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119章 庄园保卫战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9章 庄园保卫战

    第119章 庄园保卫战
    李逸看着这支乌合之杂的队伍,
    跟那些叛乱羌骑干,这不厕所里点灯,找屎吗?
    “调头,撤!”
    一边后撤,李逸一边赶紧跟郭二郎几人商量,“那些羌蛮叛乱,一路烧杀抢掠过来,我们肯定挡不住,现在只能暂避锋芒,大家各自派人回村,
    通知村民们赶紧跑,带上值钱的家当,往田间地头里跑,藏到那些沟里,或是往终南山里跑。”
    村子肯定守不住,
    都是些小村子,比如罗家堡才十八户人家,依着滈河北岸,在神禾塬崖下挖窑居住,连个村墙都没有,拿什么挡住他们。
    冯家堡、王曲虽然村子大、有村墙村门,可如果是成百上千的羌骑,估计也难守。
    还不如直接跑,
    这里毕竟是京郊,距离长安仅四十里,大家需要的不是对抗,而是能够暂时躲避,朝廷肯定很快会派兵来围剿追击这些叛羌,
    李逸让罗三赶紧骑马回村通知,
    他让刘黑子绕道皇粮村那边去长安报信,不管朝廷是否知晓了,他这里发现了情况也得上报一下。
    董七郎有些兴奋的道:“无逸,真不干他们一下子,咱们民团也有近五十人,找个机会,埋伏一下子,斩杀几个羌贼,岂不是大功一件?”
    这家伙不应当来无极学堂教书,他应当弃笔投戎投身军伍,浑身是胆啊。
    李逸在泾州,是见识过陇右军的精锐的,跟着薛举的那些陇右羌部骑兵,同样彪悍无比。
    “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这些。”
    李逸指着那几车粮食,也不用去韦堡施粥了,“直接把这些粮食发给灾民们,告诉他们,有羌兵叛乱,正往这边杀来,大家四散躲避吧。”
    粮食不多,每人能分个几升粮的,
    李逸也不打算带回去了,给灾民们分了粮食,也希望他们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劫难中,可以活下去吧。
    “都排好队,不许插队不许抢,谁敢乱来一粒也别想有,”
    “拿到粮食的,赶紧找地方逃命去,尽量避开大道,往田野里走,最好是东西两边走,遇到村庄看到人,就告诉他们有羌兵叛乱,正在神禾塬头烧杀抢掠,正往南山去,”
    李逸站在粮车前大声的喊,
    民团几十号人,此时也全都围住粮车,把手里的红樱枪放平。
    在这一杆杆红缨枪的威慑下,
    灾民们虽慌,但好在没乱抢,
    排了数个长队,每人舀上两碗粮,
    “领了粮的就赶紧走,迟了可就来不及了。”
    虽然也有灾民觉得可能这是一场戏,兴盛里这位李县男,是故意骗他们离开,但谁也不敢赌。
    毕竟这年头,乱兵流贼啥样的没有,这要是真的,可就要命了。
    顾不得其它,先跑吧。
    几车粮全分完了,
    灾民们也陆续都跑了,
    “你们也赶紧回家,先躲出去。”李逸对拉车运粮的人说道,这些男人就是李逸为学会新招的部曲佃户中的男丁。
    “快走,把牲口也都带走,别留在村里。”
    “粮食嘞,刚打下来的那么多粮食,二百多亩地的粮食啊,”
    “来不及运走,就搬到窑洞里,然后把窑洞口挖塌埋起来,”李逸吩咐,“实在来不及,就别管了,粮食没了人还在就行。”
    拉粮的部曲也走了,
    现在就剩下了民团的三十几人,本来快五十号人,派出去不少报信的。
    看的出,大家都很慌。
    “往回走,咱们先把罗家桥拆了,”
    “啊?拆桥?”
