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科幻小说 > 科技霸主从学习机开始 > 第132章 误诊?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2章 误诊?

    第132章 误诊?
    随着那取款机一样的声音结束。
    只见机器人眼睛变成弯月状,用蜡笔小新同款奶音说:“阿姨是不是偷吃咸菜被发现了?您体内钠离子超标两倍呢~”
    “这铁疙瘩说人话啦!”排在王大妈后面的赵大爷突然举着手机往前挤。
    下一秒,大屏幕上的画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众人再熟悉不过的病历样式。
    误诊病历(三年间)
    患者:王秀兰
    年龄:62岁
    病别:女
    症状:手指关节疼、口干眼干、总说“骨头缝里冒火”。
    就诊记录:
    第一医院风湿科:类风湿关节炎(开止痛片+钙片)
    中医馆把脉:肝肾阴虚(连喝半年中药汤)
    私立医院专家号:更年期综合征(建议打激素针)
    治疗结果:关节疼痛加剧,牙齿掉了四颗,上月确诊重度骨质疏松
    看着这机器提示误诊,王秀兰脸都黑了。
    “叮咚!检测到宝藏级病例”
    患者:王秀兰阿姨
    症状密码破译:
    1舌头像烤干的河床(唾液分泌量<0.1ml/min)
    2眼睛比沙漠还干(泪液测试纸5mm/5min)
    3关节痛会在吃饼干时加重(腮腺肿大压迫神经)
    最终诊断:干燥综合征(抗ssa抗体+++)
    紧急提醒:阿姨的骨质疏松是长期误诊导致的并发症哦!
    “小智建议您前往魔都第三人民医院挂刘斌医生专家号哦~~~”
    “三个月前,这位医生上传了与您病情最接近的病历资料,相关信息可扫码查看。”
    与此同时,智能诊断机器人打印出了诊断结果。
    诊断单吐出来的瞬间,王大妈看着“干燥综合征”五个字浑身发抖。
    她突然扯开外套,露出贴满膏药的后背:“三年!我去省城了八万都没查出来!”
    “叮咚~,请您收好资料。”
    智能诊断机器人吐出了刚刚放进去的那些资料。
    社区医院本就不大,王秀兰突然大吼大叫,坐在诊室内的医生们都听到了。
    以为自家嬢嬢在闹事的大侄子急忙从诊室内跑了出来。
    正好看到嬢嬢在那又哭又笑的,看起来疯疯癫癫的。
    知道前因后果,又想和王医生好的小护士将整个过程告诉了王医生。
    听完小护士的话,王医生愣了好一会儿。
    “干燥综合征”王医生喃喃自语。
    抛开那些并发症,王医生想了想,嬢嬢的情况好像还真和书上的干燥综合征对得上。
    “你是说扫描那个二维码就可以查到相似的病历?这机器推荐去魔都第三人民医院挂这位上传相似病历的医生专家号?”
    小护士满眼小星星的点点头,“是呀,是呀。”
    没有人注意到,拿着手机拍下视频的赵大爷这会儿正坐在大厅那冷冰冰的长椅子上上传刚刚拍下的视频。
    坐拥一百多个粉丝关注的赵大爷,人生的乐趣就是每天为这一百来个忠实的粉丝们发抖音短视频。
    和以往不同,这次的视频有点长。
    扫码查看了相似病历后,王医生只是略加思考就对着已经冷静下来的嬢嬢说道:
    “嬢嬢,这些检查单和病历你都收好,这些都是证据。”“我的建议是听从这机器的建议,去魔都第三人民医院挂个专家号,也就是提示的那个专家号。”
    “如果确诊了就是干燥综合征,那是最好,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问题上治疗病情。”
    “到时候,再找误诊的这些医院,还有开药导致引起并发症的医院不迟。”
    收好所有资料的王秀兰冷笑一声,“那肯定的。”
    “这几年我可不好过,他们也别想好过。”
    “我一会儿就去联系记者,全程跟踪报道。”
    面对嬢嬢说的这话,王医生并没觉得是在说大话。
    毕竟……他嬢嬢就是从电视台退休的。
    另一边,一直关注着网络上与智立方科技有关信息数据的小方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赵大爷上传的视频。
    “好人啊!”
    感叹大爷就是大爷的同时,小方毫不犹豫的关注了赵大爷,成为了赵大爷的第107个粉丝。
    每天访问小方主页的人流量何其多,自然而然的,有人发现这嘴强王者竟然有了关注。
    带着好奇,有点顺着关注点了过去。
    随着流量和播放量越来越多,视频进入到了审核人员的视野。
    审核人员看完整个视频,并没有发现违规的地方,再加上评论区都说是嘴强王者那边过来的。
    审核人员瞅了一眼就审核通过。
    办公室内,李平安正喝着小茶,思考着下一步计划。
    耳边传来小方的汇报,让李平安感到微微惊讶。
    拿起手机看完赵大爷的视频后,李平安嘴角都咧到耳根了。
    二话不说,李平安直接自掏腰包给赵大爷的视频买了个抖+。
    老实说,这些帮王大妈看病的所有医生里,除了第一位医生,后面的医生多少有点冤。
    第一个医生看错了病,开了药,这些药不仅没有让病情好转,反而因为长期服药导致了并发症。
    后面的医生在看病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因为并发症而误诊。
    再加上王阿姨后面看病都是先入为主,很容易让医生进入误区。
    “小方,持续关注后续。”
    “有后续了,记得告诉我。”
    “我还正愁后期怎么推广智能诊断机器人,并且让医生们慢慢接受智能机器人的存在呢。”
    “这不,机会就来了。”
    从设计之初,李平安就没有给智能诊断机器人加入开药的功能。
    不是根据病情开不了药,而是不能开。
    医生给病人开药尚且需要有证件,更别说是机器人了。
    说直白点,这是在规避风险。
    而且智能诊断机器人在根据病人的情况推荐医生,这样能进一步加快全国各个医院的医生自愿上传病历。
    因为只有这样,智能诊断机器人才会根据最新的数据资料为诊断出病情的患者推荐最合适的医生。
    而来看病的病人多了,医生的收入多了,名气自然而然也上去了。
    可以说,智能诊断机器人的出现,理论上患者、医生、智立方科技三方共赢的局面。
    只是想要完全走到这一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方,这事你也告诉老吴一声,让他心里有个底。”
    “必要的时候,让公司公关部门推一手。”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