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从满眼红名开始 > 第257章 新规确立,山内山外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7章 新规确立,山内山外

    方锦堂回答的斩钉截铁。
    “改?如何改?将月例和抚恤标准下调?”耿煊问。
    方锦堂摇头道:
    “这只是其中一部分,我的意见是,干脆趁这机会,将帮内秩序做一个全面的调整。”
    听着这话,耿煊心中产生了些许恍惚。
    其实,早在冯煜任职副帮主之时,以巨熊帮彼时的规模,最初几十人草创时期确定的帮派架构就早已变得不合时宜。
    冯煜也曾就这个问题明确与他说过,在得到他的认可之后,冯煜便一直在琢磨此事。
    只不过,还不待他将这一切梳理清楚,并落到实地,就遭了许象风的毒手。
    以至于直到现在,巨熊帮的规模相较于冯煜时期又有了一个数量级的提升,可内部结构依然是浑沌模糊的。
    总的来说就是,老一套已经不适用,新一套又没有立起来。
    “你打算如何调整?
    想来你心中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案了吧?”耿煊问。
    方锦堂从袖中取出一本小册子,双手递到耿煊面前,道:
    “这是我的一些基本设想,您看看。”
    翻开看到第一页,耿煊就忍不住眼皮狂跳。
    他抬头看向方锦堂,道:“你这……削得是不是也太狠了一点?”
    册子第一页,就是有关基础月例的调整。
    此前,巨熊帮的基础月例,标准简单而粗暴。
    炼皮银10两,补血丸1颗,然后境界每往上一阶,便翻一倍。
    到了炼骨就是银80两,补血丸8颗。
    等到炼髓之后,从初期开始,每一个小境界,便往上翻一倍。
    炼髓初期银160两,补血丸16颗(或8颗精元丹)。
    等到炼髓后期,单是基础月例,便有银640两,补血丸64颗(或精元丹32颗)。
    虽然,耿煊也觉得这数据膨胀得有些夸张,与底层的差距过于悬殊,但一来炼髓以上的战力,特别是中后期的数量本就不算多。
    二来,对比其他势力,那些同层次修炼者的收入,这最多也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耿煊也就没多说什么,予以了默认。
    现在方锦堂制定的新方案,基础月例却直接来了个大缩水。
    炼皮直接将补血丸取消,每月只有银10两。
    炼肉银10两,补血丸1颗,炼血银20两,补血丸2颗。
    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直接下跌了一阶。
    炼骨银30两,补血丸3颗。
    炼髓初期银50两,补血丸5颗,中期银80两,补血丸8颗,后期银150两,补血丸15颗。巅峰银240两,补血丸24颗。
    全部来了个超级大跳水。
    让耿煊最觉惊讶的,却是这新方案中的“一视同仁”。
    他原以为,方锦堂会对那些炼髓以上的战力手软一点。
    因为这些人是巨熊帮的核心,人数也不多,多点少点其实影响本就不大,却能极大的减少推行的阻力。
    可实际上,炼髓层次的削减幅度,比炼髓以下反而更大。
    耿煊冲方锦堂扬了扬手中册子,疑惑道:“你真觉得,这推行的下去?”
    方锦堂提醒道:“帮主您再看下一页。”
    耿煊看了他一眼,将册子翻到下一页。
    看到上面内容,先是一怔,而后陷入沉思。
    “帮主您将月例拆分成包含基础月例,职级,以及贡献章在内的三项,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
    方锦堂先是小小的拍了一下马屁。
    这才解释起自己的整体思路。
    “此前,因为新的秩序没有确定,职级的层级数量,没有明确下来。
    眼下恰好就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减少基础月例,这是为将来定下基本的规范。”
    “而在十二月以前入帮,已经少则领取了一月,多则数月的‘老人’们,则可以通过提升他们的职级,以及增发贡献章的方式。
    确保他们在十二月,以及今后的月例所得不会下降。
    据我观察,在经历过多次‘恩赐仪式’之后。
    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修为都有一个境界的提升。
    他们实际能够领到手的月例,较之十一月,只会更多,不会变少!”
