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因为他们身上的疫苗只能对应初级病毒, 现在外界的病毒因为人传人已经发展得很快了。就算他们打过疫苗,对现在的病毒也没有作用了。于是等到新派来的监视人员留下,他们身上不小心带来的病毒很快就传染到男女主的身上。
这时大家肯定要问了, 为什么原来监视的人和新来的人都没有染上?
咳,那还用说吗?他们都是喝过药的人, 肯定不会染上啦。
病毒趴在他们的身体上被带来, 又通过空气传染给了赵立军和白雪。
他们打过那个所谓的疫苗又怎样?等到他们发现自己也中招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啊。”
早上起来看到身上的斑纹,白雪尖叫出声。
“为什么我们也染上了?不是说打了疫苗就不会染上的吗?”
两人的声音从茅草屋里传出来。
听到声音跑过来的监视人员站在外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得了, 也不用再调查了, 这病毒就是这两个人放出去的。
新来的工作人员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立即回去给上面打电话。
“阿想, 你的猜测是对的,确实和他们有关系。”
顾老拿着电话的手紧紧握住,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世上居然有这么丧心病狂之人。
为了一己之私,居然在华夏境内传播病毒,这是亡华夏之心不死啊!
然而他再怎么生气,现在无济于事。
只是当初参与搜身的人都挨了批评和处罚,如果不是他们搜身不谨慎, 早就发现问题了, 同时华夏也不会有今天的祸事。
因为恨二人对华夏的狠绝,因此二人染上病毒后, 华夏没有给他们打疫苗和喝药,于是没过几天, 二人就一身斑纹死在了茅草屋里。
这可是经过发展,越来越厉害的病毒。和另一个世界的疫情不同, 到了后期它们会减弱。
这个病毒不是,它只会越来越强,所以男女主染上病毒后几天就死了。
一把大火把茅草屋和里面的尸体烧了个干净。
赵想收到消息时,他新药方终于研究出来了,刚出生的孩子也可以打疫苗了。
所以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庆祝这一好消息时,只有赵想在和顾老通话。
“顾爷爷,有些事我说不出口,不过他们确实不是好人,从来都是。所以不需要愧疚,他们的死是自找的。”
赵想这话让顾老一惊,仿佛又摸到了什么,但是灵感很快就消失了,都没来得及让他深想。
而赵想挂断电话后叹息一声,心中难掩悲伤。不是为原来的男女主,而是为他们做下的孽。
对于他们的结局他只想说死就死吧,这一切都是他们活该,赵想同情谁也不会同情他们。
只是那些被他们无辜害死的人也太可怜了。
不是所有人都是孤儿,他们肯定有亲朋好友,他们的死亡又会引起多少人的伤心?他们本来应该好好活在世上,却因为男女主的自私,所以他们被害死了。
虽然这一次的死亡人数,没有另一个世界发生疫情时死亡的人数多,可人数还是超过了一万。
这还是国家发现得及时,再加上有药物及时救治,才能在后面有人染上病毒后救下他们。
可那些早期来不及救下的人,他们太无辜了。
所以赵想不会原谅他们,上面也直接一把火烧了他们的尸体,最后骨灰还被一场大风给扬了。
与火化留下骨灰不同,这是连老天都看不过眼了,因此才扬了他们的骨灰吧!
随着男女主的死亡,新型药物的发行,这场席卷了整个华夏的疫情彻底落幕。
不过华夏暂时还没有对外开放,或者说在全国人民没有打完疫苗之前,不会与其他国家的人来往。至于那些外国友人,他们国家即使有疫苗,就不用华夏操心了,因此在准备疫苗的时候,是没有他们份的。
毕竟漂亮国手中的病毒太毒了,有了第一次,谁知道还会不会有第二次?华夏又不是真的不记仇,因此除了放他们回自己国家打所谓的疫苗外,华夏拒绝给外国人打疫苗。
等到一年后,华夏公民都打完疫□□夏才又再度打开国门,欢迎其他国家的人来华夏工作和游玩。
而且这一年里,华夏研究人员发现,夫妻双方打了疫苗后生下的孩子,他们的孩子身体里会自带抗体,无须再打疫苗。
这一消息让首长们很惊讶。
他们找来了赵想,刚从实验室离开的赵想被叫去询问。
“我也不知道,只知道以后没有疫苗,也没有药方了。它消失在了我的脑海里,相信其他人也是一样。”
赵想摇头,本来这药方就来得奇怪,如今只是确认这药方就是为了应对这一次的疫情而诞生的。
“所以你觉得是祂的原因?”
