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738章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38章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第738章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布哈拉汗国最大的失误,其实是没有守住纳迪尔.沙要塞,让大虞西军很容易就突进到撒马尔罕。
    因为河中的地形非常特殊,如果想从北面的怛罗斯、白水城、胡水城等地进攻布哈拉,就必须要穿过二三百公里的半无人区-饥饿草原。
    饥饿草原顾名思义,他虽然不是沙漠是草原,但是植被又很稀松,牧民到这里都只能让牲畜吃个半饱,自然就不可能承载大量军队通过。
    是以历来打布哈拉,基本都是走大宛盆地(费尔干纳盆地)出镇西堡(苦盏),硬啃撒马尔罕北面的纳迪尔.沙要塞,只要突破这里,一切就好打了。
    因为从撒马尔罕到布哈拉之间,存在着一条由泽拉夫尚河冲出来的泽拉夫尚河谷地。
    而泽拉夫尚河发源于泽拉夫尚山与西天山的余脉突厥斯坦山之间,被两座大山夹着,因此水量极为充沛。
    差不多相当于锡尔河的三分之一,黄河的四分之一,这在河中,是极为恐怖的水量,也极为宝贵。
    因此,被两山夹在中间,由泽拉夫尚河冲出的这片谷地,自古就是河中最富庶,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宛盆地(费尔干纳盆地)都不能与之相比。
    而被大虞一鼓而下的撒马尔罕门户-纳迪尔.沙要塞就在突厥斯坦山上,正是锁住这条谷地的关键隘口。
    只可惜,布哈拉汗国从未想过会有一个大虞这种体量的敌人,不计成本的来打它。
    因此纳迪尔.沙要塞防御策略针对的不过是只能出动几千战兵,一万多武装牧民的浩罕汗国,那么最后轻易失陷,就不是什么怪事了。
    时间向着夏季前进,气温也越来越暖和,背插令旗的传令兵四处飞奔,将西军大元帅李献文的命令,传达到了各方。
    接到命令后,散布在各处的西军兵将们,开始不断在撒马尔罕城下汇集。
    “这条河流,唐时称为那密水,不过按照泽拉夫尚这个波斯语的音译,此河应该被称为金沙河,更合适。”李献文看着眼前波光粼粼的大河,若有所感的说道。
    泽拉夫尚在古波斯语中的意思,就是含有黄金之意,而最开始生活在这一流域的人,也确实是以淘金为生。
    “只可惜,现在这条河里面淘不出多少金砂了,不然倒是可以以此为噱头,多吸引一些移民过来。”提督太监李尽忠有些讨好的附和着。
    去年他与李赓芸一起,两人出使布哈拉,成功挑起了布哈拉人的怒火,但是李赓芸却陷在布哈拉城中,至今生死不知。
    因此李尽忠有点怕被人揪着这个小辫子,最近低调了好多。
    毕竟他是副使,李赓芸是正使,这正使生死不知,你倒是飞快跑回,真要上纲上线,也还是有点麻烦的。
    “就算有金砂,估计也没多少用处,李太监可能还不知道吧,贺洲温水港(温哥华)的那些人可是宣称在南面发现了一座金山的。
    还说什么当地人走路都要眯着眼睛,不然就会被金山上的金子,给晃瞎。”
    雾草!
    李尽忠都震惊了,他嘴巴张得老大,难以置信的看着陈光耀,“公爷,这是谁编的瞎话,也太离谱了吧,真要有这样的金山,还能现在才发现!”
