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亮剑:钢铁雄心 > 第120章 铁盔之下无懦夫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0章 铁盔之下无懦夫

    第120章 铁盔之下无懦夫
    鬼子士兵在泥沼奋力奔行,仅存冷静的军官被裹挟在人流之中,只能一味的向前冲锋。
    “杀给给!”
    “为了天皇陛下!”
    冲上来的鬼子兵,瞧见散落一地的轻重机枪,以及零星的步枪,心中像打了激素一样,更为兴奋。
    支那军队很穷!
    不到关键时刻,他们舍不得丢弃手中的武器!
    后方。
    第25旅团指挥所。
    下属各部往来电报频繁,旅团部几部电台忙的不可开交。
    滴滴答答!
    通讯兵往来于各营帐间。
    整个旅团参谋部,凑在一起进行军事会议。
    麾下部队在未受命令的情况下,擅自发动全线进攻一事,在后方并未引起波动。
    甚至所有人都觉得应当如此。
    旅团长川崎大雅站在瞭望孔前,眼睛一直没离开过望远镜,时刻观察战场局势,心中摩拳擦掌,全军上下多日来积压的情绪,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阁下,是不是要将情况报告给师团部?”一名参谋官心里没底,声音弱弱道。
    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在渡河之前,荻洲立兵便三令五申,发动进攻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凡事必须上报,经师团参谋部裁定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动作。
    川崎大雅略微迟疑:“不用,将军阁下会看到的!”
    师团指挥部就位于后方不超过五百米的位置,对战场的观察程度,不弱于一线旅团指挥所。
    况且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中国军队已经溃不成军,正是一鼓作气赢得胜利之际。
    若是此刻被泼了一盆冷水,对军心士气来讲,都是极大的损失。
    等到木已成舟,师团长也只能被迫接下这份胜利的“荣光”。
    川崎大雅的话,让众多参谋官悬着的心缓缓放下,临阵不报,往大了说是违反军纪,搞不好要上军事法庭的。
    现在旅团长领头,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就算事后追究责任,第一个也轮不到他们。
    于是,川崎大雅身后几名参谋官,开始嘀咕起来。
    “中国军队主动丢弃了这么多武器,必定伤亡惨重!”
    “呦西!”
    “报告阁下,我建议加快两侧部队追击速度,扩大战果!”
    “阁下,我觉得还应当稳妥一点.一天前,中国军队便撤退至此,为何只构筑出了如此简单的防御阵地?”
    此话一出,指挥所内瞬间鸦雀无声。
    原本叫嚣最欢的几名参谋官反应过来,红着脸反驳道:
    “我们一路追击,中国军队是被迫撤到此处,怎么可能有计划的构筑出精良巧妙的阵地?”
    “况且此处地面泥泞湿滑.”
    几道强硬的声音传了过来。
    川崎大雅眉头紧锁,沉默片刻后:“命令各部队继续进攻,第116联队抽调一半的兵力,在停在原地警戒!”
    关键时刻,那名参谋官的话,及时点醒了他。
    确实有几分道理。
    如此简陋的防御工事,仅凭借自然植被进行掩护,看似精明,实则愚蠢到了极致。
    若是换做往常,他一定会嗤之以鼻。
    但这几日的追击下来,川崎大雅能敏锐的观察到,敌军的指挥官确实不是酒囊饭袋之流。
    不说有多精明,至少在水准线左右。
    当初在军校时,教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面对的敌人,忽然出现指挥水平下降的情况,千万不要轻敌,这很有可能是个圈套!”
    见旅团长盖棺定论,几名参谋官也不再争执,一齐微微躬腰:“哈依!”
    第31军。
    军参谋长放下望远镜,猛地转过头,语气急促:“长官,有两处日军停下了进攻!”
    刘士毅不慌不忙,走到瞭望孔前,接过望远镜:“在哪里?”
    顺着军参谋长手指的方向,刘士毅手指轻轻拨动,调节放大倍率。
    由于距离过远,即便将倍率调到最大,也看的有些模糊。
    但他看的不是一个,而是上千人的行进情况。
    仔细分辨一下,或走或停,还是很明显的。
    况且虽然是夜晚,但日军为了能获得更好的视野,抽调一部分火炮,频繁向涡河北岸发射照明弹。
    耀眼的光芒划过夜空,亮如白昼。
    刘士毅皱眉,当机立断:“延长两侧包围圈,把这两股日军囊括进去!”
