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遮天:开局圣体,不死道人来偷袭 > 第158章 君王巡边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8章 君王巡边

    第158章 君王巡边
    随着司马尚、司马固等核心子弟的被斩杀。
    煊赫十余年的权臣家族司马氏,终究还是迎来了末路。
    而都城中,人心如流水。
    在那万众瞩目的战斗中,古宣展示出了如高祖陛下一般的盖世神武与风姿之后,他当场赢得了几乎所有民众的尊崇。
    也赢得了一大半禁军士卒的拥戴。
    凡是看到或听到这一幕的人,无一不激动到浑身发颤、不能自已!
    因这些年来,大周王朝实在是太过屈辱了。
    因昔日高祖陛下定鼎之后,纵然谈不上纵横整个大地无敌手,也至少也保住了人族的这一方和平。
    哪里像而今,犬戎、羯族等等异族,肆无忌惮地在大周境内烧杀淫掠,不知多少人族被戕害,女子则沦为悲惨的两脚羊。
    司马家族发动兵变,夺去了大权之后。为了巩固一族之私,以及其联盟家族的利益。
    对内,残酷镇压,让利给高门大族,逐步垄断了大多数上层通道,再过一些年月,所谓的门阀时代势必要形成。
    对外,纵然犬戎、羯族等异族残暴杀虐,司马家族大多数时候都是绥靖政策,不惜牺牲边疆及部分内地民众,以换来他们自身的安稳与舒适。
    这一桩桩,其实国内许多有识之士都看得很清楚。
    这其中,包括了大多数的寒门杰出子弟,也有少数门阀士人。
    但看得清是一回事,能有所行动,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谓有兵就有权,在这样的一个年代中,司马家族掌控了都城禁军,外部还有三大重兵集团,还有诸多家族为利益同盟。
    这样的权臣势力,绝对称得上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普通人即便再有才智,又如何与这样的敌手对抗呢?
    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局势一日日沉沦下去,整个国度一步步变成高门大族的游乐场,底层民众沦为异族与门阀子弟的口中食!
    在这种局势下,许多人都绝望了。
    有些人终日放荡不羁、醉生梦死,比如一些清醒的士人。
    更多的,则是只能随波逐流,活一日是一日。
    但令人们都没有想到的是,原本被视为吉祥物与傀儡的周王陛下,竟然选择了暴起发难!
    且纵观这一战,他显然并非鲁莽之举,而是有着各种精心的准备。
    比如那酷似高祖陛下的黄金甲胄、方天画戟,以及破军神弓等等,都为他在关键时刻争取到了不少禁军士卒的军心。
    而这些,都还只是次要的。
    真正重要的,乃是周王陛下在这一战中,所展现出的绝对实力!
    一人冲阵,竟然还大获成功,相继斩罗敌军中的最高将领、军旗,等等。
    这是何等的盖世武力?!
    乃是绝对意义上的在万军之中斩将夺旗!
    加上那无与伦比的血勇、胆魄,以及决断等等,无一不深深震撼到了所有人的心!
    人们不由自主地意识到,眼前这位年轻的周王,绝对是如昔年高祖陛下一般的盖世存在,甚至还可能犹有过之!
    故此。
    在都城的范围内,所有人都没有怎么犹豫,很快做出了选择。
    那就是抛弃所谓的权臣司马家族,投入到新生代的周王陛下的麾下。
    当然。
    这其中,还是有一些司马氏的死忠心腹,尤其是司马尚先前豢养多年的数千死士。
    这些死士,昔日在司马氏兵变夺权那一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事后,也被司马氏委以重任,许多都担任了禁军、外部重兵集团的高层与中层。
    不过。
    至少在都城范围内,这些残余的死士都被挖了出来,连同司马家族一同被处决。
    在这一过程中,古宣也展现出了适宜的政治智慧。
    在剪除司马尚等首恶之后,并没有再亲自上阵大砍大杀,而是稳坐阅兵台。
    他一边借着大胜之威,整治东西南北中五部禁军,力图将这支近三万人的军队最大程度上收为己用。
    另一边,则紧锣密鼓地发号施令,及时奖赏有功之臣,清理残余敌人。
    在这一过程中,他自然早已不用事必躬亲。
    原本的三府六部官员大多数都没有被司马氏狗急跳墙杀死,而是活了下来。
    这些人之中,很多的功过、品德都有待日后的甄别,但至少这一刻,他们是都转投了王室,自动开始了朝政的运转。
    且不止如此。
    大势如高山流水,自然而然。
    短短两三天之内,就还有源源不断的才智之士,乃至是一些个家族,都赶来阅兵台请求召见。
    因古宣的出现,等同于给所有忧心国事的有识之士带来了希望,而且是最大的希望。
    能够在这种险恶的局势下,还能反杀权臣司马家族,这恐怕连昔日的高祖也不一定能够做到啊!