    “除掉已经阵亡的,这些老人的数量,本来就不多,总共也就三百人出头。
    这解决起来非常容易,这基本也就将推行时有可能的最大阻力消除掉了。”
    “……帮主您也不需要觉得这对后来入帮的帮众不公平。
    那些先入帮的,经历了更多战斗,为巨熊帮做了更多的贡献。
    连前任副帮主,多名堂主都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陆续阵亡。
    哪怕是基于最公平的原则,优先晋升、提拔他们,也都是合情合理的。”
    “后入帮的帮众,没能享受到更高的待遇,那也没办法。
    帮规已经改了,这是事实。”
    “而且,即便优先让所有‘老人’提拔晋升,本月陆续入帮的几千帮众,依然有着很大的机会。
    按照新的设计,至少还有一千多个位置等着他们。
    这机会已经非常大了。
    只要稍微表现优异突出一点,即便炼皮修为,都有很大的可能得到一个伍长职级。
    其月例所得,较之原来的月例所得,也只多不少。
    若是表现更好,得到什长职级,那月例所得甚至比新规施行前的炼肉境还高!
    如果这样都还有人不满,那我也真的无话可说。”
    听着方锦堂的讲述,耿煊不时就轻轻点头,为其精妙的“小招”默默点赞。
    首先,方锦堂增设了四个基础职级。
    伍长,什长,副佰长,以及佰长,从低到高。
    分别对应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体现在月例中,每增加一级,就增加“银10两,补血丸1颗”。
    譬如一级便增银10两,补血丸1颗,以此类推,四级便增发银40两,补血丸4颗。
    而这四个职级各自的数量,都非常可观。
    现在,算上新增的2007名帮众,巨熊帮实际在册帮众数量有5507人。
    按照方锦堂的设计,伍长便有1100个,什长则有550个,副佰长有110个,佰长55个。
    这就是一千八百多个坑位。
    按照方锦堂的说法,即便扣除三百出头的老人,也有超过一千五百个位置供大家争取。
    每个人只能有一个职级“头衔”的情况下,这几乎是百分之三十的得中率。
    要是这都空手而归,只能说,这怨不得任何人,就是水平太拉,没有任何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而在四级佰长之上,还另有五个职级。
    分别是五级副堂主,六级堂主,七级副帮主,八级元老,九级帮主。
    “你这副堂主和堂主怎么都没有具体的数量?”耿煊疑惑询问。
    和前四级不同,从第五级开始,就只有名目,没有具体的数量。
    后面两三个没有具体数字还比较好理解,“五级副堂主”以及“六级堂主”也没有具体的数额,就让耿煊比较困惑了。
    按理说,在给巨熊帮做这套新设计时,方锦堂在这一块,应该是有考虑,也是不可能忽略的才对。
    方锦堂却道:
    “之所以没有写,是觉得并无这个必要。
    因为五级以上的人数多少,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制定。”
    说到这里,方锦堂继续道:
    “以现在巨熊帮的情况,能得到副堂主、堂主这两个职级的。
    除非帮主您非常看好,亦或者其他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基本都是炼髓中期,炼髓后期的囊中之物。
    炼髓初期想要得到,难度都不小。”
    “因为数次恩赐仪式,炼髓初期的战力,着实不少。
    而佰长这一职级,我设想的是以炼骨境的突出者,资深者为主。
    若将部分炼髓初期也定在这一职级,别的不说,面子上也不好看。
    而且,即便将他们全部定为副堂主一级,每人每月也不过多支出10两银,以及1颗补血丸,其实并无多大影响。
    只不过,这样一来,副堂主一级的数量,反而会比佰长多出许多。
    就是不知帮主觉得,这是否合适?”
