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443章 勾心斗角齐军力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43章 勾心斗角齐军力

    第443章 勾心斗角齐军力
    同样的清晨中,淮东已经是细雪纷纷,而淮西只是阴云密布。
    在这样的天气中,成闵率领本部精锐背嵬军作为前锋抵达了巢县。
    刘淮自然不敢托大,同样率领靖难大军众将到龟山山口来迎接。
    “成太尉,久仰。我父让我代他向成太尉问好。”刘淮见到一员老将驱马当先而来,知道这是正主了,当即迎上前去,下马拱手行礼。
    成闵也没有想到对方如此年少,还如此给脸上道,没有任何倨傲的意思,也是翻身下马伸手将刘淮微躬的身子扶正。
    “少年英雄,真真正正的少年英雄。”成闵大声说道:“若是大宋每万人中有一个刘大郎,燕云早就复了!养儿子方面,老夫比魏大刀差远了!”
    所谓轿子众人抬,你好我好大家好,在一片其乐融融的气氛中,众人互相介绍起来。
    这回来的都是说话管事的,鄂州大军方面,成闵、陈敏、毕进、余飞英,而巢县方面则是刘淮、何伯求、辛弃疾、杨钦、梁子初几人。
    众人刚刚寒暄了几句,却只见毕进直勾勾的盯着挂在刘淮战马得胜勾上的长枪,满脸不可思议:“这……这是岳元帅的沥泉……”
    毕进曾为岳飞亲校,对岳飞的盔甲武器大旗再了解不过了,此时再见沥泉枪,身子在马上晃了晃,不由得一阵恍惚。
    “李道李统制决死前不忍此兵随他沉入江中,将它赠与了我。”刘淮将长枪从马上取下,递向了毕进。
    毕进双手有些颤抖的将长枪接过,仔细端详,强自平复了心情后将长枪递了回去说道:“真没有想到,沥泉竟然在老李手中。刘大郎,莫要辜负了老李的期望,也莫要辱没了这杆长枪。”
    “唉……老毕,你说这话可就没劲了,刘大郎这年纪,这手段,哪怕是岳元帅当面也只能夸赞而已,还用得着你在这里勉励吗?”成闵向好友调笑道。
    毕进斜了成闵一眼,没说话。
    他知道成闵的意思,虽然对方继承了这杆沥泉,可对方既然是一方主将,那就不要将对方当成晚辈,而是要保持尊重。
    刘淮也不在意,一边请众人上马,一边带头向龟山大营行去。
    “这里原本是金贼建造的营盘,选地还算是可以。”刘淮指了指巨大的工地:“杨老将军为人持重,之前为了摧金贼士气,知道金贼崩溃在即时,也就只是集中烧毁了一些草料,而没有将营垒毁掉,此时倒为我等省却了力气。”
    在金军所建营垒的基础上,刘淮又调集大量的民夫与战俘进行了扩建,此时一大一小两个营垒分立在一南一北两个山头,夹着中间大道相距不到一里。按照建筑营垒的规划,壕沟吊桥鹿角一应俱全。
    “这两个山头是个好地方,大营险峻,小营邻湖,有水军可以呼应。”刘淮用马鞭指着左近山势说道:“我要在此预备两万人的粮草辎重,成太尉你们自然可以在此守卫的固若金汤。”
    成闵一直默不作声,仔细看完营垒后,又抬头看向远方的巢县,听完刘淮的话后,终于似笑非笑的开了口。
    “你且等等……老夫好像从来没说过,要从合肥移镇过来,在巢县与金贼大部决生死吧!”
    刘淮有些奇怪的看了看成闵,又扫视了一圈他身后跃跃欲试,却碍于军法森严不敢张口的陈敏等人,不由得皱眉说道:“成太尉这是什么话,小侄自然知道鄂州距此地有多远。”
    “所谓行百里而趣利者,必蹶上将军。敢如此劳师远征者,岂是凡人?岂会视胜机而不见?否则,鄂州大军远道而来是为了什么?难道是春游吗?”
    “再者,任何合格的兵将,见了这里的布置,自然能知晓泼天大的功劳只在举手之间,如何会不来?”
    一系列的反问让成闵眉毛鼻子一起跳,可这名老将还是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心情上的悸动,用马鞭指了指东北方:“含山那边你准备怎样?”
    “不管!”
    “不管?”
    “张网捕鱼,总得留个口子,待鱼进网之后,再将口收紧。”
    “谁去收口子?”
    “虞允文虞相公与李显忠李太尉。”
    成闵拨马在原地绕了两圈,眯着眼继续看周围的地势:“一个文人与一个番子,你信得过他们?”
