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亮剑:钢铁雄心 > 第107章 实为第五战区之倚仗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7章 实为第五战区之倚仗

    第107章 实为第五战区之倚仗
    话筒里传来声音:“明光方向急电,27年1月23日晚,王奉所部联合第31军,采取主动出击,迂回突击的策略,经过一整夜的战斗,歼敌近四千人!”
    “第26旅团长沼田德重自杀!”
    说话时,徐祖贻语气有些颤抖。
    歼敌近四千人,实乃整个华北之大胜!
    李宗仁猛地站起身,嘴角露出喜色:“此话当真?”
    电话那头,徐祖贻点头确认:“当真!”
    “王奉,刘士毅均向长官部发报,日方正加紧调集兵力,企图以重兵强行突破蚌埠-淮河防线。”
    李宗仁此时恨不得飞回徐州,亲自指挥作战。
    那里是整个战区的中枢,两条铁路线交汇,就连电话经过转接,也能直接打到前敌指挥所。
    这才是指挥作战的地方。
    第五战区庙小,压力却不小,要同时面临三路大军。
    津浦线上高歌猛进的矶谷师团,青岛登陆的仙台师团,以及淮南的第十三师团。
    哪一路都不好解决。
    京沪援军未至,他李宗仁只有两只手,怎么能应付的了三路大军。
    目前仙台师团盘踞青岛,并未及时南下。
    这点倒是好消息。
    具体原因尚未得知,但能略知一二。
    日本并非铁板一块。
    应该是和海军闹矛盾了。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李宗仁对日本军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在海陆军内部,有着一个分界线。
    北边归陆军,南边归海军。
    在此之前,日本军舰就在青岛附近晃悠,随时准备登陆。
    但被淞沪会战耽误了,这场战斗是海军先点火,陆战队率先攻占虹口基地,拉开序幕。
    可最后却被陆军抢了风头,双方就留下了芥蒂。
    这次原本打算海陆军一齐出动。
    但于学忠的51军被调到淮北,整个青岛空城一座。
    此时仙台师团距离尚远,海军觉得单凭自己,攻占青岛足矣,于是率先发动了进攻。
    此时境内多处工厂,铁路线遭受破坏,但海军顾不上修理。
    一个劲的在城中狂欢。
    等仙台师团抵达青岛后,不仅发现海军吃独食,各处还都贴着‘海军管理’的封条。
    说什么都不让陆军进。
    据留守青岛的探子回报,仙台师团集体住在了大街上。
    北方的一月份啊!还是沿海城市,呼啸,冰冷的海风.
    海军在屋内狂欢,庆祝难得的胜利,陆军在大街上宿营,冻得浑身发僵。
    冈村宁次顿时不乐意了。
    仙台师团若论资历,是日本帝国最早设立的六个镇台之一。
    况且隶属关东军,华北方面军兵员紧缺,才把他调过来。
    在关东军中,算是精锐中的精锐,走到哪都备受吹捧,结果刚到华北,就住在大街上。
    这谁受得了?
    冈村宁次气的一夜未眠,在他眼中,徐州早晚能拿下,不过是时间问题。
    必须在青岛,和海军一较高低。
    后续闹到了哪一步,李宗仁不得而知。
    但据探子回报,仙台师团已经睡了好几天的大街。
    冈村宁次拖得越久,越对战局有利。
    津浦南路的胜利,来的有些猝不及防,
    他打算在蚌埠-淮河一线大干一场。
    若是能在南线,彻底阻断第十三师团的北上通路,那眼下所需要面对的,就只有津浦线上的矶谷师团。
    不求战胜,只要能拖住,等待后续援兵抵达,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李宗仁掰着手指头沉思,手里总共就几支军队,一个萝卜一个坑。动哪个都不容易。
    片刻后:“调第51军前往蚌埠,务必将北进日军,阻拦至淮海南岸!”
    电话那头,徐祖贻高声应下:“是!”
    “长官,那明光前线补给,是否全额发放?”
    李宗仁:“帮我转告前线部队,步枪和轻机枪,眼下战区储备不多,至于子弹和手榴弹,超额一倍发放。”
    第五战区枪械储备,确实所剩不多。
    前阵子接纳川第二十二集团军时,咬咬牙才凑出五百支新枪。
    徐祖贻:“明白!”