    毫无疑问。
    人们都认为,若说谁能够带领大周王朝中兴,也为边疆那些为异族所残害的大周子民赢取一线生机的话,也就唯有当今的周王陛下了!
    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月内。
    古宣基本都是呆在城北的禁军大营之中。
    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彻底掌控这支人数将近四万的精锐部队,以图做到如臂使指的程度。
    而今在这片大地上,无论何时,唯有手握武力,才能够保证他的意志得到最大化的延伸!
    这些工作中,最首要的一点,就是甄别并摒除司马家暗藏的死士、尸位素餐之辈。
    在此基础上,古宣才大力提拔忠勇精干的羽林孤儿,将他们大多数升为中层,取代原先司马家族的人。
    这个过程中,自然免不了不甘心、不服气,以及阳奉阴违的小动作。
    甚至出现了数十起针对羽林孤儿的血腥的暗袭事件。
    连古宣自己,都遭遇了两起司马家残余死士的暗杀,当然在古宣的绝对武力下,不可能成功。
    但大势所趋之下,司马家余孽的反扑,终究还是归于灰烬。
    至少,在都城范围内,司马一族的势力已经被基本扫灭。
    此外。
    古宣也腾出了每天上午的时间,用来接见朝臣、商议政事,以稳定军事领域之外的诸多事宜。
    群臣虽然对前往禁军大营议事明显有些不适应,但也不得不慢慢习惯。
    很明显,当今的王上,乃是一位马上至尊。
    更主要的一点,他的威望简直已宛如神话,在众多国民的眼中,已经被视为比肩高祖陛下的存在。
    ……
    然而。
    古宣虽然反杀司马氏一族,却并不能说是已经彻底翻盘成功。
    因而今的他,只能算是勉强掌控中央朝政,以及大周王朝四大军事力量之一,也就是都城之内的四万禁军。
    而都城之外,还有三大重兵集团,原本都听命于司马氏。
    其中,西部边境处,有以马奇、尉迟睿为主将的两大集团,乃是防备犬戎族的大军。
    北部边境处,则有成洛为主将的边军,主要防备羯族等形形色色的异族。
    这三支大军,各自的人数,都在三万以上,实力不容小觑。
    唯有将这三大边军的军权,也彻底收归于中央,才算是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至尊。
    这一日。
    古宣在禁军的中军大营内,正在与新进成立的核心参谋团议事。
    这个参谋团,自然就是他参考穿越之前的军制,从羽林孤儿、兵部、禁军士卒中精选出来的人才组成,无一不是忠贞与军事才能兼备之士。
    “陛下,这是关于三大边军的分析概要,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名参谋呈上来一份资料。
    古宣大致翻阅了一下,其中的意思很明确。
    关于北部的四万边军,其主将成洛乃是原大将军司马尚的心腹,唯有除掉,没有什么招降的可能。
    且此人对内残暴狠厉,对上北部羯族等异族军队的战绩,也只能说是平平,维持守势已经很勉强,根本谈不上进取。
    昔日,西京洛城被羯族连续烧杀三日,归北途中,还抢掠了几座小的城池,成洛也不敢制止,只是跟随在其后“礼送出境”。
    此举,也成为大周王朝境内境外的笑谈与耻辱之一。
    但昔日,在司马氏一族鼎盛之际,倒无人敢说是能够夺成洛的军权。
    至于西部边疆的两大主将马奇、尉迟睿,却有着不同,对应也有不同的措施。
    首先。
    尉迟睿成名已久,乃是一位年近甲的年老名将,多年来对抵抗犬戎族的侵扰立有大功。
    他谈不上司马氏的心腹,而更多是一位纯粹的军人,有能力的名将。
    昔日,专权横行如司马尚,都没有替换掉他,而是出于大局考虑,仍旧让他担任西军一部的主将。
    对这样的人才,应当尽力争取过来。
    至于另一位,也就是西军之二的主将马奇,此人只能说一位中等水平的将帅,对上犬戎族战绩一般。
