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重生从拒绝退学开始 > 第125章 返回第二弹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5章 返回第二弹

    第125章 返回第二弹
    这几天,心情最好的莫过于李御乾了。
    他怎么可能心情不好呢?
    把时间往前倒退几天,那天李旭比赛结束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给李御乾打电话报告结果。
    而李御乾自然不止有一个消息渠道。
    几乎在主持人宣布结果的同时,就已经有人把消息发给了李御乾。
    当时李御乾正在开会,他拿起手机看到上面的短消息,一时间连开会要讲的内容都忘记了。
    他愣了两三秒钟,才将手机放下来,随后打断了会议的进程。
    在他从商那么长时间的经历中,没有几件事情让他如此动容,甚至有一些失态。
    他深吸一口气,对会议室里的其他人说道:“不好意思,刚才情绪稍微有一点激动,这个消息想跟你们一起分享一下。”
    这是个小会,坐在这里的人都是,跟他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事和下属。
    说这段话的时候,李御乾收拾好了情绪,尽量让自己看上去显得淡定。
    他将手机放在桌上,说道:“我儿子拿了那个科研竞赛的第二名。”
    会议室里的其他人原本只是好奇地望着李御乾,当李御乾缓缓说出这个消息的时候,顿时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笔记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恭喜啊,恭喜董事长!”
    “恭喜啊老李!”
    那天的喜悦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
    不过,有一件事情还是让李御乾不怎么痛快。
    那就是当他已经通过别的渠道知道了李旭的竞赛结果,但李旭却迟迟没有打电话跟他说这个消息。
    这跟李御乾的预想差距很大。
    按理说,这么大的喜讯,李旭甚至还被保送到了清北管理学院,他应该是欣喜若狂,第一时间打过来电话跟李御乾报告这个喜讯。
    李御乾的设想是,当李旭跟自己说了这个消息以后,自己就浅浅地高兴一下,不能在他面前表现出太多的情绪。
    当然,必要的鼓励和奖励都是要有的。
    克制情绪,一方面是为了让李旭不因此而得意忘形,另一方面也是要在他的心里树立起“原来父亲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不能因为这个阶段性的成就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这样的概念。
    这一套设想在李御乾的脑子里酝酿了很长时间,甚至每每想到那场景,他还会在脑子里设计出好几种不同方式的表达。
    只是想的越多,当那个场景不发生的时候,就会越发的难受。
    甚至到了第二天,李旭依旧没有打这个电话过来。
    李御乾愈发觉得自己真的看不懂这臭小子了。
    他不高兴吗?
    他不想第一时间跟他的老爹分享这个喜悦吗?
    还是说他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了?
    一时间,哪怕在年轻的时候追李旭的母亲时,都没有如此胡思乱想的李御乾,竟然因此走神了好几次。
    终于,还是李御乾率先给李旭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当时李旭正在和小伙伴们在首都的街头巷尾穿梭游戏。
    李御乾克制着情绪,平静地问:“结果出来了吗?”