    陈光耀也是忍俊不禁,他摆着手说道:“这世间,愚夫愚妇多得是,加上那阿美利加国一船一船的往我们这卖银子,自然有人信。”
    此时的美国,也在拼尽全力和中华贸易,毕竟美国就是一群不满英格兰把他们当殖民地的资本家建立的国家,做生意那是刻在基因里面的。
    只是很可惜,阿美利加实在没什么东西能卖给中华,只能想方设法搞点白银再附带一些皮草,跟西班牙一起万里迢迢卖过来,没想到反而加深了国内百姓对于贺洲(美洲)满是金银的刻板印象。
    几人闲聊了几句,便开始部署进军方案,随后决定以董金凤的定西军一部两千人,并杨遇春率龙骧近卫骑兵三百余人为先锋,一路西进,解决路上的小股敌人。
    而在布哈拉汗国这边,在阿里大教长的全力逼迫下,新任的海达尔艾尔米,被迫与波斯卡扎尔王朝签订一系列条约。
    这些条约基本上把已经从布哈拉汗国降级为布哈拉埃米尔国的这个国家,再次降级为了布哈拉酋长国。
    成了酋长国后,就代表着布哈拉正式从一个在法理上属于哈里发藩臣的泛突厥国家,变成了先要臣服于波斯国王的二级藩臣。
    签订了这些条约之后,刚刚加冕的波斯国王阿迦.默罕默德.汗在率领五万精锐波斯士兵,从土库曼斯坦穿越大沙漠,渡过阿姆河,赶到了布哈拉。
    “大教长,你的功劳,本王是看在眼中的,我相信从此以后,纳克什班迪教团的阿里追随者们,一定会成为这里的主宰的。”
    波斯国王阿迦.默罕默德.沙站在布哈拉方舟宫的大殿中,对阿里大教长说出了让布哈拉酋长国文武都很不满的话。
    这位出身太监的波斯国王身穿红色缀金色朵的长袍,头上带着典型的波斯小圆帽,阴郁的眼神,加上没长胡子的长脸,让这位国王看上去威严不足,但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专属于太监的阴狠。
    布哈拉禁卫军大将艾哈迈德.哈基姆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他对着阿里大教长怒目圆睁,紧紧握着刀把的手,正在不断抖动,似乎很想一刀砍过去。
    这是因为布哈拉汗国一直是一个循例派人占大多数的国家,而波斯国王口中的阿里追随者们,就是天方教另一大派别实业派的代称。
    这河中的苏菲主义神秘教团原本是没有派别的,所有倡导苦修,喜欢搞神秘主义那套的都可以算是苏菲主义。
    不过这种骑墙的搞法,注定无法长久,作为神秘教团中规模最大的纳克什班迪教团,上百年来一直都是两大派别的拉拢对象。
    最开始,教团主要的成员都是循例派的教徒,属于循例派中的哈乃斐派。
    但是这些年,教团中许多人的信仰开始发生转移,更加倾向主要由波斯人主导的实业派,不过仍然不是主流。
    只不过,经过阿里大教长这么一搞,实业派估计要在河中快速发展了。
    阿里大教长看着波斯国王那带着威胁意味的审视目光,只能在心里苦笑,他还能说什么呢。
    这就是阿迦.穆罕默德.沙这位波斯国王故意的,故意把他为了保护酋长国力主引入波斯人的举措,变成了投靠实业派的阴谋诡计。
    “伟大的沙赫沙阿,在这个时候,每个布哈拉人都团结了起来,发誓要在真主的庇护下赶走异教徒。
    至于是作为阿里的追随者(实业派)还是变成大多数(循例派),这都要归结于他们自己的选择。”
    阿里大教长硬着头皮说了这番话,这会他可是被架在火上下不来了不得不说,可他又更害怕波斯国王的怒火。
    因此勉强说了几句这些话之后,在波斯国王若有实质眼神的压力下,阿里大教长赶紧又往回找补。
    “但我相信,当伟大的沙赫沙阿对布哈拉人有救命之恩后,愿意成为阿里追随者的人,一定会更多。”
    波斯国王这才满意,放过了白色缠头下已经冷汗淋漓的阿里大教长。
    而这番话,也还是起了作用,至少看着阿里大教长这副狼狈的样子,禁卫军大将艾哈迈德.哈基姆除了对波斯人更加警惕以外,也有几分兔死狐悲的感受。
    都是为了在异教徒的恐怖威胁下保住布哈拉酋长国,太不容易了!
    “如果桃石人真有你们所说一半战斗力的话,我想是很难守住从撒马尔罕到布哈拉之间谷地的,这里太富庶,且无险可守。”说到军事上的时候,波斯国王的思维就更加清晰了,毕竟作为一个太监,波斯国王要是没有卓越的军事能力,是不可能成事的。
    “把从撒马尔罕到布哈拉途中所有的农田都摧毁,把能弄到的船只全部沉进水道狭窄的江中,尽量延缓敌人的行动能力,让他们不能从我们的地方得到哪怕一点的补给。
    我们要让他们连吃饭都成问题,而我们,吃饱喝足后就在布哈拉城下,等待那些吃不饱饭,疲惫至极的桃石人。”
    这就是焦土政策啊!