    他虽然也是司马家的心腹之一,但为人比较圆滑世故,比较贪财,颇为审时度势。
    对这样的人物,可以以大势诱导逼迫他,将军权从他手中夺取过来。
    总的说来,参谋部给出的这份资料,与古宣从其他地方获知的讯息,相差无几,乃是一份可信的参考。
    而在此基础上,如何处理三大边军,核心参谋部、兵部等都有秘密奏对,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措施,大多数都是徐徐图之的意思。
    但古宣自己却有自己额外的想法。
    ……
    为了稳住三大边军集团。
    在剿灭了司马氏全族之后,中央朝廷第一时间派出了宣旨人马,一为赏赐,二为宣慰。
    半个月之后。
    一支百余人的宣旨队伍,抵达了北部边军的驻地。
    不得不说,边军诸士卒的消息还是很快的。
    因二十多天以前,整个军团就通过种种情报方式,几乎都知道了司马全族覆灭的消息。
    许多士卒们也知道了当今周王修炼大周神王诀已臻于大成的神迹,都口口相传,不过很快被上面的长官给禁止了,并说那只是夸大之辞,不可能是真的。
    身为司马氏的死忠,成洛自然是绝对没有想过归降于古宣。
    但要说他整军南下,攻打都城,为司马氏全族报仇,他也做不到。
    因其原本的主公司马尚全族都死光了,他即便能报仇,也没有可扶持的人了,且光靠北军四万人,也不一定能攻破都城。
    在这种情况下,成洛联合了手底下众人,准备自立为王了。
    而宣旨小队的到来,正对成洛的下怀,他正想拿这些中央朝廷来的人在誓师大典上做足一把好戏。
    这一日。
    北部边军的大校场中,成洛端坐于高台的将军座上,迎来了宣旨小队。
    只见,成洛高大雄壮,全副披挂,又面色墨黑,虬髯满面,整个人如同一头无比暴烈的熊罴,气势煊赫。
    而反观中央朝廷来的百余人宣旨小队,风尘仆仆,风霜满面,很是憔悴。
    且不止如此,他们还在成洛刻意的安排下,一步步地从台阶上走上高台。
    看情形,完全就是前来朝拜成洛的人一样。
    更加过分的是,成洛让手下心腹在台阶上,悄悄撒了一些油,惹得宣旨小队中几人摔跤,险些摔下高台。
    如此一幕,自然惹来边军中一些人的嘲笑,更加有损中央朝廷的威仪。
    毫无疑问,这是成洛故意而为之,他就是仗着自己大军在握,而宣旨小队只能妥协于这种安排。
    在高台上。
    当着宣旨小队,成洛的猖狂与反意显现毕露。
    他仗着身侧的几百名精锐亲卫,视宣旨小队中那数十名金吾卫于无物,大言不惭地说“周王无道,滥杀司马氏忠臣”云云。
    且不止如此,他身后的诸多校尉显然得到了他的授意,在这种场合下,一齐俯首,请成洛自立为王。
    如此举动,自然引得宣旨小队大骇,喝骂不止,而成洛则随手一指,要将这百余人尽数捆拿起来。
    当然,杀是不会杀,否则将极度刺激到中央朝廷,引发开战,但一场折辱可能少不了。
    然而。
    就在这一刻,一道轻叹忽然响起。
    “成洛,朕本想留你一条性命,看来也是做不到了。”
    其音威严,声音不大,却响彻了整个边军大校场,如冬日雷鸣,又如苍龙之吟。
    “这……”
    就在所有人都震惊于这道恐怖的声音,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意味时。
    人们也终于注意到了,宣旨小队拿数十名金吾卫中,一位身着金色甲胄的高大身影了。
    朕?!
    什么意思?
    还有人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然而成洛等人确实早已心中巨震,周王陛下竟然亲临了?!
    且从他所说的话语中,他竟然有在这万军丛中,拿下主将成洛的自信!
    这显然有些匪夷所思了。
    因除去那日常值守岗位的万余士卒之外,整个校场内足足有两万余精锐无比的边军熊虎之士。
    周王陛下竟有如此胆魄与勇气,亲临这里?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