    “再一个,我还有一些考虑……”
    接下来,方锦堂又说了许多。
    按照耿煊的理解,方锦堂对职级设定,做了极大的拓展和深化。
    同时包含了“荣誉职级”、“帮务职级”、“军务职级”以及“临时职级”这四重迭加。
    比如一个空有炼髓初期修为,没有明确帮务、军务以及临时差遣的,就只享有一重五级副堂主的“荣誉职级”,月例所得仅在基础月例之上多50两银,5颗补血丸。
    又如洪铨,不仅享有六级堂主的“荣誉职级”与“帮务职级”。
    在耿煊设计的另一套“战时体制”下,与蒋弘毅还有着等同于七级副帮主的“军务职级”。
    另还拥有“保卫部长”这个只在工程期间临时存在的,与副帮主等同的七级“临时职级”。
    这样一来,他每月所得,除了基础月例,以及不考虑贡献章的额外加成下,还享有四重职级迭加之后的,合计26级的加权。
    较之新规推出之前,他的所得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还大大的增加了。
    这其实就是“收买”。
    可即便是耿煊看了出来,也挑不出什么错来。
    每一重迭加,也并非随意制定,而是有理有据。
    从修为上来说,洪铨就是帮内多达九十多名的炼髓初期中的一个。
    可要说让他的待遇和其他九十多人完全看齐,他第一个觉得不合理。
    而随着洪铨对这套设计的仔细讲述,耿煊还渐渐领会到了另一重妙处。
    即这种职级授予与发放,完全掌握在巨熊帮手中。
    可以没有,也可以一下子四重迭满。
    甚至,还可以按照这个思路继续迭。
    灵活。
    收放自如。
    在战时,或者眼下这种需要调动大家积极性的工程期间,可以给大家尽量多迭几层。
    等这阵风过去,整体进入咸鱼状态,可以将之收回。
    若想好看点,保留个一两重职级迭加固然很好。
    可若财政紧张,完全剥光,只保留基础月例,也没有任何毛病。
    可上可下,可增可减。
    不至于如现在这般,被过重的基础月例死死“绑架”。
    而这个设计,妙处还不止于月例本身,更与抚恤支出直接相关。
    此前,阵亡者的抚恤金额,是其身死之月所应领取月例的十二倍,即一年所得。
    现在,方锦堂却强调,阵亡者的抚恤,只能以基础月例为基准起算。
    基础月例之外的一切,都止于阵亡者本人。
    “无论是职级,还是贡献章,都是授予帮众本人的。”
    “所有职级,无论是实的,虚的,还是临时的,不仅只限于本人,更是只有活着的时候才有效。
    在其身亡的那一刻,附加在职级上的一切,自然就不复存在。”
    被方锦堂这般明明白白的说出来,有些刺耳,有些无情。
    可耿煊想了一阵,还是轻轻点头,予以认可。
    可方锦堂接下来的话,就让耿煊感觉他俩这般为抚恤金额千方百计的斤斤计较,实在是有些过于无耻了。
    “再就是抚恤给足一年,也实在太过了。
    我认为,给三个月就很合适了。
    再多,咱们就成冤大头了!”
    听了这话,耿煊的目光,死死的盯着方锦堂。
    他脑海中想到的,是那些阵亡的帮众,不仅在努力的为他杀敌,给他提供持续的红运收益。
    在其身死的那一刻,他们连自己拥有的那一部分,也都“贡献”了出来。
    可以说,在这一刻,他就已经得到了最大、最珍贵的一份。
    与之相比,那些金银,资源等外物,多点少点,又有什么紧要呢?