顾老朝上面指了指。
“嗯。”
赵想点头。
“原来如此,那我们就放心了。”
华夏自己虽然也没有了,但是华夏人身体里自带抗体,也就是说以后就算再有病毒,老百姓也不怕了。
这让国外那些国家派来偷药方的人饮恨不已,因为他们怎么找都找不到药方,更不要说偷疫苗了。
药方没了,疫苗自然也没了,就一晚上存放疫苗的地方就变成了空屋子。
“……”
好不容易打听到疫苗存放地跑来偷疫苗的人望着空空如也的屋子直运气。
妈的,是谁泄漏了他们的计划?让他们白跑一场不说?屋外突然亮起的强光灯,更是让他们睁不开眼。
完了。
当那张神奇的药方消失后,赵想除了再也不用担心被偷外,还有就是一身轻松。
这张药方的存在一直让他很担心,害怕被间谍或是汉奸弄走。
幸好祂出手解决了,以后也不用担心了。
至于增加体质那张药方,现在也被存放在了最安全的地方。
洗髓药都有了疫苗,它当然也有了相对应的药剂。
只是比起泡澡,药剂的药效要强烈一些,只要喝上三剂,体质就能得到增加。
这算是人类在药物学上的一大进步吧!
比起泡澡,喝药剂方便多了,也更好保存。
不用担心再被人觊觎药方,其实不仅赵想放心,上面也安心了。
因为华夏人身体里自带抗体,而且只有父母双方都是华夏人生下的孩子身体里才能自带抗体,混血都不行。
而且这种抗体一旦离开人体立即消失,就算漂亮国偷了华夏人的基因去研究也研究不出来。
知道国外一直打抗体的主意,对于那些出国的华夏公民,华夏也尽责地给了提醒。
特别是提醒了他们不要去危险的地方,更不要单独行动,当然也提醒过他们国外觊觎抗体的事。
可惜大部分人不相信,于是这些出国的人,有一部分直接消失了。
因为某些原因,他们的家人也一直没能发现,直到后来消失的人越来越多,才引起了上面的重视。
倒不是说原来不重视,而是他们去了国外,华夏在国外消息不太灵通,人手也有限,就算他们消失了没有人报案华夏方面也收不到多少消息。
不过随着消失的华夏公民增加,后面出国的华夏人就少了。
这让那些打抗体主意的国家饮恨不已。
重要的是,那些被他们抓走的华夏人,根本研究不出来什么名堂。
而且华夏一直在找他们要人,时间久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公民都闹起来了。
毕竟今天失踪的是华夏人,未来谁知道会不会有本国公民消失?
毕竟国外的人崇尚自由,只要碰触到他们自己的利益,就会搞游行什么的。在这方面华夏还是有天分的,把事情闹大或是偷换一下概念,他们本国人就先闹起来了。
于是国外也开始乱起来,他们不得不把那些囚禁的华夏公民放出来。
因为抗体离开人体就会消失,所以这些人只是失踪不是死亡。
他们被扔在大街上,还是早起的人发现他们躺在街道上,好心给华夏使馆打了电话,由使馆把他们带走了。
这些人回来后都后悔去国外了,这顿苦也白吃了。
现在的华夏还无法为他们报仇,这也是不听国家劝的后果,怪不得谁!
不过这仇华夏是记下了,现在报不了不代表未来报不了。
总有一天,他们要把今天的仇全给他们算上。
赵想难得回总院坐诊,他一来立即有不少病人挂号。
当然挂他号的都是一些重症病人,也只允许重症病人挂号看病。
对重症病人的治疗肯定更花时间,所以赵想一天也只能医治三十四个病人。
今天他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病人,他是癌症晚期的病人,赵想能做的就是尽量控制他的癌细胞,不让它扩散那么快,想要治好很好。
他其实一直在研究癌症,可癌症往往是前期很难发现,一旦发现大多数都是中后期,这个时候一般都很难医治了。
所以想要治好这个病人,赵想没有把握,他始终还是人不是神。几十年后都难治的疾病,他当然也治不了。
顶多让这位癌症病人走之前不那么痛苦,再多活一段时间而已。
面对这种情况,赵想也实话实说。但凡是早期,他还有八成把握能治愈,可对方已经是晚期了啊!