    “不信。”刘淮淡淡说道。“同时我也信不过你成太尉,信不过鄂州大军。”
    “小子!”陈敏皱眉说道:“你莫以为……”
    “元功住嘴!”成闵低声呵斥了一句,转头又对刘淮说道:“既然信不过老夫,那刘大郎又何必让老夫来驻守龟山呢?”
    “因为成太尉想立功,而且不会投降,有一定战力,这就足够了。”刘淮面色不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金贼如何,我部如何,我已尽知。而对于成太尉所部的了解,也只是仅限于此而已。”
    “若是我能完全信任成太尉,那就应该择机与金贼大军野战,而不是固守城池营垒,待贼众疲敝后再行反击了。”
    “说的也是。”成闵捋须微笑,下一秒,面色一肃问道:“那刘大郎该如何说服老夫相信你呢?”
    “小侄不用说服成太尉,而是成太尉需要服自己。”刘淮摇头笑道:“我如何不知道成太尉的所思所想?咱们这种人,怎会信别人的言语而不信自己的眼睛?”
    “看看这战场,想想那三万金贼,我就不信成伯你不心热?”
    其实刘淮极其信任虞允文,相信这名来日相公会为了国家大略拼命,同时他也十分想要获得成闵的帮助。但他面对成闵这种老油条不能露怯,必须表现出即便所有人都不来参战,我靖难大军也依旧能克敌制胜的胸有成竹模样。
    也只有表现出一副你们来了就是捡功劳的样子,才有可能吸引成闵这种老革参战。
    而成闵久镇淮西,对四周的环境风物心中有数,此时眼睛一扫,自然知道刘淮所言非虚。
    这件事大有搞头。
    “刘大郎,若是老夫不来,你准备如何行事?”成闵沉吟了一下,盯着刘淮的眼睛径直问道。
    “我军人少,自然不可分兵于龟山。若是金贼攻巢县,则利用巢县防守反击,若金贼强行通过,则率水军马军袭扰,务必使金贼至合肥时疲敝不堪,以里应外合。”
    “巢县能顶住三万金国正军的围攻?”金军不管巢县,强行通过所付出的代价太大,所以这个可能马上被成闵踢出了脑海。
    “外城会给予金贼杀伤,而后在内城决战。”刘淮淡淡说道:“内渡还驻扎着大量水军,若是金贼稍有疲敝,则可通过水军优势出城夜袭,如是往返几次,金贼就算是铁打的,也要给我融化在巢县城下。”
    “金贼也有水军。”成闵插嘴道。
    “裕溪如此狭窄,水军又是在上游,若是让金贼舰船突到巢县城下……梁小哥,你是怎么跟某保证来着?”刘淮似笑非笑的看向梁子初。
    “禀太尉,到时候我会把桅杆吞下去!”梁子初笑的十分残忍。
    “走,看看你改建的巢县,另外,你跟老夫摊个实数。”成闵从龟山上向下走,刘淮紧随其后:“你们究竟有多少可用之兵,披甲几何?”
    “能与金贼野战之步卒万人,甲士八千,甲骑一千五,神臂弩手一千。辅兵民夫有近万人,只可倚仗城墙作战。”刘淮如数家珍:“洞庭湖水军加上巢湖水军共三千人,其中大半在东关作接应,少半赴庐州。”
    成闵眼中流出讶异之色:“如此多的甲士?”“一路上,抢了许多辎重,外加灭了金贼六个猛安的正军,收获颇丰。若算上东关的杨春所部,甲士可能会更多,可战力参差,不敢保证。”刘淮矜持的说道。
    “那此前与金贼四个猛安作战,你们有多少伤亡?”
    “正军甲士伤亡三百余人,辅兵伤亡二百余人,损失相对惨重了一些。”刘淮摇头说道。
    中古时代的战争,杀敌四成就能算是‘上获’,而这其中对敌方的主要杀伤是在追逃之时,临阵伤亡近六百人,这已经算是十分重大的伤亡了。
    说着,两人并辔而行,在来到巢县,巡视了一番城防与兵马之后,成闵再次沉默,随后制止了其余人的跟随,与刘淮在城头上私下说话。
    刘淮率先发问:“成伯,你觉得靖难大军如何?”
    成闵作为打老了仗的老将,眼光还是有的:“自是可以算作精锐,只不过成军时间过短,大约只能阵而后战,应变能力不足。”
    “说的不错。”刘淮点头微笑,同时举起马鞭,四面指去:“可若是在这巢县城下,我们靖难大军是否就足够了?”
