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感谢沈言(14)
第214章 感谢沈言(1/4)媒体百般努力,他们试图用自己的知识来解释这部片子票房大卖的秘密…
但很难!
其实很简单——
沈言三部电影的积累,以及《相爱穿梭千年》还在热播呢。
但媒体就是不想说沈言和柳施施人气爆棚。
他们不太想这么写…
因为到目前为止,内地演员并没有拿到这项专属…
一般是港台演员的标签!
至于粉丝电影?
你见过粉丝电影首日打破了《唐山大地震》的记录?
总不能说沈言年纪轻轻,但他实力牛逼?
那你让…冯晓刚、江闻、张艺某、陈楷哥怎么办?
有人说是营销方式独特,然而路演并不是沈言首创——当年冯晓刚《甲方乙方》就跑了路演!
有人说青春片适合观众口味…
还有人说…刘得华牛逼!
估计华仔这时候是最懵逼的人,本来只是客串帮个忙,结果居然“被”主演了…
还有通稿‘刘得华助阵《我的少女时代》,成电影最大惊喜!’
反正不管怎么说,《我的少女时代》票房大卖属于不争的事实。
被挤占排片的于東就很不爽,接受采访的时候隐晦透露:“有些电影毫无艺术性可言,我觉得这对国内观众是一种伤害…”
被坑到吐血的院线:“去你妈的艺术!”
《窃听风云2》第二天的场次只剩下7200场…
然后…古天楽也从《八星抱喜》剧组飞来内地——原本只有刘青雲、吴彦祖跑宣传的…
这个对沈言来说无所谓…
排片量超过三倍……你怎么蹦跶?
……
上海路演,安排十三场,嗯从早上 10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十点结束!
平均50分钟一场…
每场路演见面会至少半小时,也就是说才20分钟的赶路时间!
看到这个安排,沈言整个人都麻了。
这是没安排吃饭时间?
立刻提出了抗议:“你神经病啊?我们不用吃饭的吗?”
“路上对付着吃一点…上海这边院线情况比较复杂…”
“复杂?哪里复杂?不都是上海联合院线嘛?”
杨思维拿着手里的资料表:“百老汇院线、上影院线、ume院线、万达院线、中影院线、卢米埃院线、橙天嘉禾院线、amc院线…”
沈言表情痛苦:“别念了,别念了,我知道了…”
“走吧,第一家就是百丽宫影城…”
施施插话:“不等杨天寳?”
杨思维解释:“她那边说了,会在影城跟我们汇合!”
“…行吧,那我们先出发!
杨天寳…已经抵达百丽宫影城的后台,一群人到的时候,她正在跟影院经理合影…
看到一群人进来,立刻迎了过来,拉住施施的手:“你们可算你来了!”
参加路演的人员,除了制片部门成员、影片宣传方负责人、发行方负责人以外,还有主创,以及各位主创的私人团队…
不过,现如今的明星们私人团队最多也就跟一个助理…
造型师都是剧组专门邀请的…
所以,《我的少女时代》路演也就十几个人。
那也快把影院后台挤满了——休息室不是为了休息的,短短的十分钟里,主创在这里要签海报和明信片、为影城按手印、和影城工作人员合影、演员要补妆…
忙的热火朝天!
施施只能抽空跟天寳聊天:“…我们昨晚三点多才到上海。”
“我也是上午才过来的…”
“你在哪拍戏?”“高雄!”
“拍那个《痞子英雄》电影版嘛?”
“对…”
简单聊了几句,一群人去了最大的放映厅。
路演说白了就是见面会…
跟影迷们见面,真正聊电影的部分不多——每场路演最多也就15分钟的聊天时间。
因为还有其它的场次要跑!
“大家好,我是沈言!”
“啊!啊!啊!”
数百人狂喊,一见到沈言兴奋得几近落泪,安保人员努力维持秩序,沈言也兴奋,直接跳下台大叫:“电影好看嘛?”
“好看!”
“言哥牛逼!”
“你们喜欢就好!”
“唱《小幸运》!”
“好!”
沈言直接应下,然后开唱…
……
前三场路演,基本都是这样…
沈言的个人见面会…
唱歌,分别唱了《小幸运》还有《少年》…
到了第四场,他有点吃不消了。
而且,也不能把其他人都当成空气啊!
别的不说,施施的人气完全不逊于沈言。
所以,从第四场开始,沈言主动让位…
施施成了宣传主力:
“最开始,沈言跟我说想做一个九零年代平凡女生的不平凡故事…找了我,很开心,我能够唱出属于它的主题曲,并出演这部电影的女主角,当我看到这部电影的剧本的时候,我真的感动到了…”
“其实上学的时候我很平凡…”
“我的老师也说我天赋有限,很难在舞蹈这个领域有很大的发展,不太可能成为顶级舞者…”
“我们学校倒也没有校霸之类的…”
“不过每个女孩都期待着有一个徐太宇!”
“希望那个大家喜欢这个故事!”
第五场跑完…
一群人抵达星美正大影城…
后台,影城的工作人员准备了还算丰盛的午饭!
水晶虾仁、八宝鸭、醋小排、蟹肉炒饭,配以新鲜的水果、酸奶和甜品…
可惜,没有时间细细品尝,只能囫囵吞枣,有点暴殄天物!
之后的路演,每个演员都有说话机会…
几乎每一位开口都是‘要感谢言哥找我!’
只不过感谢的方式不太一样,陈晓说的是‘我跟言哥合作了两部戏,《莲楼》的时候,我们就经常一起闲聊,一起刁难导演…《我的少女时代》,他打电话问我,要不要演个男神,我问他‘你自己不是男神’嘛?他说他要演校霸…然后我就来了!’
郭凡说的是‘对我们是这种新人导演来讲,言哥相当于天使投资人,而且,他很信任我们,除了前期筹备的时候,每天会询问一下进展,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正式拍摄了,完全把自己当成演员…’
沙维其补充:“言哥住的房间几乎成了我们的办公区域,他很贴心的把客厅布置成了会议室,我们经常在他的房间开会…一讨论就是好几个小时…施施偶尔也会去,帮我们准备一些水果、零食还有咖啡!”
到了杨天寳,她则说了:“我很感谢言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