    虽然,这些事情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可恰是如此,自己若再点头支持,耿煊自己都会觉得,这嘴脸有点过于刻薄了一些。
    所以,他第一次坚决的表明了反对的态度。
    “还是一年吧。”耿煊道。
    方锦堂看着他,神色没有丝毫松动,毫不相让。
    过了一会儿,见耿煊的态度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他这才开口道:
    “如果是这样,那得附加一个条件。”
    “说说看。”耿煊道。
    “阵亡者的家属中,必须有人成为正式帮众。
    这高额抚恤,才能发放。
    至于那种领了抚恤就想离开的,能给三个月,就算是仁至义尽了。”
    耿煊皱起了眉头。
    这摆明了就是不想让“肥水流了外人田”。
    放在这个世道,这很合理。
    换了某些势力,态度就是——
    不想做自己人,那就是想做敌人咯!
    还想拿抚恤?简直是想屁吃。
    不直接给一刀,就算是顾念往日情分了。
    “可若是实在没有合适的呢?咱们总不能什么人都收吧?”
    “我们可以将这机会暂时保留,也不一定要是亲近家属,也可以推荐其他人……方法可以有很多。
    是不是真的家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肉烂在锅里,不能让这些钱财资源流出巨熊帮体系之外,甚至流到敌人那里去。
    虽然,在耿煊看来,这个条件有些霸道。
    但在这个世道,方锦堂提出的这个约束条件,并不算过分。
    反倒是他心中想的那一套,有些超前,有些过于理想了。
    于是点头道:“行。”
    方锦堂见状,心中也长长的松了口气。
    至此,不仅月例与抚恤定了下来,且还来了个“大瘦身”。
    新的帮内秩序,也随之得到了确立。
    从这一刻开始,他这位副帮主,才算是真正的名副其实。
    心中轻松的方锦堂,问道:“对于这套新的方案,可还有要调整的地方?”
    耿煊的目光,落在那间于七级副帮主与九级帮主之间的“八级元老”之上。
    “你这又是怎么考虑的?”
    方锦堂道:“这是给如郭子安这种有着特殊才能的大才,又或者将来吸引到炼髓巅峰,甚至更高层次的帮众预留的位置。”
    耿煊点头。
    他继续翻着手中小册,目光落在了炼皮境的基础月例之上。
    “将10两银子的月例改成1颗补血丸,是不是更好一些?”
    方锦堂提出的新规,从数学的角度看,获得一个职级的概率接近三成。
    可实际上,这不是数学。
    如炼皮这种最底层的帮众,除非表现特别扎眼,或者身后背景非常过硬。
    不然,不可能得到任何一个职级头衔。
    修为在炼肉及以上的帮众也就罢了,基础月例再低,至少还有一个稳定获取补血丸的渠道。
    可这些没有任何背景的炼皮就惨了。
    以现在的市价,他们得攒三个月的月例才有可能买到一枚补血丸。
    ——随着药酒被全部卖完,帮众数量急剧增加,补血丸、精元丹这类修炼资源的储备变少,用低价从内部购买的方式,便已经取消。
    方锦堂怔了一下,迟疑道:“这样一来,炼皮与炼肉的差异性,就太小了些。”
    耿煊看着他,道:“对咱们来说,炼皮和炼肉,能有多大的区别?……真要说来,便是让他们的待遇完全一致,谁又能说个不字?”
    “……”方锦堂无言以对。
    说到这里,更多念头自然就涌了上来,便随即补充道:
    “一点银子都不给也不妥,日常用度,总是少不了的。
    ……这样,在发放一颗补血丸的同时,每月再发一两银子做生活费。
    另外,帮内一定要加大监察力度,严禁高修为的帮众用勒索,或者其他方式对低修为帮众手中的补血丸进行巧取豪夺。
    如有违犯,一定要从严处置!”
    说到这里,见方锦堂怔怔的看着自己,问道:“怎么啦,可是有哪里不妥?”
    方锦堂轻轻摇头,感慨道:“帮主,您对他们,也太好了点,考虑得这么周到!”
    耿煊点点头,问:“你觉得这么调整如何?”