    李旭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是嘈杂,只是简短地回复了一句:“结果还行,回来再慢慢跟你说吧。”
    然后就把电话给挂了。
    挂了……
    这让李御乾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
    好吧,如果李旭在获得保送的时候,表现得更加激动一些,更加迫不及待一些,第一时间把那个消息告诉给李御乾,相信李御乾收获的那份喜悦会更为浓烈一些。
    但是这属于是锦上添的事情,没有也没关系,李御乾真的已经很开心了。
    随后的几天时间,李御乾竟然开始无比强烈地想念起李旭,想要迫不及待地看到李旭。
    这种冲动在他漫长的人生历程中极少出现。
    上一次如此渴望见到一个人,还是李旭出生的时候。
    他当时开着车子,一路上吃了十几个罚单,赶到医院产房。
    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重温过那种迫切的情绪了。
    在等待李旭从首都回来的时间里,让人高兴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不少生意上的伙伴或是公司里的下属朋友,都向他送来了祝贺,祝贺他的儿子取得了这么惊人的成就。
    尤其是他的那些生意伙伴,到了他们这个收入阶层,绝大部分家庭培养孩子的路线,第一条选择都是送去国际学校走国际生的道路,运气好的话可以申请世界出名的高校。
    但是李御乾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条路,有很多人如此劝过他,认为他太固执了。
    在前几年李旭越发的顽劣骄纵,甚至一度想要退学的时候,的确让他陷入了迷茫之中,也对自己的教育理念产生了动摇。
    但是如今的结果则是实实在在、明明白白地打了那些质疑自己的人的脸。
    还是那句话,自己当初选择让李旭去乡下几个月的抉择是多么英明。
    当然,那次的抉择只是他教育理念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很精彩,但不是全部。
    小时候怎么培养,大一点了怎么培养,怎样跟孩子相处,细细总结,处处都是学问。
    他是一个擅长总结的人。
    李御乾在总结事情的时候,采用的方法是从结果逆向推导。
    在他从商的这么多年里,这种方法十分好用。
    很多时候,结果往往出人意料,不在预先的设计之中。
    结果有好有坏,但无论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他都会通过拆解这个结果,分析导致这个结果可能的因素,一点一点重构整个过程的轮廓。
    次数多了以后,便逐渐在他的脑子里构建了一套极为好用的框架,或者说是方法论。
    将来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如何处理大概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逐渐就形成了仿佛预判一般的能力。
    在商业上、在管理上,甚至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运用这种方式。
    事实证明,这确实非常好用。
    而在教育方面,他还没有如此系统地总结归纳过。
    毫无疑问,自己在教育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李旭,他的儿子,放眼整个富二代群体,毫无疑问也是独树一帜的标杆了。
    逆向推导一下,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他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呢?
    每每坐在办公室里,李御乾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嘴角都会忍不住微微上扬。
    他将那些想到的观点全部总结起来,如今已经有了一本著作基本的框架。
    生意做到这么大,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兴奋过了。
    虽然眼下这件事情并不会带来太多物质上的收益,但却让他无比兴奋。
    此前很多人对他的教育理念并不认同。
    或者说有一些下属,虽然嘴上说着奉承的话,在心底里并没有那么认可。
    此时他们也都醒悟过来了,认真地请教自己如何能让孩子变得跟李旭一样优秀。
    教育当然是不能敝帚自珍的,每每遇到这样的场景,李御乾都会毫不吝啬地跟大家分享经验。
    眼下他要把这些经验也好,想到的点子也好,全部作为血肉融进这本心得的框架里面。
    他的名字前面一直以来都有很多头衔,什么优秀的企业家、管理精英,种种种种。
    将来还会多一个响亮的称呼——教育家李御乾。
    一想到这里,李御乾便忍不住开心地笑起来。
    教育家李御乾……呵呵。
    ……
    夜幕如墨,城市的霓虹灯闪烁着五彩光芒,勾勒出繁华又喧嚣的轮廓。
    李旭和唐悄凝告别后,钻进自己那辆线条流畅的黑色沃尔沃,缓缓驶向家的方向。
    街道上车水马龙,车灯汇成一条流动的光河,偶尔有晚归的行人匆匆走过,脚步声被城市的嘈杂声淹没。
    李旭他推开车门,一阵微风拂过,带着丝丝凉意,庭院里的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芬芳。
    走进家门,屋内暖黄色的灯光倾洒而出,与外面的夜色形成鲜明对比。
    没想到,老爸竟然破天荒地亲手做了一桌子饭。
    厨房中,烟火气息还未完全散去,李御乾解下围裙,平静地说:“好久没有动手弄吃的了,我给自己做了一桌子菜,你顺便来吃点吧。”
    李旭眨了眨眼,目光从满桌的饭菜上扫过,又落在老爸脸上,表情有些怪异地对老爸说:“我还以为你是特意给我做的呢。”
    李御乾哼了一声,随手将围裙挂在一旁的挂钩上,说:“你这臭小子,有这么大的面子吗?”