    挂断电话后,李宗仁心情激荡,在椅子上坐不住了。
    津浦南路歼敌四千,一名旅团长自杀,无疑是一场大胜。
    妥妥的开门红,杀杀日军锐气,给接下来的徐州会战开了个好头。
    李宗仁轻声嘀咕:“王奉.华北战斗群,实为我第五战区之倚仗!”
    1月24日晚。
    王奉,赵方远等人踏上阵地,亲自前往一线视察。
    夜里静的很,只能听到军靴踩在沙土上的“莎莎”声。
    赵方远站在高处,用望远镜瞭望河对岸的日军:“长官,日寇动作真快,抵达池河东岸不到四个小时,就挖掘出大致阵地了。”
    王奉在一旁点点头。
    日军的动向,他通过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便能看的一清二楚,此番主要是为了鼓舞士气。
    赵方远放下望远镜:“战区长官部消息,第51军已于半小时前搭乘列车,赶往蚌埠。”
    王奉低着头踱步:“日寇急于北上,很有可能直接忽略掉池河,直接调集重兵沿津浦线北上。”
    池河的地理价值一般,位于津浦线西侧。
    目前明光还在日军手中,完全可以将该城当做跳板,直扑蚌埠。
    从目前日军的意图看,确实有这方面的想法。
    第51军从淮北驰援蚌埠,是件好事。
    昨夜一战,彻底激怒了日军。
    第十三师团残部火速北上,从京沪方向调来火炮上百门,坦克二十多辆,大批量的飞机。
    光是从规模上看,就要比第26旅团强上很多。
    除此之外,王奉通过俯瞰界面,还发现了另外一支军队。
    ——第十八师团。
    根据记忆中的战史,南京陷落后,这支师团担任地方警备任务,后在东南亚地区被完全消灭。
    眼下津浦战事吃紧,该部被抽调北上。
    如此一来,津浦路南段之日军,从历史中的一个师团,变成了一个师团加一个旅团。
    王奉眉头拧在一起,一种无力感不免涌上心头,压的人有些喘不上气。
    大局如此,远非人力所能撬动。
    王奉心中有些迷茫。
    歼敌四千,第26旅团差点被打没了番号,少将旅团长吞枪自杀。
    是不是用力过猛了
    此番结果于全局抗战,自然是件天大的好事。
    但却加剧了第五战区局部抗战的压力。
    津浦乃至徐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倘若在短时间内失守,整个中华民族危矣!光辉耀眼的战绩,非但没有挽大厦之将倾,搞不好还帮了倒忙。
    是福是祸,他也不知道
    王奉心中思绪极重,转过头:“方远,日军增兵津浦南线,你怎么看?”
    赵方远正勘察阵地,忽然被问到,愣了一下随即道:“长官,小鬼子来了,岂有不杀的道理?”
    “至于来的越多,那咱便杀的越多就是!”
    王奉表情凝重。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是一场全新的战役。
    与记忆中熟知的那场战役截然不同。
    南线忽然多了一个旅团的兵力。
    若是最终抵挡不住日军进攻,南北对进之下,李宗仁的所有防御部署,必将被全部打乱。
    可能会败,但也可能会取得更大胜利。
    事在人为,而不在天!