    “咱们里七个村子,有六个是在滈河北岸,拆了桥,也许羌贼就不会直接冲到咱们几个村子里了。”
    三家桥的村长慌了,“待诏,我们三家村在南岸啊。”
    “那也没办法,你不是也派儿子去通知村里人躲出去么?”郭二郎立马道。
    “可要是他们从将军营那边一直走塬上,到时从冯家堡下郭庄,咱们村子不也照样逃不过。”董七郎道。
    “也是,先不管桥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李逸这个时候有几分羡慕那些世家的坞堡庄园了,
    一个个修的易守难攻,有的坞堡就算是一支军队来围攻,靠着家丁守卫,都能抗上个十天半月甚至更久的。
    “我记得冯乡佐家修了两个宅院,北宅是住人的,南院是园子,南园依塬而建,堆土为山,建有很高的围墙,占据塬头高点?”李逸突然道。
    董七郎跟冯六郎算是同堡邻居,
    “嗯,这几年塬上不是一直有个顺口溜么,冯家的山高,郭家的地多,董家的人丁众,
    冯六郎修的那园子,确实很险要,听说他家以前是河东的,那边经常打仗,匈奴、稽胡等胡贼也经常袭扰入侵,马贼山贼也多,所以那边豪强大家,都喜欢修坞堡庄园大院,易守难攻,冯六郎到我们这落户后,修的这南北两宅,也都是围墙很高,尤其南园说是园,倒更像是个堡垒。”
    “那咱们集中青壮,撤到冯六郎的南园怎么样,要是羌贼敢来攻,我们到时就据险而守,居高临下的也射他们?”
    郭二郎道:“马蹄寺的寺墙也很高,寺门也很坚固,”
    “不行,马蹄寺太大了,我们没有那么多人守,贼人很轻松就可以突破。”李逸马上否定。
    众人一番商议,也是赶紧就撤,
    约定好回家安顿好家里,就在冯六郎家南园汇合。
    李逸快马加鞭往回赶,李存孝等家丁,跟在后面跑。
    一口气跑过罗家桥,
    罗家堡村已经是乱糟糟的,孩子哭爹喊娘,有些人无头苍蝇似的,
    都这个时候了,好多人还舍不得家里那点家当,
    又想把新打的粮食搬走,连破衣烂衫,破碗烂盆都想全带走,看的李逸脸抽抽。
    他冲回草堂,
    这里也很乱,
    “你们还在这做什么,赶紧走,先去冯六郎家南园,叛羌骑兵随时可能杀来,”
    “东西都还没收拾好呢,”秀芝慌乱无比,
    “别收拾了,现在就走。”
    李逸喝令姬氏玉漱他们赶紧撤,“你们看好兰香和红绡,把招财和旺财带上,鸡鸭就放出去不要管了,”
    “那些粮食呢?”
    “作坊里还有好多腐竹,”
    “我们作坊里这么多大锅怎么办,”
    “别管那些了,把牛马骡驴骑上,带几件衣服,拿上首饰,其它的不用管。”
    秀芝哭泣着,
    这也不舍,那也不舍,
    最后李逸催促下,她还是叫上两儿子,一起把八盆土豆六盆洋葱给搬上了,李存孝他们也被喊着,一人背了两口大铁锅。在李逸再三催促下,大家终于出门逃难,
    好在离冯六郎家也就两三里地,上个坡就到了。
    李逸留在最后,
    等草堂没人了,他开始挨个屋检查,先把作坊里来不及带走的铁锅、腐竹、豆泡、豆子等扫进空间,
    再把家里库房的绢钱也收起来。
    最后是新收的粮食,二百多亩地,收了几百石的稻、粟、豆,李逸全给堆到空间的露台上了,
    幸好这露台够大,这里也不会下雨什么的。
    最后看着那些家具,拣了一些收起,剩下的也没法都收了。
    他骑上马在村里转了一圈,
    催促还在磨蹭的人赶紧撤,
    众人红着眼睛流着泪背着大包小包离开,
    他骑马来到冯六郎家门口,
    这里围了很多人,
    冯六郎的家丁不肯放人进去,
    李逸上前,“我是罗家堡李逸,要当面跟冯六郎谈一下。”
    家丁不肯开门,只在围墙下吊下个筐。
    李逸见状皱眉,“你们当也知道有羌兵叛乱,正一路烧杀抢掠过来,你们冯家南园高墙大院,占有地利,可以倚险而守,乡亲们想进去避一避,
    青壮们也能帮忙一起防守,
    你们这样闭门不纳,要见死不救?
    还是你们觉得就凭你们这点家丁奴仆,就能守的住这大院,挡的住数百上千精锐羌骑叛兵的攻击?”