“谢谢赵军医,这样已经很好了。”
拿着赵想开的药方,病人自己倒没那么难受。来的时候他就知道了,只是听说赵想有办法减轻发病时的痛苦,他才来看病的。
幸好他来了,被赵医生扎过针后,他感觉全身轻松了不少。虽然晚期的癌症治不好,可能让他最后一段时间轻轻松松度过也是好的。
“不客气,下一位。”
赵想平静地看着病人离开,新的病人进来。
现在大多数疾病赵想都能治愈,只有中晚期的癌症病人他是治不好的。
因为不管他想尽什么办法,癌细胞还是在扩散。
赵想研究的药物一是要阻止癌细胞扩散,二是要杀死它们。
不管哪一个,都很困难。
让癌细胞停止生长,然而就这一点就拦住了所有人。
赵想也不例外,他也是那个被拦住的人。所以研究一段时间,就出来给人看病放风。没办法,一直待在实验室里也不是办法,闭门造车可要不得。
为此他还让上面给他送了不少有关中药的书籍过来。
因他的重要性,现在国家根本不敢放他出首都,自然也不能去寻找那些在现代社会已经断绝了的药草。
他只能在书籍里找相似的药草代替,或者直接寻找原来那些药草生长的环境,然国家派人去找,看能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虽然结果不太如人意,但是赵想的医术却是与日俱增,现在已经超过他师父了。
看着徒弟不到三十就超过了自己的医术,张百草除了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外,还有就是天天找那些老朋友们炫耀了。
为此,张百草还花钱请了好几回客,让他们消气。
不过张百草得意也是他该得的,谁让他的徒弟就是厉害呢?
其他国手也收到过天赋好的徒弟,可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徒弟比不上张百草的徒弟。
明明他们徒弟也是过目不忘的天才,学习也是一日千里,可就是比不过赵想呢!
就问气不气?
面对这样的疑问,张百草两手一摊:“可能是他们没我徒弟刻苦吧!”
生长的环境不同,即使他们的天赋不输赵想,可安逸的环境,也让他们无法像赵想那般刻苦地学习。
他想到徒弟学习扎针时,经常在他的身上能看到针眼。即使是现在,赵想还时不时用自己来练习扎针。
现在有多少徒弟敢在自己身上动手的?
不是张百草瞧不起他们,他可以很大声地说出来,没有一个人的徒弟在自己身上扎针的。
所以这些人不如阿想怪谁?只能怪他们生活的环境太好,家长师父舍不得他们吃一点苦。
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可自己不刻苦医术不如他徒弟,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阿想小时候吃了不少苦,长大后他过得一点也不苦,可赵想还是那个能吃苦耐劳的人。在医术上,他从不放松,跑到偏远的地区当军医,这一点哪个国手的徒弟能做到?
所以张百草在同行面前,有这个资格嘚瑟和骄傲。
现在中医年轻一代的领头人是他徒弟,未来的领头人同样也只会是他徒弟。
因为张百草太过嘚瑟,那些长辈的电话打到了赵想这里。
“阿想,劝你师父做个人吧!我实在受不了他每天打电话来我这里显摆了。”
风师伯在电话里叫救命,现在只有赵想能阻止他师父的疯狂行为了。
“好的,风师伯。”
赵想还能怎样,当然是去见他师父,让他做得别太过,不然小心被人群殴。
“师父。”
“阿想来了,快坐。”
看到徒弟,张百草刚才还板着的脸立即像春天一样灿烂。
“师父。”
赵想坐在张百草对面。
“师娘呢?”
没看到解英红,不知道她去哪里了?
“她出门和她那些姐妹玩去了,不在家。”
张百草给徒弟倒了杯茶。
“谢谢师父。”
赵想端起茶先闻了一下,然后抿了一口。
“我们师徒,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坐在一起了。”
张百草看着徒弟一直没怎么变过的脸,还是跟七八年前一样青春年少。
“是的,师父退休后除了写书,就是陪着师娘到处玩。”
赵想听了师父的话微微一笑。
“年轻的时候,到处都在打仗,我无法带你师娘出门游玩,去看华夏山河的伟大与壮丽。中年时家里又发生那样的事,等到年老了我们才有时间到处走一走,看一看。”
张百草对妻子是有愧的,因此在他们都退休后,才会带着她四处游玩。
“师父这一次要在首都待多久?”
赵想拿出一张红色的请帖放在茶几上。
“怎么也要等到你办的宴后啊!”张百草拿起帖子翻了一下,五天后在四合院宴请亲朋好友,庆祝疫情结束。为了这个宴会,赵想准备了一个月,才把食材准备齐全。
一个光明正大吃吃喝喝,朋友聚会的日子。
“那就谢谢师父了。”
赵想站起来。
“你不是来劝我的吗?”