    方锦堂想了想,道:“我觉得应该加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对于炼皮境的月例,我觉得应该注明,这并不是常例,而是帮内对他们的善意扶持。
    这样的待遇,不是无限期的,应该设一个期限,我觉得三年就足够了。
    三年之后,若其人还处在炼皮层次,这样的待遇就应该调整回去,只发银子,不再发补血丸。”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补充道:
    “持续三年时间,接连三十六颗补血丸下去。
    便是资质再怎么平庸,都足以更进一步。
    这甚至都不需要多么刻苦,只要不故意懈怠就成。
    要是这般宽松的条件都达不成,那真就是不堪造就。
    要我说,这种‘老鼠屎’,直接踢出去才是最稳妥的。”
    这一次,耿煊没有片刻迟疑,立刻点头道:“可以。”
    他这一次,如此果断的回应,倒是让方锦堂愣了一下。
    耿煊合上小册子,递给方锦堂,道:
    “我没什么问题了,新规可以照此施行。”
    方锦堂接过册子,耿煊念及另一事,忽然问:“库存的银子还有补血丸、精元丹的数量够吗?”
    方锦堂道:“按照新规,银子倒是很充足,至于补血丸和精元丹是否足够,我需得仔细计算一下才知道。”
    耿煊点了点头。
    方锦堂正要告辞,忽又想起另一事,道:
    “这些职级人选,如何挑选,如何产生,不知您可有什么具体章程?”
    耿煊揉了揉眉心,摆手道:
    “这事你和其他人商量吧,尽量公允一点,大差不差,也就行了。”
    “这……我和谁商量啊?”方锦堂很想翻白眼。
    在他看来,这其实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他满以为,“苏瑞良”身为帮主,其他权力都可以下放,这一项定是要牢牢抓在手中的。
    其他人都是不能染指的。
    是以,他才只是提醒,让他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而不是主动提出一些“建议”。
    可现在,被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却被直接摔了出来,扔到他手中。
    “陈展,徐蓬,罗青,丁勇,王襞,洪铨,程辉,蒋弘毅,丁福全……人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你看着办吧。”
    在耿煊看来,这其实就是个具体分猪肉的环节。
    方锦堂要做的,就是尽量将这肉分得均匀些,公平些。
    这其实才是最费心力的事情。
    分得好,皆大欢喜。
    分不好,总有人不高兴。
    而耿煊决定,要想让所有人都高兴,那是不现实的。
    这么头疼费心的事,他才懒得参与。
    对他来说,这些“猪肉”最终都落在谁手里,他其实并不怎么在意。
    既如此,大大方方放手好了。
    他本就不想在这种细枝末节上过分纠缠。
    见帮主这般不负责任,方锦堂也只能硬着头皮将这重任接了下来。
    他可一点不觉这是个肥差。
    事实上,在接到手中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这是个烫手山芋。
    这事由帮主定,和由他定,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只要方案是帮主提出来的,不管多么离谱,不管有多少人觉得失落委屈,谁敢说个不字?