    心中笃定主意,王奉活动了下筋骨:“传令下去,今夜全军戒备,防止日寇突袭。”
    赵方远应了一声,随即和谢尔盖,张虎等人一齐,具体部署夜间防御,
    王奉紧了紧毛领子大衣,独自一人走回指挥部。
    阵地靠近河流,加之夜晚气温较低,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中,弥漫起了一层雾气。
    王奉只觉得身体有些寒冷,只身走进黑夜中,不自觉打了个哆嗦。
    1月25日。
    桌子上还摆着吃剩下的饭菜,王奉站在瞭望孔前,表面看去在用肉眼观察战场。、
    实则意识已经飘到俯瞰界面上去了。
    战场很诡异,相比较前两日与第26旅团对战时,双方都杀红了眼睛,在缺乏渡船时,日军士兵仍急迫过河。
    但现在,貌似日军的进攻,渡河意愿很低。
    枪声在池河两畔零星响起,给王奉一种,在打卡上班,摸鱼混日子的感觉。
    果然不出所料,第十三,十八师团会师后,兵分两路。
    一路布防于池河东岸,防止此处驻军袭扰侧翼。
    另外一路为精锐主力部队,直驱明光,进而转向蚌埠。
    和昔日娘子关,忻口战局一样。
    如若蚌埠失守,日军往北可渡过淮河,直向徐州。
    往南可奇袭池河守军侧背,整个沿河防线也彻底失去了价值。
    情报中说的火炮,坦克,飞机,王奉在池河沿岸一点没看到。
    估计都参与到进攻蚌埠的队伍中了。
    就看第51军,能不能打下来这场攻坚战了。
    在第五战区中,总共有两支部队出自东北军。
    一是缪澄流的第57军,装备尚可,但战斗力素称薄弱,就连他也有所耳闻。
    二是于学忠的第51军,战斗力还算不错,但算不上劲旅。
    王奉转过身,盯着桌上的地图,上面清晰描绘着津浦南线的地势。
    李宗仁能把第51军派来,估计手底下是真的要没兵了。
    最后一张底牌,就是张自忠所部,目前驻扎在临沂,防备矶谷师团。
    就眼下这局面,再出一点变动,整个第五战区就要分崩离析。
    赵方远快步走来:“长官,根据地急电!”
    王奉皱眉,快速接过电报。
    上下扫视一眼。
    长舒了一口气,原来是二四式步枪量产了。
    第一批步枪,总共五百支,将于二月初运到前线部队。
    可喜可贺!
    王奉将电报折好:“给宋文杰回电,加紧部队训练,工厂扩产的主要方向,还是放在子弹厂上。”
    又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后方第二,三山地战术兵团的部队等级,马上就要升到【训练有素】。
    马上二月份了,预计日军很快就会发动对长治地区的进攻。
    双线作战之下,对弹药的消耗量极其大,
    现在子弹厂的日产量,勉强能达到一万二千发。
    听上去挺多的,实际上一点也不够。
    光是长治驻军,就超过了一万人,连最基本每日一人一发,都够呛能做到。
    赵方远领了命令,快步走了出去。
    前线战局没什么好看的,和之前的高烈度作战一比,现在简直就是养生局。
    两军沿河对峙,日军进攻方向不在这边,象征性的开上几炮,打上几枪就算完成任务了。
    可即便如此,己方还不能调兵前往蚌埠。
    日军虽然对交战不上心,但对情报收集工作,还是很勤快的。
    头顶上,几乎每隔一小时,就能看到一架侦察机。
    此乃掩人耳目之计!
    一旦被日军发现,池河西岸有兵力调动情况,立马就会发动进攻,趁虚而入。
    两个小时前,第31军曾试着将一个师的兵力调到蚌埠,但士兵前脚刚离开阵地,后脚日军便发动了进攻。
    刘士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击退日军。
    对于王奉来说,这种情况算不上太糟。
    平静只是表象,维持不了多久,不管蚌埠战场,日军失利与否,只要那边打到了白热化阶段,池河沿岸必定会再起战火。
    倒不如趁着这个时间,积蓄实力,尽快从上一场战斗的阵痛中走出来。
    百无聊赖之际,王奉端坐在椅子上,将意识沉进系统面板中。
    猛地想起来,上一战后,还有系统奖励没有领取。
    点开放在角落里积灰的【勋章系统】。
    要说系统面板中那个功能最冷门,王奉必须要投这个一票。
    截止到现在,只解锁过一枚勋章。
    现在,一面墙壁上,多了一枚新勋章。
    【突破手】
    【拥有者:第一‘红旗’山地战术兵团】
    【您麾下的部队,在突破渗透作战中,表现异常英勇,基层军官积累下大量实战经验,并向下传授.】
    【效果:该部队行进速度+10%,突破值+10】
    王奉挑了挑眉。
    “集体勋章?”
    现在一共就获得了两枚勋章,都在第一‘红旗’山地战术兵团上生效。
    好事都让张虎捞到了?
    王奉不禁扶了扶额头。
    其实勋章生效加成,其实并非空穴来风,只是对现实情况的一种数据化体现。
    张虎所部经历大战最多,积累下的实战经验也多,战斗能力强无可厚非。
    但看这架势,到最后培养出的部队,即便在装备劣势的情况下,战斗力仍会比高达师还要恐怖。
    今天一更,跑了一趟医院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