张百草看着徒弟笑道。
“我相信师父有分寸,我还得去给其他人送帖子呢!”
赵想很少办宴,上一次还是他回来的时候宴请亲朋好友。
翟新结婚时,确实大部分亲友都来了,也有一部分没有参加,因为他们和翟新没什么交情,顶多让人送了礼,人却未到。
这一次赵想亲自宴请大家,这些人都会抽时间参加赵想的宴会。
“你在实验室那几个月,我天天担心,幸好你没事。”
张百草看着比自己高的徒弟,和当年见到的那个孩子相比,身上没有一点相似之处了。
“我在实验室很安全,我倒是很担心大家。”
赵想这话不假,外面情况不明在没找出真凶前,他有时候都睡不着觉。
“幸好你没事,幸好大家都没事。”
张百草一脸庆幸。
“是的,幸好大家都没事,幸好华夏挺过来了。”
赵想望着首都少有的蓝天白云,相比另一个世界耗时几年的疫情,此方世界几个月就结束真的很幸运了。
“我会准时参加的,到时记得准备为师喜欢吃的腊肉香肠,别人做的都不是那个味。”
张百草提要求。
“好。”
赵想答应了。
出了张家,赵想一家一家送请帖。大家都欢欢喜喜收下了请帖,等着日子到了上门吃席。
这一次搞得这么正式,除了庆祝疫情结束外,还有就是他身上背负的东西终于离开了。
在男女主死的时候,他沉重的肩膀一下子就变得轻松起来。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他一直背负着男女主的重担,不让他们破坏这个世界的安定。
他不知道自己的穿越是天道所为,还是世界不想毁在扭曲的世界观里的自救,他只知道自己身上的重担终于可以放下了。
所以他要庆祝,庆祝余生只为自己而活。
宴会这一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不仅蓝天白云,春天的桃花点缀了四合院。
孩子们在桃树下吃着糖果,又让大人给自己拍照。
而成年人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
所有人都来了,包括平时很少出现的顾老都来了。他和卫老、钱老他们在赵想的书房里聊天。
其他长辈在客厅,年轻一辈带着孩子在院子里。
而赵想和翟新在厨房里忙碌。
除了他们会亲手准备几个菜外,剩下的菜是请的国宴大厨准备的。
院子里摆着桌子,上面放着各种各样的水果和糖果。
“哥,我要吃糖。”
小晓叫翟桐。
“妹妹,我给你拿。”
翟桐爬上凳子给她拿糖,顺便也给其他年纪小的孩子拿。
“阿想,累了吧!”
赵勇军端着热茶出来,看到儿子从厨房出来,立即把茶水递给他。
“还好,我就做了两道菜,我哥也一样,剩下的都是郝师傅带着他徒弟准备的。”
赵想喝完茶说道。
“阿想,菜已经准备好了,郝师傅说可以上菜了。”
翟新走出来,叶铃跟在她身后。
“好。”
锣声响起。
“开席喽,上菜喽……”
听到锣声众人纷纷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好。
先上长辈桌,顾老他们单独坐一席,就摆在赵想的书房里,免得外人打扰。
举办宴会前,有些客人不能吃的菜和肉都提前注明了,上菜时候都远离他们。
赵家办酒席,没有人劝酒,想喝就喝,不想喝就喝饮料或是茶水。
因此大家格外喜欢参加赵家举办的酒席,在这里大家不需要勉强自己和不喜欢的人来往,也不需要各种应酬。
赵想本来与父亲坐在一起,就像翟新和翟民坐在一起一样,两对父子低头说着悄悄话。
不过很快赵想就被顾老他们叫去书房作陪,直到宴会结束才出来,出来时还扶着顾老。
“大家坐好,等下一二三一起加茄子。”
摄影师举着相机对或坐或站的众人说道。
难得人聚得这么齐,在家决定拍张大合照,于是请了专门的摄影师。
“好。”
赵想站在长辈们的身后,他身边是翟新张岐黄,再过去是张玉兰他们。
前面正中间坐的顾老、卫老、赵爷爷赵奶奶他们,赵勇军和翟民、张百草他们坐在两边。
小孩子们蹲在长辈们的前面,一个个摆着可爱的姿势。
“一、二,三,茄子……”
“茄子。”
咔嚓。
时光定格在了这一刻。
照片上的每一个人都带着笑容,即使是严肃如顾老,也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不管以后怎样,此时的他们是很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