    成闵缓缓点头。
    现在可是靖难大军占据了战略要地,以逸待劳等待金军来攻。这就完全避免了可能会在运动中露出的破绽。
    而且这片三角区域确实太小了,防守反击的形势下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掐住两翼的。
    “那成伯能否率军移镇龟山了?”刘淮沉声问道。
    若成闵依旧死活不愿意,那刘淮其实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掏出备用方案,围绕着巢县内城做文章,这其中就有可能会有变数。
    伤亡巨大不说,战略态势发生变化时,仅靠靖难大军也难以尽全功。比如完颜亮撒丫子就跑,到时候即便靖难大军衔尾追杀,也很难将他们覆灭。
    成闵抚摸着女墙,抬头望着阴沉沉的天空,沉默半晌之后方才说道:“其实鄂州大军已经在路上了。”
    刘淮瞬间就明白了刚刚成闵来回扯淡的原因了,无非是为了拉扯出一些好处来。然而无论到最后有没有好处,鄂州大军都会来巢县参战。
    这就太不符合他对于宋军的认知了。
    宋军要都这样主动求战,舍生忘死,什么辽金西夏,全都是渣渣。
    见刘淮面露疑惑,成闵苦笑说道:“刘大郎,都是神武左军之人,俺也不想赘言。只有一句话,樊城没了。”
    刘淮觉得自己应该吓一跳的,但经历了如此多的大战之后,他发现自己心中毫无波澜,只是眯起了眼睛问道:“这件事都有谁知道?”
    成闵拍了拍刘淮肩膀,示意对方安心:“现在只有俺和老毕知道,但这种消息小吴太尉不可能瞒着中枢,而中枢知道了,也就是天下人都知道了。”
    刘淮彻底恍然,同时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成闵会放弃西军的油滑本色,想要与金军正面决战。
    如果所料不错,很快这个消息也会从虞允文那里传来,而他那里肯定也会更急。甚至淮东的刘锜也会做出一些战略动作。
    天下局势变化得太快,不得不逼得所有人都用更激烈的方式来应对了。
    宋金在巢县的决战已经是迫在眉睫,而且势不可挡,这不是一两个决策者拍脑门决定的,而是整个历史的大潮将各方推到了这个节骨眼上。
    无论是宋国还是金国,都需要一场主力会战来取得政治上的胜利。
    任何人都没有办法躲的。
    对于宋国来说,樊城丢了的后果太严重了,不只是襄樊防线的崩溃,更重要的是外线作战的宋军精锐全都危险了。
    如果不能趁着鄂州大军集中在两淮的时候,打一场大胜仗,那么荆襄各州府很有可能被仆散忠义率大军一波捅穿,鄂州大军这一趟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而对于金国来说,准确的说是对于完颜亮来说,形势同样严峻。
    别忘了,完颜亮南征本来就是倾全国之力,冒着大后方七处生烟的风险来攻打宋国的。
    如果不能获得足够多的好处,那么七处生烟就要变成八方冒火了。
    更何况巢县聚集了宋国鄂州、两淮、江南乃至于山东所有能战敢战的兵马,金军只要能战而胜之,别的地方不敢说,荆襄与两淮就任由金国作宰割了。
    如此机会,完颜亮是不可能放弃的。
    刘淮深深吸了一口气:“成伯,还有什么需要小侄来做?”
    成闵咬牙说道:“老夫会亲率两万大军镇守龟山,可老夫有个条件。”
    “请说。”
    “梁子初所部要暂时听从老夫的指挥,最起码要有半数的船只保证退路,老夫才敢率军一搏。”
    “也好。梁子初!”刘淮遥遥招呼了一下梁小哥。
    “末将在!”
    “成太尉要半数,那就给他半数,可也莫忘了若是金贼水军到了河口,你该要如何。”
    “刘太尉,末将必然将裕溪守得万无一失。”梁兴拍胸脯保证。
    “辛五郎!”刘淮又点出一人。
    “在!”
    “这几日,你与何大管一起统领巢县全局,备战,屯粮,编民和协助成太尉一项都不可落下。”
    “喏!”辛弃疾拱手应诺。
    “刘大郎,你这是要去往何方?”成闵好奇问道。
    “东关。”刘淮沉声说道:“我要带精干将士赴东关支援,为巢县争取足够的时间。”
    “杨老将军,李统领,洞庭湖水军可准备好了?”刘淮又看向两人。
    杨钦还没有回答,李琦却是当先拱手,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恶狠狠的说道:“我们已经准备许久了!”
    今天应该只有一章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