    李旭悠悠地叹了口气,慢悠悠地走到餐桌旁,拉过一把椅子坐下,说:“那可真是让人伤心啊,唉,要是这桌子菜是特意给我做的,那我肯定会高兴死的。”一边这么说,他一边眼神里闪烁着坏笑,还偷偷观察着老爸的反应。
    李御乾明显愣了一下,他站在原地,微微皱了皱眉头,显然没有想到李旭竟然以退为进,用这么一副委屈巴巴的语气来表达情绪。
    李御乾又一次面对儿子的情绪攻势中败下阵来。
    他转身走向电饭煲,没好气地将米饭舀了一碗,抓着碗口敲在李旭的面前,最后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特意给你做的。”
    李旭顿时哈哈大笑,得寸进尺地说:“啊,什么?我没有听清楚啊。”
    常言道,凡事都要有度。
    李旭的这句话显然就已经过了那个度,只见李御乾迅速抄起旁边的筷子,毫不留情地一筷子敲在他脑袋上。
    李旭这下子老实了,之前是装的委屈,这一次是真委屈的说:“”唉,真是的,一点玩笑都开不起。”
    ……
    新学期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校园里的树木经过一个暑假的生长,愈发枝繁叶茂,翠绿的叶子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李旭在科研竞赛中拿到了第二名,而且输给的是清北团队的天才。
    这样有分量、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在校园里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波澜。
    学校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宣传机会,早早地就开始谋划起来。
    校长主动的打来了电话,热忱地与李旭聊起天来,从假期生活到学习计划,李旭出于礼貌,耐心地应付着这些寒暄。
    几句寒暄之后,校长终于切入了正题。
    校长在电话那头满含赞赏地表示,李旭是学校极为优秀的学生,学校不仅要为他免除高三一整年的学杂费,还打算把他高一高二时的学费和学杂费一并退还。
    除此之外,学校每个月还会为他提供丰厚的奖学金。
    对李旭而言,钱的问题确实无足轻重,这点学费和学杂费,在他眼中不过是九牛一毛。
    但学校这种积极的态度,让李旭很惬意。
    他靠在客厅柔软的沙发上,目光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几朵白云悠然飘过。
    心情很不错。
    同时,他也清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学校主动联系他,肯定还有其他事情要说。
    果不其然,校长接着在电话里提到,由于他们的课题登上了央视,省电视台教育栏目,打算过来做一期专访。
    听到这里,李旭想都没想,当即真回应道:“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跟学校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校长您看我这样说行不行?”
    此时,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吹动了客厅里的窗帘,带来一丝凉爽。
    校长在电话那头开心地笑出了声,感慨跟聪明的人打交道就是如此愉快、惬意,表示学校的优秀校友墙上将永远留下李旭的名字。
    原本,李旭之前见义勇为,荣获省三好学生以及省里的年度感动人物称号,就已经让这所学校出尽了风头。
    毕竟像他这样出色的学生,哪怕是在九中这样的重点高中,也得十几二十年才可能出现一个。
    但学生以学业为主,看一个学校好不好看的自然也是学生在学习上的造诣,这一次获奖的意义对于学校来说,远大于之前的省三好学生。
    学校有了这样的人才,自然要抓住机会大力宣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重点高中的硬件条件确实比普通高中好很多,但同为重点高中,彼此之间的差距主要还是体现在生源质量上。
    而一个极为厉害的学生,就有可能改变一所学校未来好几年的生源走向!
    当李旭开着车子前往学校报名时,远远就看到学校的大门焕然一新。
    校门口彩旗飘扬,红色的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学校已经十分及时地更换了横幅。
    横幅上写着:“祝贺我校高二五班李旭同学获得全国青少年科研竞赛银奖,并保送清北大学管理学院!”
    校门口人来人往,家长们带着孩子,脸上满是羡慕与赞叹。
    好家伙,这下想低调都不行了。
    不过李旭在意的却是横幅上的“高二”两个字,严格来讲,从这一刻开始,他已经是高三的学生了。
    校园里的广播正播放着轻快的音乐,迎接新学期的氛围愈发浓厚。
    ……
    李旭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如闪电般冲了过来。
    是陈飞扬,他毫无预兆地扑向李旭,双手紧紧地抱住李旭的肩膀,那股冲劲差点让两人一同摔倒。
    陈飞扬满脸涨得通红,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扯着嗓子大声说道:“哥,我就知道我没看错你,你太牛了!”
