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汉官 > 第139章 临阵磨枪【新年快乐!】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9章 临阵磨枪【新年快乐!】

    第139章 临阵磨枪【新年快乐!】
    中平五年,十一月,丙午日。
    国内城破,辽东太守魏哲犒军三日,高句丽王退守丸山城!
    ——
    史书就是这样,有时只言片语下面可能就是皑皑白骨。
    魏哲曾经也想效仿后世打造一支有理想、有信仰的铁军。
    但这几年来的所见所闻,让他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身居高位的文人士子整日纵情享乐,却让出生入死的士卒当个道德圣人,这简直比王莽当年的理想还要荒唐!
    士卒可以驯化,但却很难教化,至少当前的底层汉军是这样。
    荣华富贵,美酒美人,这就是他们最淳朴的想法。
    只要给他们想要的,他们便会替魏哲效死,这就已经足够了!
    慈不掌兵,义不经商,
    仁不当政,善不为官。
    这些言语或许有点极端,但确实有一番道理。
    至少魏哲的王道只愿意施加在汉人头上,对外使用霸道便足够了!
    ……
    翌日,丸山城。
    “王上,汉人又逼近了!”
    只见左辅于素一脸担忧的向高男武禀报着最新的消息。
    然而高男武闻言却一言不发,只是死死的看着窗外的天空。
    由于丸山城纯为防御所建,所以高男武所居的寝宫颇为狭窄,基本上与普通汉人家中的正堂无异。
    不过高男武此刻却不在乎这些外在了,日渐消瘦的他已经越来越不正常。
    于素说了半天,他方才愣愣的开口道:“下雪了么?”
    此言一出,正在禀报城内仓储物资的于素顿时就愣住了。
    随即回过神的他方才连忙点头道:“下了,昨夜降了一场小雪。”
    闻听此言,一身锦衣华服的高男武顿时狂笑起来。
    “好,下的好!”只见高男武歇斯底里的大笑道:“哈哈哈~天命在我!天命在我!”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于素心底只感觉到一股莫名的寒意。
    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觉得自家躲在丸山城中或许未必是件好事儿。
    然而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当日国内城破之后,他与一干高句丽权贵就带着所有家底随高男武退守丸山城,甚至为了能尽量撑的久一点,很多旁系血脉他们都弃之不顾。
    而城破之后,这些高句丽贵女便成为魏哲犒军的奖品。
    想到这里,于素的眉头顿时忍不住皱的更深了。
    现在他也只能寄希望于自家王上的计策能够实现了,否则什么都完了。
    ……
    与此同时,城下汉营。
    魏哲在军中巡查了一圈之后心中也不禁松了口气。
    看来犒军三日还是有效的,眼下汉军上下显然已经一扫颓气,重整旗鼓。
    别看影视剧多为戏说,但若古代真有这么一个“宇文将军”,不说能百战百胜,至少在麾下战死之前他这样的将领都会有一线生机。
    回到帅帐之后,众将亦是在一脸轻松的闲聊着。
    毕竟这段时日征战下来,别说普通士卒了,他们这些将领也都神经紧绷。
    如今难得有个机会发泄一下,他们自然不会装什么君子。
    不过当看见魏哲的身影后,众将倒是立刻恢复了秩序。
    魏哲见状也没说什么,只是看了一眼身旁的焦山道:“山君,你昨夜怎么没有消遣一下?”
    魏哲记得他可是让人往焦山房中塞了一个高句丽贵女。
    虽然对方姿色比不上汉女窈窕婀娜,但勉强也算的上标致。
    不想焦山闻言却憨憨一笑:“不在君侯身边宿卫,我心里实在不踏实。”
    焦山倒不是不喜欢女人,只是相比于女人他更在乎魏哲这个主公。
    还真别说,他这个憨直的性子正合魏哲胃口。
    见他这么一说,魏哲顿时忍不住哈哈一笑。
    随即只见他一脸畅快的拍着焦山的胳膊道:“日后别站在外面了,我让人在床前给你支一架胡床,你就在那守着吧!”
    焦山闻言也没在意,当即开心的俯首应喏。
    不过一旁的柳毅、韩忠等人闻言却忍不住一脸羡慕的看着这个傻大个。
    当真是傻人有傻福,早知道昨夜他们就不只顾着自家爽快了!