    “救人就是救已,当此危急之时,我们做为乡党邻居,应当守望相助,而不是拒人于门外,”
    李逸的一番话,引的赶来的附近几村村民都叫好。
    很快,
    冯六郎被请来,他命人打开了门。
    “冯乡佐,谢谢你开门接纳乡亲们,咱们同舟共济,一起共渡难关,我们赶紧把青壮乡民们组织起来守卫。”
    “县男说的对,你随秦王征讨过,做过行营参军,这里由你来指挥,我们都听你的。”
    李逸也是当仁不让,“架锅生火,煮上开水、热油,再熬煮一些粪便,备用,”
    “多准备一些石头到墙上,”
    “锅盖木板能充做盾牌的,都给搜集起来,”
    “另外赶紧多削些木棍尖桩,关键时候也能投掷杀敌,”
    “最重要的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大家不要害怕,这是长安,贼羌叛乱,也只是沿途抢掠,绝不敢多做逗留。
    只要我们能够顶的住他的一波袭击,那么他们就不会恋战。”
    “朝廷围剿的官兵肯定很快就会到,大家不用太担心。”
    “把所有青壮男人都组织起来,三人一小队,三小队一中队,三个中队一个大队,各派高大胆壮之人带领,大家三三配合,相互支援。”
    “老人少年做预备队,随时支援。”
    “大家记住,咱们必须守住,否则让叛羌攻破庄园杀进来,那谁也不能幸免。”
    “对了,让妇女烧水煮饭,做好食物,让大家能够吃饱有力气战斗。”
    “还有,六郎你家里有没有药,安排些手巧的妇女,多准备些纱布,到时若有伤者,立马上药包扎。”
    李逸一口气说了一连串,
    冯六郎郭二郎等各村村长、大户都听令而行。
    很快,董秀才也被接进庄园,他听了李逸的安排后很满意,
    “多准备几个预备队,到时哪里危急就第一时间增援,最好是能够在各处准备一些红布做旗帜,如果危急就赶紧立起红旗,这样也能及时发现,马上增援”
    李逸觉得老师补充的很好,
    最后每隔一段堡墙上面,安排了一位村长带领,下面是各保保长等。
    李逸和董秀才、冯六郎,则是中军指挥,坐镇中心,随时调配人手。
    关键时候,李逸叫来了李存孝等四名赤排羌奴。
    “现在我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骑马出去,在附近侦察,若发现敌踪就回来禀报,我能信任你们吧?”
    李存孝拍着胸膛道:“能,我有个,条件。”
    “说。”
    “若是我能带回一个敌人头颅,我希望能换取自由。若我们能带回四个敌人头颅,希望能给我们都自由。”
    这段话很长,存礼帮着翻译的。
    李逸痛快的道:“只要你带回的是叛羌的首级,一个首级就换你们一人自由,不仅换自由,到时我还给你们请功请赏!”
    李存孝在胸口砰砰砰的重重拍了三记,“你等着。”
    说完,四人就牵马往外走。
    李逸叫住了也想跟着去的存礼,“你跟着反而是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去吧。”
    董七郎问,“他们也是赤排羌,造反的可能就是他们的同族,你不怕他们出去后就投了叛羌,甚至把我们底细告诉叛羌引他们来攻?”
    李逸道:“我们这里,就在两条大路中间,叛羌很大概率都是要经过这的,引不引他们也会来,
    我觉得他们不是那种会临阵倒戈的叛徒,
    万一真叛变了,也并不会造成什么麻烦,或许还能少个隐患,还则叛羌来攻,他们突然做乱,里应外合不是危害更大?”
    “也是啊,还是校长了得。”
    李逸也是无人可用,这四个赤排羌奴,留在这里也不太放心,倒不如派出去侦察,他们也是羌兵,更了解羌人,
    就算真反了,也没办法的事。
    总不能怕他反,现在就把四人绑起来吧?这样干,那以后这四个羌奴也不能再留了,
    还不如借这机会考验一下,
    要是过了关,以后就能放心用了。
    南园里,
    众人都在忙碌备战,
    许秀芝突然找不到了自己儿子,
    “栓子,柱子,你们在哪?”
    这人慌马乱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跟儿子走散了,冯家南园里寻了一圈,也没寻见人,把她急哭了。
    姬氏、三娘等听说后,也都满庄园里帮忙找,可就是没见人。
    焦急万分的秀芝跑到大门口,要出去寻人。
    守门的本不肯,可秀芝急的要从高墙上跳下去,没法,守门的冯家家丁也只好开门放她出去了。
    秀芝出了门,顺坡下塬,直奔罗家堡,一路跑一路焦急的呼唤,始终没有回应。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