    “立刻执行,不得有误!”
    其余各处日军仍在不断逼近,眼看着就要进入预定好的伏击圈。
    参谋长敬了个礼:“是!”
    命令向下逐级传达。
    虽然有些小插曲,但形势仍在掌控之内。
    以有心算无心,三万人合围几千人,无论怎么讲,战斗发展到这一步,就算对面的日军指挥官开了天眼,也无力回天。
    前线。
    苏祖馨率领佯装溃败的士兵,猛地跳进战壕后,立刻向四周分散,
    雷场的具体位置,已经下放到了排级军官手中,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误伤的情况发生。
    上千颗地雷,是准备给小鬼子的夜宵,自己人吃了,岂不是有违“待客之道”?
    苏祖馨转过头,身后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喊声,心中泛起一阵厌恶。
    “杀给给!”
    “板载!”
    “长官,我们该怎么办?”一旁有人问道。
    众人脚下片刻不停,一边说着,一边向阵地纵深处转移。
    一枚照明弹在夜空中爆炸,突如其来的爆亮,刺眼夺目。
    苏祖馨借着这个关口,踉跄爬上一处高地,军靴被大量湿软的泥土包裹,已经看不出鞋的模样。
    “望远镜!”
    一旁的副官立马递过来。
    镜筒内。
    璀璨的白光下,身着屎黄色军服的日军,在火炮的掩护下,成片成片的涌上来。
    视线之内的鬼子,已经全部进入预定阵地。
    距离雷场,仅有百步之遥。
    是时候了!
    苏祖馨掏出腰间的信号枪,心中一边数着倒计时,一边蹲下身子,躲在草丛中,冷静环视着战场。
    发枪的时间不能过早,阵线绵长,即便有望远镜的加持,单凭目力也不能观察的面面俱到。
    即便是后方指挥所,也在不同的地方,设置了众多观察点,将信息汇总到一起后,才能窥见战场全貌。
    但这种情况下,信息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
    为了不延误战机,下达总攻命令的重大任务,便落到了苏祖馨肩上。
    据十分钟前,后方指挥部传来的消息,各处日军全速前进,战线推进情况基本上是同步的,不同部队间,相差不会太多。
    甚至位于两翼边缘的鬼子,突进的更快。
    步枪兵已经与身后的机枪兵严重脱节。
    觉得时间差不多了,苏祖馨猛地扣动扳机。
    嗖!
    一颗赤红色的信号弹直冲云霄。
    两翼埋伏的士兵,一直严阵以待,就等着明确的合围命令。
    信号弹在空中节节攀升,几乎是射出去的一瞬间,两侧士兵立刻做出反应,从芦苇荡中杀出。
    “兄弟们!冲啊!杀鬼子!”“他娘的,杀光小日本!”
    “我们必胜!”
    最先遭遇袭击的,是位于两侧的日军部队。
    震天的杀喊声,令正全速突击的鬼子兵一愣,停下脚步向四周观望、
    砰!
    一名鬼子兵来不及停住,在惯性的作用下向前小跑两步,无意间触发了早就埋设好的地雷。
    突兀的爆炸声响起,冲天火光和烟雾中,踩在上面的鬼子兵,顷刻间化作一滩烂肉。
    第31军的地雷,大部分采购自欧美,少部分自产,其中破片型和冲击型混杂。
    但无论是哪一种,对步兵来讲,都是致命打击。
    只要踩上去,就基本上不会有活路。
    “后撤!反击!”
    “八嘎!”
    受到惊慌的日军迅速收拢队形,跳进原本构筑好的临时阵地内,打算负隅顽抗。
    砰!
    下一秒。
    犹如爆豆般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受到惊吓的日军愣在原地,进退两难。
    为了应对这场战斗,第31军将家底都掏了出来。
    硬生生凑出了上千颗地雷,均匀埋设在战壕纵深处。
    伏兵在等待日军时也没闲着,将附近雷场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部队以排为单位,分散突进。
    虽然在步兵战术上,第31军要远远落后于日军。
    唯独在抗战之前,因各军阀之间混战频繁,各级军官战阵经验极为丰富。
    不说在战术上有多深的造诣。
    但能指挥明白手下几十,上百号弟兄,知道哪里有地雷,哪里没有。
    这就已经足够了。
    在连,排长的带领下,各部很少出现误伤情况。
    哒哒哒!