    且不说他们如何在胡思乱想。
    魏哲在闲聊了几句之后便说起了正事儿。
    “除青壮外,其他俘虏尽数遣散,接下来的战事用不着他们。”
    丸山城的地势魏哲已经详细勘察过了,寻常蚁附攻城的办法效果不大。
    如此一来,这些俘虏留下来也只是浪费粮食。
    闻听此言,戏志才心念一转当即建议道:“明公,不如将此辈赏赐下去如何。”
    说罢只见他指了指大帐之外道:“将这些老弱妇孺赐予他们,一来可以论功行赏,二来也可以让此间的高句丽义军彻底与高男武不共戴天。”
    这些俘虏对魏哲来说是无用之物,但对他们这些高句丽反贼而言却未必。
    不得不说,戏志才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故此魏哲略做思索便点了点头:“也罢,就依此计!”
    随即魏哲便就如何攻打丸山城与众将商讨起来。
    最后经过一番集思广益总算是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就是砍伐周围大木,大量制造盾车,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办法虽然有点呆板,但对于当前的汉军来说也算是一味良药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战火再度重燃。
    ……
    次日,丸山城下。
    只见一辆辆做工粗糙的盾车出现在汉军阵前。
    说是盾车其实就是一些粗糙原木组成的大笼子,中间用了杂草粗藤填充。
    随军工匠也是第一回制作,对于使用效果也摸不准。
    故此魏哲大手一挥,便见一群高句丽义军或惶恐、或癫狂的钻进盾车。
    而后随着隆隆的战鼓声响起,这群人便在汉军箭雨的掩护下齐心协力的抬着盾车朝着最下面的丸山城墙靠近。
    见此情形,城头的高句丽守将骨笃儿顿时不敢怠慢。
    虽然他也是头一回见到盾车,但骨笃儿却不敢轻忽,不等他们靠近便命城头的守卫顶着箭雨抛下擂石。
    刹那间便看见一颗颗如脑袋般大小的石头从台阶上方滚下,只听得一阵阵轰隆巨响,这些擂石就像滚珠一般撞上了城下的盾车。
    即便大部分滚石都没有击中目标,可仅剩的滚石依旧给城下的盾车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只见在滚石巨大的冲击力之下,一辆辆盾车不是被撞的散架,就是直接被冲击的翻了个底朝天,然后随着滚石一齐朝台阶下方滚去。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数十架盾车竟然无一幸免,丸山城下更是一片血迹肉泥,满是哀嚎之声。
    见此情形,魏哲顿时脸色一沉。即便丸山城的守卫在抛石的过程中亦有伤亡,但这样的代价对守军来说无疑是不值一提。
    最关键的是这才仅仅是丸山城最外面的一层石墙而已,谁知道后面还有多少道城墙需要他去攻克。
    若是按照这个伤亡比例继续“剥洋葱”下去,魏哲宁愿撤军。
    他不是唐玄宗,他的将士不应该这样轻贱的消耗在一座小小的山城下面。
    不过魏哲没有多说什么,当即又换了几种攻城方式但都收效甚微。
    见状他也没有强求,直接下令鸣金收兵。
    当见到这一幕后,一直关注此处动静的高句丽权贵顿时松了口气。
    一时间,诸多高句丽权贵围着高男武马屁不断,令他越发得意起来。
    ……
    与此同时,回到汉军大营的魏哲则来到辎重处巡视起来。
    他对百工之业可没有什么歧视,直接便与随军工匠商讨起来。
    这些工匠有不少都跟了他三四年了,也知道魏哲的秉性。
    于是当听见魏哲重金悬赏破解之法后,一名年轻的木匠终于怯生生的举手道:“将军,小人…小人有点想法,但也不知效果如何。”
    魏哲见状当即温声宽慰道:“无事,尔等尽管畅所欲言,即便没有成效,吾也绝不加罪!”
    得到这个保证之后,那年轻木匠方才大着胆子道:“将军,莫不如将盾车前端做的尖尖的如何?”
    说到这里此人害怕魏哲不明白,还比划着解释道:“就像轻舟倒扣过来的样子,不过我等可以将船底做得更为坚硬,这样一来即便有滚石撞上也会滑到左右,减低其对盾车产生的伤害!”
    此言一出,魏哲顿时眼前一亮,当即大喜道:“来人,赏十金!”
    当看见这名年轻的木匠真的拿到十金之后,辎重营顿时一片哗然。
    诸多工匠顿时抛开顾虑,一个个争先恐后、绞尽脑汁的献计献策起来。
    于是魏哲不过费了百金的代价,就成功将盾车升级到第二代!
    次日,当看见辎重营重新赶制的盾车后戏志才都忍不住面露惊叹之色。
    虽然相比于其他文人儒士,戏志才已经算是开明的了。
    但从小在颍川郡长大的他多少还是有点轻视这些百工贱业。
    “未曾想到此辈竟然也有如此巧思?”
    魏哲闻言当即笑着调侃道:“志才莫不是忘了墨子与公输班之事乎?”