    果然不是自己的家业,霍霍起来一点心理负担的都没有,布哈拉人中不是没人提过这种建议,但很多都下不了手。
    毕竟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之间的泽拉夫尚谷地,是整个布哈拉汗国的最精华所在。
    “埃米尔,我想这没有什么问题吧,我们必须要用这种办法,才能击败强大的桃石人。”
    波斯国王阴恻恻的看着布哈拉埃米尔海达尔,海达尔心里也是一阵气血翻涌。
    要不是桃石人根本不接受他的投降,要不是阿里大教长早已反水,他绝对不会接受这个死太监的威胁与指派的。
    “我我想,这没有多少问题,一切都是为了击败桃石人。”埃米尔用了全部的意志,才说出了这句话。
    。。。。
    “快速回禀大元帅,布哈拉人正在用焦土战略对付我们。”
    西军先锋杨遇春看着一处被毁的住宅和几十个被吊死在大树上的布哈拉人,立刻做出了判断。
    这是布哈拉人在处死不肯毁掉家园,离开家园的人。
    “这些人太狠了,为了对付我们,竟然直接下手对付自己的百姓。”虽然看惯了杀戮,一个淮北籍的龙骧近卫骑兵少尉,还是有点感慨。
    “所以,消灭这些没有人性的畜生,为西北千万汉人报血仇,就是我们一定要达成的目标,虽然避免不了做些残暴之事,但为了子孙后代的安宁,这也是值得的。”
    杨遇春不愧是皇帝发现并培养的将才,那是深刻懂得皇帝所称出师有名,时刻用正义为自己贴金大法的。
    骑兵少尉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随后还挺有风范的把这些被吊死的布哈拉人解下来然后烧掉。
    似乎,那些被他无情杀死的布哈拉人是罪有应得,而这些人则是可怜的冤死鬼一般。
    消息传回西军大本营,李献文思考半晌,才对陈光耀等人说道:“布哈拉人这一招,还是十分狠的,哪怕他们是处于杀敌一千自损三千的目的,但我们要是跟他们换,也是很吃亏的。”
    “而按照目前的运输军粮的速度来算,出兵的规模最好要限制在三万人以内。
    超出这个数,在没法得到本地补给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后勤问题。”负责后勤的西军兵备大使,华亭伯陈秋泽皱着眉头说道。
    虽然从撒马尔罕到布哈拉有金沙河(泽拉夫尚河)来运载,但是从大宛盆地到撒马尔罕却没有河流相通。
    且途中还要从纳迪尔.沙阿要塞处,翻越属于西天山尾脉的突厥斯坦山,其实是很费劲的。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李献文在地图上一指,继续说道:“水师的哨船已经在两处发现了布哈拉人沉在河中的沉船。
    这些沉船中装满了砂石,极难清理,严重耽误了我军军粮和兵员的运输。”
    “我明白了!”陈秋泽瞬间猜到了布哈拉人的目的,“金沙河水绝大部分来自高山积雪融化,如果他们把我们拖到六七月以后,河水暴涨,就很难承担运输作用,那时候,我们就更难向前方补给了。”
    “没错,正是如此!”李献文思考了几分钟,最后做出了决定。
    “我们不能拿士兵们的性命开玩笑,最多出动两万人,攻下纳沃伊之后就按兵不动,继续等,等我们稳住后勤线。”
    纳沃伊是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中间最大的城市,位于金沙河(泽拉夫尚河)的拐弯处,位置非常重要。
    上次撒马尔罕之战,李兴泰率领的四千多骑兵就是在此城追上了逃跑的穆拉德埃米尔,一战就打崩了布哈拉军,几乎阵斩穆拉德埃米尔。
    不过由于无法控制,李兴泰在摧毁纳沃伊城一些关键的防御设施之后,就放弃了这座城市。
    陈光耀也走过来仔细看了看,左想右想了半天,确实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我们是来杀人的,不是来迫降的,不然就可以用两万人试试。”
    这就是大虞西军与汉唐的西征军最大不同,要杀人,要杀几百万人,就不可能以少量精兵便可以做到。
    “大元帅,请让末将去纳沃伊,末将一定可以用两万人狠狠给布哈拉人和波斯人一个教训。”陈光耀知道没得选,今年想彻底击溃布哈拉人,又成了泡影。
    只是,大宛盆地三年的收获,也最多能支撑三年征战,今年是第二年,如果明年还是不能成功,那这次西征之战,就有可能破产。
    所以,这次去纳沃伊打前站,就是非常重要的,是要为明年的决战打基础的,陈光耀想了想,似乎只有自己能胜任。
    不过这次,李献文没有同意,他摇了摇头,看着陈光耀说道:“纳沃伊我准备让阿泰去,因为我要返回大宛,为大军做好最后的准备。
    同时,阿富汗的兵马,也有可能要下山策应,我需要你坐镇撒马尔罕,此城是我们的大本营,千万不能有失。”
    陈光耀沉默片刻后,对着李献文充满敬意的拱了拱手,他明白李献文为什么要回大宛去了。
    这不是去做什么准备,而是准备把大宛盆地夏藩国的所有粮草,都抽调出来,让后方的百姓吃糠咽菜支援前线战斗。
    这种事,也只有他这宁夏郡王亲自坐镇,才能把这些粮草动员出来。
    “镇西军已经到了回部,他们的粮草也需要我们来解决。”陈光耀认同了李献文的办法,思考片刻后说继续说道:“
    大元帅,傅康安此人能力上佳可以动用一下,让他把这里的哈萨克骑兵带走,然后再从漠南漠北其中抽调五千人给他。
    命他越过布哈拉城,去往布哈拉人的腹地就食于敌,既然布哈拉人要坚壁清野,那我们就奉陪到底!”
    这可是毒计,傅康安带着一万五千轻骑兵走,一来可以减轻撒马尔罕的供应压力,二来可以把布哈拉的后方搞乱。
    此外,就算这一万五千人没了,那也不心疼,哈萨克人本来就是炮灰,漠南漠北蒙古骑兵也不是不能放弃。
    至于傅康安,他这样旗人,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他的命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