    轻重机枪疯狂攒射出子弹,密集的弹雨扑向日军。
    “防守!”
    “反击!快速反击!”
    由于踏入了未知的雷场,日军并不知道地雷确切的埋设地点,不敢贸然跳进战壕内。
    只能趴伏在原地,进行负隅顽抗。
    由于缺乏有效的掩体,一时间伤亡惨重。
    “机枪手!机枪手!”
    “通讯兵!通讯兵!”
    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鬼子军官反应过来,大声的呼喊着。
    但除了枪声之外,没有得到一丁点的回应。
    步枪兵的突进速度太快,和大部队相隔甚远,根本得不到任何支援。
    “八嘎!”
    “死啦死啦滴支那军人!”
    鬼子军官环视四周,嘴上不停的咒骂着。
    自己被包围了!
    视线之内,尽是数不清的支那军人。
    “突围!”
    “快!迅速突围!”鬼子军官仓促大喊。
    但情况岂能如他所愿。
    根据刘士毅的战前部署。
    一个师在前方诱敌,一个师埋伏两侧,另外一个师准备兜底。
    日军一旦进入包围圈,信号弹响起。
    以一个师的兵力于两侧对向突进,将日军分割成两段。
    他非常懂得扬长避短。
    若论起双方实力,第31军恐怕只有在人数上占据优势。
    既然如此,那便将其发挥到极致!
    在如此狭小,不过十几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投放如此庞大的兵力。
    效果非常明显。
    足以在兵力上,形成压倒性优势。
    双方射击距离不过几十米。
    若是发起冲锋,不到半分钟的时间,两支军队就能短兵相接到一起。
    高密度战场,强行迫使日军炮兵彻底失去作用。
    在兵力差距足够大的战场上,鬼子兵的精锐优势,也变得荡然无存。
    率先遭遇突袭的日军部队。
    要以一个大队,不过千余人的兵力,在没有空中支援,炮火支援的条件下,硬抗半个满编师的进攻。
    无异于天方夜谭!
    随着更多部队参与进来,战斗烈度逐渐升级。
    “排长!你往那看!”一名士兵扶着头顶的捷克式钢盔,手指着对面的日军阵地。
    “是不是小鬼子的援兵来了!”
    排长眯着眼睛,稍微探出头,顺着士兵手指的方向看去。
    双方距离很近,顺着人影的间隙,能明显看到鬼子的援兵。
    “他娘的狗杂碎!来的真快!”
    “排长,现在应该怎么办!”
    排长吐了一口唾沫:“弟兄们!上刺刀!”
    “冲上去,剁了他狗娘养的!”
    “都给我小心着点,小鬼子身后的那条战壕里,都是咱们埋的地雷!”
    “谁要是跳进去被炸死了,到了下面可别来找老子!”
    “都听见没有!”
    士兵一边安装刺刀,一边齐声高喊:“干他娘的!”
    “放心排长,死不了!”
    “冲啊!”
    “杀!”
    见手下的士兵都准备好了,排长身先士卒,第一个跳出战壕。
    对面的鬼子兵很少,只有两个小队,二十多人。
    面对一个排的冲锋,却不紧不慢,眼神中毫无惧色。
    白刃战和夜袭战一样,是日军的拿手好戏。
    在这方面,即便面对人数是两三倍的敌军,也有胆量殊死一搏。
    “板载!”
    甲种师团不仅装备充足,在士兵的训练要求上,也格外严格。
    首当其冲的便是意志力。
    照明弹的亮光下,战地氛围被渲染到了极致,阵地时不时发生爆炸,密集的子弹从耳畔飞过,鬼子兵毫无惧色。
    犹如被武士道洗脑了的战争机器一般。
    很快便短兵相接到了一起。
    不止这一个排,整个战场都皆是如此,好像忽然进入了冷兵器时代,双方都想靠着血腥的白刃战,来缩短与敌军的差距。
    战局愈发的混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鲜血喷溅在地上,和积洼的雨水混合在一起。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