    据《墨子》一书记载,春秋时期楚王曾经想要攻打宋国,而墨子闻言之后当即命弟子前往宋国帮忙守卫,并且亲自前往楚国试图说服楚王打消这个念头。
    也正在这个背景下,墨子才会与公输班来了一场真正的纸上谈兵。
    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城有余。
    抛开墨子的政治理念不谈,这其实就是两个神匠之间的较量。
    最后楚王之所以罢兵休战,也不是因为信服了墨子的理念,而是因为墨子的守城之术更胜一筹。
    对于这件春秋故事戏志才自然是知道了,故此当即自嘲一笑。
    魏哲见状也没有继续调侃他,片刻之后便再度率军攻城。
    还真别说,这次盾车的防御效果就要好多了。
    一番你来我往之后,竟然有数百名高句丽仆从军顺利抵达城下,近百辆盾车最后亦有一半幸存下来。
    当看见这一幕后,魏哲当即微微颔首。
    这招是呆了点,但好用也是真的好用,至少可以大大降低滚石的伤害。
    毕竟攻打这样的险峻山城,滚石的威胁无异于一辆辆抛石机。
    不过城墙上的骨笃儿也不是傻的,很快便以火油攻之,当即令石墙下的高句丽仆从军死伤惨重。
    魏哲见状虽然下意识皱了皱眉头,但很快便想到了应对之法。
    其实对付火油之类的守城手段,军中向来都有不少应对之法。
    比如在盾车上面敷泥、内中准备几袋沙土,就可以大大降低火攻危险。
    即便无法全数避免火油的伤害,但士卒的伤亡也没有那么大了。
    而且火油可不是什么廉价的东西,魏哲不相信丸山城能一直用下去。
    事实也正是如此,随着魏哲不断的见招拆招,能顺利冲到石墙下的高句丽仆从军越来越多,接着便是汉军。
    很快,丸山城最下面的第一层外墙就被汉军攻破了。
    当拿下第一层石墙之后,魏哲本以为山城中的高句丽权贵以及高男武等人应该丧失了继续坚守的信心。
    于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他便主动派了一个高句丽人前去招降。
    然而让魏哲没有想到的是,高男武那厮竟然直接将人砍了,悬尸示众。
    当看见这一幕之后,汉军诸将顿时气得面红耳赤。
    “将军下令吧,某愿为先登!”
    “是呀将军,此贼冥顽不灵,某定将其碎尸万段!”
    看着群情激奋的汉军众将,魏哲反而冷静下来。
    只见他缓缓摇了摇头:“莫要多言,收兵!”
    见魏哲都这么说了,众将士再如何不甘也只能无奈的收兵回营。
    不过回到大营之后,当着戏志才的面魏哲却说了实话:
    “此中必有蹊跷,若是高男武当真如此刚烈,先前国内城破之时他就该玉石俱焚,而是继续躲到山上苟延残喘。”
    戏志才闻言亦是点了点头,认同魏哲的分析。
    随即他好似忽然想到了什么,当即若有所思道:“或许…他还有依仗!”
    此言一出倒是提醒了魏哲,确实,也只有这种可能。
    但战事都到了这步田地,魏哲实在想不到高男武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翻盘。
    即便换做是他处于高男武这种情况,魏哲自认为也没办法力挽狂澜。
    由于心存疑虑接下来几日魏哲并没有继续攻城,而是命全军暂时休整。
    三日后,当看见帐外忽然下起鹅毛大雪时,魏哲顿时眼前一亮。
    “我明白了,他就是在等!”
    戏志才闻言一脸纳罕:“等什么?”
    “等寒冬!等我们粮草不够!”只见魏哲一脸凝重的看着大帐外纷飞的雪沉声道:“他在等老天爷打败我们!”
    见魏哲这么一说,戏志才很快也猜出了高男武的用意,顿时心中一惊。
    还真是,若是就这样硬耗下去高句丽未必没有一线生机!
    可以说,高男武变相的实现了天时、地利、人和,至少在丸山城是如此。
    面对如此顽强且难缠的敌人,魏哲一时间也有些愁眉不展。
    不过即便一时没有想到解决之法,魏哲却没有就这样坐以待毙。
    只见他先令辎重营简单修缮一下国内城中的房屋,而后便令大军入驻。
    毕竟冰天雪地里面这种土木房屋自然是最抗冻的。
    与此同时,魏哲还分出五千步骑出营,兵分多路去搜刮周边高句丽聚落,务必要最大程度的筹集一批粮草,并且命令高句丽周边的起义军进贡物资。
    至少在想出解决之法前,他必须保证汉军不会因为粮尽而退。
    就在这样的氛围之下,魏哲悄无声息的渡过了正旦,迎来了中平六年……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