    可换成他,要是让谁觉得受了大委屈,说不定敢当场对他拍桌子骂娘。
    不过,无论如何,这一步都是必须迈过去的。
    怀着沉甸甸的心情,方锦堂告辞离开了耿煊的营帐。
    ……
    “总算清闲了。”耿煊也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从方锦堂出现到离开,前后也不超过两个小时,可耿煊感觉比苦修一整天都还要心累。
    甚至,当他想要再度进入修炼状态时,原本那只囫囵看过一遍的秘法,居然已经有一部分他一点都回想不起来了,就像是没有看过一般。
    最后,他不得不又了一个多小时,将几本秘术重新快速翻阅了一遍。
    将感觉一点点找回来,激发“霸王之悟”,耿煊再次进入奇特的修行状态。
    接连三次“霸王之悟”后。
    消耗五点红运,“地听术”成功入门。
    而后又是两次“霸王之悟”,《五禽篇·鸡》这本典籍中隐藏的秘术也被他直接“钓”了出来。
    让耿煊感觉有趣的是,根据脑海中的信息,同时被钓出来的秘术,不是一门,而是两门。
    【恭喜宿主,成功领悟‘育鸡术’立意精髓,消耗三点红运即可入门。】
    【是?/否?】
    【恭喜宿主,成功领悟‘斗鸡术’立意精髓,消耗四点红运即可入门。】
    【是?/否?】
    耿煊想起,此前徐子铭在介绍这本典籍时说的一些话。
    大意是在对某些九流秘术的改良中,既有好到让人惊叹的杰作,如玄幽马,也有让人觉得鸡肋甚至尴尬的成果,如百日鸡,如“斗鸡术”。
    这秘术除了能驯出更好斗、更善斗的鸡,似乎没有任何用处。
    可在看到这两个同时出现在脑海中的信息后,耿煊没有任何犹豫,分别消耗三点红运,以及四点红运,将“育鸡术”与“斗鸡术”同时入门。
    随着相应信息流水般涌入脑海,耿煊轻易便看出了两门秘术的异同。
    相较来说,“育鸡术”的信息更多、更杂、更丰富,却又给人一种更加松散的感觉。
    而“斗鸡术”的信息,要更少,却更成体系,更加精炼,且有着更加明确的方向。
    且其中有超过七成的内容,在“育鸡术”内都有。
    尝试结束之后,看着亲昵的围在身边转悠的四只鸡仔。
    因为贴得太近,且表现出了明显争宠的迹象,惹得大黄它们经常张开血盆大口,亮出锋利獠牙,做出要将它们一口吞掉的架势。
    不知是不是入了门的“斗鸡术”发挥了作用,就连两只以懒散怠惰著称的百日鸡,也展现出了毫不畏惧的勇气。
    甚至摆出一副跃跃欲试,随时要朝大黄它们的嘴鼻啄去的架势。
    耿煊怕待会儿自己心思专注于别处,它们真被大黄它们给一口吞了。
    挥手道:“去去,都乖乖去窝里呆着。”
    或许是大黄它们给的压力太大,也或许是他这用过就扔的“渣男”表现,让几只鸡的情绪落差太大。
    在顿了一下后,它们几乎同时双爪蹬地,双翅奋力扑腾,在距离最近的大黄、黄耳、阿三、阿六四犬全都没反应过来之前,全都腾空闪到了它们肉嘟嘟的鼻子前。
    然后,一只只鸡喙狠狠的就啄了下去。
    帐中氛围,诡异的安静了片刻。
    然后,便是密集到几乎要将帐篷撑爆的“嗷嗷”“汪汪”“呜呜”的狗急败坏,又凶又恶的狗叫声。
    以及翅膀扇动声,“咯咯咯”的乱叫声。
    既有在一张张狗嘴之下奋力逃命的惊慌失措,又有成功得手的惬意畅快。
    看着忽然闹腾起来,鸡飞狗跳的场面,耿煊又是惊愕,又是无语。
    最终,不得不强行介入,将两边分开。
    先是看了看趾高气昂,就差没把脑袋仰到九十度的四只鸡。
    又看向委屈巴拉,就差泪眼汪汪的几犬。
    耿煊感觉无语,又觉好笑。
    最后,他不得不对几犬进行了安抚。
    他知道,大黄它们,刚才已经非常识大体了。
    不然,若真拿出全部的本事,哪里又会与四只“凡鸡”纠缠这么久?
