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雍正试婚宫女[清穿] > 第449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49章

    所以他当年身为长兄,却并未劝导兄弟和睦,而是自导自演中毒,敛起夺嫡锋芒。
    至于小七和小八兄弟年幼,还没那么多的心思,年若薇决定等孩子们成年后再做打算。
    小公主最为粘着太子弘历,有四爷和弘历的宠爱,年若薇相信她的女儿定不需再远嫁抚蒙。
    晖儿听到额娘让他与五弟一道出海开疆拓土,当即就一口拒绝:“皇额娘,儿臣是长兄,理应辅佐四弟治理大清江山。”
    “真不去吗?”
    “儿臣这些年来处理的政务多了,就发现同一件事上四弟总比儿臣想的更为深远,处理的更为妥当,儿臣自叹不如,愿意对四弟俯身称臣。”
    年若薇紧张的盯着晖儿的眼睛,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真切,她只能无奈的点头应允。
    “你若受委屈,额娘给你做主。”
    “都是额娘的亲儿子,儿臣能力不如四弟,何来委屈之说?”
    “晖儿,长兄如父,今后你需好好辅佐你四弟成为一代明君,维护这盛世繁华。”
    “儿臣定为了大清鞠躬尽瘁。”
    年若薇最后一站来到了毓庆宫,她对弘历的态度很复杂。
    弘历是几个儿子中,脾气秉性最像四爷的,最为无情和工于心计。
    太子弘历得了消息,步履匆匆赶来。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弘历,想必今儿额娘去你那几个兄弟府邸都做了什么,与他们都说了几句话,你都已知晓了吧。”
    弘历嘴角温煦的笑容依旧,只镇定从容的应了一声:“是。”
    “弘历,额娘已安抚好你的兄弟,再无人会与你争夺皇位,但你需答应额娘,不得禁海,不得废除你汗阿玛的新政。”
    “更不得残害兄弟手足,不得禁止洋人来大清,不得恢复贱籍!”
    年若薇记得历史上,乾隆帝几乎推翻了四爷所有的新政,包括四爷废除贱籍的新政,也被弘历偷换概念,改为贱籍四代清白之后,方能改为良民。
    而臭名昭著的闭关锁国,也被弘历发扬光大。
    “额娘,朝堂之事素来瞬息万变,有时为君王并非一言堂,也需跟着大势所趋,来决断。”
    年若薇听出弘历暗地里拒绝她的意思,她无奈的摇头道:“你我母子缘尽,太子,雍正十三年之后,你就是新帝。”
    “皇额娘,您这是何意?为何你对其他的兄弟们都是好声好气,可唯独对儿臣却如此无情,甚至如今还要与儿臣断绝母子情份!”
    “这些年你到底做过什么,你自己心中有数,郭络罗氏为何给我致命一箭,你也许比谁都清楚,可怜对你忠心耿耿的八爷,却被你反手出卖邀功,他的福晋因你的利诱而惨死,而你却在你汗阿玛盛怒之时,不忘火上浇油。”
    “你借着你汗阿玛的手铲除异己,你的手倒是干干净净的,却让你汗阿玛背负戕害手足兄弟的千古骂名。”
    “你真是我的好儿子,你汗阿玛说的没错,你的确是最合适的新帝人选,你足够无情和冷血。”
    “额娘,汗阿玛他....”
    “呵,他都知道,他知道你在利用他铲除登基后的所有障碍,可他说他不在乎,要留下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给你。”
    “太子,希望你别辜负你汗阿玛的苦心!”
    年若薇含泪转身离开,这个儿子,她一辈子都不想再见一面。
    .......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酉时刚过,年若薇正在圆明园内与四爷一道给菜圃松土,忽而四周围的山寺不约而同的敲响洪钟。
    “今儿不是初一,也并非十五,庙里的大和尚怎么这会子敲钟了?”年若薇纳闷的捂着耳朵。
    “丧龙钟。”胤禛感慨万千的沉声说道。
    年若薇愣怔片刻,含泪看向身侧一身明黄龙袍的四爷。
    “丧龙钟响,帝王驾崩,天地同悲!”苏培盛边抹泪边哽咽说道。
    ......
    年若薇和四爷在人群中,目送大行皇帝的送葬队伍前往四爷早年间修建的泰陵之后,就牵着四爷的手踏上马车。
    “夫君,江南的安澜园早建好了,移栽过去的连枝桃树,今年生的桃子比往年的都好,我馋了。”
    “夫人,我们明日就去江南。”
    “老奴都准备好了行装。”苏培盛合时宜的将老奴挂在了嘴边,此刻开始,再无帝王和皇妃,他伺候的是胤家四爷和夫人。
    ......
    乾隆二十二年,这是弘历第二次南巡。
    此时他站在海宁陈家的安澜园内,心情忐忑紧张。
    头发花白的苏培盛佝偻着腰,施施然来到乾隆爷面前,毕恭毕敬道:“万岁爷,老爷和夫人让您别再来了,这辈子缘分到了。”
    “苏安达,可否帮朕再说说好话?”
    弘历终于坐上皇位之后,这才发现帝王之路空无一人,为了皇位,他舍弃了亲情,友情,献祭了他的爱情。
    原来帝王之路只剩下孤家寡人,如今他除了皇位和江山,已然一无所有。
    .......
    乾隆二十七年,弘历第三次下江南,依旧被挡在了安澜园外。
    无奈之下,他乔装打扮成了家丁,悄悄潜入安澜园内。
    此时天井下三个男人正在饮茶闲坐。
    “真不见他吗?他都来三回了,旁人都在传他每回下江南都来安澜园,是因为他是陈家的孩子,谣言还说他是来与父母团聚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