
“只区区几笔涂抹,竟是轻松将我蒙蔽戏耍,逼反了那锦帆贼?”
“此人的智计,当真是…”
脸色苍白如纸的吕蒙,猛然抬起头,颤声惊问道:
“你…你可是那萧和?”
萧和冷冷一笑,也不屑回答,转身扬长而去。
不答,代表着默认。
吕蒙这时才幡然省悟,原来竟是萧和随手一道诡计,将他逼上了绝路。
这也就罢了,临杀他之前,还要告诉他真相,给他来了个杀人诛心!
“你个阴险诡诈的山野村夫,你吕蒙与你何怨何仇,你为何将我活活逼死!”
“萧和,刘备,我吕蒙纵使在九泉之下,我也要诅咒你们——”
精神崩溃的吕蒙,疯了一般歇厮底里的悲愤大骂起来。
陈到眉头一皱,上前就是记铁拳。
骂声戛然而止。
吕蒙被一拳打到昏死过去,只能耷拉着脑袋,如死狗一般被拖了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