    教室里原本有些嘈杂的讨论声,被他这一嗓子瞬间压了下去,同学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李旭没好气的敲了陈飞扬的脑袋一下。
    陈飞扬毫不在意,的话语里,全然没有因李旭抛下他独自牛逼产生的失落与惆怅。
    过了好一会儿,陈飞扬松开了手,微微仰起头,望向窗外那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悠悠地叹了口气,感慨道:“不过你高中毕业肯定要去首都读大学了,我得紧紧跟随你的步伐才行。”
    李旭正随手把书包放在课桌上,听到这话,顿时有些意外地停下动作,转过头看向陈飞扬,下意识地说道:“你目标定得这么高?
    这话有点不过脑子,话一出口,李旭就后悔了。
    他的目光扫过陈飞扬充满期待的脸庞。
    毕竟,虽说以陈飞扬目前的成绩,定下清北这样的目标确实有些遥不可及,但有梦想总归是值得称赞的,自己实在不该如此轻易地打击他的积极性。
    教室里的风扇慢悠悠地转动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然而,陈飞扬压根没往心里去,他毫不在意地摇了摇头,凑到李旭身边,认真地说:“老大,你帮我查一下,首都有没有什么比较靠谱的专科学校。”
    李旭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一时间变得复杂起来,好吧,终究是自己想多了。
    此时,教室里又恢复了之前的喧闹,同学们讨论着暑假的趣事,而李旭和陈飞扬的对话,也被这嘈杂的声音渐渐淹没。
    新学期的钟声敲响,再次拉开了帷幕。
    清晨的阳光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可走进教室,便能明显感觉到班里的氛围变得异常紧张。
    黑板上方的高考倒计时牌格外醒目,那不断跳动的数字,像一把重锤,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这是高三学生特有的紧张感,教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弥漫着压抑的气息,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在这样的环境下,李旭略显悠闲的行事风格,就显得格外格格不入。
    他随意地靠在椅背上,手中转着一支笔,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不过,李旭虽然获得了保送资格,但也不至于完全荒废学业。
    毕竟,进入那所学校仅仅只是第一步,后续还得确保自己能跟得上大学的学业进度。
    他的目光落在课桌上摊开的大学教材上,那密密麻麻的文字。
    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李旭便得以抽出一些精力,提前自学大学的课程内容。
    与他的悠闲惬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已经体育达标的安朵朵看起来十分忙碌。
    她的课桌上堆满了各种复习资料,书本几乎要把她淹没。
    因为安朵朵虽然体育成绩已无需担忧,但倘若想凭借高水平运动员政策进入名校,文化成绩同样至关重要。
    虽说不用考到那些顶尖学霸的分数,但至少要达到重本线,而这绝非易事。
    午后的阳光有些慵懒,透过窗户照在安朵朵的脸上。
    她眉头紧锁,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的习题,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纸上写写画画。
    李旭拿着一包薯片,悄悄走到她身边,轻轻晃了晃,薯片袋发出沙沙的声响。
    可安朵朵像是被定住了一般,眼睛都没抬一下。
    李旭见此,就在她面前晃一下薯片,见她不吃,便耸耸肩,塞进自己嘴里。
    安朵朵依旧不为所动。
    李旭又将薯片塞进自己嘴里,发出“咔嚓”的清脆声响。
    如此循环往复了三四次,当他再度取出一片薯片在安朵朵面前晃悠时,安朵朵忽然张开嘴,一下子咬住了李旭的手。
    当然,说“咬”可能程度稍重了些,更贴切地讲,应当是“含”。
    安朵朵将李旭的手指含在嘴里,但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便叼走了薯片,一面嚼着一面又埋下头,依旧专注地做题。
    李旭则有些发懵地望着自己的手指。
    指尖,还带着湿润。
    他的脑海里忍不住回想着……刚才指尖传来的那滑腻的触感。
    此时,教室里安静极了,只有同学们翻书的声音和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窗外的知了声仍在持续,夏天最后的尾巴,随着淅淅沥沥的大雨,彻底隐匿不见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