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科幻小说 > 挂科了,系统成了我的学习监工 > 第87章 课题组不欢迎这样的人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7章 课题组不欢迎这样的人

    第87章 课题组不欢迎这样的人
    已有的研究根据非标准相互作(nis)用将中微子的质量生成模型分为了1型和2型。
    1型指的是,产生中微子质量的圈图内部至少含有一个标准模型粒子的情况。而相对应的2型,则是完全不含标准模型粒子的情况。
    其中有一项实验引起了徐凌的注意——t2k。
    通过实验数据对此,这是几项研究中成果算是比较好的了。
    但它有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问题。
    由于探测器不能区分电子和光子信号,中性流光子产生过程和中性流π介子产生过程会对电子中微子的探测信号造成很大干扰,影响对nsi的准确测量。
    光子信号能够影响nis,那能否利用光子信号的影响,窥一斑而知全豹呢?
    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想法从徐凌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或许能有所帮助。
    ……
    两天后,实验室里。
    “胡闹!你们就是这么对待科学研究的吗?”
    张忠尧指着面前两位学生的鼻子,破口大骂,“我让你们自己去搜集资料,搜集资料。你们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吗?
    两个人给我看的东西是一模一样的!
    两份资料是一样的就算了,好几份都是这样!你们有独立思考的过程吗?对这个课题有自己的想法吗?
    太浮躁了!”
    虽然知道张忠尧进入课题后就没那么随和了,但徐凌还从未见过张忠尧这个样子。
    火冒三丈,吹胡子瞪眼。
    一时间,整个实验室里只有张忠尧的呵斥声,没一个人敢喘一口大气。
    默默在一边观察,徐凌发现,张忠尧呵斥的对象都是生面孔,是这学期开始刚刚进到课题组的。
    都是本科生,甚至有刚刚结束一学期的大一学生。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只是想到实验室混一段实习经历,但是你要混,你不能这么明目张胆吧!
    查阅一个资料都要敷衍我,你们怎么做进一步的研究。个个年纪轻轻,却这么急功近利。
    我们实验室不欢迎这样的人!”
    张忠尧继续说道。
    听到这话,徐凌彻底搞明白了。
    混科研经历?在现在这么内卷的时代,是很正常的。有的混,算本事高。
    没人会说什么。
    但至少老师安排的任务得做,得混出价值。
    你不能一文不值,还给实验组添堵。
    ……
    过了许久,张忠尧的神色终于缓和了一些,背着手出了实验室。
    所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和心有余悸的其他人不同,徐凌去接了杯水,跟上了张忠尧。
    “张老师,消消气。”
    徐凌轻声说道,同时把水递了过去。
    喝着水,张忠尧还是有些不舒坦:“哎……现在这些年轻人啊——”
    徐凌没有接话,默默地站在张忠尧的身旁。
    “哎,算了,不管他们了。你有从之前的研究里发现什么吗?”
    张忠尧没再纠结这个问题,转而问向徐凌。
    徐凌也没有含糊,详细地说了自己关于光子信号的猜测。
    “不错,值得一试。”
    张忠尧点了点头,愠色缓和了许多。
    还是徐凌这孩子让人省心啊!
    张忠尧心里想着。
    而至于之前被呵斥的那些人,张忠尧没有说直接赶出实验室。但徐凌觉得他们之后应该能踏实一些。
    ……
    虽然课题已经开始了,但理论模型的建立,实验的初步设计都还没有完成。
    实验室里的所有人都紧锣密鼓的忙碌着。
    然而这一天,徐凌抽出了两个小时时间,来到了学校的青年之家咖啡馆赴余文凯的邀约。余文凯信誓旦旦地说他的公司发展规划已经做好了,希望徐凌能指点一二。
    由于实验室太忙,徐凌本不打算去。但想到自己作出的承诺,还是来了。
    “你喝什么?拿铁?美式?”
    余文凯热情地问道。
    “来杯抹茶拿铁吧。”
    徐凌轻车熟路。
    紧接着,两人步入了正题。
    “这就是目前的计划书。”
    余文凯拿出了一份文件,摆在了徐凌面前。
    《armour网安发展计划书》
    armour?铠甲吗?
    名字还不错。
    徐凌一边想着,一边翻开了扉页。
    了大概十五分钟,徐凌才粗略地看完这份计划书。
    内容非常详细,从公司基本信息,到产品研发方向,到市场调研,到财务预测等等应有尽有。
    但核心还是产品研发。
    “这里说到主攻侧信道安全问题。什么是侧信道?”
    徐凌疑惑地问道。
    “侧信道是指除了正规的通信、数据交互等主信道之外,能被攻击者利用来间接获取信息的通道。”
    余文凯说得很专业。
    “举个例子呢?”
    “有一道微软公司九十年代的面试题,很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叫侧信道。题目是这样的:
    房间里有三盏灯,开关在门外。你需要通过控制开关,来确定哪一个开关对应着哪一个灯。
    并且你只能进入房间一次。”
    说完,余文凯有些期待地看向了徐凌。
    只能进入一次,但有三个开关。
    不管是开两个,还是关两个。都只能确定不同状态的那一盏灯。
    ……
    等等!
    九十年代!
    徐凌抓住了关键,那个时候的灯都是白炽灯,发光时会产生大量的焦耳热。
    先开两盏,等待一会儿后,关闭其中一盏。
    再进入房间,此时的三盏灯的状态就都不相同了。
    一盏亮的,两盏不亮的。
    但其中一盏不亮的还有余温。
    “要用手去摸灯泡的温度。”
    徐凌给出了答案。
    “哈哈,感受到没有,这就是对侧信道的利用。间接地获取信息。”
    余文凯微微一笑。
    侧信道是理解了,但网络安全如何利用侧信道呢?
    徐凌还是有些疑惑。
    对此,余文凯耐心地作出了解释。
    在密码学硬件设备(如智能卡)执行加密运算时,设备的运算时间、功耗变化、电磁辐射等情况就可能成为侧信道。
    而这也是余文凯作为一个物理学院的学生能和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结合起来的原因。
    “好,你打动我了。我愿意遵守诺言,投资五十万。”
    思考片刻,徐凌表了态。
    不用再去看什么财务规划和公司管理模式,这个研究方向就已经吸引了徐凌。
    不仅仅是因为它足够新颖,更是因为它意义重大。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