    相较来说,四只鸡就都有些“不识好歹”了。
    “不委屈,不委屈,它们都是不长脑子的笨蛋,你们体谅一下。”
    安抚了一下,耿煊也不敢将四只鸡留在帐中,送到因听到动静,来到营帐之外的扎络手中。
    ……
    重新静下心来。
    耿煊终于还是将目光落在了《房中篇》以及《绕指篇》之上。
    要修炼这两门秘术,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寻两个女人,让她们做自己的施术对象。
    可人终究是和动物不同。
    虽然,直接因他而死的人类,已经超过了五位数,可那性质,毕竟不同。
    “开挂嘛,我又不是开不起。”
    心中这般想着,耿煊再度激发“霸王之悟”。
    然后,将念头完全倾注在《房中篇》所记内容之上。
    随着“霸王之悟”的运用,越来越日常化。
    耿煊心中,渐渐生出一种感悟。
    “便是真正的霸王,他拥有这样超卓的禀赋,却也很难做到这样的程度。”
    这却不是耿煊狂妄,而是基于一些客观现实得出的判断。
    最重要的一点,若将修炼者身处的时代这样的大环境看做一片特殊的“土壤”。
    经过五百多年的不断培育,眼下这个时代,这“土壤”的肥力已经远超当年。
    而霸王本人,恰恰就是将这“土壤”从相对“贫瘠”变成现在这般“沃土”的最重要推手!
    相比于自己,身为开荒者的霸王,他所面对的,是一片更加“贫瘠”,更加“荒芜”的土地。
    除了这一点,耿煊认为,还有一点,也是自己比霸王更有优势的地方。
    那就是拥有前世记忆的自己,天然就具备“身在山内却又可以轻松跳出山外”的眼光。
    有句话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清自己,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不仅是霸王,包括其他以聪明、智慧著称的此世圣贤,或许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却无法真正想象出他们从来不曾亲眼见过的世界。
    而他们从生到死,所有的知识和经验,都止于此生,都止于此世。
    那么任何对于世界,对于修炼,对于自我的想象,都超不出这个范畴。
    无论多么光怪陆离,根都紧紧的系在这里。
    而他,从在此界睁眼的那一刻,就自动拥有一面“镜子”。
    这面镜子,能助他更好的照见天地,照见众生,也照见自己。
    与之相比,前世记忆带来的知识,经验,眼光,所带来的助力,反而是次要的了。
    ——有时候,这些反而也会成为一种阻力。
    所谓知见障,便是如此。
    而彼时他要做的,不仅不是借助前世的种种知识和经验,反而是屏蔽它们、隔绝它们。
    对耿煊来说,这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
    因为缺乏受术目标,依靠强行开挂虚空造梯,领悟这两门秘术的立意真谛,耗费的时间与“霸王之悟”的次数,全都远远的超过了“地听术”和“斗鸡术”。
    不过,对耿煊来说,这都不算什么。
    “房中术”与“绕指术”这两门秘术,全都如他预计的那般成功入门。
    这就足够了。
    代价就是“房中术”入门,总共消耗了他704点红运。
    其中,700点红运全都投在了“霸王之悟”上。
    而继“房中术”之后才开始领悟,并成功入门的“绕指术”,则消耗了他504点红运。
    这是一个让耿煊感到欣喜的变化。
    因为这两门秘术全都成功入门之后,他能清晰的感觉到,它们的入门难度,所处层次,都是差不多的。
    可后者却“只”用了五次“霸王之悟”就成功摸到入门的边缘,比用了七次才入门的“房中术”,看上去轻易了许多。
    这是因为,它们彼此之间,存在极大地关联性。
    相互之间,可以互为参照,互为借力落足的阶梯。
    这意味着,耿煊设想的,在它们的基础上,综合它们所具备的共性,提炼出一种更“普适”,限制条件更少的秘术,是完全可行的。
    “这算是屠龙技吗?”
    ……
    虽然,每一次“霸王之悟”的持续时间都不是太长。
    信息越缺乏,内容越艰涩,“算力”消耗越大,单次持续的时间还越短。
    可即便如此,当耿煊按照计划将今日的修炼内容全部完成之后,时间还是再一次过了子时。
    且因为一日之间,入门的秘术和技能功法太多,脑袋都有种被挤大了一圈的沉重感。
    不过,不管如何,这终究是完成了。
    明天——
    心中这般想着,心力消耗过甚的耿煊,已经沉沉睡去。(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